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五十五章 援軍抵達 文 / 雨天下雨

    任何戰爭都是有著目的的,並不是說心血來潮想發動戰爭就發動戰爭了,直奉之間的戰爭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趙東雲想要入關,而趙東雲想要入關,想要佔據直隸,那麼和王英楷就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也是為什麼奉軍在山海關剛出現異動的時候,王英楷就如臨大敵,甚至不等正式通電宣戰之類的形式,就直接調動部隊以接管唐山防務的名義直接進攻唐山,其目的非常明顯,就是希望趕在趙東雲的奉軍主力入關之前攻克唐山。

    為什麼要攻克唐山?這個唐山除了是奉軍在關內的主要據點,奉軍進軍京師的橋頭堡外,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唐山擁有福元機器廠這個兵工廠。

    福元機器廠作為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兵工廠,其產能甚至已經是超過了國內的另外兩家主要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和江南製造局總和,不但擁有大規模生產步槍、子彈的能力,而且還能大規模生產輕重機槍、手槍、軍刀,更重要的是該廠還擁有量產七十五毫米管退過山炮以及各口徑迫擊炮的能力。

    步槍還好說,國內的漢陽和江南製造局甚至廣東製造局和四川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等南方諸多兵工廠都已經能夠生產88式步槍,不過除了漢陽和江南兩廠外,其廠局生產出來的88式步槍性能略差,價格也很昂貴,更關鍵的是產能很低,往往是只有日產一二十支的量,要不然南方聯邦不會被迫大規模向外國進口步槍了,這國內其他所有廠局的88式步槍產量加起來實際上都不如一個福元機器廠。

    重機槍的話漢陽也能夠小批量生產,金陵製造局也能偶爾生產幾挺,另外廣東製造局也開始仿製麥德森輕機槍,不過產量不堪入目,總體上來說國內除了福元機器廠外,其他廠局的輕重機槍產量大體上可以直接忽略。

    火炮方面的話,那些老舊火炮就不說了,新式管退炮方面,目前除了福元機器廠外,只有江南製造局能生產德式的75毫米管退過山炮,不過他們仿製成功沒兩年,如今才剛進入試生產的階段,產量極為有限。至於漢陽兵工廠生產的五十七毫米的過山快炮,這款火炮的產量較大,但是該炮雖然稱之為『快炮』,但本質上依舊是架退炮,射程和射速都是遠遠不如新式火炮的。

    這數遍國內所有個兵工廠,那麼就可以發現福元機器廠在國內軍事工業的重要地位了,可以說一個福元機器廠就是佔據了國內所有軍工產品的半壁江山。

    這樣的兵工廠誰不想掌控在手中,奈何去年的時候,趙東雲為了保住唐山,保住福元機器廠不惜擺出決一死戰的氣勢,加上那時候南方聯邦氣勢極盛,天天叫嚷著要北伐,這王英楷才是被迫放棄了唐山。

    如今趙東雲再一次入關,直奉兩軍已經是直接撕破臉皮打上了,王英楷當然是沒有任何顧忌,希望第一時間就搶佔唐山,掌控福元機器廠。

    掌控福元機器廠、拔掉奉軍在關內的進軍橋頭堡,把奉軍擋在唐山以東地區,這就是王英楷命令部隊進攻唐山的直接原因。

    然而負責具體指揮作戰的第一師師長盧永祥猛攻唐山一天後,發現唐山的嚴密防禦體系遠遠不是一天兩天時間能夠攻破的,更關鍵的是奉軍主力隨時都能抵達唐山,到時候就更沒有希望攻克唐山了。

    在這種時候,盧永祥應該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攻克唐山,而是如何把奉軍擋在京師之外,而要攔住奉軍的後續進攻,那麼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該如何把第三師給攔下來。

    就和誰都知道這第一師是王英楷麾下的嫡系王牌主力一樣,國內的軍閥甚至普通民眾都知道,趙東雲是靠著第三師起家的,這第三師就是他趙東雲麾下的王牌部隊,盧永祥只要把第三師的攻勢給攔下來,那麼也就等於把大半個奉軍的步伐阻擋在京師之外。

    眼看著第三師即將抵達唐山,盧永祥可不想自己因為進攻唐山弄得人困馬乏的時候被第三師來一個突襲,他需要把部隊從前線撤下來,然後休整好準備迎接和第三師的大戰!

    盧永祥的決心是堅決的,十三號的早上,前線的直軍就開始逐步撤出前線,撤退的過程中第七混成旅的李純雖然發現了直軍的前線兵力逐漸減少,但是一方面是他並不認為盧永祥會下那麼大的決心直接才撤軍,另外一方面他手下的部隊經過昨天的戰鬥,損失比較大,而且兵力也不多,這貿然進行追擊的話一個搞不好中了埋伏或者被打個回馬槍就悲劇了,更重要的是他的任務也不是追擊直軍之類的,而是守住唐山,如果唐山被毀了,那麼他把整個盧永祥的第一師打個落花流水估計都逃不過被撤職的下場。

    所以十三號的一整個白天裡,李純都是極為謹慎,除了發動了兩次營級規模的小反擊外,就沒有其他大規模的追擊行為了,而這兩次營級規模的反擊也不是很順利。

    盧永祥又不是什麼無能之輩,自然不會在撤軍的時候連斷後部隊都不安排,實際上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的撤軍過程相當有序,而且也安排了大量的斷後部隊,導致李純安排的兩次營級反擊中都是遭到了挫折,雖然反擊取得了一定戰果,但是自身傷亡也不小。

    這種撤軍和小規模反擊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時分第三師的其餘主力部隊抵達,一同而來的不僅今年有第三師的各級主官,而且第一軍的司令部人員也是在孟恩遠的率領下在傍晚時分抵達唐山。

    「目前根據我軍之前獲知的情報消息,已經可以判定直軍所屬第一師、第一混成旅的主力部隊目前停留在歡喜莊、趙家口、大莊子寸一線,距離我軍前沿陣地約三千米到五千米不等。並且已經獲知,直軍已經在一線開始挖掘工事,建設初步的土木工事!」

    第七混成旅的參謀長薛一平正在做著往常只有作戰參謀才做的事,那就是在軍事會議上回報軍情,畢竟今天參加軍事會議的都是高級將領,包括第一軍軍長孟恩遠中`將、第三師師長陳光遠中`將、第五旅

    旅長孔眺北少`將、第六旅旅長顧藍玉少`將、第七混成旅旅長李純少`將、第一騎兵旅旅長呂城童少`將、第一軍參謀長揚善德少`將這幾個目前第一軍麾下的全部將官。

    除了這些部隊主官將官外,還有部分校官,包括第三師參謀長秦柄雲上校、第七混成旅參謀長薛一平中校以及第五旅、第六旅、第一騎兵旅的三位參謀長以及第一軍軍部裡的各處主官。

    在場的十餘人就是構成了奉軍第一軍的全部高層指揮官,而在這裡人裡頭,薛一平的軍銜是最低級的中校,加上他是第七混成旅的參謀長,比其他參謀更加瞭解過去一天裡的各種軍情,所以這會議前的軍情匯報就由他來講解了。

    「看樣子這個盧永祥倒還算有點膽色,看見我們第三師來了竟然沒轉身就跑!」孟恩遠呵呵笑著,試圖讓在場的軍官們輕鬆下來,別總是板著臉,但是大敵當前,包括陳光遠和李純他們在內,那裡還有什麼心情開玩笑的,聽到孟恩遠的笑聲,他們也只是附和的呵呵了兩句。

    薛一平繼續道:「而情報科已經傳來消息,目前奉軍第十一師之二十二旅已經離開京師東進,目前動向不明,第十二師所部目前還停留在京師,沒有調動的痕跡!」

    「據我所知,直軍新編的這兩個師還沒有成軍吧?」陳光遠開口問道。

    薛一平道:「的確是還沒有完全成軍,根據情報科的消息,這兩個師在春節後才正式開始編練,其中的第十一師組建時間略快一些,目前已經成軍一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直軍的擴編方式和我們奉軍有所不同,他們的新兵並不是同一安排分派,也就是說這兩個師實際上在近期內已經招到了數量不等的新兵,只不過這些新兵還處於訓練期間並沒有正式成軍,如果局勢緊張之際,王英楷動用那些沒有訓練完畢的新兵組成的部隊也是有可能的。」

    去年年底開始,奉軍和直軍之間的擴編幾乎都是針鋒相對的,王英楷去年年底和年初忙著給第一混成旅、第七師補充人員和武器,趙東雲也是忙著弄三師五旅計劃,年初後王英楷弄出了新編兩師的計劃,趙東雲也是先推出了擴編一個師的計劃,隨後又增加了擴編兩個混成旅的計劃,最後以一師兩混成旅的計劃去應對王英楷的兩師擴編計劃。

    這兩家的擴軍規模其實大體相當,時間也差不多,趙東雲這邊的一師兩混成旅計劃剛開了個頭,王英楷的兩師計劃自然也好不到那裡去,截止到目前,趙東雲的一師兩混成旅編成不過兩個步兵團,而王英楷的兩師計劃也只成軍了一個旅而已。

    但是兩者不同的是,趙東雲的一師兩混成旅沒編成是指人員和裝備都是沒有,只有一個空架子而已,因為大量新兵都還待在新兵營進行訓練呢,不過只要新兵營裡的新兵完成訓練,然後分配到部隊裡並裝備武器,那麼緊急磨合一兩個月後就能夠形成戰鬥力,而且這種方式編成的新部隊在戰鬥力上比較平均,不會因為各支部隊的軍官訓練能力不同造成極大的差距。

    而直軍那邊沒有新兵營這種制度,部隊招收的新兵都是需要自行訓練,所以他們也許很快就能夠達到人員滿編,但是要形成戰鬥力的話往往還需要部隊自身的大量訓練,而訓練所需的時間以及士兵完成訓練後能達到什麼水平,就得看部隊主官的個人能力,有些部隊的主官能力突出,帶的兵也是素質非常強悍,而有些軍官素質平庸,帶出來的士兵自然也好不到那裡去,這也就造成了包括直軍在內的北洋其他軍閥部隊裡,不同將領帶領的部隊戰鬥力是截然不同的。

    「十一師和十二師不足為慮,我們如今要考慮的還是如何應對第一師和第一混成旅,這兩支部隊都是硬骨頭,可不好打!」孟恩遠道:「而且我們也需要注意,王占元的第七師已經緊急北上了,不用多久這個第七師就能夠抵達京師一帶,我們必須在第七師到來之前,先把盧永祥的部隊給擊潰!」r1058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