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五章 ——使清第一人(十二) 文 / 弘毅知難
巴伊科夫終於提及了阿勃林的去向,著許多日以來的疑問,也一樣讓巴巴托夫困惑不已!按理說,同是老江湖,巴巴托夫對阿勃林的能力還是心知肚明的,他絕對不至於在這條老路上迷失方向。但現實卻是這位老兄現如今杳無音訊,著實可疑!
「這個……尊敬的巴伊科夫老爺,這條路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我可以向真主保證!沿途我們所看所見,所有的城塞、寺廟和山巒湖泊,也都證明了我們此行路線的準確無誤。」
面對大貴族老爺的詰問,巴巴托夫眨著一對瞇縫眼,稍微做了一個短暫的思索,就給出了一個事實勝於雄辯的理由,並為自己終於找到的這個充足理由而沾沾自喜起來。
「至於說阿勃林那傢伙為什麼遲遲沒有出現嘛……或許是這個狡猾的奸商拿著您給他的貨物,或者是博格達皇帝交換給我們的貴重商品,去往別處發財去了。」
巴巴托夫不失時機再一次在貴族老爺面前極力貶低自己國人的能力和操守,以突顯自己的精幹與忠誠。
「好吧。如果真如你所言,等我見到了阿勃林和亞雷日金,還有伊萬諾夫這三個愚蠢的傢伙之後,一定會好好教訓他們的!」
巴伊科夫無奈的選擇了忍氣吞聲,卻沒有像幾天前一樣對巴巴托夫許諾什麼取阿勃林而代之、成為沙俄第一布哈拉商人的空話。
在他眼中,這些布哈拉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傢伙。誰都是半斤八兩,絕對不能稱得上是忠誠可靠的朋友。他們只會效忠於金幣和盧布,在這個前提下,強大富庶而殺伐果斷的沙皇才會是他們的主人。上帝知道,如果沙皇阿列謝克沒有了這兩樣,這些布哈拉商人一定會是第一個棄之而去的叛徒!
在兩人指摘阿勃林一行的時候,他們哪裡能夠知道,阿勃林他們的確是「去了別處」的——去往貝加爾湖方向了!不過卻不是這位布哈拉商人貪婪使然,而是拜費奧多爾.伊萬諾夫的愚蠢所賜,才放棄了巴巴托夫和阿勃林都忠實執行的一條既定的往來中國的「最佳路線」。
十七世紀俄羅斯人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張。北京是這一時期俄羅斯與中國接觸的關鍵地點。它不僅僅是俄羅斯使團出使的目的地。而且是他們進行「地理探索」的主要考察對象。
在佩特林使團出使明代中國之前,俄國人對中國的情況瞭解甚少。到了巴伊科夫這次使華之前,世界公認的自歐洲前往中國的道路,除了海路。陸路只有兩條:第一條陸路是由印度去中國。當年耶穌會士為印度名王莫臥爾兒瞭解有關中國的情況。走的就是這條路。第二條陸路是由波斯去中國。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好在佩特林開闢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經由中亞而前往中國的道路。到今天,巴伊科夫又明智的選擇了早就穿梭往來布哈拉、蒙古台吉領地和中國的布哈拉商人來做伴侶。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開闢了一條明確的俄中「交通之路」。
這條線路完全有賴於布哈拉人的經年行商而做出的貢獻,那就是從托博爾斯克出發,乘平底船溯額爾齊斯河逆流而上,先到達叫做白水河的河流和與之不遠的著名的亞梅什鹽湖一帶後,開始進入衛拉特人的勢力範圍。
如果一切按照既定路線行進,他們首先會見到一座卡爾梅克人寺廟。大約一周時間,又會抵達一座喇嘛廟。喇嘛廟有莊稼地,由布哈拉人耕種。從喇嘛廟走半個月,就到了貝什喀河。在貝什喀河匯入額爾齊斯河之地,正在建造一座城,工匠全部是來自中國內地的實際上,所謂的「城」,指的是「阿巴賴寺」。
從貝什喀河出發經半個月的行程就可以到達「特穆爾綽爾郭河」。從此河以南,就變成了準噶爾部的牧地了,具體來說就是準噶爾蒙古阿巴賴台吉的兀魯思。其中最最重要的標誌性地標物,就是著名的齋桑泊!
這之後,他們將通過蒙古地區到優美的中國城市「庫庫屯」。庫庫屯地處塞外草原,是防禦喀爾克蒙古人的前哨,由該城再走兩個禮拜便到北京。
「但只有天父知道,阿勃林現在去了哪裡!」巴伊科夫想著。
他的使團從托博爾斯克出發的時候,一共是十五人,除了沙皇欽點的近臣費奧多爾.伊萬諾夫、托博爾斯克城的布哈拉商人謝伊特庫爾.阿勃林、哥薩克頭領彼得.亞雷日金這三人之外,還有同為布哈拉商人的巴巴托夫、圖林斯克商人奧爾丘什卡.達尼洛夫、托博爾斯克火槍兵五十人長伊瓦什卡.尤菲米耶夫.烏斯丘扎寧,以及軍役人員米季卡.曼諾沃、伊瓦什卡.馬梅金、格裡什卡.普羅克申、格裡什卡.伊林,以及其他四名軍役人員。
為了將此行失敗的風險降到最低,巴伊科夫「聰明的」從兩名布哈拉商人中挑選出阿勃林,除了自告奮勇的伊萬諾夫和亞雷日金這三人外,他又十分「大度」的從八名負責護衛的軍役人員中親自挑選了四人,隨同阿勃林作為先導隊伍,先期將近半年就向著汗八里城進發了。非但如此,巴伊科夫還把在托博爾斯克貿易來的諸多送給博格達皇帝的商品中的相當一部分價值不菲的禮品「慷慨」的交給了阿勃林來使用!
按照約定,他們這兩支隊伍應該在一個月前於「齋桑泊」附近重新匯合的。為了這個目的,巴伊科夫甚至故意拖慢了行程,在阿巴賴台吉的地方耽擱了許久,為的就是給足阿勃林與博格達皇帝交易的時間。可眼瞅著嚴冬就要
來臨,阿勃林一行依舊了無音信。無奈之下,巴伊科夫只好告別了阿巴賴台吉,帶著自己的隊伍繼續東行。
但這個可惡而狡猾的「不花刺人」,我實在是不該如此輕信你的能力和忠誠!巴伊科夫越想越懊惱。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1618年5月,以伊凡.佩特林為正使,安德烈.馬多夫為副使,隨員有皮亞圖卡.基熱洛夫等的俄國使團—考察隊組成。尼古拉祭日(5月9日)從托木斯克動身,同年9月到達北京。佩特林的《見聞記》所說的遠行路線和行程日期是:由托木斯克騎行十日(莫斯科本為12日)到達吉爾吉斯地區;由此騎行六日到達阿巴坎河;由此騎行九日到達克姆齊克河;由此騎行三日到達一個大湖(即烏布蘇湖);沿從東方注入該湖的特斯河走15天,到達該河上游,遇到了阿勒坦汗。以後他們便繼續在蒙古地區旅行考察,經過了許多諸侯王公的領地兀魯斯和個別稱汗的汗國。在蒙古地區他們最後經過板升、臘賓兩座城。板升即明代之歸化。,今日之呼和浩特。臘賓城已難以考出今為何城了。只知下一站是正東的張家口,故臘賓城應在呼和浩特以東,張家口以西。從進入阿勒坦汗國起佩特林一行又走了四十多天,才進入明朝轄境。
「阿巴賴寺」即新疆蒙古族地區著名的寺廟「額爾齊斯寺廟」。該寺廟於1644年開始施工到1657年建立。當時主持寺廟的卻吉名叫達爾罕,所以有時把這個寺廟稱「達爾罕卻吉寺」。其實此寺廟是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之一阿巴賴台吉捐巨款建造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因此史冊上俗稱其為「阿巴賴寺」或者「額爾齊斯寺」。據史料記載其名叫「朋楚克卻進林」,「他有兩座大的佛寺,均用磚砌(外刷石灰)」,寺內設有許多學院,盛時有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積大概一萬幾千平方米,位於額爾齊斯河與貝什格河匯流之處。毀於1757年。目前,在此地哈薩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州修建了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城。
齋桑泊,一名齋桑湖,蒙古語「齋桑淖爾」。齋桑一詞為蒙古語,意古代蒙古族官銜,現位於哈薩克斯坦東部齋桑盆地中央,阿爾泰山西麓,額爾齊斯河流經此湖。該湖曾為中國領土,1864年10月,中俄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俄國用外交欺詐曲解《中俄北京條約》有關內容和武力威脅,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南北44萬平方公里土地割走。蘇聯成立後將該湖地區劃歸哈薩克斯坦至今。
所謂「不花刺人」,是俄國人對當時住在中亞或東突厥斯坦的穆斯林移民的一種泛稱。在十七世紀俄國,這些人屬集鎮自由民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