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邊倒賣 文 / 雨天下雨

    日`本人想要通過直接購買趙東雲的軍械,進而斷絕趙東雲和俄國人之間的軍火貿易,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趙東雲想要的不僅僅是賺錢那麼簡單而已,更加沒有想到趙東雲還能夠搜刮更多的貨源。

    六月份趙東雲出了賣給了日`本一批高達二十餘萬兩銀子的軍火外,依舊沒有斷絕和俄國的軍火貿易,為俄國提供了高達三十萬兩銀子的軍火等各項作戰所需物資。

    其中大頭自然是炮彈,此外機槍子彈也是重要的一項!

    自從四月份日軍和俄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前期的鴨綠江作戰以及金州、大連等戰役中,俄軍雖然還沒有大規模的集中機槍使用,但是部隊原有配屬的機槍也是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的,加上趙東雲在後頭指點了兩句,在俄國後續打造的遼陽防線中,已經還是集中部署重機槍,如此對機槍子彈的需求就更大了。

    在六月份,趙東雲的軍火生意可謂是做的不亦樂乎,甚至為了滿足生意所需,而福元機器廠那邊的訂單一時間也沒有那麼快送到的時候,趙東雲甚至把自己庫存的一些子彈以及炮彈都拉出倉庫賣掉了。

    這種行為在當今國人看來,就是妥妥的資敵賣國啊!

    但是這個軍火生意卻是給趙東雲帶來了大量的額外收入,通過這幾個月的軍火貿易積累,停滯了多時的擴軍也是再一次開始了。

    「如今我們第三鎮這邊已經全員滿編,迫擊炮的裝備工作也已經完成,下個月開始我們就能夠騰出一部分迫擊炮用來裝備錦州巡防營了!」林永權一邊說著,一邊把手中的編制表遞給趙東雲。

    趙東雲並沒有把目光留在編製表上太久,上面的這個編製表是早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下來的,步兵、騎兵以及炮兵編製都是北洋常備軍的標準編製,而第三鎮額外加了迫擊炮的編制,同時把機槍下放到了營級、標級部隊。

    「歷時數年,我們這個第三鎮總算是成軍了!」趙東雲合上編製表,心中感歎非常,過去的兩年裡他一直都在為了練軍而努力,費勁了心思想要練出一支新軍出來,如今總算是初成了。

    第三鎮的編練始於1902年的第三協,然後1903年夏改編為第三混成協,1903年底擴編第三鎮,在擴編第三鎮的過程中,因為需要新編步隊第六協、炮隊第三標,缺額是非常大的,一直到今年年初炮兵標的火炮才到位,而第六協所需的新式福造88式步槍更是到今年三月份才完全到位。

    也就是說雖然去年年底就有了第三鎮,但實際上到今年的六月份才算達到了全員滿編的狀態。

    「如今第三鎮的擴編工作也算告一段落了,接下來你們的工作重心要放在錦州巡防營那邊!」趙東雲絲毫沒有停下擴軍的步伐,雖然第三鎮已經練成了,但是他手底下還有一個錦州巡防營呢。

    而且和第三鎮有著固定編製不同,他手下的錦州巡防營卻是沒有固定編製的那種,說白了趙東雲只要有本事練個十萬兵力都沒人能說什麼。

    錦州巡防營,這裡頭的『營』字大體上是看成『軍』的,和淮軍中的盛字營、元字營的營是同一個概念。錦州巡防營的概念其實和奉天巡防營是相當的,兩者是屬於相互**的一支軍隊,只要趙東雲這個錦州巡防營督辦有能力,就是練成十幾萬兵力都是可以的。

    其實相對於第三鎮來說,錦州巡防營更像是趙東雲的私人部隊,因為第三鎮上頭還有著一個北洋常備軍以及袁世凱呢,而錦州巡防營則是屬於趙東雲全權督辦的,軍費、軍械、人員都是趙東雲自己管理,他要擴軍甚至都不用給朝廷打報告,只要事後上個奏章匯報下自己的練軍成績就行了。

    比如不久前趙東雲才給朝廷上了一道奏章,而是這麼說的:「自臣督辦錦州巡防營以來,已練成步隊三營、炮隊一營、騎隊一營……」

    這些詞彙是通告的意思,並不是請求的意思,這裡頭區別是非常大的,當然了前提是別跟朝廷要錢……

    而這年頭練新軍花錢實在太厲害,趙東雲就算撈錢再厲害也不可能自己獨自養著一個錦州虛巡防營啊,所以奏章的後頭還有這麼一句:臣受命彈壓錦州、控衛遼西,手中可用之兵不足萬五之數,然百里外日俄交戰之兵達五十萬之巨,一旦局勢敗壞以臣之兵恐難為繼,為局外中立之慮,非練兵十萬不可,縱銀錢緊缺,也當練新兵三萬充用。

    擬於錦州巡防營新增步隊九營、炮隊兩營、騎隊三營,編成步隊兩協、炮隊一標、騎隊一標,期成一鎮之數。」

    不得不說,這份奏章其實就是獅子大開口,趙東雲給朝廷說我要把錦州巡防營編成一個新軍鎮,目的是什麼?擺明了就是要錢嘛。

    朝廷自然是不會輕易答應的,編練新軍雖然是1904年的主旋律,但是編練新軍的地方多了去,現在朝廷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北洋常備軍以及京旗常備軍上頭,至於其他省份的新軍編練基本上是別指望朝廷給錢了,別說是趙東雲請求的擴編經費,就算是增祺手下的奉天常備軍想要擴編,也不知道是說了多少會,朝廷是一兩銀子都沒給,回復都是千篇一律的:「所呈已知!」

    表面意思是:你說擴軍這事我知道了!

    但實際意思就是:要擴軍自己想辦法去,別找朝廷要錢!

    這也是清末時期編練新軍的普遍做法,除了北洋常備軍以及京旗常備軍是朝廷承擔大部分軍費外,其他各省編練新軍所需的費用都只能自籌,練成了朝廷就派人去檢驗然後給予番號,練不成就一直拖著。

    不過趙東雲自然是沒有指望朝廷能夠給多少錢的,他主要還是想著讓袁世凱那邊贊助他一點,畢竟現在的錦州巡防營的軍費來源就是分別來源於直隸舊有的防軍以及奉天這邊。

    />

    趙東雲估計著,不管是直隸還是奉天,多了不會有,但是多少會給一點,總比一點都沒有強,為了獲得編練錦州巡防營的軍費,趙東雲甚至又給袁世凱提議,讓他准許自己整編直隸的其他幾部舊軍,以把這些舊軍的軍費騰出來讓自己編練錦州巡防營。

    要想從上頭獲得足夠的金錢來支援擴軍所需,自然是不現實的,第三鎮這種北洋正派嫡系部隊還好說,袁世凱還會給足了軍費,但是錦州巡防營這種編外部隊就得靠趙東雲自己撈錢了。

    「現在錦州巡防營這邊步隊還是少了些,你的教育處下一步還要繼續加大招兵,嗯,這一次不用局限在直隸和山東招募,我已經和盛京將軍增大人商量過了,錦州巡防營的新兵可以在遼西招收,這一次你們先招募三個營的步兵!」要擴軍,這事趙東雲自然是吩咐林永權去做了。

    林永權聽罷略微疑惑:「一下子募集三個營,我們的軍費恐怕是承擔不起來吧?」

    擴軍的話,兵員不算太大的問題,就算難招募一些但是花些時間總能夠招到的,但是軍費可就不是輕鬆能夠解決的了。

    趙東雲道:「現在錢還有一些,找把架子搭起來,以後沒錢了再想辦法!」

    趙東雲的想法其實也聽簡單的,以他手中現在的小金庫,支撐前期的擴軍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沒有辦法持續下去,但是只要把軍隊練出來到時候袁世凱和朝廷看到一支現成的新軍,不可能因為趙東雲手裡沒錢就讓他直接解散的,要知道清廷花了大力氣才練起這麼幾個鎮呢,所以趙東雲對於後續的維持經費並不擔心。

    現在的問題就是開頭難而已,至少要把兵召到,買到軍械再訓練幾個月後才好想朝廷要錢啊,這前期的花費可不小。

    林永權管的是招兵和訓練,趙東雲讓他擴大招兵規模他也只能照辦,不過他又道:「再練三個營的話,加上原有的兩個營,還有現在練著的第三營,那就是六個營頭了,是要再編兩個步兵標?」

    趙東雲點點頭:「現在錦州巡防營這邊有了騎兵營,有了炮營,其他的輜重和工程部隊也好辦,如果再能夠加三個步營的話,那麼也就能夠搭起一個混成協的架子了,不會比我們剛來錦州那時候差多少!」

    林永權聽罷面露驚訝:「直接擴編為一個混成協?」

    不要怪林永權這麼驚訝,任誰聽到現在只有兩千多人的的錦州巡防營一下子要擴編為混成協的規模都要奇怪,要知道這年頭的北洋新軍編制中的混成協可不是小規模的部隊。

    當初的第三混成協擁有六個步營、一個炮營、一個機槍營、一個騎兵標。

    這個騎兵標雖然說可以改為一個大編製騎兵營的規模,但是以上部隊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字,那可是五六千號人的規模。

    對於現在的錦州巡防營來說,那可就是直接兵力翻倍了!r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