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十三章 貸款 文 / 雨天下雨

    再建幾個機槍營,這個目標不說大,但是也不能算小了,一個機槍營所費雖然不如一個炮兵營,但是所需也不小,僅僅是人員薪資每月所需就得好幾千兩,購置機槍、步槍、手槍等軍械費用也得好幾萬,這新建一個機槍營的話,最開始的投入至少三萬兩以上,後續每個月都得投入好幾千兩。

    如果是要新建三個機槍營的話,包括人員、騾馬、機槍等諸多費用加起來的沒有十萬兩銀子根本開了不頭。

    不過今天袁世凱既然說了這話,那麼就代表著他對這筆軍費的支出已經有了計較,換句話說就是,軍費不是趙東雲應該考慮的問題,那是袁世凱應該考慮的問題。

    今天袁世凱叫他來,很明顯不是要聽他說花多少錢,而是要聽其他的。

    當即趙東雲道:「如今列強各軍皆大量配屬機槍,我北洋及時跟進自然是必須的!」先說出了這句作為基調的話後,他繼續道:「依照我軍現有體制算,常備軍左鎮定然是需要一營的,右鎮雖然尚未成軍,不過也時日不遠了,所以也可以先練一營,待右鎮騎隊、步隊成軍時直接整合成軍。先鋒隊、自強軍、武衛右軍兵力有強有弱,有多有寡,倘若統一配一營機槍隊的話,有浪費之嫌。

    先鋒隊駐紮山東,距離較遠,戰時由直隸馳援較慢,可配屬一小營機槍隊,不需四隊之數,配兩隊或三隊建成一小營即可。

    武衛右軍雖有一軍之名,但前有分兵三千駐紮南苑控衛兩宮,後有分兵一營調順德剿辦逆肥,如今又要抽調一營編為警察進駐天津,所剩兵力不足萬,又編製不同於常備軍,日後怕是需要一一整編另調,故不需直接配屬機槍營,如遇戰事,可另調機槍營配合作戰。

    自強軍人數不過三千餘,軍制和我北洋亦多有不同,急一時之急尚可,但長久保持多有不便,故也無需配屬機槍營!」

    趙東雲的這段話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常備軍那邊肯定是要一鎮一營的,至於武衛右軍的話則是不太需要了。

    如果他還是在武衛右軍任職,那麼肯定要替武衛右軍爭取到一營機槍隊的,但如今他已經不是武衛右軍的人了,而是軍政司教練處幫辦督辦機槍事,那麼就要站在整個北洋高度來看待問題了。

    武衛右軍在庚子年前後大出風頭不假,但是到了1902年的今天,實際上武衛右軍已經不是庚子年的那支武衛右軍了,這兩年內武衛右軍被拆調多次,先是調了三千多人去北京迎接兩宮迴鑾,而這三千多人可是一去不復返啊,被慈禧直接留了下來宿衛京城。

    然後又被調了原來趙東雲掌管的第二營南下順德剿匪,如今也還留在順德沒有歸建。此外由於八國聯軍說不能讓中**隊進駐天津,袁世凱打算把武衛右軍的一個營改編成為警察,裝扮成警察進駐天津,總不能讓偌大一個天津半點兵力都沒有不是,至於說洋人會怎麼想那就是他們的問題了,反正袁世凱說他們是警察不是軍人,洋人也是沒話說的。

    如此一來,短短一年時間不到,武衛右軍就是被成編製的調走了六千多人,雖然這一年多來也不停的招兵補充人員,但是一直都沒能恢復編製。

    因為去年到現在北洋的擴軍核心是在常備軍上,對於武衛右軍是整編甚至成編製調走為主,那裡還會大張旗鼓的擴編武衛右軍啊。

    再者,為了編練常備軍,袁世凱從武衛右軍調了大批骨幹進入常備軍,也導致武衛右軍的軍官極為緊缺,素質也大為降低。

    如此的武衛右軍,已經不復去年的鼎盛戰力了,而且可以預見的是袁世凱還會繼續拆調武衛右軍用以擴編常備軍,也就是說不用多久估計這武衛右軍就會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如此的武衛右軍自然沒有必要配屬一整個機槍營。

    自強軍的話,原本兵力就少,而且編製也比較落後,此外更重要的是它原先是張之洞的部隊,現在整個北洋上下都想著把這支部隊肢解吞併了,那裡還會給它配屬機槍部隊啊!

    聽罷趙東雲的這番話後,袁世凱皺眉道:「如此的話,一共就是兩大一小,共三個機槍營了?」

    趙東雲卻道:「直接配屬各鎮的要三個營,不過我北洋尚有其他部隊眾多,戰時也或多或少需要機槍支援,又我北洋裁汰練新正值開頭,未來必定有更多鎮協需要機槍隊配屬,因此可再練機槍一營,以後適當配屬各軍。」

    「四個營,除了原有一營外,尚缺三營!」袁世凱說罷後再一次看向趙東云:「如果讓你來練,你可能練成?」

    這個問題就是個廢話,難道這個時候的趙東雲還敢說練不成,趙東雲自然得嚴肅無比的表態:「職部必定竭盡全力辦好這機槍事,定不負督憲厚望!」

    袁世凱對辦機槍營一事,實際上早就已經有了決斷,今日叫趙東雲過來為的就是聽他這一句話而已。

    袁世凱點點頭後,當即把頭轉向了周學熙:「學熙你那邊能夠騰出多少銀子來?」

    周學熙今天來總督府,就是來當財神爺的,聽袁世凱這麼問後,周學熙想也不想,當即就道:「方纔督憲說這一營需要三萬五千兩來起頭,不過這三營就是十萬五千兩,如果短時間內要全部拿出來,恐怕力有不逮,這樣等下我可以先撥四萬兩過來,用於招兵、軍械定金,等下月我再撥四萬兩過來,第三月支給剩餘兩萬五千兩。這樣督憲您看是否可行?」

    周學熙雖然手中錢不少,但這些錢都是各有用處,北洋家大業大,但是花銷也大,又不可能全部給趙東雲辦機槍,這用三個月分批拿出十萬五千兩來,這已經算是周學熙很厚道了。

    />

    趙東雲在一旁聽著,口中雖然多有想法,但是絕對不會開口,因為今天這事他只管說我們需要多少機槍隊以及怎麼編練機槍隊,但是開口要錢就不是他的事情了,那是袁世凱的事。

    袁世凱聽罷點頭的,只說了一個字「可!」

    隨後,他就是揮了揮手讓趙東雲以及周學熙都下去,他還得見其他人了,外頭一群人等著袁世凱召見呢,他忙得很,沒有時間多說了。

    周學熙和趙東雲聯袂出來後,趙東雲對周學熙拱了拱手:「這機槍事,還得周總辦多多提攜啊!」

    周學熙聽罷笑道:「你客氣什麼,我這邊雖然銀根緊了些,但是不差你那點錢!」

    周學熙在趙東雲進去之前,就已經和袁世凱談過籌辦機槍隊的費用一事,面對袁世凱親自交代下來的事情,周學熙可不敢怠慢,所以就算趙東雲不恭維他,他也會把錢給趙東雲,當然各種少不了剋扣各種陋規。

    如今見趙東雲對自己態度好像還不錯的樣子,而且想起袁世凱對趙東雲這個年輕人比較重視,估計不用幾年這個人就能夠爬起來,所以也是起了一份結交的心思,以後說不准這交情就用上了。

    所以也是打算給錢給的痛快一些,不和往常那樣推三阻四,拿足了好處才給錢。

    之後兩人一路出去,又是說了兩句後趙東雲卻是想起了自家的福元紗廠一直缺錢擴張,而眼前不就是有一位開銀行,而且還是可以發行貨幣的財神爺嗎?

    當即就是道:「我聽說天津官銀號那邊也有借貸之事?」

    周學熙聽罷略微一愣,他也沒想到趙東雲這種軍人會說起借貸來,當即下意識點點頭:「是有商貸這麼一說!」

    趙東雲道:「實不相瞞,家裡頭有個紗廠,出息還可以,前些日子聽下面人說想要借貸擴大規模,今日見了大人,剛好想起來了!」

    周學熙一聽也是略微好奇,他沒想到趙東雲竟然也辦實業,這年頭國人玩實業的還是比較少,大多數從商的還是在傳統行業裡,敢玩紗廠這種新式實業的,都是需要見識和膽量的。

    反正借貸一事也不算什麼大事,只要趙東雲名下的紗廠效益好,有歸還借貸的能力,他周學熙自然是貸款無壓力,再說了就算效益不好,這還有一個趙東雲頂著呢,正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這天津官銀號明面上是他管的,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北洋的錢櫃,北洋擴軍的錢袋子。

    誰敢借天津官銀號的錢不還,袁世凱就敢抄誰的家,幾萬北洋軍可不是好惹的!

    所以周學熙很爽快道:「這事好說,我會給下面的人打招呼,到時候你讓人過去辦就是了!」

    兩個人好說好歹也是北洋軍政官員,自然不可能親自去談商業貸款的細節,兩人隨便說兩句敲定大方向後,自然有下面人去跑腿辦詳細的事情。

    出了總督府後,趙東雲又是送了周學熙上了轎子離去,隨後他又是直接去了軍政司衙門,他還得去上任,拜見頂頭上司教練處總辦馮國璋。

    雖然說他這個幫辦副職和普通副職不同,乃是專司機槍事的幫辦,某種程度上來說和軍政司的教練處實際關係並不大,更像是掛職。

    不過就算是掛職,馮國璋也還是他的上司,因此表面上的禮數還得盡到。

    不過馮國璋顯然也是瞭解事情前後內情的,在見了趙東雲後並沒有擺什麼上司的架子,反而是很親切的道:「東雲你可是回來了,我老早就想著和你再喝一頓了,今天剛好,晚上我做東擺一桌,剛好算是給你接風了!」

    面對如此熱情的馮國璋,趙東雲除了笑呵呵兩聲應下來外,還真不好說其他的了,只是看著這麼熱情的馮國璋,趙東雲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