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增祺述職 文 / 雨天下雨

    1904年的八月和九月份,日軍先後兩次在遼陽發動大規模進攻,進攻戰中雖然取得了一定戰果,但是都因為俄軍的頑強抵抗而被迫陷入僵持,進而發展為消耗戰。

    從七月份開始日俄雙方在遼陽一帶接觸,然後雙方陸續增兵並發起進攻或者反攻,單單是日方的兵力就從數萬增加到十餘萬再到二十餘萬,俄軍的兵力也從之前的不足十萬陸續得到增援到了三十餘萬,然而這個過程中雙方死傷的人同樣不少,僅僅遼陽一線日軍就至少有八萬人陣亡,另外還有十餘人受傷。

    由於戰壕足、腳氣病、傷凍等疾病就導致超過兩萬人死亡。

    對面的俄軍也好不到那裡去,在遼陽絞肉機裡俄軍雖然採取的是戰略防守態勢,但是哪怕是戰略防守也是需要進行局部反擊,在這場已經進行了長達五個月的遼陽會戰裡,實際戰況就是雙方不停的圍繞某些戰略要點進行反覆的爭奪,進而形成傷亡慘重的消耗戰。

    比如遼陽戰役左翼的戰略支撐點時官屯以及饅頭山,在過去的數月裡在雙方先後易手高達三十多次以上,幾乎整個饅頭山都鋪滿了雙方士兵的屍體,雙方火炮發射的炮彈把饅頭山幾乎都削平了。

    面對這樣的困局,不管是俄軍還是日軍都是一籌莫展,對於日軍來說遲遲不能拿下遼陽,拿不下奉天就代表著無法奠定滿洲勝局,一但讓俄軍陸續得到足夠的增援,進而發動大規模反攻的話,那麼到時候能不能擋下來包括大山巖在內都無法保證。

    而俄軍的戰略態勢同樣糟糕,由於大軍被阻擋在遼陽一線,庫羅帕特金先後在六月份、十月份先後兩次派遣兵力南下,試圖突破日軍的封鎖救援旅順,然後都遭到了日軍的攔截而失敗,不但失敗了而且還損失慘重。

    十月份那一次增援作戰,他指揮全軍將近三十萬人發起局部反攻,並試圖掩護六萬人的旅順增援支隊南下,但是遭到日`軍之強力攔截,最後該增援支隊在死傷了兩萬餘人後被迫撤退,由此也宣告俄軍的第二次旅順救援行動徹底失敗,並且在失敗後的數月裡俄軍一直都沒能組織第三次救援行動。

    至於旅順那邊也依舊是老樣子,日軍雖然不畏死傷但是依舊拿旅順要塞半點辦法都沒有,值得注意的是旅順戰役裡日軍的傷亡並沒有趙東雲先前預料的大多少。

    乃木希典雖然一直叫嚷著肉`彈衝鋒,但面對著防禦力量比歷史加強了許多的旅順要塞,乃木希典並沒有和歷史上一樣頑固的讓士兵發起死亡衝鋒,因為在之前的旅順作戰以及遼陽作戰中已經充分證明肉`彈戰術不管用。

    加上過去數月裡日軍在遼陽一線損失慘重,為了攔截俄軍十月份的那次大規模反攻,日`本之第一軍、第三軍損失極為慘重,為了恢復遼陽一線的部隊戰鬥力,日軍方面不管是兵員還是彈藥都優先補充給遼陽一線的,這也就導致乃木希典所能夠獲得的補給大幅度減少,甚至比歷史上能夠獲得的人員以及彈藥補充都要少。

    在這種情況下,乃木希典在發動了第一次總攻受到慘重傷亡後,就算腦袋再漿糊,也不可能白白讓士兵去送死,所以他採納了諸多部下的建議,採取了挖壕溝逐步靠近後突襲、爆破以及大量重炮持續不停的炮擊,反正就是慢慢磨。

    然而日`本陸軍的這種做法讓日`本海軍相當不滿,尤其是在俄國海軍太平洋第二艦隊已經在十月份從波羅的海啟程之後,日`本海軍對日`本陸軍進攻旅順的遲緩更為不滿。

    不少日`本海軍的少壯派軍官甚至叫嚷著要對遲遲無法攻克旅順的乃木希典進行天誅,不少民眾甚至跑到乃木希典的家中投擲石頭,以抗議他在旅順戰役中的無能。

    歷史就是這麼搞笑的,歷史上乃木希典是因為執意對旅順發動進攻,進而造成第三軍傷亡慘重而遭到國內的嚴厲指責,然而這個時空的乃木希典卻是因為謹守保守,遲遲不對旅順發動第二次總攻而遭到指責。

    不管是日`本海軍還是日`本國內的民眾,其實都很難理解目前日`本陸軍的困局,如果說在戰爭的頭幾個月日`本陸軍打的極為順利,但是在最近這幾個月日`本陸軍卻是打的極為艱苦。

    僵持了好幾個月的遼陽戰線每一天都需要填進去眾多士兵的生命和無數的炮彈,別說從遼陽發動進攻突破俄軍防線了,甚至現在要防守俄軍的反攻也是極為吃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終於做出了和歷史不一樣的選擇,在十一月底,由鴨綠江軍改組的第五軍離開鴨綠江防線,但是他們並沒有沿著臨時軍用鐵路一路北上增援遼陽前線,而是轉道東北方向,前往興京一帶,而看這個第五軍的行軍路線,那麼就會發現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遼陽,甚至都不是奉天,而是變成了奉天北部的遼源、昌圖一帶。

    其戰略目的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會希望用第五軍這支生力軍繞開遼陽,然後攻佔昌圖進而切斷奉天到長春、海參崴以及俄國本土等地的鐵路聯繫,一旦能夠攻佔昌圖,切斷奉天和吉林、黑龍江的鐵路聯繫,那麼就可以說切斷了遼陽、奉天一線俄軍的補給線。

    對於一支現代化軍隊來說,再也沒有比被掐斷補給線更糟糕了!

    面對日軍的異動,俄軍的庫羅帕特金連忙抽調昌圖附近的兵力進行防禦作戰,於此同時俄軍也是把了長春府、吉林府、海龍府三地的所有兵力抽調一空,然後大舉南下圖昌和興京兩地之間,其戰略目的非常明顯,你日`軍既然敢派兵來冒險進軍遼源、昌圖。那麼我就敢切斷你們第五軍補給線以及退路,到時候誰包圍誰還不知道呢!

    進入十二月份以後,日俄雙方的戰局彷彿一下子就從之前的陣地戰變成了運動戰,彷彿吞噬了數十萬兩軍士兵的遼陽前線已經不再重要,戰略重心一下子就轉移到了昌圖、興京等地。

    然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也是因

    因為遼陽一線實在是太變態,不管是日軍還是俄軍都在這裡經營數月,幾乎整個前線都是戰壕和堡壘,根本就沒辦法從正面突破過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日軍謀取從其他方向取得突破,而俄軍也想要接著這個機會從側翼對日軍發動反擊也是正常的了。

    不過雙方主將的美好願望卻是沒能實現,日`本第五軍根本就沒能走到昌圖,在東遼一帶遭到了俄軍的初步攔截,不過俄軍的攔截卻是失敗了,然而這個時候日軍將領發現在東北方向的海龍等地發現大批俄軍後,生怕陷入包圍的日軍第五軍主動撤退。

    緊接著雙方在柳河一帶發生了接觸,並爆發了大規模的野外戰鬥,這一次的戰鬥倒是和遼陽千篇一律的陣地戰不同,由於雙方都是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使得這場戰役成為了日俄戰爭中少數幾場具有濃厚普法戰爭風格的戰鬥,雙方的機槍基本沒有發揮出太大的作用來,反倒是雙方的騎兵作用非常大。

    從遼陽前線回撤並增援到第五軍的秋山好古騎兵支隊,在雙方剛接觸的時候就是用強襲擊潰了俄軍步兵的保護,成功摧毀了俄軍整整兩個營的火炮。但是人家俄軍的騎兵也不賴,他們倒是不玩強襲,而是學了幾個月前的秋山好古,直接利用騎兵的馬匹拉著十幾挺的重機槍繞到了日軍側後,然後就地構築了機槍陣地充當了激流中的礁石,不但殺傷眾多日軍,甚至迫使日軍放棄了原定路線向西繞行。

    不得不說,在這場戰爭中雖然機槍大放異彩,但是騎兵並沒有喪失它的巨大戰略價值,雙方的騎兵部隊依舊發揮著重大作用,傳統的偵查、繞襲就不說了,最關鍵的是騎兵的機動力依舊是其他兵種無法代替的。

    當騎兵變成了馬上步兵後,利用他們的機動力可以短時間內機動到敵軍背後,如果再帶上騎兵炮和重機槍,依舊能夠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

    這場柳河一帶的接觸戰,雙方的勝負很難判定,因為大家傷亡差不多,都是死傷了七八千人左右,而且誰都沒有達到各自的戰略目的。第五軍的目的可不是逃跑,他們原本是要去攻佔昌圖、遼源等地的,而俄軍的目的則是試圖從背後攔下這股日軍殲滅之的。

    現在雙方在柳河一帶打了一仗後,日`本第五軍被迫向西南方向撤退,而俄軍也因為有不小的損失,加上兩翼空虛,所以他們也不敢追擊。

    也就是說,雙方圍繞奉天東部的一系列交並沒有改變遼陽、奉天的戰局,日俄雙方依舊是僵持局面,只是隨著雙方交戰兵力的增多,戰線的延伸,實際上現在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遼陽了,到1905年三月份,雙方的交戰依舊以奉天為中心,在遼陽、本溪、柳河等多條戰線上同時爆發,在日`本陸軍的件中,這場戰役已經從遼陽會戰變成了奉天會戰。

    而旅順方向,乃木希典在去年十二月因為國內的強大壓力被迫發動了第二次總攻後,再死傷了一萬多人後就是放棄了進攻,進而囤積物資、補充兵員,同時也是等待冬天的過去。一直到了1905年三月份,飽受國內指責的乃木希典對旅順發動了第三次總攻,希望在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抵達遠東之前一舉攻克旅順。

    當日俄雙方你來我往的時候,中國國內也是不停歇,其他事情趙東雲自然不會太上心,但是三月份奉天的政治變動卻是讓趙東雲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三月份,從保定以及京師傳來消息,對奉天局勢的持續惡化嚴重不滿的朝廷即將召增祺回京述職。

    增祺回京述職,會不會就此完蛋甚至結束他的政治生涯先不說,但是這奉天大局卻是一天都不能沒有人來掌管的,也就是說在增祺回京述職期間,不管後續是增祺回來繼續當他的盛京將軍還是朝廷任命其他人來當新一任盛京將軍。

    而在這期間,得讓人先把奉天事務管起來,也就是得有一個『署理盛京將軍』來增祺述職期間全權掌控奉天軍民事務。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