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二十二章 三大防線 文 / 雨天下雨

    站在大幅的軍事地圖面前,手揮著指揮棒的楊德明開始說了起來:「大帥、諸位長官、同僚!」

    「目前我軍一共有步兵三師三混成旅,騎兵兩旅,以上部隊之第三師、第一騎兵旅駐紮榆關、第四混成旅駐紮承德、第七混成旅駐防唐山。

    第九師駐紮錦州防線。

    第十師、第五混成旅、第二騎兵旅目前駐紮瀋陽。

    我軍編外之巡警八千餘人,目前編成三個巡警團、六個巡警營,其中三個巡警團分別駐紮葫蘆島、錦州、瀋陽。另外六個巡警營分別駐防榆關、新民、盤山、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區。

    另外黑龍江、吉林兩省還擁有相當數量的舊軍以及巡警、捕盜營等部隊,遵照十二月八號司令部頒發的二十六號大帥手令,目前教育處已經聯合參謀處對兩省舊軍進行整編,通過裁汰後預期能整編為十八個巡警營,共約九千餘人,屆時可分駐各府縣擔負地方治安任務!」

    儘管這些數據對於在座將領而言都是早心中有數的,但是現在聽楊德明說出來卻是更加清晰了。

    只聽楊德明繼續道:「以上部隊裡,共有現役野戰部隊五萬三千人,巡警一萬七千人。不過目前我軍之大量野戰部隊存在嚴重缺編的情況。

    此外我軍目前的各種技術兵器存在著一定的缺口,第九師、第十師目前分別只有兩個炮兵營,第三師入關作戰時期損失了四門火炮和十六挺重機槍以及二十六門迫擊炮,目前還沒有得到補充,此外還需要配屬輕機槍。」

    過去的兩個多月裡趙東雲下令進行了大擴編,在以往的三個鎮基礎上,直接擴編為三師三混成旅兩騎兵旅,而這種擴編按照北洋軍擴編傳統,都是直接從現役部隊抽調一定的部隊,作為新編程部隊的骨幹進行擴編的。

    所以趙東雲在短時間內搞出了三師五旅,但是也導致了諸多部隊嚴重缺編,尤其是第九師由於其掉入關內的一步兵旅一炮兵營被抽調出去組建了第七混成旅,如此也就導致目前第九師實際上只剩下一個步兵旅、兩個炮兵營而已。

    第十師也是被抽調了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營。

    第三師也不例外,同樣被抽調了一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營。

    以上三師被抽調出去的部隊都用於組建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和第七混成旅了。

    也就是說,過去兩個月裡,趙東雲手下的奉軍實際只是編製擴張了很多,但實際兵力上並沒有多出太多,戰前他的三個滿編師就有將近將近五萬人,過去了兩個月後也不過是多了六千多人而已。

    之所以前兩個月裡兵力增長不多,這倒不是奉軍沒有招收新兵,而是這兩個月裡緊急招收的新兵大多還在新兵營裡訓練呢,要這個月和下個月開始,他們才會開始大量補充到現役部隊中去。

    畢竟這是現實而不是戰略遊戲,不可能說趙東雲張張嘴說擴軍,眼前立馬就出現好幾萬大軍了。這中間得有一個時間過程,從士兵走進徵兵站開始,大約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完成各種訓練並補充到各部隊裡,現在時間緊迫縮減了新兵訓練期,但是也需要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再短的話教育處那邊就很難保證新兵的質量了。

    趙東雲這個時候看了看軍械處的趙東平:「部隊的軍械補充,大約需要多久完成?」

    趙東平又是一臉的苦色,政府的財政大管家熊希齡近期來為了維持財政愁白了頭髮,但是他趙東平也好不到那裡去。

    他是奉天陸軍的軍械處總辦,而他主管的這個軍械處不僅僅管著軍械研究、採購等,他手底下還有一個薪餉科,負責發放全軍的薪餉,說白了,他趙東平在奉軍裡就是屬於花錢的那個人。

    然而財政總局那邊沒有軍費撥過來,他趙東平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從入關作戰後,奉軍的軍費是直線飆漲,人們看在表面上的興許是入關的戰費只花了百萬左右,但實際上這兩個月奉軍花出去的軍費高達八百萬之巨,其中戰費只是小頭,大部分都是用來擴軍以及採購技術兵器上!

    單單是從德國方面進口七十五毫米野戰火炮,就是花了他趙東平五十萬之巨,然後又從日`本方面採購舊式的野炮火炮,同時還向福元機器廠下採購了新式的管退過山炮,此外還有花費絲毫不遜於火炮自身的炮彈採購。

    火炮以及炮彈還有重機槍、輕機槍、步槍等軍械的採購費用,就花了趙東平至少四百萬之巨。

    而這個錢財政總局那邊只給了半數左右,哪怕是趙東平親自找到熊希齡家裡,那熊希齡也是耍無賴說要錢沒有,要命也沒有,反正財政總局就那麼點錢,搾乾了也沒有,所以趙東平只能花小金庫裡的錢。

    而這小金庫裡的錢可都是過往幾年裡辛辛苦苦攢下來的,為了積攢這些家底,趙東雲等一大票蘇系將領可是冒著風險和日俄兩國做軍事物資生意,甚至把奉天地面上叫得出名號的土匪都給剿殺了,如此才攢下來五百萬左右的家當,而過去兩個月裡一下子就沒了小一半,這讓趙東平如何不擔心。

    這小金庫裡的錢可是用來預防萬一的,救急用的,這不到臨死關頭是怎麼也不能用的。

    如果財政總局那邊的赤字持續惡化,這幾個月內還無法擠出來足夠的軍費,那麼趙東平手裡的那剩下兩三百萬的小金庫也得花光,到時候大傢伙估計都得喝西北風了。

    面露苦色的趙東平開口了:「這補充所需的軍械,前頭都已經下了單子,約莫這兩三個月就能夠陸續補齊,只是還有一部分的尾款沒給,而這個月的部隊薪餉財政局那邊還沒撥過來!」

    聽到趙東平訴苦,趙東雲略微皺眉,

    ,這財政困難他比趙東平更清楚,不過今天的場合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要解決財政難題還得他和政府方面另外想辦法,沒有必要在軍事防務會議上說這些。

    所以他打斷了趙東平的話:「嗯,有軍械補充就好,至於軍費問題押後再議,明日你和熊局長一起過來!」

    他很快轉頭看向揚善德:「教育處的新兵訓練情況如何了,要多久才能夠把現有部隊補充滿編?」

    揚善德的神情比趙東平好很多,畢竟他不管錢,這上頭的軍費壓力大可和他沒什麼關係,他只管招兵訓練就是了,缺錢的話自然有趙東平去解決。

    「十月份的新兵目前已經即將完成初步訓練,預計月底就能夠開始分配,十一月份的新兵要下月的下旬才能夠完成初步訓練分配,以上兩個月的新兵總數為一萬三千人,已經能夠初步滿足我軍現有部分的缺額了!」

    趙東雲聽罷露出滿意神色,這教育處的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他比較放心的部門,從林永權時代就是如此,中間雖然有王占元過渡了個把月的時間,但是也沒有造成什麼負面影響,等揚善德接手教育處的工作後,依舊穩步健康發展著。

    此時趙東雲再一次看向了楊德明,楊德明這才重新開口:

    「作戰科認為,目前我軍的防務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南線之安東、旅順、北線之哈爾濱、西線之榆關。

    西線榆關方向,目前已經定論,職部就不再多言複述,下面我說的是南線和北線方向。

    南線方向,以防備朝鮮之日軍,旅順租界之各國少數駐防部隊以及可能之登陸部隊,朝鮮方向上,作戰司的建議是前期死守安東為上,依托鴨綠江以及安東這座未來的中朝兩國鐵路必經點,如有可能務必攻佔該鐵路大橋或炸毀該橋,如果順利安東能夠為我們贏得至少三個月以上的動員準備時間,如果局勢不順利,也應該能夠贏得一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

    該地防禦部隊應不少於一個混成旅,最好是能有一個師。

    旅順方向,由於旅順租界現有各國兵力不多,同時因為諸多條約的限定,我軍不好進入遼東半島腹地,所以作戰科的建議是在中東鐵路附近的營口部署一個旅左右的部隊,一旦爆發軍事衝突,以最快的速度搶佔大石橋,同時防禦敵軍在營口方向可能性的登陸。

    北線方向,以防備俄國遠東部隊為要,由於北方地廣人稀,俄軍之補給和運動嚴重依賴中東鐵路,所以作戰司的意見是放棄黑龍江其他地區,集中兵力守哈爾濱。只要我們把哈爾濱守住了,那麼就能夠切斷俄國人從滿洲裡到海參崴的鐵路交通,哈爾濱一日不失,長春、瀋陽一日無憂。

    由於該地可能面臨俄軍之重兵進攻,因此做作戰科的建議是,該地駐防兵力至少需要一個師,最好是能夠有兩個師以上。

    以上南線和北線之防守策略為最理想的情況,不過考慮到戰爭一旦爆發,兵力相差甚大的情況下,如方長官所言,我軍在必要時候就要棄守哈爾濱和安東等地,退守瀋陽,如再遇困難,則是退守錦州,依托構築多年的錦州防線進行死守。」

    雖然楊德明說的都是南線和北線的部署,而孟恩遠是西線榆關防務司令,但是身為蘇系的少數幾個重量級的大將之一,孟恩遠自然是代表諸多將領率先開口的:「依楊上校所言,這一南一北,最少就需要一師兩旅進行佈防。如今我軍在關內的部隊不過兩師兩旅,這都填在了北線和南線,瀋陽和錦州以及葫蘆島那邊防務該如何解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