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七十一章 王占元北上 文 / 雨天下雨

    位於天津西面的霸州,一直身穿北洋經典青灰色軍服的軍隊正在徒步行軍北上,而從他們的行軍方向、軍服、裝備就可以輕易的判斷的出來,這就是王占元的第七師。

    此時國內各種亂七八糟的軍隊雖然多不勝數,身穿青灰色軍服的軍隊也不少,但是還能裝備一水的日造三十年式步槍以及日造三十一年式火炮的部隊數遍中國,也就只有王英楷麾下的直軍了,而此時此刻能夠出現在直隸的王英楷麾下部隊,也就只有王占元的第七師了。

    「師長,我們是不是停下來休整一天,兄弟們長途跋涉百里已經是疲憊不堪,如今又已經靠近京奉鐵路廊坊一帶,前鋒偵查騎兵已經是發現了奉軍活動的蹤跡,一切還要小心為上啊!」旁邊的副官策馬上前如此道。

    王占元看著路上漫長的隊伍,沉思了會後才道:「嗯,傳令下去,就地休整三個小時!」

    王占元也知道自己的部隊疲憊不堪,從山東一路星程疾馳北上,士兵們不累才是怪事,但是王占元也不能因為士兵們體力不濟就停下來休息好幾天了,如今京師那邊情況可謂是相當糟糕,王英楷前段時間幾乎是天天給自己發電要求自己火速北上,隨後乾脆是派出傳令兵來傳令。

    而從王英楷的片言隻語中,王占元也能夠感受到京師的危局。

    直軍自從唐山一戰慘敗後,哪怕是實力未損的第一師第二旅也是士氣受到嚴重影響,更加別說其他幾支部隊了,浪費逃竄而回的第一師第一旅現在更是聽見個槍響那些士兵們都得顫抖,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的戰鬥力在唐山戰役裡已經是得到了充分證明,那就是戰鬥力雖然超過了直隸省軍,但是距離那些老北洋部隊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當初堂堂一個第十一師近萬人都無法突破奉軍第二騎兵旅兩千下馬步兵的攔截,導致增援歡喜莊失敗。那第十二師更是被奉軍的第五混成旅追著打。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上述殘兵敗將彙集起來的京師守軍雖然兵力不少,但是士氣堪憂,而且非常重要的是重武器緊缺,尤其是火炮和重機槍。

    當初唐山戰役的時候,直軍雖然大部分部隊都是成功撤退,但是人走了不代表能夠把火炮也拉著走,實際上直軍撤退的時候往往是往下重機槍、火炮隻身撤退,少數理智的還知道把火炮炸毀了再跑,但是依舊留下不好玩好的火炮和重機槍被奉軍繳獲。

    如今守衛京師的直軍總數不算少,總數有兩萬多人,但是師屬火炮不過區區三十多門,重機槍不過三十挺,這些重武器大部分都是盧永祥當初親自率領的第一師第二旅所保留的武器,至於其他部隊的重武器基本上都丟了個精光。

    唐山一戰奉軍繳獲的火炮、重機槍、步槍以及彈藥足以讓奉軍武裝一個日械師,由此可見直軍在唐山一戰中損失有多大。

    也可以說明,如今京師的守衛力量是多麼的薄弱!

    而他王占元不能做事京師失陷而不理,他王占元在直軍裡的地位就跟陳光遠在奉軍裡的地位一樣,而王英楷對他的提攜至關重要,早些年的時候王英楷就是一力把他推上了第三鎮第五協的協統,從而讓他登上了北洋高級將官的行列。

    按照常理來說,王占元在趙東雲麾下第三鎮任職多年,早就應該成為蘇系奉軍一員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那裡任職可不代表就是什麼人了,比如曹錕、何宗蓮他們當初還是在京旗常備軍\第七鎮任職呢,但是別人照樣知道他們是蘇系的中堅將領,去年共和後第一時間就被馮國璋和王士珍軟禁扣留,要不然的話當初這個第七鎮就得被這兩個人帶到蘇系裡去了。

    王占元的遭遇和曹錕、何宗蓮是非常類似的,他雖然是在趙東雲麾下第三鎮任職,但是誰都知道他是王英楷的嫡系心腹,趙東雲對他的多年拉攏也沒有成效,所以去年共和期間,趙東雲就是毫不猶豫的剝奪了王占元的軍權,先是安排到教育部任虛職,然後乾脆是直接軟禁了起來,如果不是去年趙東雲和王英楷等人在天津達成協議,估計這個王占元現在還是被趙東雲軟禁著呢。

    作為天津協議之一,王占元被趙東雲禮送出境後,立即就是受到了王英楷的重用,二話不說立即就是當上了第七師的師長。

    這份禮遇和重用對於王占元來說是不能不還!

    哪怕是看見了王英楷在直奉戰爭裡節節敗退,後續戰局不容樂觀,但是王占元依舊是沒有和去年的張懷芝一樣坐視旁觀,甚至不顧第七師部下『走一步看一步』這種保存實力的建議,而執意快速北上。

    這個時代的北洋將領,尤其是老一代的北洋將領依舊保留著濃厚的儒家封建將領的氣息,雖然都爭權奪利,但是對於某些東西還是非常看重的,比如信義二字、知恩圖報這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對於一個現代軍閥來說,卻是不需要甚至是需要拋卻的東西。

    所以王占元和張懷芝不同,張懷芝能夠在短短一年內就從王英楷的下屬將領發展到在外的一方軍閥,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去年的時候,張懷芝並沒有以王英楷下屬自居,而是以同盟自居,先是掌控山東,然後今年南下掌控安徽,如今已經是實際掌控安徽,行政、財政上掌控山東的一方大佬。

    不過王占元雖然著急著北上增援,但是隨著越來越靠近奉軍,他也是開始步步為營了,免的到時候還沒到京師呢,就被奉軍給打垮了。

    還別說,趙東雲還真是這麼想的!

    圍點打援這種事聽說的多了,但是做的還是頭一回!

    「如今京師那邊情況穩定,第四混成旅、第五混成旅那邊進展順利,預計不用多久就能重演去年的通州之勝!」楊德明道:「正面的第九師雖然攻勢受阻,不過也牽制了王英楷手下僅存的大部分主

    力,如此也就能夠給通州那邊創造機會了!」

    「京師這邊如果我們按照現有的兵力進行進攻,雖然花費的時間可能會多一些,但是足以拿下來,這樣的話,我們抽調第三師、第十師參與南下作戰是完全可行的!」

    趙東雲點頭道:「現在我們的兵力緊張,不能和唐山戰役一樣包圍敵人,所以這一次我的要求就是把王占元的第七師徹底擊潰,最好是重創該部!」

    「如今第三師和第十師已經休整多天,其中第三師已經補充了相當數量的兵員和武器,以第三師為主力的話,襲擊第七師應該不成問題!」楊德明繼續道。

    趙東雲聽這話的時候卻是略微皺眉:「只有第三師補充了?第十師呢難道還沒補充好損失兵員和武器嗎?這第十師已經停留休整多天了,怎麼還沒完成戰損補充?」

    楊德明聽罷有些為難,因為他並不是教育部、軍械部、軍需部的人,可管不到部隊的損失補充這些事,甚至都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他只是接到各部通報,說第三師已經補充多少人,進而判斷各部隊存有的戰鬥力,進而安排作戰計劃,至少補充損失的具體情況他可不知道。

    奉軍如今的規模已經不小了,總人數都超過十萬人了,而且由於擁有東三省這個穩定的地盤,並且軍政體系也一直完備,所以說如今的奉軍已經是走上了正規,各項規章制度是應有盡有,趙東雲的東三省巡閱使府,包括下屬的政務院、陸軍司令部在內已經具備了一個國家的行駛軍政權力的能力。

    在這個體系裡,軍方以陸軍司令部為框架,然後裡頭設置了大量的部門,而這些部門權力已經是得到了分配,可沒辦法輕易打破固有的框架。

    比如說極為重要的招兵和發放薪餉這兩項上,趙東雲為了鞏固自身的軍權,在第三鎮的時候就已經著手弱化部隊主官的權力,尤其是招兵和發放薪餉上,這兩個權力原本都是屬於部隊主官的,但是卻被趙東雲拿到了司令部,並有教育部、軍械部負責。

    其中的集中招兵、集中訓練,並禁止部隊私自招兵的情況,就是為了防止手下將領做大,而把薪餉發放集中到軍械部的薪餉處直接通過奉天銀行的士兵賬戶發放或派駐到各部隊的薪餉處軍官發放,也是直接避免了讓士兵認為他們是拿部隊主官的餉,而這一點非常重要,如今奉軍上下效忠的並不是各師旅的主官,而是趙東雲。那些士兵們都知道拿的是趙東雲的餉銀,吃的是趙東雲的飯,穿的是趙東雲的衣服。

    趙東雲不僅僅需要各級部隊主官的效忠,他更需要普通士兵的直接效忠,而不僅僅是階梯式的間接效忠。r1058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