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一十六章 東北巡閱使 文 / 雨天下雨

    王英楷在京師宣誓就職大總統的時候,趙東雲也是在唐山宣誓就職副總統,於此同時王英楷在京師提名前清軍機大臣,當今天下裡少數幾個可以影響全國局勢的漢人重臣鹿傳霖為首任內閣總理,並立即獲得了國會通過。

    隨後和諸多北洋軍政要員一樣,剃掉了辮子的鹿傳霖身穿西式禮服,然後宣誓就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並立即著手組建首屆內閣。

    而首屆內閣名單自然也是早在天津會談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下來,其中陸軍部總長為段祺瑞、次長為王士珍,此外幾個比較重要的職位裡,和趙東雲關係匪淺,但是又向王英楷表達了忠誠,遊走在趙東雲和王英楷兩邊的周學熙擔任工商部總長;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警察機構,天津警察的趙秉鈞擔任巡警部總長。

    北洋的另外一名外交、財務要員唐紹儀被任命為財政部總長,此人能夠當上至關重要的財政部總長,除了他的能力外,也和他在北洋內鬥中一直保持中立有關,畢竟財政部這個關鍵職位,不管是王英楷和趙東雲不都想讓對方染指,從而選擇了很多中立派的人士。

    這種情況不僅僅體現在以上的鹿傳霖、周學熙以及唐紹儀這三人上,實際上首屆內閣的各部總辦們大多都是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外交部總長陸微祥,此人就是純粹的外交家,實際上此人現在還在歐洲呢,之前南方聯邦的張之洞已經多次電邀他擔任南方聯邦帝國的外務部大臣,但是都被他拒絕了。

    這一次是王英楷和趙東雲以及鹿傳霖三人發起聯名電報,邀請他回國擔任北方軍事聯盟政府,也就是中華共和國的外交部總長,陸微祥已經是答應了下來,不過他暫時還不會回國,而是繼續在歐洲支持外交活動,為共和國爭取英法等歐洲列強的外交支持甚至財政上的支持。

    此外還有交通部總長,此人不是別人,就是之前奉慈禧之命,以遼王之惑來拉攏過趙東雲的林紹年,此人某種程度上來說乃是前清的保皇派,不過政治家的主張肯定是會變化的,這不,清廷一倒台他就是迫不及待的舉起了共和的名頭,加上此人和鹿傳霖關係匪淺,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人和王英楷以及王英楷都沒啥關係,所以鹿傳霖推薦上來,他們也就准了。

    此外的海軍部總長,則是劉冠雄,至於海軍另外一名要員薩鎮冰,則是已經被南方聯邦之張之洞招攬,成為了南方聯邦帝國政府的海軍部大臣,順手還帶去了當今中國海軍的過半海上力量,導致北方共和政府裡的海軍部目前只有少數幾艘軍艦而已。

    以上諸位內閣總長有著幾個共同的特徵,第一就是他們要麼是前清重臣,要麼就是袁世凱時代裡的北洋體系內的洋務要員,第二個就是沒有徹底倒向趙東雲或者王英楷任何一方。

    而至於王英楷和趙東雲手底下的嫡系官,沒有哪怕一個坐上了內閣總長的位置,比如王英楷手底下的徐世昌,這一次也是被壓著沒辦法進入內閣,最後王英楷只能是給了他一個直隸都督來安排他。

    而趙東雲手底下的多位官要員也是沒辦法混進去內閣,比如他手底下以創辦葫蘆島工業區而聞名的熊希齡,連個工商部次長的位置都沒撈著,而其他人也是沒有類似的機會。

    不過好在趙東雲手底下的地盤不小,也有足夠的位置來安排他們!

    內閣成立後,依舊是按照之前的天津和談,先是更變了一系列的稱呼,比如前清的總督這個稱呼不能繼續用了,得用能夠體現共和性質的稱呼,再加上還得尊重華夏傳統之類的,所以搞出來『巡閱使』『都督』這兩個稱呼來代替前青島總督、巡撫。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一系列中央任命中,各人的官職名就是發生了變化。

    中央內閣任命由副總統趙東雲兼任『東三省巡閱使』,全權主持東北三省軍政事務.

    任命段祺瑞為兩江巡閱使,全權負責兩江三省之軍政事務。

    任命王士珍為湖廣巡閱使,全權負責湖廣兩省之軍政事務。

    除了以上的北洋四大巨頭的任命外,還有北洋內部的幾個第二梯隊軍閥的任命,比如任命張懷芝為山東都督,任命王汝賢為河南都督,任命吳鳳嶺為山西都督。

    同時還有一個空有虛名的直隸都督徐世昌!

    當然了,作為一個自詡擁有整個中國統治權,把南方聯邦帝國政府視為叛亂者的中央政府,北方共和政府還毫不知廉恥的任命了南方諸省的新任巡閱使、都督,比如就任命了已經被南方聯邦帝國政府剝奪職位的周馥為兩廣巡閱使,任命已經退縮到山東的姜桂題為江北都督等等。

    這裡得說一說,為啥周馥會被張之洞趕下台呢?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兩廣總督啊,而且還是南方聯邦帝國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周學熙他爹!

    周學熙乃是北洋核心要員,他周馥雖然政見和周學熙不同,但是張之洞和端方那裡會放心他啊,這南方聯邦帝國政府剛成立呢,就把周馥趕下了兩廣總督的位置。

    但是他雖然是周學熙的老爸,但父子倆政見不同,加上他還是南方聯邦政府的主要倡導者,可是很不著北洋的幾個大佬待見,所以也就沒敢回京師,而是和很多被趕下台的軍政要員一樣,跑到上海租界當寓公去了。

    不過北洋這邊本著拉攏周學熙的態度,同時也是為了噁心噁心張之洞,所以乾脆就把寓居在上海租界的周馥再一次抬了出來,任命他為兩廣巡閱使。

    只是這些都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舉動,只是為了向外界表明北洋共和政府依舊對以上地區宣示主權而已,就跟後世台灣還留著一個『福建省政府』一樣!

    北洋共和政府動作頻繁,內閣的各種詔令幾乎每一天都發出無數條!

    >

    而這裡得說一說,這些詔令並不是總統詔令,而是內閣詔令,也就是說這些命令並不是王英楷發出去的。

    實際上自從鹿傳霖就任內閣總理的那一天起,王英楷就已經失去了中央行政權力,他能管的地盤實際上只有直隸一省而已,勉強還能對山東和河南施加影響力,但是絕對沒有權力去任命一省都督或者數省巡閱使。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個共和政府內閣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乃是北洋諸將退出來的一個表面化產物,除了弄點虛名外,實際上並不具備全國行政權。

    比如說東三省?他鹿傳霖雖然是內閣總理,但他管不到趙東雲頭上來,更加管不了東三省的軍政事務!

    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些,王英楷和趙東雲才沒有去爭奪所謂的大總統、內閣總理甚至內閣總長等職位,因為在北洋實際統一之前,這個共和政府就是用來看的,沒啥實際作用。

    所以儘管外界對北方共和政府的動作頻繁極為關注,但是對於趙東雲來說,自從天津會談結束了後,所有的事情都已經決定下來,接下來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執行他和王英楷以及段祺瑞以及王士珍的協議了。

    站在唐山火車站廣場上,趙東雲看著腳下的這個城市,深深吸了口氣:「終有一天,我回再回來的!」

    隨即轉身,身旁的李三也是連忙跟上,而隨性的軍政要員也都是齊齊隨著趙東雲登上專列,和趙東雲專列一起走的還有數輛軍列。

    趙東雲要回奉天了,而他帶入關內的大量主力部隊也會隨同他一起回去!

    隨著火車啟動,趙東雲的心情也是有些亂雜,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是一件接著一件,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了,而且諸多事情都是事發突然,事先根本就沒有預料到過的,比如說入關後讓眾人最為擔心的外國干涉軍沒有來,但是張之洞卻是搞出了一個南方聯邦政府,由此成為了北洋諸將的心腹大患。

    最後迫使原本準備大戰一場的趙東雲、王英楷等人放下內鬥,轉而開始彙集力量南下鎮壓南方聯邦。

    這些預料之外的事讓趙東雲感到非常不習慣,以往的趙東雲一直都是喜歡做計劃周全的事情,以便讓自己獲得戰略主動權,然而之前的兩個月來,他卻是感覺自己被局勢牽著走,一直只能是見招拆招,應對起來讓人筋疲力盡。

    好在現在總算是把這一波變動給應付過去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至少在南方聯邦被滅掉之前,自己和王英楷之間的矛盾就能緩和下來,而自己也能夠繼續執行自己的發展經濟以及擴軍計劃了。

    京師,王英楷道:「他真的走了?」

    「的確是走了,今天早上他的專列就啟程回奉天了!」徐世昌道:「如今趙大帥已經出關,下面大總統我們是不是也該抽調一部分部隊南下了,這兩天聽說南邊其他幾個省的部隊都已經增援到了湖廣和兩江,僅僅靠第一軍和第二軍,怕是力有不逮啊!」

    王英楷卻是搖頭:「不著急,芝泉和聘卿的能力我比你清楚,以他們現今手底下的兵力還吃不了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