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三十章 唯才是用 文 / 雨天下雨

    秘書處身為趙東雲處理政務的輔助機構,除了票擬權力外,由於常年伴隨趙東雲辦公,可以經常接觸到趙東雲,尤其是那些一等秘書,幾乎天天都是他們輔助趙東雲處理公務的,因此這見的多了,不可避免的也會在諸多事務上承擔了智囊的角色。

    這舉薦人才也是常有的事情,近期趙東雲為了財政一事苦惱,這下頭的幾個人自然都能看得出來,這也是袁金愷今天主動提出舉薦的原因所在。

    聽到趙東雲准許他說了後,他就是開口了:「有員唐冶、此人出訪過泰西諸國,後任工商部侍郎,制定商律,去歲曾署理工商部尚書,共和前丁憂去職專辦教育,該員善於商事、見多識廣,經秘書處多方聯絡以及熊希齡多次去信邀請北上任職,日前已經抵達瀋陽!」

    趙東雲點點頭,這唐冶在前清時代也算高官了,趙東雲之前也多有耳聞,這樣的人如果願意來投自己,他肯定是舉手歡迎的。

    袁金愷繼續說著:「有工商局商務處處長方濂桐,此人數年前回國後任職工商局,近年來工作頗為出色,多得政府諸公的讚賞。」

    「有奉天鐵路交涉局總辦宋小濂,此人通曉洋務,和中東鐵路公司的多次交涉裡有理有據,成功簽訂購地、木植兩改合同,收回中東鐵路公司非法侵佔的全數土地以及林區。」

    「有財政局稅務處煙酒稅科科長王永江,主辦煙酒稅科以來,整改稅制,嚴壓煙商偷稅漏稅,任職近年煙酒稅漲幅三倍之多!」

    聽著袁金愷的話,趙東雲也是一個個心理評價著他提起的這些人,這幾個人中,唐冶比較特殊,因為唐冶雖然在歷史是行沒啥名聲,但是在當代來說卻是前清高官之一,這年頭署理過工商部尚書的人可沒幾個,至少趙東雲手底下就沒有這樣高資歷的人,如此高官按照道理來說應該就近投靠張之洞或者端方才是啊,怎麼會跑到瀋陽來投靠自己呢?

    這裡頭肯定是有原因的,不過趙東雲也沒心思去亂猜,因為這裡頭原因太多,比如說他和張之洞和端方不和,又比如說他不看好南方聯邦,又比如說他被熊希齡說服了,趙東雲對這些都不關注,他只知道這人跑到瀋陽來投靠自己了。

    對於這樣的人,先不說他能力如何,但是要想拉攏過來的話,就不能安排一個不上不下的職位,得是高層職位才行,當然了,也不能一下子安排到權重職位上,總的有一個過渡考察期不是。

    至於袁金愷說的其他幾個人,卻都是目前東三省體系裡幾個才華比較難得的中層官員了,趙東雲以往也多次聽過他們的名字,比如方濂桐這人雖然年輕,但是辦事能力的確不差,很多老辣的老官僚都是遠不如他的。

    此人先後在葫蘆島工業區、工商部任職,而且都表現的相當出色,以至於讓他短短的從政生涯裡壓無比,不僅僅袁金愷這些人注意到了,甚至趙東雲也是注意到了,只是此人實在太年輕,也就二十來歲而已,這貿然登上高位的話怕是很難服眾,而且由於能力傑出以及留學經歷,導致他對很多傳統官僚都嗤之以鼻,甚至有過在公開場合嘲諷頂頭上司工商局局長鄧嘉縝不懂工商事務的經歷。

    那宋小濂,原本倒是沒有什麼知名度,不過隨著日俄戰爭結束後,按照一系列的合約,成立的中東鐵路公司接管了原來的東清鐵路以及安奉鐵路,由於之前俄國人侵佔了大量不在協議裡的土地,加上安奉鐵路也是日軍私自構築的軍用鐵路,所以對於這些權益中方自然是要一一收回的,而代表東三省和中東鐵路公司進行談判的就是這個宋小濂了。

    其人目前擔任奉天鐵路交涉局總辦,算得上東三省體系裡少數幾個經歷過真正外交談判的外交人員了,加上如今和中東鐵路那邊已經處理好了諸多外交上的糾紛,這些鐵路交涉局也就沒有繼續開辦下去的必要了,趙東雲想著是不是該弄一個外交局呢?

    而後頭的王永江嗎,這人趙東雲就不太熟悉了,畢竟東三省體系裡官多了去,趙東雲不可能記住每一個中級官員的名字和履歷,所以自然就更不知道此人和袁金愷是至交,當初王永江能夠從政進入財政局任職,也是袁金愷向熊希齡舉薦的結果。

    不過此人的能力的確不錯,擔任煙酒稅科以來讓煙酒稅大大增加,漲幅達到三倍之多,趙東雲不管他用了什麼手段才達到這個漲幅,但終歸是漲了三倍不是,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趙東雲對他另眼相看了。

    袁金愷隨後又是連續舉薦了數人,大多也都是現在東三省體系裡的中下層官員,尤其是以中層官員為主,這些人如果沒有特別舉薦的話,依靠他們的能力雖然爬的比較快,但是要熬到能夠入趙東雲的法眼進而獲得重用的話,沒有個幾年時間是不可能的。

    如今袁金愷的這一次舉薦,自然不可能讓他們一步登天,但是少奮鬥個三五年還是不成問題的。

    對於自己手底下的這些有才華的人,趙東雲也沒有太多的顧忌,隨後幾日就是相繼提拔任用,方濂桐從工商部商科科長調任葫蘆島工業區任職副區長,這個升職的跨度可以說非常大了,別看葫蘆島工業區只管著屁大點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卻是屬於巡閱使府直轄,並不歸屬奉天省管轄,行政地位比同為工業區的營口市、奉天首府瀋陽市還要高一個級別,和關外的唐山地區是類似的。

    而且這個葫蘆島工業區可是連續出了兩個大員啊,比如現任奉天都督的趙鄂,他之前就是葫蘆島工業區的總辦,現任財政局局長,最近在東三省風頭最大的熊希齡,他之前是葫蘆島工業區的會辦。

    而現任葫蘆島工業區區長的朱啟玲也是老資格的東三省官僚了,此人在1905年到1906年期間擔任巡警部會辦、1906年秋擔任督察處總辦,1907年初被調任葫蘆島工業區區長。

    從朱啟玲的任職經歷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葫蘆島工業區區長的

    重要性是要高於督察處總辦的,實際上和政務院下屬的各局總辦的地位是同等的。

    又調任王永江擔任財政局下屬的稅務處處長,至於原來的那個稅務處處長被落下了一個『業績平平』的考語,被調任到吉林省長春當縣長,算得上貶官了。

    又考慮到東三省諸多行政機構裡還沒有一個專職的外交機構,而東三省這邊日俄兩國就在邊上,加上中東鐵路公司和旅順公共租界的存在,這外交活動可是不少,以往的外交事務都是依賴秘書處之外事科以及奉天鐵路交涉局辦理,這一次趙東雲把這兩個機構合併入政務院,成立外交局,由趙東雲手頭下唯一一個拿得出手的外交人才宋小濂擔任首任局長。

    其他幾個官員也多有陞遷,就不一一說了,導致唐冶不太好安排,最後哦趙東雲親自接見了他,當唐冶說自己有心教育事業的時候,趙東雲鄭重的聘請他擔任教育局局長,不過人家沒接受,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奉天大學。

    實際上唐冶之所以北上,他倒不是說想要當多大的官,而是熊希齡跟他說現在奉天大學堂已經初具規模,規模上甚至已經不屬於山東、直隸的幾所大學堂,所以他就是想著來就任奉天大學堂的校長一職。

    對於唐冶這種有著傳統人情結的人來是活,擔任國內少數幾所大學的校長之一,成為當代的教育大家,可比給趙東雲當個區區教育總辦好多了。

    對此趙東雲雖然有些失望,他還打算著把唐冶當典型呢,用來招攬大量前請的高級官員投效,前清時代的很多高級官員如今可都是閒賦在家,其中有一部分還是有才華的,趙東雲要是能夠招攬一些的話,可以很大的緩解自己麾下官集團人才不足的壓力。

    如果不是人才不足,趙東雲也犯不著把才二十多歲的方濂桐推上葫蘆島工業區副區長的位置上去啊,這不是手底下實在找不到合格的人才嘛!

    這年頭對人才的標準已經提高了許多,要麼留學回國的人或者有著出洋考察的經歷,能夠清楚認識當代世界發展的,比如方濂桐,唐冶就是其中的兩個典型,要麼就是辦理洋務多年的實幹型人才,比如熊希齡、周學熙。

    這種人才可不容易得到!

    不過唐冶既然決心投身教育,他也不好阻攔,所以就任命了唐冶為奉天大學的校長,至於原來的校長而是教育局局長徐鴻寶兼任的,現在徐鴻寶忙著教育局的諸多事務,尤其是籌辦各縣的小學、多所師範學校、各省中學等事務讓他忙的腳不沾地,那裡有時間待在奉天大學裡頭處理學校事務了,基本上行都是讓奉天大學裡的其他人處理了。

    而且徐鴻寶雖然號稱教育家,但人家還是有仕途上進心的,可不會為了大學校長的虛名就放棄自己的仕途,見唐冶不和他爭教育局局長後,就很高興的把校長位置讓了出來。

    不過儘管沒能把唐冶當成典型豎起來,但是並沒有妨礙趙東雲繼續招攬外省的諸多人才,比如梁士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