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天罡玉 文 / 文學菜鳥
經過上次的衝突,竹聯幫在陽武縣的威勢日重,不少大戶都願意上交保護費。但仍有一些人持觀望態度,對保護費的態度不明朗,其中,鬧得最厲害的莫過於鄧老太爺了,這老守財奴也真是固執,不僅在各個地方加派了人手,還一紙訴狀,直接把竹聯幫告到了衙門,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
這紙訴狀當然落到了都尉武鬆手裡,此刻,武松正坐在一張椅子上,盯著那紙訴狀,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腦袋正在飛快地運轉。
一旁的王進火了,大大咧咧地喊道:「這姓鄧的也端的是可惡,竟敢向咱們下手,反了他了。兄弟,咱也別想什麼法子了,直接去砸他娘的。」說完還一臉火熱的望著武松,看來,王進這幾天是砸東西砸上癮了。
武松故意賣了個關子,也不回答,反而問了一句,「哥哥,你可知這姓鄧的為何這麼固執?」
「還能因為什麼,這姓鄧的估計是把希望全放在了官府身上,要不,憑著他這點人手,也敢跟咱對著幹。」王進不愧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很快冷靜了下來,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既然哥哥也看了出來,兄弟我這兒有一計,可以兵不血刃,叫這姓鄧的乖乖就範。」
「就知道兄弟你有辦法,什麼辦法?快快說與哥哥我聽。」
武松伏在王進的耳邊,如此這般地對他說了一會兒,讓王進聽得是拍案叫絕,「好,就這麼辦,兄弟你真是法子多啊,想我老王怎麼就想不到呢?」
武松笑而不答。
是日,武松挎著刀,來到鄧府。在兩個下人的帶領下,武松徑直走向候客廳,一路上,來來往往的丫鬟家丁不下百人,讓人不禁感歎,這鄧府真是富得流油啊。
來到候客廳,鄧老太爺連忙起身相迎,一邊走還一邊拱手道歉,「武都尉大駕光臨,小老兒未能出門遠迎,恕罪恕罪。」後面還跟著鄧通這傻小子,也學著他爹拱手作輯。
武松也懶得跟這老頭客氣,開門見山道,「鄧老爺,今日本都尉來呢,就是為了竹聯幫一事,你可知罪?」
鄧老太爺一聽,立刻就傻了眼了,「武都尉,這……這……。」
武松早料到姓鄧的轉不過腦子,便提醒他道,「鄧老爺,這竹聯幫可不是你能抗衡的,它可是連陳知縣都要忌憚三分。」武松半真半假,繼續唬道,「不然前幾日西門慶那小子,也不會吃這麼大的虧啊?」說完,拿出那紙訴狀,放到桌子上,一臉好意地說;「本都尉與你素有交情,才提醒你,這事兒怎麼辦,你自個掂量吧。」
那姓鄧的臉色自然好不到哪去,沉思了半響,歎了一口氣,「罷了,罷了,小老兒我就當是破財免災了。」接著,對身後的鄧通講道,「通兒,待會兒跟天元賭坊的王掌櫃說一聲,叫他把該交的都交了吧。」
武松見事情辦得差不多了,便要起身告辭。哪知這姓鄧的老頭,一臉諂笑地走上前來,「都尉莫急,難得都尉來一次,不多做會兒,倒顯得小老兒招待不周了。」說著,還向身後的鄧通使了個眼色,鄧通見此匆匆走入了後堂。
「這兩個人在搞什麼鬼?」武松心裡正納悶呢,不過臉上還是不動聲色。
不一會兒,鄧通捧著一個檀木托盤走了出來。鄧老太爺接過托盤,笑吟吟地對武松說:「素聞陳知縣頗好古玩,小老兒近日在龍虎山上遊玩,得到一件古玉石,想請都尉轉交給陳大人,聊表心意。」
「原來是拍知縣的馬屁。」武松接過托盤,漫不經心往這玉石上一瞟,可當他的眼神剛落在這玉石上,心中不由得一震,雙眼也直勾勾地盯著它,半響也說不出話來。
鄧老太爺見武松半響不說話,發聲問道,「都尉,有何不妥之處啊。」
武松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只得強壓下內心的震驚,「沒事,沒事,請鄧老爺放心,此玉陳知縣必定會喜歡的。」
匆匆離開了鄧府,武松趕緊拿出了那塊玉。只見此玉約有一個巴掌大小,通體潔白,給人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讓人震驚的是玉的正面刻著「天罡」二字,而在反面密密麻麻的米粒狀字中,赫然出現了一行「天傷星武松」的字樣,最重要的是,天罡玉上面的花紋,明顯是夏朝時期特有的,要知道,夏朝可是距離宋朝有幾千年啊,武松的名字又怎麼會出現在這上面呢?武松想到剛才鄧老爺說是在龍虎山上發現這塊玉的,龍虎山?不正是當年洪太尉放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地方嗎?
原來水滸中有一個傳說,說的是在仁宗時期,京師瘟疫橫行,死傷了無數軍民。當時的參知政事范仲淹就建議,遣一大臣去往龍虎山祈福,以求得天下太平。仁宗准了范仲淹,便派了當時的太尉洪信,領了數十人馬前去龍虎山。
洪太尉等人從東京出發,經過幾個月的跋山涉水,終於來到了華州境內的龍虎山。聽聞是皇帝的使者,龍虎山上清宮裡的眾道士自然不敢怠慢,領著洪太尉等人在道觀裡遊玩。
道士們在龍虎山張真人的率領下,帶著這洪信,從左廊下的九天殿,紫薇殿,北極殿,再逛到右廊下的太乙殿,三宮殿,驅邪殿,唯獨中廊下的一座伏魔殿,眾道士是閉口不言,洪信自然是分外好奇,便問張真人是怎麼回事。
張真人自是不敢隱瞞,將實情告與洪信,原來這座伏魔殿在龍虎山上不知存在了多少年了,據說是用來鎖鎮魔王的。見這伏魔殿外密密麻麻,貼滿了各種各樣的符咒,洪太尉心生好奇,便要入得殿中,見一見這魔王是什麼樣子。
張真人哪裡肯得,極力言道,若放
出魔王,天下將不得安寧。洪太尉哪裡肯信,不惜以權勢相逼。張真人等也是懼怕這太尉權勢,無奈,只得扯了伏魔殿門上的封皮,進入殿內。
殿內陰氣逼人,空無一物,只有一座石碑,上書「遇洪而開」四字。洪太尉大喜,命人移開這石碑,就地而挖。
挖了許久,竟見一塊大青石板,青石板下低吼連連,似是有關了無數年的妖魔一般。這姓洪的應該是幹那事幹太多,把腦漿也射出去了吧,否則他怎麼會白癡地叫人移開青石板呢?這下可好,只聽得「轟」的一聲,一團黑氣從青石板下冒出,衝破了伏魔殿,令無數的磚瓦落下。
那團黑氣去勢不減,來到半空中,倏爾又分為百來條金光,散向四方。自此,宋朝天下大亂,盜賊蜂起。
這雖然是個傳說,不能分辨真假,可武松相信他手中的這塊玉,一定與他有著不同尋常的關係。可武松望著這塊玉,看來看去,完全沒有絲毫線索。
無奈,武松只好將這塊玉收好,「也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武松安慰著自己,便將這件事暫時拋在腦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