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八十四章 整編和擴軍(一) 文 / 雨天下雨

    第兩百八十四章整編和擴軍(一)

    隨著八月的到來,京師顯得更加悶熱,居仁堂裡趙東雲坐在書房裡正在揮筆寫著,他正在給自己這近年來編寫的『總體戰理論』進行最後的修正。首發哦親

    趙東雲在諸多國人心中的身份也許是北洋大佬,當今國內的政治數大巨頭之一,但是他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軍事家。

    實際上,在國際上他的個人形象並不是政治家而聞名,而是以軍事家聞名國際,尤其是日俄戰爭前提出的戰壕防禦理論更是讓他在國際軍事界名聲大噪,毫不客氣的說,當代諸國陸軍的建軍計劃就是完全按照趙東雲的『戰壕理論』進行的,日`本、德國甚至英國等諸多陸軍學校都是把趙東雲的戰壕理論當成了最前沿的理論教材。

    國際上不少軍事將領都稱趙東雲為『東方的拿破侖』。

    稱趙東雲的戰壕理論是軍事界最近五十年來最傑出的戰爭理論。

    儘管趙東很少親自指揮部隊,說實話他親自指揮部隊的能力也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軍事理論水平卻是實打實的的,而且很多理論都是從超前的。

    去年開始趙東雲就開始擠出空餘時間編寫自己的最新軍事理論著作『總體戰理論』,儘管某種程度上來說,當代中國還沒有實施總體戰的條件,但是不影響趙東雲提出這種理論並實施。

    放下筆,趙東雲翻看著這本自己寫了將近一年多的總體戰理論!

    「看樣子也算差不多可以讓陸軍大學那邊進行前期學習了!」趙東雲弄這麼多的戰爭理論出來,自然不是為了什麼國際名聲,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讓奉軍的將領們接觸到最新的戰爭理論,提高指揮水平,尤其是陸軍大學的那些學生們更是需求高端的教材學習。

    陸軍大學,也就是原先的東三省陸軍軍官學校進修班,入主京師後,趙東雲就是根據統帥部教育部的建議,把保定軍校和奉天軍校進行合併成立陸軍軍官學校,並以進修班為基礎成立陸軍大學。

    而陸軍軍官學校以奉天軍校為基礎,保定校址上則是籌辦陸軍大學。

    這個陸軍大學規模成立後,規模還是比較小的,目前學生也就是原來的06屆、07兩屆進修生大約一百多人。

    不過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基本上日`本陸大、德國柏林軍校等高等軍事院校教授的課程,這陸軍大學也會開設,當然受限於師資水平和人數的稀少,這教育水平自然是無法和國際上的著名軍校相比較的,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也總算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所高等軍事院校的。

    正當趙東雲看著書的時候,外頭響起了敲門聲,同時還傳進了李三的聲音:「大總統,統帥部的諸位將軍們已經在會議室候著了!」

    趙東雲這才起身,然後出門:「人都到齊了?」

    「嗯,參謀部的方總長,教育部的楊總長還有軍械部的趙總長都已經到了!」李三一邊說著一邊跟上趙東雲的步伐。

    李三的身份和以往一樣,隨著趙東雲的權勢大漲而步步高陞,趙東雲就任大總統後,把原有的巡閱使府秘書處直接整體改設為總統府秘書處,職能依舊不變,內設秘書處處長一名、一等秘書四名、二等秘書十二名、三等秘書數十。

    可以說隨著趙東雲要處理的諸多公務越來越多,這個秘書處也是越來越龐大,如果不是有這幾十個秘書幫趙東雲分擔才處理政務,估計趙東雲一天四十八個小時也忙不過來。

    而總統府除了秘書處外,還有其他若干機構,比如督察處、立法處、顧問處等等,這些諸多機構就是形成了總統府的諸多內設機構。

    趙東雲之所以在總統府裡搞那麼多的內設機構,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不想當一個虛職總統,儘管目前他不好公然改變憲法把責任內閣制改為總統制,但是他也可以利用個各種方式來削弱內閣權力,進而增強總統府的權力。

    其中增設副總理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不用多時,趙東雲就是走進了會議室,裡頭已經有著奉軍的幾個高級將領候著了!

    其中坐在左首位的參謀部總長方壁永,其次是作戰處處長楊德明,然後右首位的軍械部總長趙東平、其次是教育部的揚善德,此外還有其他幾個人。

    坐下後趙東雲看了眼方壁永:「開始吧!」

    習慣趙東雲不喜歡太多廢話的方壁永當即就是開口道:「根據大總統的指令,參謀部在過去的半個月裡對我軍現有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和擴張,目前進度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喜人的,但是也受到了軍費緊缺,軍械尤其是重武器缺口較大的問題。

    目前第十一師的整編已經初步完成,士兵主要以投誠士兵為主,同時也是奉天軍校緊急調配了兩百餘名低級軍官。目前一共整編為三個步兵團、一個輜重營、一個工程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但是由於我軍福造步槍供應緊張,目前該部和第一師、第一混成旅一樣,繼續沿用日式武器裝備,此外機槍嚴重緊缺,目前該師只有法造、日造哈奇開斯6.5毫米重機槍二十四挺,輕機槍只有三十六挺,各口徑迫擊炮四十餘門,日造三十年一式火炮野炮十二門、三十一年式山炮六門!」

    「第十三師經過緊急擴編後,目前已經編成四個步兵團,一個進口德式野炮營,一個福造山炮營,重機槍和迫擊炮初步滿編,但是輕機槍只有八十多挺,騎兵部隊目前只有兩個連」

    「第九混成旅和第十混成旅的步兵部隊擴編比較順利,目前已經初步滿編,但是炮兵部隊目前暫缺,輕重機槍以及迫擊炮也較少!」

    &nbs

    p;方壁永說了大體情況後,趙東雲的視線就投到了揚善德身上,身為教育部總長,全權負責新兵招募、訓練的揚善德立即接口道:「兵員方面我們的問題還是不大的,過去的兩個月裡我們一共招募了新兵四萬餘人,目前已經有兩萬餘人分配到各部隊,預計月內還有兩萬餘新兵可以配屬各部隊!」

    奉軍的擴軍過程中,其實兵源一直都沒有太多的問題,這年頭想要來當兵吃飽飯的人多了去,雖然不可能和北洋常備軍時代一樣精挑細選,但是略微放低要求後依舊能夠輕鬆募集到足夠的兵源。

    而阻礙奉軍乃是國內各軍閥擴軍的最大障礙是軍械,尤其是重武器!

    而負責武器供應的趙東平道:「軍械方面,目前我們的缺口還是非常大的,要想把各師旅全部滿編,我們至少還需要一百餘門師屬七十五毫米的火炮,五百門以上的迫擊炮和至少兩百挺重機槍以及上千挺的輕機槍。

    而目前我軍的主要軍械來源福廠,福廠方面雖然近期加速了產能,瀋陽分廠也已經開始小規模投產,但是產能依舊很難滿足我軍需求,尤其是火炮和機槍方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軍械部已經和多家洋行進行了洽購,目前已經向德國克虜伯廠訂購1905年型七十五毫米野炮三十二門,重機槍一百挺以及七九圓彈兩千萬發!

    又向日`本訂購了庫存三十一年式野炮三十二門,新式三十八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十六門,三十八年式一百毫米加農炮十二門,日式6.5毫米子彈五百萬發!」

    奉軍雖然有著福元機器廠支撐著,但是區區一個福元機器廠也是無法滿足奉軍的作戰和擴軍需求,目前福元機器廠的主要產能是福造88式步槍以及炮彈、子彈,用於支撐奉軍前線作戰的大量彈藥消耗。輕重機槍以及迫擊炮的產量雖然有,但還是不算大,只能說勉強而已,至少短時間內無法讓奉軍做到滿編。

    不過相對於機槍、迫擊炮而言,火炮方面更悲劇,年初的時候福元機器廠已經仿製1903年型75毫米野戰炮成功,成為繼江南製造局之後第二家可以生產長身管野戰炮的兵工廠,但是由於是剛仿製成功,這產量自然是極其有限的,月產不過數門而已,而奉軍對75毫米野戰炮的需求量比對75毫米過山炮的需求量還要大,缺口是上百門,這要是自己慢慢造的話還不知道得猴年馬月才能讓部隊滿編呢,所以沒辦法只能是繼續進口,甚至為了快速獲得這些野戰炮不但進口德國貨,就連日`本的舊式三十一年式野戰炮也是大規模採購。

    對於野戰炮的急迫需求導致奉軍對性能都不在乎了,管他是德國貨還是日本貨,只要是炮都要,反正日`本人傾銷的二手三十一年式野戰炮也便宜的很,一門不過幾千兩,而德國貨一門可是要上萬呢,就連國產,福元生產的1907式75毫米野戰炮也得上萬奉圓一門。

    至於更大口徑的加農炮,奉軍的炮兵軍官們對上一批從德國進口的一百毫米加農炮相當滿意,於是乎又向德國增訂了六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