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七十六章 李家大戲 文 / 雨天下雨

    隨著那聲『假洋鬼子』被眾人清晰的聽到,瞬間裡四周彷彿變的更安靜了,沒有說話的聲音,甚至連眾人的呼吸聲都小了很多。

    四周靜悄悄的,彷彿時間已經被停止,從趙東雲的角度看去,他面前的那李老太太面色嚴肅,右手邊的李邇堅和李子泉兩人卻是臉色略顯蒼白,嘴角微動似乎想要說什麼,眼神裡已經透露出一絲驚慌和擔憂,後頭的幾個李家家眷一個個同樣臉色大變,不管是故作鎮靜還是露出驚慌之色,就沒一個保持平靜的正常人模樣。

    就連站在趙東雲身後的林永權也是濃眉略皺,顯然對那句『假洋鬼子』感到非常不爽,因為現在的他和趙東雲一樣,穿著全套的軍官禮服,腰間掛著指揮刀,穿著黑色皮鞋呢,他的裝扮也就是比趙東雲多了一條辮子而已,其他的卻是一摸一樣的。

    這假洋鬼子其實也是在說他!

    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人罵為假洋鬼子了,事實上自從甲午年後的新建陸軍時期開始,袁世凱手下的這支全面倣傚德國陸軍的新式陸軍就被外人罵成假洋鬼子,走在大街上被民眾指指點點是免不了的,這時間久了不管是趙東雲還是林永權他們都已經習慣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然而也只限於背後指指點點罷了,可沒有幾個人有膽量敢當著他們的面罵他們是假洋鬼子,只是凡事都有第一次,很明顯,今天趙東雲和林永權就是遇上了第一次。

    趙東雲聽著這聲假洋鬼子的時候,濃眉開始皺起,然後把視線從李老太太身上轉到了旁白的少女身上。

    進來的這段時間裡,趙東雲並沒有和雷達一樣把所有人都看一遍,事實上他從進來一直保持著略微高昂和直視的視線,理由也簡單,在場眾人沒有人值得他偏轉頭,移動眼珠去著重觀察,毫不客氣的說,儘管他剛才已經和不少李家人打招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李邇堅、李子泉這兩人外,其他的人只要他一個轉身,他就再也認不出來了。

    對於那些毫無存在感的路人甲乙丙丁,趙東雲向來是不願意為他們浪費哪怕一點記憶空間的。而這在別人看來會有兩種感覺,第一種就是覺得他是朝廷大官,擁有上位者的威嚴。第二種就是目中無人。

    很顯然,在那個少女心裡就是有了第二種感覺。

    趙東雲轉過頭看,看了那少女一眼,這少女估計也就十六七歲,放在後世裡也就是個中學生而已,不過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可以嫁人生子年齡了。那瓜子臉的臉龐說不上多麼絕色,如果要扣上什麼傾國傾城、沉魚落雁之類的形容詞那肯定是過了,不過也擁有符合大眾審美觀的清秀,明亮的眼睛裡透著一絲堅毅,對趙東雲的目光並沒有躲藏,反而是勇敢的迎了上去。

    只是勇敢的臉龐下,已經可見她蝤蠐之頸泛出微紅,衫下的胸脯雖然不大,但是顯然也因為緊張而有了明顯的起伏,衫下的淡藍色水紋長裙一直蓋到了腳下的繡花平鞋上,不過趙東雲卻是注意到,她穿的並不是高底弓鞋,很顯然是個沒纏足的。

    女人的感官是敏感的,興許是發現了趙東雲的目光從上到下在打量她,並且把視線停留在裙下的腳上,她下意識的往後退了退,似乎想要把那一雙天足縮回裙內。

    這個時代,雖然也有些漢人的女兒不纏足了,但在高門顯貴裡,尤其是禮法森嚴的士大夫家族裡女子大多還是纏足的,大家族裡頭只有禮法不嚴,沒有什麼家教的人家才會放任女兒天足,當然了小門小戶、普通人家的女兒不纏足的更多。

    這裡並不評論纏足好壞是否,只是說當今這個時代人們是這麼想的,這麼做的。

    李家很明顯就是當代人們心中那種這種有錢沒家教的商人之家,這話並不是冤枉他們,比如今天這種場合,李家宴請趙東雲、林永權,按照常規來說就算是酒足飯飽後的看戲聽曲,也不可能讓李家的一群女性成員出現的,更不可能一起坐著看戲聽曲。

    這種行為在後人看來興許是風氣開放,但是在當代卻是不折不扣的風俗敗壞。

    不過以上這些只是林永權這些當代人的看法,對於趙東雲來說卻沒什麼影響,這個時代的禮法對於他來說可有可無,對他有用就取之,對他無用就棄之。

    要說禮法的話,趙東雲娶的可是信奉天主教的方若蓮,而且還是個在西式環境裡長大的修女,渾然不知三從四德為何物的女子,更別說方若蓮的天足了。

    當初這婚事也有趙家的幾個長輩反對,結果趙東雲直接把那幾個老頑固們送來求官求差事的兒孫踢回去徐州後,一個個都乖乖閉嘴了,然後又是厚著臉皮繼續來求趙東雲給他們的兒孫輩一個好前程,只是那時候再也沒有敢在趙東雲面前倚老賣老了。

    這個李家,趙東雲心裡對他們暗自搖頭!

    不過他好歹也是朝廷三品大員,自然不會和一個小女娃翻臉,此時他依舊帶著笑容看著她,這個時候李邇堅已經是連忙走過來,露出一臉驚慌之色道:「趙大人見諒,小女打小野慣了,我替她給你賠不是了!」

    說罷也是低聲厲喝:「還不快給趙大人賠罪!」

    身旁的李老太太也不是沒見識的女人,也是知道這個時候要是不給趙東雲一個台階下,要是不把姿態擺低一些,恐怕事情就要鬧大了。

    當即就是對身邊的少女道:「婉兒,還不快給趙大人說不是!」

    那名喚李婉的少女開頭還是挺勇敢,說她是被慣壞的大家小姐也好,說她天真率性也好,不過今天裡也只有她才敢直視趙東雲的目光了。然而這種勇敢卻沒能持久,本來就讓趙東雲看的心裡有些發毛,心裡

    頭也有些後悔自己說話不經過大腦了,如今給李邇堅和李老太太這麼一喝,那絲勇敢已經是不知道飛到那裡去了,眼眶裡淚珠正在打轉,紅唇張了好幾次想要說賠禮的話,但卻一直沒能開口。

    身為朝廷的正三品大員,北洋新貴,第三混成協統領的趙東雲雖然年輕,但所處的地位導致他的心態是其他同齡人極大不同的,至少他就不會放下自己的身段和一個嬌慣的小女娃一般見識。

    從頭到尾,他沒有說一句話,甚至連代表不滿的冷哼聲都沒有,他只是掃視了那李婉一眼,表情略微變化而已,彷彿當事人不是他一樣,他自己更像是個看戲的。

    而經過了尷尬無比的數息後,現在趙東雲也知道該自己出場了,總不能一直讓場面尷尬下去不是,當下道:「令愛倒是天真率性,倒是說出了諸多人不敢說的話啊!」

    這話有些自貶的含義,表示認同假洋鬼子這個說法!因為趙東雲不覺得這個詞彙有多大貶義。當代裡那些被冠以假洋鬼子稱號的人普遍穿西服、皮鞋、光頭或寸發,這些人們多為開了眼界,試圖求新的年輕人,其中又以留學生居多。

    別人想要被人罵為假洋鬼子還沒那個資格呢,趙東雲在心裡自嘲著。

    那李婉面對著祖母和父兄透來那利劍一般的目光,剛才那勇敢的心早已經消失不見,淚珠已經是在眼眶邊緣,隨時都會掉下來了,這個時候的她聽聞趙東雲開口後才是小聲道:「是我失禮了。」

    趙東雲不以為意,把視線轉移開,然後自顧自的往戲台下的主位走了過去,不過他身後跟著的林永權卻是狠狠的瞪了李邇堅父子一眼,這一刻讓他想起了兩年前在保定的某一天。

    記得那天他跟著趙東雲從總督府回來後,也是被路人在背後指指點點罵為假洋鬼子,以至於他們在鬧市裡直接騎馬狂奔以發洩心中的鬱悶,兩年了,林永權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種侮辱感覺。

    李邇堅心中暗自叫苦,這都什麼事啊!

    為了和趙東雲拉關係,自己可是把一個大院都給送了出去給趙東雲下榻兼做第三混成司令部,今天這宴請也是為了交好趙東雲,可是事情怎麼就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啊,眼看著結交趙東雲不成就要得罪他了。

    再看那趙東雲的嫡系手下林永權的臉色,李邇堅就可以猜到今天這事情恐怕很難善了。

    心裡叫苦的他一邊賠笑著給趙東雲兩人引路,陪著他們做到前排主位上,同時也是給他的妻子李江氏使眼色,讓她趕緊把那個闖了禍的女兒帶出去,免的再搞出來什麼破事了,他已經是決定了,以後再也不能慣著她了,這一次必定要給她嚴懲長長記性,總是沒大沒小的先不說得罪人,以後恐怕嫁出去都會被休回來。

    趙東雲對剛才的事雖然略感不爽,但也不算什麼大事,還遠遠不到讓他可以生氣的地步,所以他依舊坐在主位上,隨便翻了出戲後,李家請來的戲班子就是上台表演了。

    趁著大戲開演,後頭李邇堅的妻子李江氏已經是不動聲色的把她女兒李婉帶出了院子,帶出去後依稀可以聽見李江氏的低聲指責,那李婉低著頭離開,心裡頭一邊是知道自己犯錯了,但是一邊也是感到委屈的很,忍了很久的淚珠終於是落了下來,一滴一滴落在路上,明亮如晶。

    那戲班子在台上依依呀呀好半天,唱的是什麼趙東雲也沒怎麼聽,看他們晃來晃去也是不覺得有什麼看頭,整個人就是陷入了一種昏昏欲睡的狀態。

    大半天後他歎了口氣,剛才那小女娃罵他為假洋鬼子的時候他也沒多生氣,至少不會影響他在正事上的判斷,但是看這場戲卻是讓他越來越悶,這不但讓他感覺到浪費時間,而且是片刻難熬,就沖這出難熬之極的戲,就別想讓趙東雲給李邇堅什麼好臉色看了。

    好不容易撐到戲罷,趙東雲趕緊起身打算走人,那李邇堅自然是不敢阻攔的,然而他見趙東雲起身而去的時候,似乎表情不善。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趙東雲是因為那戲曲而感到煩悶,反而是認為剛才自己的女兒得罪了趙東雲的緣故呢。

    看著趙東雲和林永權兩人匆匆離去,李邇堅臉色也是難看之極,左右看了看一大群人,現在的他是誰都想罵,但是也不知道該罵誰,最後是爆出一聲大喝:「一群混賬東西!」後佛袖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