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五十六章 炮戰 文 / 雨天下雨

    奉軍依托京奉鐵路進行快速機動,這入關的速度可謂是非常快速,從十二號黎明時分正式入關開始,僅僅一天而已,其先頭部隊一個步兵團就已經是輕裝抵達唐山,十三號下午時分、晚間時分又是陸續運抵兩個步兵團,次日也就是十四號,炮兵團也是相繼抵達唐山。

    除了第三師的步兵和炮兵部隊外,同為第一批入關部隊的還有第三師的第三騎兵團以及第一騎兵旅,不過第一騎兵旅並沒有直接進入唐山,而是繞過了唐山向玉田、遵化一帶靠攏,該部的任務並不是去參加唐山方向的殘酷陣地戰,那樣的話就是把騎兵當步兵用,是非常浪費並愚蠢的行為,他們的任務是朝著玉田、遵化一線發起進攻,一方面是攔截承德方向的直軍可能的南下,另外一方面是試圖和承德方向的第四混成旅一起,包括並殲滅這一地區的數千名直軍,然後從東北方向威脅到京師,以配合唐山方向的主力部隊的西進。

    僅僅兩天時間,奉軍就把一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旅,總數兩萬多人的兵力,高達數千匹軍馬、數十門火炮以及上百的迫擊炮以及重機槍等物資通過火車運輸到了一百五十公里外的唐山前線,這等機動速度哪怕是放到後世二戰裡,也是極為驚人的了。

    為此東三省陸軍司令部下屬的交通處和東三省政務院交通局下屬鐵路處幾乎是搜刮了京奉鐵路上的所有火車皮,甚至還事先以各種名義借調了中東鐵路公司的部分火車皮,並且還臨時停運了京奉鐵路的民間運輸業務,把京奉鐵路的運力幾乎發揮到了極致,這才堪堪把兩萬多人以及所屬的全部重武器裝備,軍馬等在兩天內運輸到唐山。

    不過這種極限速度也只能是臨時性質的了,奉軍在兩天內把兩萬多人運輸到了唐山前線,但是接下來奉軍要進行第二波的大規模鐵路運輸就要遲緩很多,主要是因為鐵路是單線鐵路,不能同時對開,這也就造成了火車皮從山海關出發到唐山後,不能及時返回山海關進行第二潑運輸,這一來一往的話耽誤的時間就會非常多,而且還有極為重要的是,唐山前線部隊還處於作戰狀態,對各種作戰物資的需求量非常大,為了給前線補充各種作戰物資,這又擠壓了原本緊張的鐵路運輸空間,如此也就造成後續趙東雲親自率領的奉軍主力第二軍的運輸變的遲緩很多,不能和之前一樣一次性就運過去兩萬人以及全部的火炮、軍馬,只能是一天運輸一部分。

    當然了,趙東雲親率的奉軍主力沒抵達唐山,並不代表著直奉兩軍就不打仗了!

    十三號,盧永祥的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暫緩對唐山的進攻,並在後撤了大約三公里到五公里不等的距離構築了初步的防線,而當天奉軍雖然得到了兩個步兵團的增援,但是戰略重心依舊是防守唐山,所以盧永祥主動退卻不進攻,他們也沒有離開固定工事,出去和盧永祥玩野戰的意思。於是乎十三號這一整天裡就是顯出了詭異的平靜,甚至連火炮之間的炮戰都是停歇了下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能持續多久,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十四號,第三師師屬炮兵團,也就是第三炮兵團抵達唐山後,奉軍在身管火炮上的數量雖然還不及直軍,但是性能卻是更加先進,間接抵消了數量上的劣勢。

    直軍所裝備的火炮絕大部分都是日系火炮,主要型號以三十一年式山炮、野炮為主,三十八年式野戰炮、山炮為主,主要是在1903年、1904年間從日`本採購並裝備到當年的北洋常備軍左鎮、京旗常備軍,也就是如今的第一師、第七師。去年內戰爆發後,王英楷從日`本大規模購入火炮,其中大部分都是日`軍換裝退下來的三十一年式野炮和山炮,這一批次採購的二手火炮主要補充裝備第七師、第一混成旅,但是另外也有部分日`本最新式的三十八年式野戰炮、山炮,和三十八年式步槍、重機槍一起,成為新編第十一師、第十二師的裝備,不過購入的數量還不多。

    簡單來說,直軍目前的部隊裡,老部隊第一師、第七師、第一混成旅都是裝備三十一年式火炮、三十年式步槍、馬克沁重機槍,而後續新編的第十一師、第十二師則是裝備三十八年式野炮,三十八年式山炮、三十八年式步槍、三十八年式重機槍等新一代的武器。

    以上幾乎是兩個系列的武器雖然相隔不過數年,但是性能差別極大,尤其是火炮!

    因為直軍是繼續沿用老北洋編製,炮兵是一營十八門,而奉軍則是縮小到了一營十六門,這也就導致了如今直奉兩軍在唐山地區的炮兵部隊都是四個營,甚至兩類型都一樣,都是兩個野戰炮營,兩個過山炮營。但是數量卻是不同,奉軍要比直軍少了八門火炮,再加上第七混成旅所屬的過山炮營之前戰損了兩門,所以加起來的話,奉軍在身管火炮上的數量是要比直軍少十門。

    直軍擁有滿編製的四營七十二門75毫米火炮,而奉軍只有六十二門的75毫米火炮。

    但是在十五號開始的炮戰中,奉軍的炮兵部隊卻是取得了優勢!

    在雙方火炮的射程差距不大,口徑又一樣的時候,那麼速射就是成為了區分勝負的唯一因素。

    十五號凌晨,奉軍的三十二門野戰炮開始對直軍陣地進行遠距離的炮擊,對面的直軍也不甘示弱,當即同樣用野戰炮進行還擊,此時由於雙方的步兵陣地相隔兩千米到四千米之間,而過山炮的射程也是較短,所以就沒有參與到這一次的炮擊中來。

    然後儘管參戰的只有雙方的野戰炮,但是加起來六十多門野戰炮不停的轟炸,先不提戰果有多少,單單是這隆隆炮聲就足以震撼他人。

    在這場雙方的炮戰中,雙方的前線步兵們就是只能瑟瑟發抖的躲在前線戰壕、防炮洞裡頭,祈禱著炮彈別掉到自己這邊來。

    「這個打法完全就是燒錢嘛,這打上一天的炮戰,恐怕打出去的炮彈錢就得超過十萬塊了!」哪怕是身為高級將官之一的李純,看著這鋪天蓋地的雙方炮戰也是忍不住感歎一兩句,在放眼國內,估計也就自

    家奉軍和對面的直軍的炮兵部隊能夠放開了手腳打,這要是換成了其他幾家軍閥估計沒打兩炮就得沒炮彈了!

    奉軍由於有著福元機器廠在,這炮彈補充還算比較充分,而王英楷好歹算是中央政府,並且接管了袁世凱時代的北洋大部分資源,尤其是儲備在保定、山東、京師等地的大量儲備物資,要知道前幾年袁世凱時代的北洋軍可是儲備了大量的炮彈,子彈以及其他的消耗性作戰物資,而這些物資絕大部分都是被王英楷所接受。

    再者王英楷不但接管了北洋的小金庫等家底,而且還接管了前清的戶部、大清銀行,並在京師大肆抄家等,弄到手的錢財可不少,而王英楷把這些錢絕大部分都是花在了購置軍械,擴軍上頭,他不但從日`本進口了大量的步槍和火炮,更是從日`本進口了眾多炮彈,子彈等,所以直軍的炮彈和子彈是不缺的,至少短時間內是如此。

    而段祺瑞和王士珍、吳鳳嶺他們就差了許多,他們南下時候能夠帶走的彈藥並不多,南下作戰消耗也不小,這段祺瑞如今雖然掌控了江南地區,未來可以搜刮大量的錢財養軍,甚至現在他還掌控了金陵製造局和江南製造局,但是這錢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搜刮上來,就算有錢了也不是一天兩天時間就能夠換來大量的軍火,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目前來說,國內能夠玩得起大規模炮擊,一天就打出去數千發炮彈的部隊,其實只有奉軍和直軍兩家,靠的並不是所佔據的地盤有多大或者多有錢,而是因為他們擁有之前儲備的大量彈藥。

    十五號,直奉兩軍的炮擊已經算是大規模的了,然而十六號,隨著第三師進駐唐山穩定住了局勢,孟恩遠嘗試著向西進攻,所屬部隊開始逐步向西進攻,雖然速度緩慢但是也是把戰壕挖到了距離雙方只有一千米甚至五六百米的距離。

    雙方步兵距離的接近,也就代表著雙方的炮兵部隊也能夠運動到更前方,第三師和第七混成旅的兩個山炮營也是靠近部署,在三四千米之外對直軍陣地發起炮擊。

    對面的直軍也是類似,當奉軍的步兵部隊抵近之後也是進入了直軍的過山炮射程之內,於是乎接下來雙方的山炮部隊也是加入了炮戰。

    十七號下午開始,雙方炮戰規模進一步增加,雙方加起來總數一百多門的身管火炮對著寬度數百米到一千米不等的雙方步兵陣地進行了猛烈的炮擊,

    距離的接近不僅僅讓過山炮這種五六千米射程的火炮參戰,也是讓奉軍裡大量擁有的八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加入了炮戰,而大量迫擊炮的參戰也是讓奉軍擁有了更多的炮擊優勢,如果不是為了讓部隊裡的八十毫米和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發揮火力,孟恩遠也不會讓步兵部隊離開堅固的工事向前靠攏。

    「師長,這麼打下去可不行啊,對面的奉軍炮火實在是太猛了,恐怕前頭的步兵兄弟們支撐不了多久!」第一師司令部裡,一名中校憂心忡忡的對盧永祥道:「如果只是野炮和山炮還好,但是對面奉軍的迫擊炮實在是威脅太大了,尤其是那些一百二十公厘的迫擊炮打過來,我們的那些防炮洞根本撐不住!」

    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雖然存在射程短,精度差等諸多缺點,但是威力那是沒的說的,一炮打過去哪怕炮彈的破片沒取得命中,但是單單是衝擊波就足以讓敵軍不好受,很多直軍士兵是被衝擊波硬生生的給震的耳朵出血甚至直接死亡。

    盧永祥也是一臉的憂慮,剛開始進攻唐山的時候,他是抱有極大信心的,認為自己就算短時間內無法攻克唐山,但是把敵人攔在唐山還是不成問題的,這也是他在唐山外圍構築防線的主要原因。

    然而現在看來,對面的奉軍不但防守能力不弱,而且這進攻,尤其是炮戰的能力幾乎是自己的兩倍還多,這打起來可謂是非常吃力。

    就在盧永祥擔憂著的時候,趙東雲已經是率領著大批將領登上他的專列往唐山而去。r1058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