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派系之爭(一) 文 / 雨天下雨

    按照通常觀念來說,輔助類部隊:比如炮兵營、機槍隊、輜重營、工程營這些是不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因為通常情況下這些部隊只裝備專屬武器或技術裝備,比如炮兵的火炮,機槍隊的機槍,輜重營的馬車,工程營的舟橋等。

    但是這種情況對於清末新軍來說卻是不適用,炮兵還算正常一些,但是輜重營、工程營這些部隊往往並不是單純的輔助部隊,而是士兵們都配屬步槍的戰鬥部隊。

    歷史上的清末新軍,包括南方諸省的新軍以及北洋新軍都有著大量輔助部隊投入正規步戰的情況,軍官們往往是把輜重營、工程營當成了的主力戰鬥部隊。

    先不說這種情況好不好,但是趙東雲最初建立機槍營的時候,由於機槍數量不多,出於培養更多機槍手為以後擴編做準備,往往是兩組人員共用一挺機槍,按照正常編製來說,二十四挺機槍的一個機槍營頂多也就兩百多人,不會超過三百,但是趙東雲弄出來的一個機槍營卻是有五百多人,人數幾乎翻了一倍。

    這種編制其實就是訓練編製,對於作戰而言沒什麼好處!

    這種情況在後續擴編為三個機槍營的時候得到了延續,所後續三個機槍營都存在人員嚴重超編的情況,而多出來的這部分人員除了是後備的彈藥手、機槍手外,平時肩負後勤輜重任務,並且攜帶步槍。

    如此算下來的話,這一個機槍營裡頭有三百多人是配屬了步槍的。

    這種非正常的現象自然是不能持久的,趙東雲在解散新建機槍營的時候就已經向袁世凱提交了新式的機槍營編制。

    其他幾個機槍營怎麼落實新編製他趙東雲現在管不著了,不過歸屬到他手下的機槍隊第二營將會壓縮編製,然後多出來的人員將會充實到第三協的步兵部隊裡頭。

    只是這項工作還沒有完成呢,肅毅親軍那邊就是發生了兵亂!

    好吧,這個兵亂實際上還只存在李勇的口中,並沒有實際發生,但是這對於趙東雲來說差別不大!

    因為趙東雲的工作不是防止兵變或者鎮壓兵變,他的任務是要把那個該死的肅毅親軍給裁撤了,原本他還想著改用什麼方法進行呢,現在倒好,肅毅親軍那邊直接給了他一個好理由!

    所以現在他可不管這是真是假,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整編肅毅親軍。

    抵達肅毅親軍的臨時營地後,趙東雲立即讓士兵們封鎖出入口,然後派人抓捕陳大海等主要武官,接下來事情並沒有太過複雜,當趙東雲的親兵隊把那些還在睡夢中的肅毅親軍的幾個主要武官抓起來後,肅毅親軍內的士兵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呢。

    看著眼前這些披頭散髮的武官們,趙東雲面無表情道:「把人都帶走!」

    那些武官好歹也是朝廷命官,而且他們也只是密謀策劃兵變,並且整個逮捕過程中也沒有發生武力抵抗的事,所以趙東雲也不好直接處理他們,只能是把他們移交上去,讓袁世凱頭痛去吧!

    只是這些人沒有發生反抗,這讓趙東雲預備好的殺雞儆猴都沒能用上,讓他覺得頗為可惜!

    當陳大海等人被士兵們押著帶走時,陳大海看到了站在趙東雲身邊的李勇,然後就是破口大罵李勇是叛徒,小人,不得好死之類的話,讓李勇臉色難看的很。

    儘管內心裡對李勇的為人也感到不齒,但是李勇的這種不齒卻是他需要的,所以趙東雲等陳大海那些人走了後,對李勇道:「這一次你做的不錯,如今肅毅親軍也沒個主事的人,這幾天你先把肅毅親軍管起來,接下來的整編工作也還需要你的後續配合!」

    李勇自然是面露喜色:「趙統領放心,卑職必定好好配合整編!」

    趙東雲覺得這個時候有必要給他點甜頭,也算是千金買馬骨吧,所以道:「我下頭還缺了個幫帶,等整編完了你就過來找我,到時候給你安排!」

    這才是李勇今夜裡最想聽到的話,他是為什麼要出賣陳大海等人,要什麼要幫著趙東雲把肅毅親軍給整編裁撤了啊,不就是為了想要進入新軍保住飯碗嗎?

    如今趙東雲的這話算是把他的位置定了下來,雖然職位比他現在的管帶低了些,但是一個新軍幫辦也算是不錯了。

    隨著肅毅親軍的大小武將們都被一一帶走後,剩下的那些小兵也就掀不起什麼風浪了,大多數兵變其實都是由軍官帶頭才搞得起來,單純依靠士兵是很難造成什麼大混亂的。

    那些比帶走的武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有極少一部分才會被定罪,一部分被開革,另外一部分則是被調往其他地方任職,只是這些人的下場已經不是趙東雲所關心的了,就和去年他把時任武衛右軍右翼第二營幫統的陳魁龍踢到隨營學堂裡當教習一樣,這些失敗者的死活已經不是趙東雲所關心的了。

    現在他關心的是如何快速的把肅毅親軍的士兵們給整編了。

    次日,趙東雲就是召集了第三協第一次高級軍官會議,那些剛到職的高級軍官們齊聚東關外的第三協臨時協本部。

    第三協新立,目前袁世凱也沒有給出後續的明確駐地,所以暫時是沿用前新建機槍營的營地,這第三協協本部其實也就是之前的新建機槍營營部所在。

    看著下方的一大群坐的筆直的軍官們,趙東雲很有種後世看近代戰爭片的感覺,只是這種景象並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北洋新軍,尤其是北洋常備軍開始編練後,北洋新軍除了武器裝

    備和體制全面朝著西式發展外,一些細節方面也是開始朝著西式陸軍發展,比如眼下趙東雲召開會議的時候,下頭的一大群軍官們個個都是穿著軍官禮服,並且挺直了腰桿坐著的同時還目不斜視。

    加上這年頭的北洋青灰色軍服和日`本陸軍的軍服有些類似,再加上都是東方人種,這不知道的人恐怕一時間還真分不出來這是日`本陸軍還是北洋新軍呢。

    因為在外人的一貫認知中,不管清軍手中用的是什麼先進武器,但是總是會拖著一條大辮子,然後穿著印著『兵』字的號衣,戴著滑稽的斗笠帽。

    不過向來以假洋鬼子自居的北洋新軍自然不會這樣,早在新建陸軍時期,袁世凱手下的部隊所用的軍服就是參考了德式,士兵們的軍服雖然還有一定程度上參考舊式的號衣,但是官弁一律使用防德式軍服,並且規定必須是黑色,這種軍服上的徹底改變也是當時人們把袁世凱的這支部隊稱之為假洋鬼子的根本原因。

    隨後這種防德式的軍服一直沿用到今年,不過今年北洋常備軍左鎮成軍後,袁世凱再一次制定了北洋常備軍的軍服樣式。

    新式的北洋常備軍軍服樣式和新建陸軍期間比較相似,整體上依舊以防德式為基礎而且首次大規模使用了灰色作為軍服的整體色調,這個時候定下的灰色色調也是後世清末新軍乃至後世民國北洋新軍的基本軍服色調。

    嚴格上來說,人們印象中穿著灰色軍服的北洋士兵,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的。

    新式軍服裡頭,士兵平時穿灰色對襟上衣,灰色褲子,冬天另配棉布衣,腳上穿快布鞋,頭上平時戴氈帽,操練或戰時用布巾包頭,主要是用以包裹那條辮子,以避免辮子晃來晃去影響作戰。

    軍官方面,依舊以青灰色為整體的色調,穿著同樣是仿德式的對勁上衣、灰色褲子,不過還有分禮服和常服,那禮服自然是比常服騷包的多。冬天配發呢料大衣,其長必須過膝,穿長筒皮靴。

    相對來說,軍官的服飾比士兵更傾向純德式,那件軍官呢料大衣就是明證,後世之所以能夠在影視劇裡看到諸多近代中**官身穿呢料大衣,就是北洋新軍給起的頭。

    當一票穿著青灰色軍官禮服的軍官們坐在自己面前,就讓趙東雲很有種時代的錯覺,彷彿這不是清末而是民國時候一樣。

    不過看的仔細些就會發現一些礙眼的東西,那就是軍官們腦後拖著的那條辮子!

    趙東雲自己在留德期間把辮子給剪掉了,不過回國後他在重要的正式場合還是會戴假辮子,免的招來不必要的非議。

    只是在這年頭剪掉辮子還只在留學生們流行,對於國內的諸多人來說剪掉辮子依舊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情,至少在座諸人裡除了趙東雲和留日回國的華振基外,其他人都是拖著一條辮子。

    收回自己的視線後,趙東雲首先開口:「如今我第三協的架子也算是搭起來了,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是整編肅毅親軍,挑選合格的兵士進入新軍。此外,也要人去各地招募士兵,總不能靠著那些舊軍士兵就把所有缺額補上不是!」

    趙東雲開口後,作為第三協目前的第二號人物,第五標的統帶陳光遠道:「聽聞昨夜肅毅親軍那邊發生騷亂,如今肅毅親軍一邊混亂之際,貿然整編裁汰士兵恐怕多有不妥,是不是可以把肅毅親軍的整編放緩一些,先把重心放在招募士兵上呢?」

    看著這個可以是說被馮國璋、王英楷、王士珍等人聯手推出來的牽制段祺瑞的人,趙東雲自然是沒什麼好感,因為這個人的核心目標雖然說是阻止段祺瑞入主常備軍右鎮,但是他要怎麼做才能夠達成這個目標?自然是先給趙東雲製造諸多麻煩才能組織段祺瑞的步伐!

    因為從事實上來說,趙東雲就是段祺瑞排到右鎮的前鋒大將,等趙東雲在右鎮打好根基後,段祺瑞才能夠順勢坐上右鎮翼長之位,從而把整個右鎮經營為段祺瑞派系的大本營。

    因此想要狙擊段祺瑞掌控北洋常備軍右鎮,就得先阻擋趙東雲掌控第三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