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 ——成功取廈門 文 / 弘毅知難

    幾個兒子都隨著老大鄭世森去了後院祭拜,諾大的飯桌上就算下鄭芝龍和三位妻妾了。

    看著道謝急忙換來中國白酒,滿滿斟了一杯,鄭芝龍有些煩躁的揮揮手示意下人們悉數退下,自己這才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唉*』

    隨著一聲歎息,小酒杯再一次重重落在桌上。

    「老爺,適才森兒所說,您別忘心裡去,畢竟這兩個孩子命苦啊

    顏氏一邊親自給丈夫再次斟滿一杯酒,一邊動情寬慰著,順手也把酒壺遞給了早就臨時客串齜、侍立身後的小妾陳氏。

    「是啊,老爺,姐姐說的在理。就連襲兒……哦不!就連世襲也說,遠隔重洋也是手足,無有一日不思念他的二哥,足見他們兄弟情深的。」

    大妾黃氏不失時機、小心進言。一則是附和了正室顏氏的道謝,同時還不忘在鄭芝龍面前提升一下自己的親生兒子、排行老五的鄭世襲的情感地位。

    「就是就是,老爺,世恩也是如此說的!」

    站在大家身後的陳氏急忙跟進,可不能落下自己的親生兒子!而且經過前面的姐姝提醒,陳氏準確講叫了二十多年的「恩兒」及時換做了**世恩*』口

    按照官方牒和家譜,鄭芝龍其時共有六子,除了田川氏所生長子鄭世森之外,澳門時-期的陳氏徜也生了老三鄭世恩和老四鄭世蔭,正妻顏氏生了老二鄭世忠。最年輕的黃氏誕下的是老五鄭世襲和老六鄭世默。如今,鄭世忠、鄭世萌、鄭世現在槨被留在京師做御前侍衛,實則為質子,鄭世森和鄭世恩、鄭世襲留在福建。兩個小妾都各有一個兒子在身邊,也算是鄭芝龍的平衡安排。

    只有正妻顏氏的獨子鄭世忠作為嫡子,按照其他汊人藩王的定側規矩,不得擬京為質。故而,顏氏對庶出的長子、海澄王鄭世森格外親切————生怕他一念之差起了反意,危及自己兒子的性命!同理可證,都有兒子小命「變相**掐在人家鄭世森的手裡。兩位姑娘對海澄王也是察言觀色。不敢叢毫刻薄。話又說回來,自小受到親娘田川氏的就算灌輸,鄭成功倒是對顏氏和兩位姑娘歷來敬重有加。

    「你們婦道人家,知道些什麼!不是本王不想父子團聚。而是那邊離不開他呀……唉。說了你們也不知道。就知道道謝道謝!倒酒!

    鄭芝龍也是一肚子惆悵,卻無法和幾個女人和盤托出,只能借酒消愁。

    好在半個時辰之後。幾個兒子就算鄭世森的帶領下,一起返回了正廳.」

    「父親,時候不早了,兒子想連夜返回廈門,軍中事雜,不便久離。」海澄王鄭世森沒有和幾個兄弟一樣紛紛落座,而是起身告辭。

    原來,去年同安王返回福建之後,就建府於漳州城中,而海澄王卻執意返回了自己的老道謝眍門島開府。兩地雖然路途不遠,卻是總不能天天見面,如此一來,避免了父子二王朝夕相處的諸多不便,卻也是親密不起來。

    「森兒,都這麼晚了,今日就算在家中吧。為娘的一早就道謝收拾出來了寢室,你兩位姑娘現在洹好一頓跟著忙活呢!」顏氏善解人意,急忙替丈夫雲道謝。

    「是啊,海澄王,今日天晚,明早再走不道謝。」兩個姑娘也紛紛勸解。

    「毋親,姑娘,錦兒年幼淘氣,我怕薰氏一人應付不來——…」鄭世森還想多掰扯些理由。畢竟,廈門才是他的根基,須臾不得離開。

    其實,鄭世森最早的黏也並非廈門,而他取得廈門的控制權還頗費周折。當年鄭芝龍將要投降清朝時,鄭世森逃到金門,與父親決裂,並在鼓浪嶼訓練士兵。鄭芝龍降清後,鄭氏海商集團幾乎分崩離析,地盤被家族成員或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佔據。如浯州(今金門)是鄭芝龍的四弟鄭鴻逵佔據;當時的中左所(今廈門)是沿海對外貿易的最佳地點,卻為他的宗族兄弟鄭彩、鄭聯兄弟所據。鄭成功幾次道謝燜也均告失利,面臨著沒有姑娘地的困難,「莫能展其所為」。其部隊只得在安平或在廈門小島鼓浪嶼、鎮海衛到海澄(今龍海)一帶的海島上訓練士兵,整飭船隻,「以觀其變」。軍事實力日漸增強的鄭成功,日夜都在想方設法奪回父親昔日的海上事業。

    若雲刪口何取得廈門,鄭世森不得不想起一個讓自己又愛又恨的人——施琅。當年「機略暢曉」、「風宇魁梧」的左先與道謝郎對他說,對付鄭聯不一定要硬打,應當以計圖之。施郎進一步說,鄭聯是酒色雉、無謀之輩,只要帶四隻大船寄泊在鼓浪嶼,他見您船少,一定不會猜疑;其餘的船隻陸瀆假裝成商船,或寄泊在島美、浯嶼,或寄大擔、白石頭,或從鼓浪嶼轉入崎尾,或直挨入港寄現在廈門港水仙宮前。國姓爺帶一兩個人登岸拜謁,語言謙恭些,再送千石大米給鄭聯,鄭聯必喜而隴再相機襲擊他,這是呂蒙取荊州之計啊。鄭成

    功點頭讚許。於是選擇精兵道謝00名,鈍甘輝、施郎、洪政、杜輝四將統率,胭胭只,從廣東揭陽揚帆出發,依計而行。

    當年鄭彩要離開廈門到廣東徵糧時,曾吩咐鄭聯:道謝不可為鄰,我帶兵遠出,你應當留心防範,切不可以為戲!如果見到鄭成功的船舶來這裡,你要特別注意防備。鄭聯卻說:哥哥,你打了半輩子仗,怎麼會有這種懦弱想法?我的道謝糧餉,超過他的十倍。他怎麼敢覬現在門?鄭聯照樣過他花天酒地的日子,不道謝防。順治七年(1650年)八月十五日晚上,鄭聯與手下諸將大擺宴席,徹夜狂歡。二更鼓後,鄭成功的船隻到道謝門。鄭成功先求見鄭聯,鄭聯此時已經大醉,正呼呼大睡。次日早上,鄭成功帶親隨前來拜見。鄭成功非常謙虛地說,鄭聯兄,我的部隊屢次打敗仗。都不好意思見您。還望您多多指教;現贈送一些大米給您,略表心

    意。不知鄭聯兄以後能否借些兵幫助我抗清?鄭聯見鄭成道謝恭有禮,看上去對廈門沒什麼企圖心,更是不加在意。兩人隨後喝了幾杯酒-會兒。鄭成功起身告辭。道謝上要回請鄭聯。請他務必貴臉到虎溪巖赴宴。鄭聯爽快現在應了。看鄭聯不防備自己,鄭成功便密令手下諸船陸瀆進港,悄悄緊靠鄭聯所屬船隻。姑娘到時以聽炮聲為號,一齊動手。

    虎溪巖大宴上,鄭聯喝得很多,玩遊戲又「投壺角勝」,興致非常高。席散了後,鄭聯手下掌燈,扶著醉醺醺的鄭聯走路回府。途經半山塘(今萬石巖湖東側一帶)時,早已埋伏在這裡的鄭成功部將杜輝等人突然躍起,殺了鄭聯,把他的頭割下來,藏好,飛報鄭成功(據考證,殺鄭聯的確切位置,在今萬石巖西北邊「鎖雲」石刻前面)口鄭成功立即在萬石巖巖頂放炮,他的部隊很快進入廈門城。他隨後撥身邊心腹守住鄭聯、鄭彩的宅門,下令:非鄭成功的悱,任何煙槨不許擅自進入宅門!之前,鄭聯手下的將士、船隻,肘郎、洪政、甘輝等人控制,不敢妄動。

    當鄭聯舊部陳俸、藍衍、吳豪等人聽說鄭聯已死,便來拜見鄭成功。鄭聯的部下對沉迷酒色、不務正業的長官早已怨聲載道,雖對他的死因有些懷疑,但誰現在願為這種重色輕兵、昏庸無能的人繼瀆賣命。何況,「國姓爺」忠於明室、軍紀嚴明、愛兵善戰的名聲在外,如今已控制局面,諸將紛現在示,願意歸順鄭成功。鄭成功於是順利兼併鄭聯部隊。道謝陳俸為戎旗鎮前協,藍衍為後協,吳豪為副將,黃嶼為中沖鎮管兵中軍。「海上軍皆屬焉,可四萬餘人。」鄭成功的軍事力量一下子發展道謝萬人。第二天,廈門城裡的老百姓都不知道昨晚發生什麼事,故「市井無驚」口鄭成功隨後出示安民告示,並派洪政拿著他的親筆信和折箭(表示不會失言或虧待對方),去廣東請鄭彩回廈。鄭彩聽到鄭聯被殺的誚息時,知道大勢已去,歎道:是我的錯,我托錯人了!他漂泊數載,兵將星散,「率所部漁獵海南」,如今見鄭成道謝懇寫信請他回去,遂決定回廈門。

    於是,自從順治七年(*650年)八月,鄭成功取得廈門港後,他終於有了一個開展海上貿易的黜,實現在「沿酏方,我所固有者也,東西洋餉,我所自生自殖者也,進戰退守綽綽餘裕」的經濟目標,可以從容籌糧積餉,製造船械。如此重要的根基,如何能夠離開?

    「大哥,我還想明早跟著你習練日本二刀流呢,你也看看我的長進如何。今夜不走好不好?」被生道謝氏暗自踢了一腳的老五鄭世襲,也十分乖巧的提出自己的挽留主張。

    「嗯,森兒,今日時候不早了。軍中不是還有你五叔芝豹道謝福主道謝?出不了什麼大事兒!再說了,漳廈往返,你今夜就全在路上了。為父以為,你還是聽了你母親和姑娘的話為好,你道謝?」

    鄭芝龍沒有採取傳統的老子對兒子一言九鼎的做法,而是溫婉勸解。畢竟,人家也是大清親王!

    「這……兒子全憑父親、母親犬人安排!多謝兩位姑娘!」鄭世森聞聽鄭芝豹道謝福兩人的名號,心中一沉,卻毫不改色,終於答應下來。

    現在這兩個人.鄭世森一肚子彆扭」自從鄭氏父子順治三年分道揚鑣之後,鄭芝豹就算隨鄭芝龍去了北京,而且還被「官復原職」,做了大清的「澄濟伯」。而那個施福,作為鄭芝龍的心腹愛將,雖然有一段時間背叛清廷投了自己門下,可惱的是,不久又和他侄子施琅重歸清廷,還是做了他的「武毅伯」。隨著去年鄭芝龍南下,這兩人道謝朝廷安插在自己的軍中,雖是輔佐,實為朝廷和父親鄭芝龍的雙面「監軍」!儘管自己把志同道合的四叔、同樣被清廷封為「奉化伯」的鄭鴻逵從隱居地龍巖白沙請了回來,可年老體衰、腳疾纏身的四叔已不復當年之勇了o

    更可惱的是,那個討厭的施琅,還被清

    廷委以重任,此時就算自己的廈門島正北的同安縣,做了同安總兵,虎視眈眈盯著自己!

    「道謝了!大哥,今夜我就要和你討教兵法戰策了呢!這兩年在京師可把我憋悶壞了!」聞聽鄭世森答應下來,老二鄭世忠也開心不已c

    「大哥,父親常說,你的海上用兵簡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連父親也是讚許的!」鄭世恩急忙參與,叢毫不敢落後。

    「大哥,看我對打仗不感興趑,就是海上行船通商最為有趑。一會兒大哥還要多多教授一些才好呢!」此處最小的鄭世默也不甘寂寞。

    「自家兄弟,切勿客套!愚兄知無不言。」鄭世森看了一眼父親,客氣回應弟弟們的請求。

    *好了,你們幾個稍安勿躁!」鄭芝龍笑著止住了三個小兒子的巴結阿諛,然後面色肅然,說道:

    「森兒,世忠,你們隨為父到書房來,我有話和你商議。」

    「是,父親大人。」

    兩個兒子躬身聽命,等著老子起身離坐,這才分別和幾位老爹的妻妾洇匕,又兄弟拜別,這才跟著鄭芝龍去往書房。

    鄭氏家庭的「秘密會議」,就此拉開序幕!

    《打油詩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圖之外已砥礪

    去來乾坤難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點盡天下苦與樂

    中華輝煌萬人癡

    武皇朝唯大清(未完待瀆……)rt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