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 ——兼領火器營 文 / 弘毅知難
木蘭演武場,御帳。數十根粗大的蠟燭早已點燃,中央還擺放著一個御用火盆,來驅散仲秋之際草原上的寒氣。
大多數人此刻的內心的確是哇涼哇涼的,本以為紅衣大炮就算是「神器」了,可對付一個什麼星型城堡竟然如此費力,假若四方蠻夷都將這星堡學了去,大清朝的軍威何在?
看著階下一群默不作聲的大臣,福臨倒是心情愉悅,望了一眼同樣正在偷著樂的岳樂,才說道:「眾位愛卿,怎麼都不說話呀?哈哈,朕看這星堡的確堪用呀!」
「啟稟皇上,老臣也以為這星堡在那歐羅巴早已通行,足可證明其威力了。」湯若望按照皇上的授意,是坐在下首的位置上說話的。
「皇阿瑪,兒臣也以為,此星堡乃是以石料修築,自然比土木結構的四方城結實,再加上這稜角伸出,普通炮丸的確難以奏效!」弘毅也趁熱打鐵!
「好,眾位愛卿可有異議?」福臨廣泛徵求意見。
「臣等(奴才)無異議。」
「噶達渾,兵部可從湯老瑪法那裡取來圖紙樣式,會同工部加以詳細規制。朕以為,就可以先在北海之濱的烏蘭烏德加以試用,若有奇效,可推行邊遠要塞!」
「奴才領旨!」噶達渾這兩日來成了九卿六部所有人眼中的香餑餑,而他自己,也暗自慶幸跟對了幕後老大!
「皇阿瑪,兒臣還有一問!」弘毅在下面高聲說道。
「哦,朕的多羅貝勒還有何問?」福臨讚許的點了點頭。
「兒臣以為,既然歐羅巴諸國都早已採用此星堡,那麼假若蠻夷侵我華夏之地,而後廣築星堡掣肘大清八旗,該當如何是好?再者,新式火繩槍開來也已經在西洋諸國普及,更是不得不防。」弘毅滿臉疑惑的發問,卻是衝著一眾大臣,說出了他們心中最大的憂慮。
「這個……眾位愛卿,玄燁此問該當如何呀?」福臨也有些吃驚,暗暗讚歎小小玄燁的未雨綢繆。
「湯老瑪法,您?」岳樂畢恭畢敬的向湯若望作揖。
「這個……這個星堡,時下在歐羅巴的確橫行無阻,尚且沒有輕易攻取的法子……」湯若望的白皙臉龐瞬間變了個通紅。
看著湯若望的窘態,所有人都已心中暗暗驚奇,連星堡的始作俑者都沒有破解之法,那二阿哥的問題就無人可答了。
弘毅就等著湯若望尷尬了,雖然不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眼下作為耶穌教會的忠實教士,讓他過於順風順水也是不能夠滴。這個星堡的破解之法,其實自從幾個月前弘毅將草圖交給老湯,就已經開始仔細揣摩了。
「皇阿瑪,兒臣雖然沒有良策,卻也有些思量,不知可否拋磚引玉?」弘毅啟奏。
「好,來!」福臨很是提氣,自己的兒子實在是給自己長臉!
「庶!兒臣以為,星堡之能,在於目前炮丸之弱。紅衣大炮和臼炮威力雖巨,但其之能直射,其炮丸也只是以鐵丸為主,鮮有開花爆炸!兒臣以為,假若能將炮丸高射,越過城頭甚至城牆,並確保每彈必開花,鐵質彈丸碎裂無數而飛濺,則可以大量殺傷守城士卒,迅速動搖其軍心。再者,假若炮丸可以命中城牆之後起火、爆炸,其威力自然是一枚枚鐵丸撞擊不可同日而語的!而用此炮此彈進擊壕溝之內的鳥槍兵,簡直易如反掌。至於火槍,首要的就是在大清推而廣之,並且早日形成陣前使用的良法,譬如前明鳥銃的『三段擊』法,可以加以改良,依托新式火槍之利,方可大成!」弘毅一下子把熱兵器時代的炮兵戰術和單兵火槍戰術和盤托出,同時提出了對付今日「圍攻星堡」之困和昨日「壕溝+鳥槍兵」模式的破解之策,卻高估了清初人們普遍的理解水平。
「……」所有人都是沉默,因為絕大部分人沒聽懂。
「兒臣願意領命火器營,請工部兵部派遣能工巧匠,參照前明『開花彈』的巧藝,使彈丸於爆炸之時發散無數破片,若石榴多子一般,是為『榴彈』和『榴彈炮』。兒臣願請旨,必定於數年之內研製出如此神彈神炮!」
弘毅信誓旦旦,挺胸而立。所謂「榴彈」,也叫「高爆彈」,就是最普通的炮彈,多為鋼質外殼內填裝高爆炸藥與雷~管。炸藥被雷~管引爆後,炸裂的外殼變成許多高熱銳利的彈片以高速四散。彈片是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在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將近70%的步兵傷亡是由炮彈爆炸所產生的破片造成的。
「這?……」福臨望了望岳樂,看到他也是一頭霧水的樣子,自己也實在是不好唐突決定。
「皇上,老臣在歐羅巴也曾聽說這種神炮神彈,老臣願意協助貝勒爺一試!」湯若望這次急忙站起來,走到玄燁身邊,跪倒啟奏。剛才安郡王岳樂詢問之時給不出破敵之策,一是因為自己的的確確對當時歐洲最先進的軍事技術掌握得還不夠十分精通,壓根就沒有聽說過弘毅提到的「榴彈炮」。二是作為耶穌會教士,自己畢竟還是西方人,假若東方中央帝國處處走在歐羅巴之前,自己的地位一定是江河日下的,到那時如何繼續充當帝師的角色?但現在這位小貝勒爺居然說的**不離十,再一次把湯若望拉回了現實,那就是,天主的使者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自己必須亦步亦趨,以實現天主的意圖,做好耶穌的僕人!
「既然如此,就按多羅貝勒玄燁所言,著兵部會同工部,研製榴彈、榴彈炮!多羅貝勒玄燁、欽天監監正湯若望二人,兼領火器營左右總統大臣。」
「臣等遵旨!」
「好!還有那新式火繩槍也要抓緊時間仿製改進,我大清必須擁有天下所有精良火器!此事火器營也可一體承擔,會同兵部近日就拿
拿出個可行的章程!」
新任火器營左右總統大臣的弘毅和湯若望趕緊領旨,眾人也是一口應承。
「哦,對了,這幾件事也一體納入兵部『密局』管轄範圍,不可洩密於中外!」福臨的確是善於納諫,昨天弘毅只是一提這保密事宜,作為皇帝居然可以活學活用,當下在弘毅心中拉分不少!畢竟,即使是在後世,保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不可懈怠!
其實,榴彈炮在十七世紀的的歐洲已經出現,它的彈道較彎曲,彈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垂直方向下落,因而彈片可均勻地射向四面八方,威力巨大。只不過此時此刻,人類還沒有真正發明可以用作炮射的現代榴彈。原始的榴彈最早是由中國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製造的,當時的榴彈典型設計是在一個中空的金屬容器中填滿火藥。士兵只需點燃油繩,然後盡快將榴彈投擲出去。在當時的戰鬥模式中,榴彈並不十分有用,其簡易設計又使得它異常危險。直到18世紀,這種武器才逐漸被人們摒棄。歐洲人到了15和16世紀,也學會了製造榴彈,並極大地提高了榴彈的威力,恰恰中國同一時期的明朝也開始使用一種叫做「開花彈」的火器。
弘毅不強求能夠一朝一夕就研發出實用的榴彈、榴彈炮、扳機擊髮式火繩槍,甚至更先進的火種式火繩槍、齒輪式火槍,還有後來的線膛、各式燧發槍,乃至佛格森式來福槍!(這就不必多說了吧!)更為重要和長遠的思考,是通過弘毅的努力,為中華民族盡快建立和儲備一批現代火器製造方面的專家人才隊伍。
當然,此次動議的附加產品就是,一歲五個多月的小玄燁,第一次有了正兒八經的官職——大清火器營左總統大臣!
要知道,正史上最早設火器營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選八旗滿洲、蒙古習火器之兵,另組為營。營兵有鳥槍護軍與炮甲兩種,額定滿洲、蒙古每佐領下鳥槍護軍六人,炮甲一人,分內外二營操演,在城內的為內火器營,分槍、炮兩營。在城外的為外火器營,專習鳥槍。內外二營,共有鳥槍護軍五千二百多人(內有護軍校、藍翎長、隊長各一百二十人,並有筆帖式十六人掌移)炮甲八百八十人,養育兵一千六百五十人(備補充鳥槍護軍),三種兵總數是七千八百多人。內外火器營分別定時訓練,除操演槍、炮之外,並操演步射、騎射及各項技藝。統領火器營的為掌印總統大臣一名,總統大臣若干人,一般由王公、領侍衛內大臣(正一品)、都統(正一品)、前鋒統領(正二品)、護軍統領(正二品)、副都統(從二品)內派充任。也就是說,一旦兼任了這個職位,小小玄燁不僅僅有了爵位——多羅貝勒,而且有了一個相當於不低於從二品的官職,而這個時候,內大臣也不過從一品。關鍵是,這位相當於從一品的「大人」,不過是一歲半的孩童!
歷史再一次發生了耐人尋味的變化……
三段擊是十六世紀所出現的一種火繩槍戰術,在當時火槍無法連續射擊的情況下,這種戰術彌補了火槍射擊速度慢的缺點。在明國和日本都出現過三段擊的記載。這種射擊方法在連發火器未發明時是一種快速持續有效的射擊方法。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初期平定南方(雲南)的將領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近似於歐洲的半迴旋戰術。當時火繩槍雖然比弓弩威力大,但是火槍射擊完後要經過放入火藥,放入鉛丸(當時真正的子彈並沒問世,有的國家甚至用隨處可見的石頭),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鉛丸和火藥,在點燃火繩瞄準敵人,射擊完後偶爾要清理槍孔,(若是使用燧發槍則除了瞄準,幾乎可以省去這段時間)所以放一槍大約要一分鐘,(燧發槍則為半分鐘,熟練的只要15秒左右,而且雨天也能使用)而射擊完後的間隔近距離作戰的敵人就會衝鋒(尤其是騎兵),而火槍隊會受到很大的損失。所以西方國家就想出了一種戰法,火槍隊先分三排,第一排射擊完後第二排射擊,第二排射擊時則第排和第三排交換位置,到後方裝添火藥等,第二射擊完後再第三排射擊,第二排同開始的第一排交換位置,補充彈藥,第三排射擊完後再由第一排射擊這樣來會循環間隔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前期的火繩槍兵用此戰法可以連續不斷的打擊敵人的士氣,並且可以驚嚇敵人騎兵的馬匹,在中世紀時被封建騎士們所畏懼。而到了燧發槍的問世時,由於對各種天氣的適應性(雨天或下雪天可使用)以及裝填的迅速和便捷(燧發槍可省去點燃的程序,減小了發射失敗的幾率並縮短了發射時間),燧發槍搭配三段擊戰法可以有效地打亂敵人的陣型並且給敵人造成大量的傷亡。因此火槍也逐漸在軍事舞台上成為主角,加速了西歐封建勢力的滅亡。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