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二十八章 文武之爭 文 / 雨天下雨

    東三省的軍方大本營,位於瀋陽金銀庫胡同邊緣的『東三省陸軍司令部』內,一大票將官們彙集在一起,交頭接耳的說著什麼。

    自從趙東雲主政奉天以來,其手下的各種機構的名稱也是一直在變換,比如他只掌控錦州等遼西地區的時候,其手下的主要機構就是第三鎮的內設各處,等他就任盛京將軍後,第三鎮的各個內設機構一分為二,像李三以及秘書處、督察處裡個官幕僚們都是進入了盛京將軍府衙門各總局、各處任職,而軍方要員則是陸續兼任奉天督練公所的職務。

    那個時候開始,趙東雲手底下的物官員正式分道揚鑣,各走各路!

    緊接著去年袁世凱被刺,清廷迅速任命趙東雲為東三省總督,當時趙東雲雖然沒有上謝恩表之類的,但實際上他依舊接受了這個職務,並且用著東三省總督的名頭起兵造反!

    那個時候,其盛京將軍府衙門就成為了東三省總督衙門,奉天督練公所則是改製成為奉天陸軍司令部。

    數月後北洋諸將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國後,趙東雲就任副總統兼任東三省巡閱使,這東三省總督衙門自然也就再一次更換了招牌,成為了東三省巡閱使府,內設各機構掛上了『東三省巡閱使府政務院』的招牌,而政務院的院長目前由趙東雲親自兼任,副院長暫時也沒有,基本上依舊趙東雲垂直管理政務院的內設各局。

    相對於政務院在去年就成功改制,奉天陸軍司令部的改制要延後很多,一直到一月下旬,趙東雲才將『奉天陸軍司令部』改為『東三省陸軍司令部』,歸屬巡閱使府直轄。

    該司令部所轄的各機構也依舊是原來的參謀、軍械、軍需、教四大部門,不過是改處為部,隨後又添設了海軍處、總務處、以及銓敘處,至今該司令部一共直轄四部三處,由趙東雲親自擔任總司令,並不設副司令或者總參謀長之類的職務,他垂直管理四部三處。

    改制中,趙東雲還倣傚日`本軍部以及德國參謀部等機構,著重突出了參謀部的權力,導致參謀部內設了一系列的重要科室,全權指揮全軍之訓練、部署、作戰事務。不過為了牽制參謀部,趙東雲依舊保持了教育部這個機構,把招募以及新兵訓練的權力依舊獨立出來,同時還把銓敘科從參謀部裡獨立出來成立銓敘處。

    這個銓敘處是什麼機構呢?和京師中央裡的銓敘部門只有授銜的權力不同,東三省的這個銓敘處除了掌管授銜外,還實際擁有任命軍官的權力,除了部分重要的中層職位以及高級職位由趙東雲親自安排外,其他的中低層任命統一由銓敘處安排,換句話說這機構擁有人事權。

    這個機構單獨設立也算是趙東雲對參謀部以及在外將領日益權重的一個平衡安排,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趙東雲得始終把人事權抓在手裡,容不得其他人染指,哪怕是孟恩遠和林永權這些最嫡系的蘇系將領都不行。

    實際上銓敘處的存在以及教育部的存在,加上連軍餉都是由軍械處的薪餉處統一全軍發放,而且是直接發放到士兵在奉天銀行的銀行賬戶裡,這就導致蘇系高層將領對部隊的掌控力遠遠沒有北洋其他幾個軍閥那麼強悍。

    以上都算是趙東雲收攏中央軍權、加強自身對部隊掌控力的措施。

    而伴隨著東三省陸軍司令部的改制一起進行的還有軍方的佈防工作,比如調第九師去哈爾濱,調第五混成旅去安東等。

    隨著這些部隊的調動,趙東雲也是及時調整了指揮體系,一月中旬,他撤銷了錦州防務司令部、同時成立瀋陽防務司令部、哈爾濱防務司令部,其中哈爾濱防務司令部由第九師師長林永權兼任、瀋陽防務司令部由第十師師長徐邦傑兼任。

    由此,趙東雲麾下的三位最權勢的將領都是分別坐上了防務司令的位置,軍銜都是中`將銜,而蘇系裡有中`將銜的除了這三人外,還有一個就是新任第三師師長陳光遠了。

    至於少`將就比較多了,六個步兵旅的旅長比如孔眺北、顧藍玉等人、三個混成旅的旅長比如曹錕、何宗蓮、兩個騎兵旅的旅長也就是華振基、呂雙槍他們,然後還有司令部裡的參謀部方壁永、軍械部趙東平、軍需部洪浦濤、教育部揚善德。

    東三省或者說蘇系的高級將領一共就二十來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了,而今天在東三省司令部的這個小會議室裡,卻是有了兩個中`將以及五六個少`將,佔據當今蘇系高級將領的一小半了。

    其中身著高級將官禮服,佩戴者中`將肩章的徐邦傑低聲對孟恩遠道:「老孟,這一次政務院那邊怕是不好對付啊,那熊希齡那老匹夫竟然不顧臉皮,向大帥遞交了辭呈!」

    孟恩遠也是皺眉:「我就知道,政府那邊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整軍的!」

    「明天我就去見大帥,如今西邊的王英楷整軍備戰,一出手就是要擴編兩個師,榆關那邊現在壓力很大,我們要是不及時擴軍一個師應對著,等王英楷的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成軍了,我們怎麼辦?」孟恩遠面露狠色:「決不能讓政務院的那幫只知道錢的傢伙壞了我東三省大計!」

    什麼是東三省大計?自然是入關拿下直隸,把趙東雲推上總統寶座,然後底下的官武將們齊齊過一把開國功臣的癮了,嗯,興許等趙東雲死了,自己也能當個總統過把癮。

    去年因為南方局勢的混亂,加上當時王英楷的勢頭的確強了點,拉上段祺瑞和王士珍以及王汝賢、張懷芝的王英楷弄出了一個所謂聯軍,兵力可是超過了蘇系軍隊,這才迫使雙方進行和談,然後蘇系罷兵回奉天,但是誰都知道這僅僅是暫時的,趙東雲這個老大怎麼想的孟恩遠不知道,但是他卻是知道不管是自己還是軍方的其他高層將領,一個個做夢都想著殺進關內掌控直隸甚至整個北中國。

    甚至可以

    以說前幾個月的齊裝滿員計劃以及現在的擴編一個步兵師的計劃都是為了入關而準備的。

    「我看有點懸,這也有兩天功夫了,但是大帥那邊卻一直扣著,沒準也沒說不準,就這麼拖著!」

    熊希齡遞上了辭呈後,趙東雲玩起了留中不發的把戲,他沒說批准熊希齡辭職,也沒說不準,反正就當是沒受到辭呈一樣,熊希齡那人也是光棍,上了辭呈後就是沒去財政局辦公了,而是待在家裡靜候消息。

    這一場辭職風波雖然是熊希齡挑起的,但是主要原因還是軍方那邊對他壓迫過甚,而奉天的財政情況這幾個月雖然依靠發行國債支撐了過去,但是依舊沒好到哪裡去,他熊希齡根本就沒辦法給軍方搞來額外的三四百萬軍費來。

    加上趙東雲也是對他有所暗示,要求財政局盡一切努力也要滿足軍費,甚至挪用部分行政和教育經費都是可以的。

    兩頭壓力下,熊希齡乾脆來個以退為進,老子不幹了,你們愛找誰幹找誰幹去。

    「你說,我們會不會把政務院那邊逼得太急了?我看他們也的確拿不出什麼錢來,要不讓他們先拿一部分,我們一步一步來,先練一個旅,再逐步擴編練一個師?」一旁的第十八旅旅長林平雄少`將開口道:「我聽說政務院那邊風聲不小!」

    不過孟恩遠卻是皺眉:「王英楷他們弄兩個師,我們才弄一個師就已經夠少的了,如果還慢慢來,估計到明年也沒辦法成軍,到時候恐怕王英楷的兩個師早就練出來了,那樣的話唐山還要不要了,承德還要不要了?」

    這場小會談並沒有改變什麼,只能算是軍方高層的一個集體吐槽會議罷了,次日,回來瀋陽述職的孟恩遠見到了趙東雲,兩人在趙東雲的書房裡交談了大半個小時,出來後孟恩遠的臉色有些不太好看,這讓秘書處看見的幾個秘書也是心裡頭不斷猜測著,這一次軍方和政務院之間的戰爭怕是不簡單啊。

    前頭參謀部的方壁永和瀋陽防務司令徐邦傑剛手推動擴編計劃,後頭孟恩遠就接著述職的名頭回到瀋陽見趙東雲。

    當秘書處猜測著的時候,趙東雲也是在他的書房裡歎了口氣,這當老大也不容易啊!

    如今的他算是體會到了當年袁世凱面臨段祺瑞、王英楷等人相互爭鬥時候的感覺了,這平衡屬下雖然是好事,但是看著他們天天玩內鬥也不是個事啊。

    這一次的軍方和政務院之間的爭鬥發展可以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當初他把武分化的時候可沒想到竟然會造成如此大的武體系的競爭。

    但是他也明白,這一次事情之所以鬧出來,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還是錢的問題。

    財政局那邊錢倒不是沒有,擠一擠三五百萬還是能夠拿出來的,但是他們卻是不能給啊,因為這些錢都是東三省後續的行政以及教育經費啊,什麼是行政經費?說白了就是官員們的薪資!

    由於趙東雲玩的是和前清時代類似的高薪養廉制度,簡單說就是把前清時代的各種陋規、養廉銀之類的都統一收納中央,然後換成薪水以及獎金發放,一個縣長每年的薪水少說也有好幾千兩銀子,多則七八萬甚至上萬,比如熊希齡擔任葫蘆島工業區會辦的時候,年薪和獎金加起來一年收入達到兩萬多兩銀子,比趙東雲的薪水都高……

    這種收入水平其實遠遠超過尋常的商人、地主了,只是官員們的薪資普遍偏高,這給東三省那麼多官員發工資所需要的錢就不是小數目。

    如今軍方竟然把手都伸到了行政經費裡頭,這不是要直接捧走人家的飯碗嘛,大家都是有著一家老小的,這一個月不拿薪水你讓政府諸公如何養家啊?

    可不是每個政府官員都是和趙東雲這樣有著千百萬身價的,很多人雖然頗有產業但是這薪資收入依舊是大頭,一年幾千上萬兩銀子的收入對於絕大部分中高級官員來說,哪怕是他們還會受賄擁有其他來錢的途徑,但是一年幾千上萬兩銀子依舊是他們的主要收入。

    至少表面上那些官員們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沒有了薪水還能養家餬口的!

    除了薪水外還有教育經費,這教育經費本來就不多,而且還得維持整個東三省的教育發展,每年送出去的官派留學生也是需要不少錢財的,其他不說,單單是年初為了安排奉天武備學堂的二十餘名畢業生去德國學軍事、以及安排奉天中學、錦州中學等學校的十多名學生去英國的幾個大學留學,就花費了教育局整整近萬英鎊經費。

    這送官派留學生,而且還是大規模的派遣留學生,所需的經費是極其高昂的,一名留學生的最低花銷都得三百英鎊以上,三十多人就是近萬英鎊了。

    加上東三省還在大規模興辦小學、以及師範教育,這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是不少,這教育經費本來就緊張,而軍方那邊竟然還打算伸手,自然是因為政務院的諸多不滿。

    熊希齡的辭職雖然是個人行為,但是代表的卻是政務院官集團的集體意志,所以趙東雲不能草率處理,而這也是他一直壓著熊希齡的辭職信沒有做出反應的原因。

    他得找一個平衡點,妥善處理政務院和軍方之間的矛盾,而且還不能自己親自牽涉進去,當老大就得有當老大的樣子,下面人相互爭鬥,你要做的是當好裁判者的角色,而不是自己披上盔甲親自上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