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一章 ——開導五旗主 文 / 弘毅知難
其實,別看一屋子親王郡王的,這裡面就數著岳樂最年長了,其他人,不是幼兒(弘毅),就是少年,充其量還有幾位青年!
岳樂生於天命十年九月十九日(1625年10月19日),時年31虛歲,大清宗人府宗令。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四子,玄燁堂叔。再讓我們來看看剩下的幾位下五旗旗主的真實年齡和輩分吧——
正藍旗旗主:信郡王多尼,崇德元年十月十八日(公元1636年12月14日)生,時年16虛歲。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多鐸長子,玄燁堂叔;
鑲白旗旗主:顯親王富綬,崇德八年五月十七日(公元1643年7月2日)生,時年13虛歲。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豪格之四子,玄燁堂兄。
正紅旗旗主:巽親王常阿岱,時年15歲(此為杜撰,正史無考。但常阿岱為代善第七子、滿達海之第一子,滿達海天命七年,即1622年生,推測其長子應出生在滿達海十七八歲的樣子,也就是1640年前後)。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孫,玄燁堂兄。
鑲紅旗旗主:平郡王羅科鐸,時年20歲(此為杜撰,正史無考。代善長子岳托生長子羅洛渾,羅洛渾生長子羅科鐸,後兩人出生年月皆不可考!岳托生於1599年,死於1639年,假若岳托十七八歲生第一子,羅洛渾也是十七八歲生第一子,那麼推算羅科鐸應出生在1635年前後,則其時年為20歲)。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之嫡曾長孫,玄燁之堂侄。
鑲藍旗旗主:敏郡王勒度,崇德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公元1636年10月27日)生,時年20虛歲。清太祖努~爾哈赤堂侄、叔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第三子,玄燁未出「九族五服」的堂叔。
也就是說,論起真實年齡,在弘毅眼中,他們都還只能算是青少年序列!論輩分,基本都是順治皇帝福臨的兄弟輩、子侄輩甚至孫輩(平郡王羅科鐸)!特別是隨著叔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於今年五月初八病逝,現如今福臨的宗室長輩所剩無幾!這才有了福臨、玄燁父子二人要藉機將下五旗一網打盡的念頭,都是孤兒寡母的,誰不欺負誰傻帽!
入了銀安殿,岳樂稍一謙讓就落座主位,可誰來坐主客位卻頗費了一番周折:
論輩分,自然是二十歲的敏郡王勒度,可他偏偏是五位王爺中唯一一位不是太祖努~爾哈赤一脈的,自然不敢上坐;
論年齡,還有一位平郡王羅科鐸,時年也是二十歲了,可偏偏輩分最低,還要管玄燁叫叔叔,也是不敢無序;
論親疏,顯親王富綬是太宗皇太極一脈,和福臨、玄燁最為親近,偏又剛剛縱奴行兇,更是不敢造次;
論爵位,只剩下另外一個貴為「巽親王」的常阿岱,年齡也是不大不小,輩分也是玄燁長輩,可恰恰他今日遇到了平郡王羅科鐸,人家是代善嫡曾長孫,代表著代善一脈正枝宗親,既然皇上都說今日是商議「天家家事」,羅科鐸不坐,他自己雖是叔叔輩,最終也是不好坐這主客的位置。
於是,大家「謙讓」半天,最後終於百般無奈、不約而同得推舉皇上欽差、不到兩歲的娃娃玄燁來上坐!
弘毅故作謙虛推諉一番,直到岳樂瞅準時機發話,弘毅這才爬上座位,有模有樣地繼續「高高在上」。
「玄燁,皇上還有何聖訓?」岳樂明知故問。
「回四叔的話,皇阿瑪就是讓玄燁來給各位宗親吃一顆定心丸,其餘事務,全憑各位王爺自相商定。」弘毅打定主意,湯水不進的做派。
「哦,我們幾人剛才正是在說這旗務。」岳樂點頭,若有所思之後,抬頭望著正藍旗旗主、「執掌旗務」堪堪六年的信郡王多尼說道:
「多尼,我們正藍旗是個什麼章程呀?」
「這個……」多尼冷不防被岳樂點名,居然身子輕輕一顫,面露難色,左顧右盼其他幾位旗主半響,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岳樂也不在意,自己接過話茬,自說自話起來:「咱們正藍旗,原本是太祖之五子莽古爾泰、十子德格類兩人先後所領,但兩人難承天意,先後中暴疾,不能言而死,此乃天意也!於是,太宗將正藍旗和正黃旗先合後分,成了新的正藍旗和鑲黃旗,並將正藍旗交予肅親王豪格統帥。九王多爾袞專政之時,害了肅親王性命,這才將正藍旗交予了十王多鐸。唉……」
岳樂說完,打量著幾人。果然,顯親王富綬聽到自己父親豪格的事情,早已是掩面而泣。而多鐸之子多尼,聽到岳樂提起皇上最最痛恨的多爾袞兄弟三人,更是心驚不已,又見富綬哭泣,愈加心煩意亂。
「哦,原來正藍旗還真是不好管帶呢,先是損了太祖五子和十子,後來又少了肅親王,唉,信郡王你也真是不容易呀!」弘毅似有所指的跟了一句。
「這、這……」十六歲的多尼更是慌了神了。
弘毅那一句話,暗示這正藍旗先後葬送了三位旗主了,有兩位還是「中暴疾,不能言而死」!這聽起來,簡直和**裸的恐嚇無異了!岳樂那句話,也在暗示這正藍旗,你多尼作為多鐸之子,本來統領的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這正藍旗,本王願意奉還顯親王,鑲白旗嘛……」多尼終於有了一個貌似不太吃虧的主意:兩旗互換。
「不不,鑲白旗剛剛犯下大錯,本王……本王和母妃早就商議過了,本王年幼無能,無法統領一旗,懇請皇上親領,本王我只願做個梅勒章京(清代八旗官名,一旗之副職,職數不定。順治十七年後改稱「副都統」)就好!」十三歲的顯親王富綬一聽多尼所言,立即停止了無謂的抽泣,慌慌張張開口說出了岳樂早就教授妥
妥當的說辭了。
「這……這……」多尼傻眼了。
「多尼,正藍旗乃是大旗,人口兵丁不比鑲白旗少,你又能確保不出惡奴傷主之事嗎?」岳樂也是正藍旗人,這幾年趁著多尼年少,早就將旗下事務料理的井井有條。作為正牌旗主的多尼,至於具體的旗務,還真是一頭霧水。
「本王……」多尼再次語塞。
「四爺爺,侄孫還是認為,下五旗不能一股腦全推給皇上親領呀!」二十歲的平郡王羅科鐸,發現兩個「年少無知」的小旗主根本不是玄燁和岳樂的對手,眼看著就要對玄燁和岳樂言聽計從、壞了大傢伙的大事了,急忙施以援手。
「哦?為何不能?」「四爺爺」岳樂問道。
「侄孫以為,其一,下五旗之所以為下,是在突出皇上親領之上三旗的威儀,沒有了『下』,又何來『上』呢?」羅科鐸有備而來,見岳樂沉思不語,他繼續說道:
「其二,下五旗人口兵丁原本雜亂,不如上三旗規制清楚,貿然請皇上親領,這些個瑣碎旗務,豈不是讓主子心煩?四爺爺,二叔,您二位說是不是這個理兒?」羅科鐸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主意站得住腳,在其它幾位的眼神鼓勵下,衝著岳樂和他「二叔」玄燁,侃侃而談起來。就連弘毅,此時竟然也在頻頻頷首!
「其三,我們幾人小王幾輩都世受皇恩,豈能因為現如今一點旗務瑣事就全身而退,枉食皇俸?那也忒不懂事了不是?」平郡王羅科鐸後,一派器宇軒昂、大義凜然。
「瑣事?」弘毅開口了,用力抬了抬自己纏著夾板繃帶的左臂,一臉慍色,接著說:「平郡王,你說我這騾馬市受創雖不是什麼大事,但皇室威儀現如今就在下五旗一不值了不成?今日可以踢倒我一個小小多羅貝勒,可長此以往,保不齊下五旗的奴才就敢去午門砸場子鬧事了!」
「二叔息怒,二叔,侄子不是這個意思呀!」羅科鐸嚇得趕緊抬屁股頻頻給弘毅施禮。其餘四位也都是暗暗心驚。
「呵呵,平郡王不必如此,玄燁只是打個比方罷了。不過,你說的前兩條也是有理,諸位王爺以為呢?」弘毅換回乖巧模樣,繼續發問。
「平郡王所言有理,我等不敢枉食皇俸。」幾位異口同聲,除了富綬。
「枉食皇俸事小,裹挾帝室事大!」岳樂突然重重說道,一下子把幾位王爺齊齊從椅子上震到了地磚上,跪成一圈,「哇啦哇啦」分辨不停。
「幾位,我皇阿瑪曾不止一次和我說過,當年承續大統,若不是兩白旗裹挾九王,身為旗主的九王多爾袞斷斷不會窺伺皇位。可一到了關鍵時候,下五旗為什麼就不能和皇上心意相通呢?」弘毅聲音不大,卻十分有力的讓殿內鴉雀無聲。
「富綬再請皇上親領鑲白旗。」富綬帶頭了。弘毅口中的兩白旗,正白旗早在多爾袞亡故之後就被福臨親領,成為上三旗之一。現如今,只有自己的鑲白旗成為這歷史的罪人一般。
「多尼……多尼願意交出正藍旗,請皇上親領!」
終於,有兩位表態了。還有三位默不作聲。
弘毅衝著身旁的吳良輔點了點頭。
「莊親王、和碩承澤親王妃到!」吳良輔抽身到殿門口,大聲通傳。
幾位王爺不約而同回頭望去,只有平郡王羅科鐸癱了一般無動於衷。
玄燁和岳樂都起身到門口迎接這位莊親王和他的母妃、和碩承澤親王妃那拉氏。莊親王博果鐸時年不過六週歲,可卻承襲去年亡故的和碩承澤親王塞碩的爵位,是玄燁的堂兄。關鍵一點,就是博果鐸早在順治八年就被改旗鑲紅旗!雖不是旗主,卻是年幼的親王,而且還是皇太極的親孫子、福臨的親侄子!
也就是說,現如今的鑲紅旗,旗主為「多羅郡王」,並非太宗一脈。旗內卻有位「和碩親王」,而且是帝系一脈!這鑲紅旗的事物,早就被收攏在皇帝的手中了。
「各位王爺免禮!本妃聽說四叔安郡王在府內與幾位旗主商議旗務,就陪著博果鐸來了,很是冒昧。」塞碩的未亡人、王妃那拉氏款款施禮說道。
「本王原將所領旗務交與皇上叔叔親領!羅科鐸,你呢?」六歲的莊親王博果鐸直入正題,大聲質問跪在地上的二十歲的堂侄平郡王羅科鐸。
「小王……小王也願意……」平郡王羅科鐸無奈應允。這莊親王一到,他就明白自己這個早被架空的鑲紅旗旗主只有妥協的分了,否則,人家帝系一脈就能讓自己沒幾天好日子過了!
一旁的正紅旗旗主、巽親王常阿岱,鑲藍旗旗主、敏郡王勒度,眼看著這猝不及防的一幕,都是暗自思量起來。
常阿岱的正紅旗,旗下梅勒章京覺善,福臨親政之後就命其「專領」正紅旗梅勒章京一職,實際上早就將一旗旗務收攏的十分牢靠。
勒度的鑲藍旗,旗下梅勒章京藍拜,也是在福臨親政之後就命其「專領」鑲藍旗固山事,和覺善如出一轍。
兩位旗主心裡清楚,此時自己再不表態,門口的吳良輔就會一聲一聲把這兩個管事的正主「通傳」進來,那時候自己假使再不同意,恐怕第二天就沒了旗內諸多供奉,闔府上下,總不能喝西北風吧……
十五歲的常阿岱終於抬起頭來,說道「小王懇請皇上親領正紅旗!」
「咳……咳……,本王也願附議,恭請皇上親領鑲藍旗……咳咳……」二十歲的勒度近來身體日益虛損,眼看時日無多,也就不願意去耗費這些個力氣了。
於是,滿清八旗史
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在導演兼男二號玄燁、製片人福臨、主演岳樂、配角若干人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殺青!
「九族五服」,九族中,縱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孫、曾孫、玄孫;橫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圍繞著縱橫向的九族,形成九族與五服的家族結構。
關於太祖之五子莽古爾泰、十子德格類兩人先後「中暴疾,不能言而死」一事,後世猜測應該是皇太極所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所謂「莽古爾泰、莽古濟、德格類姐弟三人謀反案」。
「多羅」滿語寫作d,是滿語的稱美之辭,相當於漢語的「禮、道、理」之意,冠以在郡王和貝勒頭銜之前,有「禮的、道的」意思。
「和碩」,滿語寫作,其義為四方之方,東北角、西北角之角。將其放在爵位之前,有統轄、管理一方的意思。
和碩親王,滿語寫作ici,也就是一方之王。
正史中,敏郡王勒度死於順治十二年十二月,的確是時日無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