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九十章 ——家祭頌心聲 文 / 弘毅知難

    沒有人會想到,一道詔書居然史無前例的開始迅速成為四九城內外熱議的話題,傳播的速度和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不光是滿朝武和所有非富即貴的人們,即使是流落街頭、衣食不定乞丐,挑擔走四方的剃頭匠,還有各個唱班的戲子,這些所謂的「下九流」之人,也迅速加入了議論的大軍。也就是說,上中下九流人等,都立即開始詳細解讀當日這篇詔書!

    奇怪的是,不出半日,等到天色已晚的時候,京城所有人幾乎不約而同得出了數點共識,並且再一次以近乎「統一口徑」的標準開始了第二輪散播。其中主要的有:

    其一,詔書將「皇帝親領下五旗」之事輕描淡寫一般「廣而告之」了。結果是除了一小部分原本依仗旗主「威望」作威作福的貼身家奴倍受打擊之外,廣大普通旗民到時歡心鼓舞。畢竟,皇帝成了自己的真正「家主」,而且還有八旗俸餉處來確保衣食無憂,怎麼說都是好事;

    其二,通過設立「皇家僕吏局」,將包衣奴才的所有權「收歸皇有」。幾乎所有的包衣奴才因為自己能夠進入到「不入流」的吏員而感到無比欣慰:從此以後,咱也是吃皇糧的人了。儘管多了個婆婆——皇家僕吏局,但是,另一個方面,以後各家宗親貴胄要是肆意欺負咱,咱也不怕了,可以到「娘家」皇僕局去告發!對了,這個「告發」,是不是可以換個玩法呀?一旦主人家有什麼風吹草動,咱是不是可以去皇僕局討要點賞錢?要是不想被咱們揭發,那你主家兒是不是要好生相與咱們呢?……;

    其三,包衣奴才改為「皇家僕吏」,從入籍(招收)、考核、管理,到俸餉、調配,都被收攏在宗人府名下,各家家主只有「使用權」,而沒有了「所有權」,從而避免了家主利用家奴的陞遷干預朝政。所有有包衣門人的大戶,此條對他們來說就是頭懸利劍之舉;

    其四,不能自收包衣,也就少了窮苦漢人被迫投充的惡例,那這無奈逃人也就會越來越少,假借「逃人之法」要挾鄉里、訛詐管家的惡霸也會少之又少,廣為詬病的清初所謂「惡政」也就消散於無形了吧?這一條那些窮苦人家最為期盼;

    其五,小皇子玄燁,又多了一個顯赫的職務:皇家僕吏局掌印大臣!那可是一手拿住了諸位王公大臣的後院!看這架勢,宗室之內,除了岳樂,就是這位小爺了!

    其六,這位皇二子玄燁,生性純良,居然對毆打自己的奴才施以恩惠!萬萬想不到,真是萬萬想不到!假若這二皇子日後得以當上了皇帝,普天之下,窮苦百姓會不會過上好日子?

    其七,所有宗室貴胄、高官子弟,從今以後真的要在涉及刑律之時,小心自己的小命了,萬萬不可不知死活的托大逞威,人家皇二子都嚴守律條、不徇私情,難不成還會對你們這些「小蘿蔔頭」網開一面?大清律例是對宗室有所照顧,可今後,那些無休無止的體恤照顧就不作數了吧,一切只能按照明律例來辦了!

    其八,皇上親政、貶斥「攝政王」多爾袞以來,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詔書中,同時提到了皇太后和多爾袞!而且,對多爾袞並沒有使用任何誅心之詞,也許,皇帝真的長大了,有了一顆包容之心,也更加以仁孝治天下了……

    ……

    詔書在**頒布之時,也就是一大早,弘毅已經奉旨和岳樂一起,去了還沒有完工、卻初見規模的奉先殿,家祭太祖太宗諸位祖先。選擇這裡,而不是太廟,是因為太廟的祭祀屬於五禮中的吉禮,算國家儀式典禮和國家政務活動,準備繁瑣,要求嚴格,而且一年只進行一次。況且,太廟祭祀對象是先皇的「神主」,也就是「牌位」,關乎國家體制,隆重然而有些冷漠。

    而此時的奉先殿,恰好還沒精裝,但是佈置早已得當。讓宗人府宗令領著小皇子去家祭一番,就好像尋常人家有個大事小情的,立即在祖先靈位之前下跪祈禱一般,看似沒有那麼正式,其實卻是十分的居家、十分的親切。況且,托夢一事,正統性歷來存疑,而且有關皇太后與皇帝母子不和的內容又是不可告人,採取這種非正式方式,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慈寧宮和位育宮都是出了這個主意。與玄燁祭拜的同時,皇太后在慈寧宮佛堂,皇帝在位育宮佛龕前,都是同樣在做一次簡單的小小禱告。

    昨晚祖孫三人的「慈寧宮夜話」內容十分豐富,可以說是清初改革派、保守派,以及「穿越派」(權且如此稱呼吧!)三方勢力的一次正面交鋒,其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順利,至少看似如此。能夠一次良好結果,清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功「被托夢」,其不可沒!

    一本正經跪在奉先殿後寢殿努~爾哈赤畫像前,聽著一旁的宗人府宗令岳樂一番「天命所歸、上天庇佑……玄燁有德、堪降大任……宗室總理、協管家奴」之類的冠冕堂皇,弘毅還真是認認真真在心中暗自禱告了一番:

    一代英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先生,您是中華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民族英雄之一,是堪與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和明太祖朱元璋比肩的偉大的君主(北京滿學會會長、著名學者閻崇年先生語,弘毅較為認同),也是統一滿族、和親蒙古、降服朝鮮、憎惡倭國,為中華民族再一次大融合創造條件、鞠躬盡瘁的重要人物(國際政治愛好者、小小公務員曾弘毅語。畢竟,如果歷史一直延續在明朝朱家,內外蒙古都會是韃虜之地,朝鮮和日本也會漸行漸近,而對付小日本,明王朝實在是力不從心!)。

    我穿越而來,不是為了做什麼千古一帝,而是為了在十七世紀中葉這個關鍵歷史節點,給大清、給中國提供一個再一次領跑世界的機會,你可曾知道,不要再過二百年,你一手創立的大清朝(大金),就會在西洋人的堅船利炮下不堪一擊、顏面盡失,而後更是無休無止的恥辱和苟且、喪權與辱國!其後再過不到百年,東洋人又開始在這篇神聖的

    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以至生靈塗炭、人神共憤!

    這一切是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您的子孫後代自閉於世界,數次面對先進的科技明卻視而不見、熟視無睹?還不是因為孔門儒生變得因循守舊,再也沒有盛世漢唐那種包容萬象、寰宇共享的氣度和膽量?還不是華夏族人各自為營、互相掣肘,非要爭論個滿漢誰尊?……太多太多的原因,其實都可以在我們大清入關之際找到歷史的楔子,發掘改變的機會。

    要知道,此時此刻的歐洲明,也正是在飛速發展的跑道上剛剛起步,其實他們現在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遠遠落後於華夏明,華夏明也在明中後期與西方明打交道的年代裡積攢下了良好的溝通交流機制,傳教士的被重視,就是例證!只可惜,洋夷來勢洶洶,中華故步自封,就在順治、康熙兩朝,錯失了數千年以來最最緊迫、也是最後一次的發展良機!

    大清太祖太宗、列祖列宗,如果你們真的在天有靈,我,曾弘毅,又或者愛新覺羅·玄燁,懇請你們,以及中華民族各位祖先,保佑我能夠用自己的綿薄之力,講歷史的軌跡撥亂反正!畢竟,這片生你養你的皇天后土,決不允許被欺凌、被玷污!

    中華民族的歷代英靈,既然你們讓我自六個甲子之後的時空穿越而來,那你們一定是看到了中華再次崛起的種種艱辛和不易,一定是不滿於偉大復興所面臨的沉重的歷史包袱!既然如此,請你們保佑我!保佑我中華!保佑我中華民族!保佑我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獨領風騷再千年!

    中華民族,長盛不衰!

    「下九流」是指: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高台、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吹鼓手、巫、大神、梆、戲子、街、賣糖。在老北京方言中,基本上可以總結為:一流戲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龜,五剃頭,六擦背,七娼,八盜,九吹灰。

    :一流佛祖(釋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龍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燒鍋(酒廠,封建時代曾是最大廠家)六流當(當鋪)七商(商賈)八客(莊園主)九莊田(農夫)。這一說法似是受了道家田園情趣的影響)

    :一流舉子(舉人)二流醫(醫生、郎中、大夫、藥房先生)三流風水(風水先生、陰陽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書畫)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圍棋,標誌人)

    :一流巫(畫符唸咒招神驅鬼的南方巫師)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體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頭的(挑擔走四方的理髮師)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戲子(各類演員)八叫街(乞丐)九賣糖(吹糖人的)當然,從字面上看,上中下三個「九流」合在一起才是三九二十七行,其實不然,連七十二行也包在裡面了,因為每一流的行業名稱都包括著很多同行或類似同行的職業,比如下九流中第五流「剃頭的」,便把修腳的、跑堂的、拉車的,以及按摩、店員、舞女、幫閒等屬服務性行業的均算在內。

    奉先殿,位於紫禁城內廷東側,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明初。清沿明制,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後又多次修繕。奉先殿為建立在白色須彌座上的工字形建築,四周繚以高垣。奉先殿祭祀不屬於五禮之內,只是皇室私底下的祭祀活動,啥時候拜都可以。本來中國沒有奉先殿的設置,可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是個大孝子,覺得自己沒能在父母生前盡孝很羞愧,可是整天去太廟祭拜不但勞民傷財,而且違背以禮治國的傳統,所以在宮內設「內太廟」來充當皇帝的私人祖廟,方便祭拜。後來為了表明這不是禮制中的太廟,改名為奉先殿。奉先殿主要建築,前為正殿,後為寢殿。按清制,凡遇朔望、萬壽聖節、元旦及國家大慶等,大祭於前殿;遇列聖列後聖誕、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歲除等日,於後殿上香行禮;凡上徽號、冊立、冊封、御經筵、耕耤、謁陵、巡狩、迴鑾及諸慶典,均祗告於後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