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 文 / 雨天下雨

    此時夜已深,迎面吹來的風似乎更冷了,刺骨的寒風吹在臉上讓趙東雲的酒意也去了大半,回頭再看,卻見王英楷已經上了馬車先行離去。

    「大人,車來了!」身旁的護兵低聲對趙東雲道。

    被護兵扶著上了東洋車後,趙東雲就是坐著東洋車搖搖晃晃的回住所,一路上街面上也沒有什麼明亮的路燈,偶爾才有路旁的屋子裡透露出來的一絲煤油燈的燈光,好在夜空中的偏月還散發著許光亮,光線雖然幽暗,但總不至於前路一片漆黑。

    只是幽暗的月光加上東洋車上的玻璃燈罩煤油燈散發出來的陰暗光線,讓整個街面顯得更加陰森恐怖了!

    車伕的腳力很好,不用多久就是拉著趙東雲回到了所住小樓的門前,下了車後正要進門,眼角卻是落在了那個領頭東洋車車伕身上,儘管此時的燈光依舊幽暗,但是他依舊清楚地看見車伕穿著的是一件打了許多補丁的破棉襖,腳上是一雙陳舊的布鞋,布鞋已破,小半隻腳都露了出來,不知道是天色的緣故還是它們原本就是那麼的骯髒:那腳是黑色的。

    車伕正在對徐管家點頭哈腰,說多謝徐管家照顧生意之類的,以後還要用車的話,只要一句吩咐他們就能隨叫隨到。

    趙東雲深吸了口氣,搖了搖頭讓自己醉酒的腦袋更清醒些,此時護兵已經扶著他走進了大門,進入門後入眼的就是大廳裡亮得晃眼的燭光,數盞吊燈上插著的數十根蠟燭正在散發出柔白的光芒,把廳堂照的明亮如晝。

    此時的屋外屋內,彷彿就是兩個世界!

    往後的幾日裡,趙東雲又是開始忙碌了起來,他馬不停蹄的為籌建機槍營而奔走,首先是人員的問題,雖然他手下原本就有一個機槍隊了,但是距離要編滿一個機槍營還是缺太多的人。

    如果說之前編練機槍隊的時候趙東雲還可以從武衛右軍的其他部隊抽調人員,那麼現在就不行了,因為他督辦的這個新建機槍營並不嫡屬於武衛右軍或者北洋常備軍,也就是說沒有上級部隊可以給他補充兵員。

    目前這個新建機槍營是直接嫡屬於袁世凱所轄,由趙東雲督辦,和武衛右軍或者北洋常備軍都沒有直接聯繫,所以要補充兵員的話,就只能是趙東雲自己想辦法招收。

    於是趙東雲也只能派遣了林永權、趙東平等人奔赴直隸各地區,招收良家子作為新兵,新兵的問題還是比較好解決的,過程也比較順利。

    因為北洋新軍的士兵待遇對於下層民眾來說算得上非常優越,不但有安家費,就算是最底層的普通士兵一個月也有四兩二錢的銀子,在這個城市勞動力一個月只有兩三兩銀子收入,農民甚至一年也存不了幾兩銀子的年代,一月四兩二錢的薪資對於底層農民子弟而言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當然還有最為關鍵的就是:去新軍當兵有飯吃有衣穿。

    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和日`本而言,軍人的待遇要比普通人好很多,至少吃這一點上,普通地主都比不上尋常的小兵。

    當然了給的條件優越了,對新兵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要求必須是本籍土著,報名者需要莊長首事地保等進行保舉推薦,年齡限制在二十歲到二十五歲之間,身高要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力大平舉一百斤以上,步行時速在每小時十公里以上,除了對身體素質要求高外,遊民潰勇不要,吸食或曾吸食鴉片的不要,有案底的不要,不安分的也不要,近視的不要,五官不全也就是說長的太醜也不要。

    招收兵員並不算問題太大,問題的關鍵是趙東雲短時間內找不出來太多的合格基層軍官,稍微堪用的只有原來機槍隊的領官林永權以及幾個哨官而已,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是親自挑選一部分識字又或者是腦袋比較靈活的棚長、正目等下層軍官進行緊急培訓,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搭起機槍營的架子來。

    「現在人員還沒滿,不過購置機槍的事情也要抓緊了,等林永權他們帶著新兵回來後,我就要看到機槍!」趙東雲對著趙東平如此道。

    趙東平在軍中待了這一段時間後,看上去精壯了許多,穿著新式軍裝的他沒有和剛從老家過來時候的那種弱了。

    趙東平道:「三哥放心,雖然這一次的數量比較多有些難辦,不過我已經聯繫了好幾個洋人軍火商,現在已經敲定了十二挺的合同,還有另外八挺的話現在也正在談,估計這兩天也能夠確定下來了!」

    趙東雲一聽點頭道:「嗯,這樣就好!不過,機槍要什麼時候才能到?」

    趙東平道:「這一次由於數量比較大,我是分開找了好幾個人才籌集,開頭有三挺還是上次的那個俄羅斯軍火商,這機槍據他說是直接從遼東俄軍那邊拿過來的,估計還有三四天就能夠運到了。剩下的幾批有俄國人的,也有德國人,不過時間要久一些,估計一個月後才能夠拿到手!」

    趙東平根據趙東雲的吩咐求購機槍,並不是走的官方道,由於辛丑條約中的軍火禁運所以趙東雲目前依舊無法通過官方渠道來獲得大量機槍,只能是通過走私的方式從軍火商人中購買。

    趙東平所購買的這些機槍中,馬克沁機槍主要來源於俄國駐遠東部隊以及德國駐遠東部隊,大部分都是他們的現役機槍,型號以mg99為主,只是從俄國人手中購買的部分機槍加裝了俄國人特有的機槍防盾。

    趙東雲道:「接下來的事情你要跟的緊一些,親自去盯著,不要讓手下人亂來!」

    趙東雲可不想購買機槍弄出什麼醜聞來,要是因為手下人貪污太多而導致購槍失敗的話,那後果可是會死人的!

    &nbsp

    趙東平點頭:「知道了!」

    說著,趙東平看了看趙東雲的臉色,然後又道:「三哥,昨天我父親發了電報來,說是也想辦一個紗廠,讓我問問你的意思!」

    「哦,你父親也想要辦紗廠?」趙東雲略微沉思後道:「他可有具體的路子和想法了?」

    「父親他說過了,一切章程皆倣傚福元紗廠!」趙東平如此回道。

    趙東雲的家族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家中也算是薄有資財,原先家中主要是經營田莊、販賣洋布為主。

    不過去年開始趙東雲來到這個時代後,雖然他的關注重點一直放在軍政仕途上面,但是也略微插手了下家族產業,當然這個家族產業並不是說整個趙家,而是指趙東雲所在的二房,至於長房、三房和四房雖然都掛著趙家的名頭,但實際上早已經分家。

    而由於趙父早年身亡,趙東雲就成了二房的當家人,所以去年開始就把田莊、洋布商行陸續出手,然後彙集錢財收購了一個小型的紡紗廠改名為福元紗廠,並在短時間內購置設備擴大產量,讓這間小紡紗廠迅速擴大,短短一年時間不到,就已經成為了二房的主要產業,而且盈利頗豐。

    這種情況下,三房他們也想要跟進辦紡紗廠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只是辦紗廠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又沒有做過,也是怕貿然進入後有所虧損,所以這才來問問趙東雲的意思。

    說是問呢,其實也就是想讓趙東雲幫他們!

    趙東雲覺得三房也能夠看清局勢,放棄一畝三分地的收益投入工商業是值得鼓勵的,自從去年袁世凱主政北洋後,在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清廷已經是正式展開改革,改革不僅僅包括編練新軍,還積極推行民辦工商、興辦新式學堂,辦鐵路等一系列的新政改革。

    在這樣的風潮下,國內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的民族資本迅速擴張,投資紡織業、化工、鋼鐵、煤炭的都有,趙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趙東雲想了想後道:「如果你父親真的想要辦,就讓他先做好資金上的準備,另外也要派人去福元那邊學一學管理,我會和福元那邊打招呼的!」

    趙東平聞言一喜道:「謝謝三哥,我等會就給父親發報,讓他派人北上!」

    趙東雲名下的福元紗廠並不是在徐州老家,而是設立在天津,三房那邊要學管理的話,自然得派人北上。

    下午,趙東雲又是去進了保定城一趟求見袁世凱,雖然表面理由是向袁世凱匯報新建機槍營的進度等問題,但實際上趙東雲就是來刷存在感的。

    現在他好不容易讓袁世凱記住並重用了自己,趁著袁世凱對他的好感度還在,趙東雲自然是得抓住機會加深袁世凱對自己的印象,所以有事沒事就到總督府轉一圈見見袁世凱,就算見不到袁世凱的時候也會去找其他的幾個北洋大佬,比如段祺瑞、王士珍之類的。

    去總督府刷了一趟存在感後趙東雲才又回到軍營,繼續埋首在編練機槍隊的大業當中來,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他的新建機槍營也是逐步成型,林永權等人從直隸各地招收了四百多兵員,加上原來的一百多人後,就湊成了一個滿編的新建機槍營。

    軍械方面也是陸續通過走私購買了二十挺馬克沁重機槍,加上原來的四挺馬克沁,就籌足了二十四挺新式馬克沁機槍,此外還有四挺用來訓練的老舊馬克沁機槍。

    只是有了兵員和機槍,也不代表這支機槍營就成軍了,還得需要時間的訓練,士兵的訓練還好,基本上不用花費太多的功夫,但是對於基層軍官的訓練就麻煩多了。

    這個年頭的機槍部隊其實和炮兵部隊是差不多的,訓練起軍官來一樣麻煩,除了讓林永權等幾個少數有經驗的軍官給諸人進行教導外,就連趙東雲也是親自上課講解機槍戰術。

    從後世人的角度去看,趙東雲和林永權他們講解的機槍戰術是簡陋而不堪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錯誤百出的,但是在這個機槍剛剛興起的時代,在這個連正式的機槍戰術都沒有的時代,趙東雲給諸位軍官們灌輸的少量機槍戰術已經足以讓他們傲視全球的其他同行。

    正所謂河中無魚蝦為大,打仗就跟逃跑一樣,不求你做的最好,只要做的比別人好就行了!

    隨著時間的過去,趙東雲手底下的機槍營已經編練了將近兩個月,不說已經成為軍中精銳,但是也能做到把機槍往陣地上一擺,然後扣著扳機就突突地開槍了。

    期間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來看過幾次,表面上對趙東雲的機槍營大為讚賞,至於他們內心裡想的是什麼就沒有人知道了。

    不過這種平靜日子沒有能過多久,三月初趙東雲就是突然接到了軍令,命他率領所轄第二營及新建機槍營即日開拔,奔赴直隸順德府聽侯調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