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擴協為鎮(二) 文 / 雨天下雨

    當然你要是用老式的架退炮那就是便宜,價格至少降低半數,二十萬就能夠搞定一個炮兵營。

    就算是裝備福元機器廠生產的仿德式福造75公厘管退山炮,那也得三十多萬才能夠拿得下來一個炮兵營!

    如果單單從裝備角度來看,新建一個步兵師,那麼其中大半裝備經費都是用在購置火炮和炮彈上。

    趙東雲雖然從軍事貿易裡撈了不少錢,而且去年奉天財政收入也有一千多萬,但是需要花錢的地方更多,財政壓力更大的趙東雲也只能和早幾年的袁世凱一樣,扳著手指頭斤斤計較每一兩銀子。

    這叫手裡錢越多越不夠花!

    所以去年左挪右移,總算是擠出了百來萬兩銀子,先從德國那邊購進了二十門克虜伯生產的1903年式75毫米管退野炮,然後又從福元機器廠那邊訂購了二十門的福造75公厘管退山炮,當然僅僅是火炮自身當然花不了上百萬兩銀子,其中大多數都是被用來採購炮彈了。

    這年頭炮彈本身價格就貴,而遠東地區受到日俄戰爭影響,這軍械價格更是直線上升,國際軍火商的價格就不說了,德國產的75毫米炮彈竟然要價四十兩銀子一發,比日俄戰爭前漲價至少一半以上。

    就算是以質優價廉自稱的福元機器廠的七十五毫米的炮彈,雖然自稱質量不遜於德國產的炮彈,但多少有些性能缺陷,但就是這樣那價格也是上漲到了三十兩一發!

    去年為了給第三鎮、第一混成協、第二混成協裡炮兵部隊儲備炮彈而採購的五萬發炮彈就價值一百六十多萬兩銀子,心疼的讓趙東雲直吐血!

    可以說不管是趙東雲在奉天擴軍還是袁世凱在直隸擴軍,前期擴軍所需的經費中,大半部分都是用於採購火炮以及炮彈。

    當然了,這只是說前期投入經費而已,如果說長期的話那麼部隊的維持經費就是大頭了。

    簡單來說,養一個師一年的費用足夠新建一個師了!

    所以對於那些想要擴軍的野心家們而言,擴軍雖然也是難點,但更難的是把這些擴編後的軍隊維持下去。

    一次性砸下去一千多萬就為編練兩個鎮的新軍,這對於很多地方督撫而言咬咬牙也就認了,但你要是讓他們每年都砸下去上千萬養軍,那大多數人就不願意了!

    反正當代中國裡除了袁世凱外,就沒有其他督撫願意幹這事了。

    嗯,現在還得加上一個趙東雲。

    而這兩個人都有著共同點,那就是把軍權是為自己的權力核心,由此不遺餘力的進行擴軍,至於擴軍後怎麼養那就是以後的問題了。

    不管是趙東雲還是袁世凱,其實他們都沒有去搭理這個問題!如果每一天都考慮這個問題的話,北洋六鎮就建不起來了,趙東雲也就不用擴編兩個奉天混成協了。

    「如今我們的兩個混成協已經初具規模,是到了改協為鎮的時候了!」徐邦傑再一次向趙東雲建議道:「如今全國的新軍編練都已經上軌,我們的這兩個協雖然還略遜一些,但是改編為鎮的話,就算是掛著暫編二字也是比現在的名不符實要一些!」

    趙東平沒有直接開口,而是看向了孟恩遠:「老孟,你怎麼看?」

    孟恩遠也是點點頭道:「眼看著其他各省都已經相繼成立新軍,底下有些人也頻繁說起這事,按照我看,此事不宜再拖!」

    孟恩遠和徐邦傑這兩個混成協的統領之所以一再要求趙東雲把兩個混成協擴編為鎮,一方面是他們想要趁機邁過統領這個級別,直接踏入一鎮統制裡頭,而另外一方面很多中下層的軍官們也是翹首以盼擴協為鎮。

    因為擴編為鎮後代表的是什麼?那兩個統制之位和尋常中下層軍官沒有多大關係,但是還有四個協統、十二個標統呢,至於營官帶就更多了,而這些多出來的位置就是他們上位的機會啊!

    如果說沒有經過去年的大擴編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兩個混成協都已經擴編的七七八八了,雖然不足兩鎮指數,但是搭起架子來沒有問題,所以也怪不得那些軍官們翹首以盼。

    面對這種情況,趙東雲知道儘管目前的財政壓力還比較大,但是擴協為鎮一事已經不能繼續拖下去了,因為這關乎到了手下們的陞官發財問題,不能等閒視之。

    說的直白一些,手下的諸多軍官們跟著你趙東雲混為的是什麼啊?還不就是為了陞官發財啊,其實就跟趙東雲心甘情願跟在袁世凱後頭混一樣,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袁世凱能夠讓他上位!

    趙東雲的手下大多也都是類似,趙東雲手下的幾個嫡系軍官為什麼對趙東雲效忠啊,就是因為趙東雲一步步往上爬的同時,也帶著這些嫡系手下一步步往上爬,比如林永權,此人以前不過是個大頭兵,跟在趙東雲之處只是一個隊官而已,然而現在呢已經是軍政高層,掌控奉天一省的軍事教育和新兵事務,嗯,還兼任了個有名無實的工商總局總辦。

    再有顧藍玉,孔眺北等人,以前不過是個尋常的隊官,現在也一個個是標統了。

    要是跟著你趙東雲混沒陞官發財這些好處,你憑什麼讓人家效忠於你啊,難道真以為你是真命天子,王八之氣一發就有大把名將要死要活跟你混啊?

    人活在世都是有追求的,所為者不外乎名利二字,如果說的深入一些那就是『**』,不管想要什麼?名聲、金錢、權力、女色這些都是一種**之一。

    比如說有個喜歡金錢和女色的大貪官,你可以說他有貪慾,但是換一個人來他愛民如子的好官,但從人性角度來看,『愛民如子』其實也算是一種貪慾。

    也許這麼說還不夠直白,那麼用極端一些的例子來說就是:就算是你想死這也算是一種**!

    人總是有各種所求的,而上位者要想讓手下效忠於自己,就得滿足他們的各種各樣的追求,有喜歡錢的給他錢,喜歡權勢的給他全力,喜歡當清官的給他虛名,喜歡打仗的就發動一場戰爭給他,而對於那些願意看到國家和民族崛起的偉人,那就給他們希望。

    當然在這些各種各樣的追求裡頭,因人不同而不同,不過大部分人還是想要陞官發財的!

    所以哪怕是不考慮到軍事改革,僅僅是為了給手下軍官們一個陞遷的渠道,趙東雲也得把這兩個協擴編為鎮。

    1906年一月份下旬,趙東雲正式奏報朝廷,稱去歲開始編練的奉天常備軍兩鎮已經初步成軍,正式由混成協改為鎮。

    由此,奉天常備軍第一混成協、第二混成協正式改稱奉天常備軍第一鎮、第二鎮。

    同時趙東雲還附上了這兩個鎮的軍事主官名單,這份名單裡自然毫無意外清一色是趙東雲的嫡系軍官,全都是外人口中蘇系的中堅。

    奉天常備軍第一鎮的統制由孟恩遠擔任,此人的履歷就不用多說了,乃是趙東雲手頭下的數大將領之一,重用是理所當然的。

    第一鎮的第一協統領由林平雄擔任,他也是趙東雲的老下屬的,歷任機槍營隊官、第三鎮幫統、奉天第一混成協統帶等職。

    第二協統領由孫翰臣擔任,此人原先雖然和王英楷關係不淺,但是也是早早轉頭了趙東雲,歷任第三鎮管帶、奉天第一混成協統帶,如今算是蘇系當中新近崛起的一名高級將領。

    炮兵標統帶陸錦擔任,此人原先是第三鎮炮標第一營管帶。

    騎兵標統帶由呂城童擔任,此人的名字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外號很多人都如雷貫耳,那就是『呂雙槍』,投誠趙東雲後也發達了,從騎兵隊官到管帶,再到現在的標統,爬起來的速度絲毫不亞於其他趙東雲的嫡系。

    奉天常備軍第二鎮的統制由徐邦傑擔任,此人履歷也不用多說,乃是蘇系的中堅高級將領,這個人在北洋體系裡可可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格將領,論起資歷來孟恩遠和陳光遠等人都得甘拜下風的。徐邦傑在武衛右軍當步兵統帶的時候,包括趙東雲在內的孟恩遠和陳光遠都還在基層呢!

    該鎮第三協統領由李純擔任,該人也是老北洋嫡系,早年就混在第三鎮了,趙東雲編練奉天第二混成協的時候,就是把他給調了過來擔任第三步兵標統帶,現在提起來任職一協統領也算合適。

    第四協統領由周符麟擔任,該人原先也是奉天常備軍第二混成協的第四標統帶。

    炮兵標統帶則是由第三鎮隨營學堂出身的任存高擔任,歷任第三鎮炮隊隊官,奉天第二混成協第二炮營管帶。

    騎兵標則是由王安龍擔任,此人原任第三鎮騎兵標第一營管帶,早在1903年底的時候就隨同孟恩遠參加多次的剿匪作戰,當時他和華振基乃是第三鎮體系裡的中堅騎兵軍官,後來華振基晉陞為第三鎮的騎隊第三標統帶,而他則是調任第一營管帶兼任騎兵標幫統,這一次把他調到第二鎮掌管騎兵,一方面是重用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夠把第二鎮的騎兵標給搞起來。

    除了以上職位外,剩下的八名步兵標統帶也都是清一色的趙東雲嫡系,嚴格上說起來大多數都是第三鎮出身。

    從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趙東雲手底下的第三鎮的地位是有些特殊的,雖然隨著時間的過去,第三鎮對於趙東雲而言重要性已經逐步下降,但是作為蘇系軍官的搖籃,趙東雲擴軍的基礎所在,第三鎮依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北洋那麼多大佬都想要掌控一鎮部隊了,因為這一鎮部隊可以說就是他們擴充勢力的根基所在,比如王英楷的第一鎮、趙東雲的第二鎮,段祺瑞的第四鎮都是如此。

    趙東雲擴協為鎮,除了編製番號的變化以及大量軍官上位外,對於趙東雲而言就是大批金錢的投入,別的先不去說了,單單是要給這兩個鎮補充足夠的火炮就得上百萬兩銀子啊!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