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屬國分等次 文 / 弘毅知難

    眾位大臣誤解了皇帝福臨的意思,還以為開了半天會,忙活了一大頓,最後卻要「形同虛設」了,紛紛出言勸解,一時間顯得有些亂哄哄了。

    「諸位愛卿,朕何時說過要廢止禁令了?」福臨出言制止了眾人的聒噪,看了一眼圖海和折庫訥,接著說道:

    「但你們要想出一個法子來,我朝怎麼厲行禁令,朝鮮又如何才能遵章守法。」

    ……

    繼續默然——皇帝沒辦法,大臣們也不是神通廣大,如何有法子呢?

    「皇阿瑪,兒臣有一策,或許可行。」關鍵時刻,還要俺這個穿越而來的小屁孩給你們解困吧。

    弘毅準備果斷進言了,正好在十幾位重要幹員面前樹樹自己的威信。本來當著皇帝的面這麼做,有些觸霉頭的意思,但誰讓你們都解不開我出的難題呢,那我就親自出馬好了。

    「好,朕和諸位大臣就洗耳恭聽吧!」福臨居然來了這麼一句,在他自己理解,現在玄燁言之有物,委實可以信賴。但在眾人眼中,那就等於說皇帝對小傢伙絕對是言聽計從了!

    「謝皇阿瑪!兒臣以為,既然禁不住,不若放!」弘毅高聲回奏!

    「放?」就連皇帝在內,所有人都是失聲驚歎。

    「胡言亂語!如何能放?這軍需物品必須要禁!」福臨率先表示強烈反對!其實他很清楚,以玄燁現在表現出來的心智。絕不會這麼沒頭腦的「胡言亂語」,但剛才群臣的眼神中表現出來的驚詫,也給他提了一個醒——我是皇帝,臣子功高蓋主的危險。就算放在皇子身上也是一樣的。呵斥一番,這就叫做有揚有抑,給日漸得意的小兒子提點提點。

    「皇阿瑪息怒,容許兒臣詳細闡述。」弘毅果斷下跪,但依舊挺起倔強的小腦袋。

    「許你詳述,說得不對——朕可是不會輕饒你的!」福臨在眾多臣子面前絲毫不給自己小兒子面子,儘管你近來神的朕寵愛,但你還畢竟只是個皇子,在朕這個皇帝面前,就必須低頭!

    「庶!謝皇阿瑪隆恩!」弘毅此時對不到二十歲的青年皇帝的心緒可是心知肚明:自己憑借後世的知識。如今日益展示了所謂高超的政治智慧。這種情況下。主動讓皇帝有個機會訓斥一二,那是好事,免得給自己平添許多麻煩。

    「兒臣所言之放。絕不是放開軍需物品。恰恰相反,我朝應該早日勘定《軍需則例》,而且不僅僅是管控軍需物品,而且更要牢牢管控各項『戰和方略所倚重之物品資源』,嚴格禁控其外流,決不可放任自流。」弘毅還是從「禁」開始說,這樣阻力小一些。

    「戰和方略所倚重之物品資源……戰略物資?」福臨抓住自己感興趣的新詞彙,重複了一句,而且還英明地「省略合併」了一下。

    「皇阿瑪聖明!戰略物資一詞實在是堪用!」弘毅終於煞費苦心通過皇上的口說出了這個後世常用的重要詞彙。

    「嗯,你不要阿諛朕。先說正題!」福臨雖然冷著臉,可心中對兒子的巴結還是十分受用的。

    「兒臣知錯!皇阿瑪,兒臣縱觀天下之物,大抵上可以分為御用之物、軍需之物、民生用度、貿易之物。御用之物乃是天子享用,自然不可輕視;軍需之物涉及戰和大略,更是緊要;民生用度事關社稷,也最為繁雜,更需重視;而貿易之物則是將前述三者剔除之後,尚有大額富餘,且利潤優厚之物。」弘毅跪著望向福臨。

    「嗯,有些道理。起來說話吧!」福臨到底還是心疼兒子的,找個機會就給「平反」了。

    「謝皇阿瑪!以兒臣愚見,御用、軍需、民生涉及諸物,都可算作皇阿瑪聖言之『戰略物資』,萬萬不可貿易外流。但大清地大物博,戰略物資之外,其他產量大、銷量好的物件,例如瓷器、茶葉、絲綢等,外藩趨之若鶩。我們可以將那些大清盛產的民人生活所需的一般物件,以及名貴褻玩之物,留下足額以備自用後,准許開禁貿易。一來可以取其厚利,二來嘛,可以懈怠朝鮮君臣民人之志於褻玩之間。」弘毅領命起身,嘴巴卻沒閒著。

    「嗯,也就是說,除了朕所定那些戰略物資不可外流貿易之外,玄燁認為可以將茶葉、瓷器、綢緞等民人用不完的剩餘之物准許貿易?」福臨再次耐心發問。

    「皇阿瑪聖明。」

    「如何貿易?」

    「皇阿瑪,朝鮮必須朝貢為本,藉以明確尊卑有序、天朝臣國的關係。我朝自然回賜依舊,但只為樹君威、布君恩。除此之外,仿照元金之市舶貿易,在路上、沿海開兩處口岸,准許朝鮮商人往來貿易。」弘毅努力回憶著後世看到的那些論述朝貢體系與朝貢貿易區別的章,引用其中的經典論斷。

    「朝貢回賜之例,前明已有,本朝沿用而已。玄燁卻要另開與朝鮮貿易,而且還是陸海兩路並開,目的何在?」福臨追問。

    「皇阿瑪,朝貢回賜不能廢,這是因為朝鮮屬國,不朝貢何以明尊卑、敬天朝?此中厲害前明亦是秉持。但另開貿易卻也是勢在必行。假使嚴格執行我朝禁令,不許任何物品私下貿易,僅憑朝廷回賜,即使優厚加賞,朝鮮君臣所獲也是不夠的。何況歷次貢物,與我了了寡寡而已,朝廷並無多少收益。但每次回賜,卻是格外開恩,就連皇阿瑪您不是也說『天朝所與使臣禮物,皆出自民間,誠恐擾費百姓』嗎?所以您歷次酌減,才有了剛才禮部胡尚書所說的那些定例。但即使如此,也是優厚有加。卻難填朝鮮行商私慾溝壑。」弘毅先拉攏禮部兩位滿漢尚書,看到他們都在點頭,又接著說下去。

    「何況我天朝上國,西洋諸藩國不論。諸如朝鮮、琉球等屬國往來朝貢,但歷朝歷代中國藩屬之

    國遠不止於此。可那是因為南明殘餘未滅,大清與諸多屬國交通阻隔所致。假以時日,大清的屬國必定遠多於前朝歷代!」弘毅只點了禮部管理的兩個屬國,故意忽略了其時理藩院統轄的所謂「屬國」,包括**、回疆、外蒙古、內蒙古、廓爾喀、哈薩克、尼泊爾、錫金、不丹、浩罕和俄羅斯等國。其中,漠西蒙古、漠北蒙古諸部,以及烏斯藏(**),那應該算作「本土」,其他那些後世的**國家。弘毅另有打算!

    「貝勒爺所言甚是!奴才敬佩!有皇上的宏圖大略。我大清必定開創萬事未有之盛世偉業!」禮部滿尚書恩格德及時頌揚一句。領著大伙齊齊下跪。人家小皇子說了他的業務範圍,這種美好的祝願,自己作為主管的尚書必須帶頭!

    「琉球國臣服大清忠心可嘉。可做屬國表率!」戶部尚書、覺羅郎球也緊跟著附和一句,而且聲勢頗狀!

    原來,自明初以來,琉球就與中國的關係十分密切。清朝建立以後,琉球使節於順治三年(1646年)來華朝貢,受到順治皇帝的親自接見。那時候的禮部尚書,正是覺羅郎球!從此,琉球使節與清廷往來不斷。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禮官張學禮為正使出使琉球。此後,每逢琉球新王繼位。都有清朝使節前往冊封與慶賀。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直至19世紀60年代,琉球始終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而且比大清的第一個屬國朝鮮更加忠誠、更加歸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直到順治十二年的時候,大清真正的「屬國」,其實也就是朝鮮和琉球而已。其他的諸如安南、暹羅等,要等到順治十七年之後,特別是康乾時代才正式稱臣納貢的。

    「嗯,琉球國主真心歸順,朕自然不會虧待與他!」福臨滿意的贊同郎球所言。

    琉球!琉球!我一定不讓你在「我的」歷史中淪喪於倭寇的鐵蹄之下!不但是你,華夏明圈中的每一位,我都要你們幸福和諧的依偎在中華的懷抱之中!更別說聞一多《七子之歌》中提及的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這些嫡生嫡子了!——小玄燁暗暗起誓!

    「玄燁,你接著說。」福臨發覺對面的小傢伙似乎有些走神,於是和顏悅色的提醒一下。

    「庶!兒臣適才聽聞皇阿瑪宣慰琉球國,一時感念其國忠心耿耿,自然是朝鮮的表率,也應該是今後大清所有屬國的典範!故而走神,請皇阿瑪恕罪!」弘毅急忙收攏心思。

    「不妨事,你接著說吧。」福臨想到總算有個讓自己滿意省心的屬國擺在那裡作為典範,心情大好。

    「庶!兒臣由此想到,對屬國可以做個秘而不宣的品評,分出個三六九等來,以備不時之需。琉球國忠心不二,可做一等,朝廷可以多加賞賜,以宣示其忠誠。而朝鮮如果依然首鼠兩端,等次必然落後,自然不能和一等屬國如琉球那般得利豐厚。」弘毅突然心中靈動,有了一番自己以前沒有想到的建議。

    說是沒有想到,其實這和米國後來區分的什麼盟國、戰略夥伴國、流氓國家、支持恐怖主義國家、潛在對抗性國家等等,乃是大同小異的道理。

    「此策不錯!恩格德、胡世安,你們禮部可以照此辦理,不過要秘而不宣,只做朕的參考即可。」福臨及時採納合理化建議。

    「奴才(臣)領旨!」兩位禮部尚書很感激的看了玄燁一眼——雖然「秘而不宣」,可得到了巴結主子的機會,還有盤剝屬國來使的由頭,這都不能忘了小皇子的給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