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九十三章 裕婉齡 文 / 雨天下雨

    不管朱爾典還是趙東雲都是精通中和英語的,不用翻譯他們也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之所以各自使用各自的言語,純粹就是因為外交場合而已,說白了,這兩個翻譯就是擺設。

    今天之所以會出現女性翻譯員,乃是今天的這場外交場合併不算正式的普通外交場合,而是一場帶有私人性質的酒會,而來參加宴會的往往會攜帶夫人一起來,各國公使基本都是攜帶了夫人一起參加,而趙東雲也是帶了方若蓮一起參加,這種情況下為了給趙東雲安排翻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因為外交部得考慮到方若蓮的存在,而國內對於男女之防還是比較重視的,這要是弄一個男翻譯跟在方若蓮身邊自然是不符合禮制的,所以外交部的人搜羅了一大堆懂得外語,同時還得有外交翻譯經驗的女性翻譯人員,最後選了眼前的這個裕婉齡。

    此女乃是裕庚的三女,其父裕庚為漢旗人,說起履歷來恐怕此女乃是當代權貴階層裡名副其實的交際之花了,這裡所說的交際花並不是貶稱,而是一種讚美!

    此女自幼跟隨裕庚這個滿清外交家在日`本、歐洲生活,不但精通多國語言,而且對諸多國家的化也有著很深的瞭解,此外還和她的兩個姐姐們一起學過日`本舞蹈、現代舞,芭蕾以及繪畫,乃是當代名副其實多才多藝的新時代女性代表。

    前幾年其父裕庚回國後,她和她的兩個姐姐以及母親一起入宮成為慈禧的女官,擔任慈禧的翻譯、指導宮廷舞蹈團等工作,這個裕婉齡也是那個時候被封為郡主,其父裕庚去世後出宮,去年王英楷查抄前清權貴的時候,他們家的產業也是被查了個精光,連首飾都沒給這母女幾個留下。

    最近半年來母女幾人過的不算順利,家中巨變導致裕庚大女兒的婚事都是泡了湯,如果不是有友人接濟,恐怕就會和很多前清的格格君主們一樣被迫跑到八大胡同裡討生活了,去年到現在京師八大胡同裡可是多了不少當紅名妓,裡頭好幾個可都是前清格格郡主之流。

    而外交部為了舉辦這場酒會也是花費了極大心思,考慮到外交部裡沒有合格的外交女翻譯,所以外交部特地是找了前清時代服務於慈禧的那幾個女翻譯,最後選擇了此女。她前幾年一直擔任著慈禧的翻譯,不但精通英語法語,而且和諸國的外交公使夫人非常熟悉,說實話放眼當代中國很難找到比她更適合的女性外交翻譯人員了。

    懂得外語不算什麼,更關鍵的是她有這種頂層的外交翻譯經驗,更和諸國公使夫人們所熟知。

    所以由總統府秘書處外事科出面,聘請其為總統府的翻譯,專司大總統趙東雲的家眷的外交翻譯。

    所以她才會在今天出現在這個場合。

    面對總統府的邀請,雖然她們一家子對共和有不滿之心,但是抄他們家的又不是趙東雲而是王英楷,這怪趙東雲還真怪不起來。

    再加上她們以前是宮廷女官,每日活躍於京師諸國公使夫人之間,乃是聞名京師的外交之花,而現在淪落到為了一日三餐而發愁,這其中的落差之大是外人不可想像的。

    如今能夠有翻身的機會,她們自然是接受了!

    於是乎,裕婉齡也就成為了總統府秘書處外事科的特聘翻譯員,而今天,她就要再一次活躍在這個國家的頂層外交界裡了。

    裕婉齡此時也是在打量著個對所有人而言年輕得過分的共和國大總統,說實話如果不是生在這個時代親眼聽親眼看,是很難相信趙東雲已經在不足三十之齡就是闖出了偌大一片天空,成為了共和國大總統。

    要知道這年頭的年輕統治者很多,尤其是那些君主制國家,別說年輕人了,就算是三歲小兒也能夠當上國王,但是趙東雲卻是不同,他之前不過是一介布衣,乃是依靠著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爬到這個位置的,而其中的過程之短,速度之快讓所有人都足以驚訝。

    以前裕婉齡也是有些懷疑趙東雲的年齡,但是現在看到趙東雲,雖然趙東雲和大部分人一樣留著八字鬍須,穿著的大總統禮服讓他顯得老成很多,但是依舊可以看得出來他很年輕。

    裕婉齡悄悄觀察著趙東雲的時候,趙東雲卻是已經是把心思放在了朱爾典身上,剛才他不過是對換了翻譯人員感到一絲意外而已,但是對於裕婉齡這個人卻是沒有特別注意,他身邊每天都圍繞著不少陌生人,可沒時間來一一關注,至於說裕婉齡的美貌,可是不可否認的,但是趙東雲身邊的美貌女子還能少?

    方若蓮和李婉不說,在總統府內宅裡的諸多女性工作人員個個也是長的不差,畢竟誰也不敢在趙東雲內宅裡弄進去幾個有礙視覺的女性工作人員不是。

    所以趙東雲只是略微詫異了後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朱爾典身上。

    此時朱爾典正在郎朗開口用英語道:「對於貴軍在前期取得的一系列軍事勝利,我個人是要對大總統表示恭賀的!」

    朱爾典的用詞非常謹慎,他這話說的很明白,他只是個人對奉軍的勝利表示恭賀,和大英帝國的態度無關。

    「不過我也看到,儘管直隸一省的戰事已經結束,但是如今直隸,京師周邊地區依舊局勢比較緊張,我已經接到了我國多個商人的信件,他們說如今直隸境內,尤其是天津周邊地區的局勢過於緊張,導致他們的商業活動也是受到了極大阻礙!」

    朱爾典說著的時候,趙東雲也是仔細聽著,雖然他知道朱爾典再說什麼,但是他還是等著旁邊的裕婉齡翻譯之後才開口用中道:「直隸一省境內雖然局勢已經被控制,但是依舊存在著諸多匪患,如今我的軍隊和警察部隊正在積極剿匪,相信有望在

    月內徹底肅清直隸省內匪患,讓直隸等北方諸省的商道恢復暢通!」

    趙東雲張口就是把話題繞道了匪患上,而對天津附近駐紮重兵的話題避而不談!

    入關之後,趙東雲為了防備外國干涉軍,可是一直都對列強的態度嚴加關注,並且在天津周邊地區部署了重兵,防止列強組建干涉軍從天津北上京師。

    目前來說,奉軍在天津以及周邊部署的部隊其實不少,在天津內有警察名義派遣的三千名軍事警察,第十三師就駐紮在唐山、第五混成旅駐紮廊坊、第十一師駐紮天津馬廠。

    而奉軍的其他方向駐軍分別有:第七混成旅駐紮京師南苑,第九混成旅駐紮山海關、第十混成旅駐紮瀋陽、錦州。

    除了正規部隊外,還有二十多個團的巡警部隊,按照奉軍的巡警制度,巡警團分巡警步兵團和騎兵營,每個巡警步兵團是採取三連三營制,武器上只配屬步槍以及少量的迫擊炮,每團滿編製的話大約在一千五百多人,但是巡警團很多都是同樣不滿編的,基本上一千人到一千五百不等,這些巡警步兵團固定駐紮各大城市,負責地方治安,彈壓民變等任務。

    此外還有不少的巡警騎兵營,這些巡警騎兵營同樣不配屬太多重武器,只配屬馬槍和極少量的重機槍以及六十毫米迫擊炮,大多轄有兩百多到三百多騎兵不等,戰鬥力還算不錯,至少比那些巡警步兵強多了。這些巡警騎兵營主要部署在熱河、黑龍江、蒙古地區,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剿滅橫行蒙古內外的諸多流匪,而前期唐山戰役裡,多個巡警騎兵營也是參與了戰鬥,尤其是熱河方向就有著兩個巡警騎兵營參加了承德戰役。

    奉軍的諸多軍力裡,圍繞著天津、京師部署的兵力就是高達兩師兩混成旅,這裡面的意圖就是非常明顯了,那就是防範列強的干涉軍。

    朱爾典也是老外交家了,見趙東雲避過不談,他也沒有繼續糾纏,此時趙東雲也是主動開口道:「如如今我國北方諸省飽受戰火摧殘,民生困難,要恢復民生善後所費巨大,敝國財政不堪重負,這方面還希望貴國能夠施以援手!」

    眼見趙東雲這麼快就是談到了借款的話題,朱爾典嘴角露出一絲不經意的笑容,然後道:「對於貴國民眾的困難處境,我本人深感痛心,但是借款一事事關重大,本人要回報倫敦後才能夠給予貴國答覆,但是我個人認為,基於中英兩國百年來的深厚友誼,只要貴國方面誠心到了這借款一事應當是可以談一談的!」

    趙東雲輕哦了一聲:「不知道要如何才算是誠心?」

    朱爾典道:「比如說鹽政抵押,關稅抵押,財政監管,如果貴國能夠答應這些條件,那麼我個人對借款談判一事保持樂觀!」

    趙東雲聽罷沒有朱爾典預料中的那麼立馬發怒,甚至朱爾典都看不出來趙東雲的表情有什麼變化,只聽趙東雲道:「這借款要抵押是自然的,只是鹽政、關稅兩項關乎共和根基,不可擅動,而財政監關乎國家主權,這自然也是不可行!」

    朱爾典暗歎趙東雲還真夠冷靜的,自己所說的那三項條款每一樣拿出來都是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發狂的,但是趙東雲卻是只是清淡的直接拒絕,絲毫看不出他生氣的模樣,而越是這樣就越是代表了這個趙東雲是一個理智至極的人,而和這種人打交道可不是什麼好事。

    朱爾典想歸想,但是依舊面帶著微笑道:「貴國外交部總長陸先生曾提起過,貴國所需的善後借款高達兩千萬英鎊,如此巨款貴國如果不是用鹽政和關稅為抵押,我想那些銀行家們也是不會放心的,而如此龐大數額的借款如果沒有監管,很多人也是不放心的。比如以我本人來說或,我就不希望這些錢用在損害大英帝國的利益上面去!」

    現在的朱爾典看上去就像是露出了微笑的惡魔一樣,他表達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要借錢可以,但是你趙東雲也得拿出相匹配的利益代價來,至於你趙東雲會不會因此成為賣國賊,這關我屁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