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功封貝勒爺 文 / 弘毅知難

    順治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慈寧宮。

    皇太后布爾布泰今天十分開心,在皇帝過來請安的時候,將昨日午門獻俘禮的詳細過程,翻來覆去問了個遍,特別是聽到自己的小孫子將那屢次進犯大清的羅剎給兜了老底的時候,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蒙古黃金家族才是當年那個小小莫斯科公國的正主兒,還順便給皇帝安插了一個「天子沙皇」的尊號,開心得不得了。福臨也是心情極佳,暗暗為自己委派玄燁出馬的英明決策叫好。

    「皇帝,你剛才說小玄燁是坐著輦轎出了午門的?」皇太后笑著問。

    「是呀,兒臣在上面瞧著,一開始還說這個小子不懂禮數,幸虧吳良輔看出了端倪,說這樣一來,那羅剎人就只能抬著頭回復了,顯出了我皇家威儀,哈哈!玄燁心思縝密呀!」福臨也是樂不可支,順便表揚了一下自己的寵臣。

    「那他昨天穿的什麼服飾?」皇太后沒有繼續接這個話題,而是突然追問。

    「這……玄燁當日就是平常衣服。」福臨明白了,皇額娘這是想讓自己給玄燁一個爵位了。經過昨天的考驗,小玄燁也不負聖望,如願上演了一齣好戲,福臨已經開始一點點打消了「玄燁不過是皇太后一手調教、耳提面命的傀儡」的想法,那場合,那應變,別說皇太后不在場,就是在場,滿朝上下,又有誰能說得明白、講得清楚呢?看來,自己的這個小皇子的確是天生瑞異的。既然這樣,何不將他爭取到自己這邊來呢,為己所用,也省的皇太后與他太過親密,倒顯得自己與他是毫無人情了!

    「皇額娘,兒臣也在考慮,可以給玄燁一個爵位了,只是他年紀尚小,兒臣也正在壯年,倉促決定,就怕引起朝野議論……」福臨講了自己的實話。

    皇太后低頭不語了。是呀,皇帝沒病沒災的,突然任命一個不滿兩歲的小皇子為親王郡王的,這不是詛咒皇帝嘛!

    「不過兒臣倒是有一個章程,那就是兩個皇子一起晉封,這樣一來,群臣也就不會胡思亂想了。」福臨看到母親低頭不語,突然有一種感動,那種久違的母親對兒子思慮周全、一心維護的感動,於是不想讓皇額娘繼續為難了,趕緊說出了下。

    「哦?倒是個辦法,只是皇長子福全未有建功,這兩個皇子的爵位不可太高了。」皇太后也分明注意到皇帝福臨今日對自己突然表現出來的親情,自然心生感念,主動予以迎合。

    「額娘說得對!」福臨省去了一個「皇」字。

    「兒啊,我們娘倆好久沒有單獨說些個貼己話了……」皇太后也動容了。

    「額娘,以往都是兒子不好,讓你生氣牽掛了……」

    「別說這些傻話,額娘知道你從小受了委屈,額娘也是心中不忍……皇帝放心,這小皇子額娘給你好好教養,將來他們長大成人,就做你的左膀右臂,助你開疆拓土、揚威天下!」皇太后的意思,是說自己絕對沒有助長皇子、威脅皇位的打算!

    「額娘!……」福臨心中的的確確是落了一塊石頭,儘管是恍恍惚惚的一塊石頭。

    兩日之後,宗人府議決,皇帝准奏,「功封」皇二子玄燁為「多羅貝勒」,「恩封」皇長子福全亦為「多羅貝勒」,兩位皇子同著貝勒朝冠、補服、輦轎,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並登載於皇冊。鑒於兩位皇子皆未成年,不必另起府邸,仍分居乾東五所。

    明眼人都明白兩位皇子雖然一同冊封為多羅貝勒,但份量卻是大大的不同。玄燁是「功封」,是以功勳受封,爵位可以世襲罔替,也就是說,假若日後玄燁不能繼承大統,他的嫡長子、嫡長孫一樣可以時代承襲「多羅貝勒」這一爵位,所謂「旱澇保收」了。這可是「八大鐵帽子王」之外唯一的特例!足見皇太后、皇帝兩種力量都對這位小皇子的器重和提攜!而福全則為「恩封」,是以天潢近支得封,他如果當不了皇帝,他的子孫爵位皆以次遞降,代次降至第七等的「不入八分鎮國公」止,這就比玄燁差了不止一個層次。

    這樣的巧妙安排可都是暫代宗人府宗令、安郡王岳樂的主意。

    去年十二月初五和今年五月初八,原宗人府宗令碩塞叔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先後亡故,岳樂就順理成章成了宗室的首領,說話辦事更加有力度了,也更能領會和實現皇上的意思了!

    正如福臨預料,前日在午門之外親眼見到皇二子揮斥方遒、怒責羅剎、大揚國威、行止有度,諸位議政大臣、九卿乃至滿蒙漢各族群臣,都以為不按慣例「功封」尚在襁褓的玄燁為多羅貝勒實屬應該。至於皇長子福全,只不過是跟著沾光,無可無不可了。還真是沒有幾個人去牽強附會的揣摩皇家是否有立儲之意……

    弘毅在東二所實在是坐不住。他深深知道,單憑幾句「天朝上國與蕞爾小邦」的說辭,在時下嫉妒奉行「叢林法則」的國際政治大環境裡,根本就是毫無用處,只能用來糊弄一下毫無「國際」、「國家」概念的國人而已。當下對俄羅斯最要緊的,對內是提升大清軍力,對外則要在談判桌上謀取利益最大化!這兩步棋,目前只能靠自己勉力為之。當然,有了貝勒爵位,自己可以作為的空間也就大大增加了……

    眼下就有一件事情,多羅安郡王岳樂要請多羅貝勒小玄燁過府「玩耍」。當然,儘管作為現如今宗室頭面人物,這件事還是要和皇太后和皇上稟報之後才辦的。兩位上位者自然也是立即應允,雖然目的不同:皇太后布爾布泰認為宗室貴胄親近自己的孫子,可以為今後打下良好的基礎;皇帝福臨認為,自己的這位堂兄乃是自己親政以來的得力助手,讓他多影響一下小玄燁,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弘毅更是求之不得:

    一則,他知道後來的這位「和碩安和親王」岳樂可與其先輩不同,他是清初改革派的代表,全力支持順治皇

    帝的一系列改革,大膽啟用漢人,緩解與漢族地主階級的矛盾。他還力主停止圈地,使人民能正常從事生產活動。要不是後來順治早亡、保守派「四大輔臣」被任命為顧命大臣,一味復辟首崇滿洲的政策,使得清朝在康熙初年出現了倒退的現象,岳樂也不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鬱鬱不得志。好在康熙帝及時剷除了鰲拜,大清才沒有續寫元朝的悲劇。儘管康熙親政後再一次重用這位堂叔,可新版玄燁還是想盡力避免這位清初改革派被閒置許多年的情況發生。二則,現在有一人正在安郡王府邸等著自己,這個也是皇帝福臨知道的。

    多羅貝勒玄燁乘著自己的新配備的紅色轎輦,一行數人,包括同樣乘轎的樸氏、孫氏,十分興奮和期待的往安郡王府所在的「四王柵欄ila」而來。

    穿越一年多了,這是弘毅第一次出宮,而且是來「四王柵欄」,也就是後世的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一代。這條街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南邊,再往西還有一個警察博物館,都是弘毅和小艾當年經常轉悠的地方,在這裡,他們讀過牆上的《東交民巷百年歷史》展窗,知道了英國使館、法國使館、美國使館和俄羅斯使館的位置和歷史。而這個安郡王府,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被法國公使買下,成為法國公使館,就在東交民巷和台基廠大街的交界處。「故地重遊」,弘毅時不時掀起轎廂上的窗簾,悄悄向外打量,自己和小艾當年的身影似乎早已印刻在兩旁蒼青色的院牆上、走進了深邃的歷史中……

    「小艾,你還好嗎?」弘毅忍不住又一次感傷起來,幸好是坐在轎子裡,外面護持轎輦的小功子沒看到這位又一次無緣無故淚流滿面的小貝勒爺。

    「多羅貝勒、皇二子到——」安郡王府的右門早已打開,安郡王岳樂也早已站在月台上躬身迎候。雖是論輩分自己是四叔,可眼前這位可是現今大紅大紫的皇二子玄燁,況且他天生奇才,也深得岳樂喜愛。

    「玄燁給四叔請安!」弘毅哪裡肯到了正門前,去心安理得接受岳樂的迎接和參拜?於是早早就在栓馬樁前就喊了一句「停」,自己下了轎子,憨態可掬、搖搖晃晃才登了幾層台階,卻被岳樂趕緊從台階上下來迎住了。

    「哈哈,貝勒爺,您還是讓樸嬤嬤伺候著好了,不礙事兒的!」岳樂關切的說,那意思就是弘毅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樸氏的懷裡登門進府。

    「不必,四叔。侄兒這次是來好好瞧瞧四叔的府邸,每一處景致都不想錯過呢!來之前皇瑪瑪還特意囑咐,要侄兒好好看望您和福晉,現在就要去給四嬸子請安才好呢!」弘毅擺制止了樸氏上前,從容說道。

    「奴才謝過皇太后恩典!」岳樂趕緊面朝北邊、紫禁城的方向打千兒行禮,之後才拉起玄燁的小手,一同進了府門。

    按照皇太后的意思,弘毅先進內宅拜見了自己的四嬸、和皇太后同為博爾濟吉特氏的安郡王嫡福晉。這位福晉也是常去宮中走動之人,自然十分瞭解皇太后對於這位小孫子的喜愛不同尋常,再加上宮中、坊間各色傳言,對弘毅那可是十分上心,好吃的好喝的招待不停。弘毅也是既來之則安之,好好享用了一番,只是把樸氏、孫氏在一旁忙壞了,一會兒倒水一會兒剝皮的。

    「四叔,您府中可有什麼『西洋景兒』讓侄兒瞧瞧?」弘毅看著禮數都差不多了,就準備辦正事了。

    「哈哈,四叔這裡今兒個還真有一個洋景兒,那就請貝勒爺過去瞧瞧?」岳樂剛才看著小玄燁大快朵頤,還以為這個小毛孩忘了正事了,聽了這句話才放下心來。

    兩人不帶任何隨從,進了岳樂書房的密室。

    等在這裡的,一位是兵部尚書噶達渾,還有一個,就是那日被從午門直接提到兵部的別科托夫。此時的別科托夫,已經沒有枷鎖上身,正通過通事的翻譯,小心翼翼的向噶達渾匯報著什麼。見到岳樂和皇二子進來,別科托夫倒頭便拜。岳樂他是一進了通州大營就認識了,而這位看似嬰兒的小皇子,更是在他眼中猶如天神一般可敬。

    原來,早在午門獻俘之前,弘毅就和岳樂溝通好了,今日受邀前來,也是兩人商議的結果。

    弘毅並沒有立即搭理別科托夫,而是十分謙恭的將岳樂和噶達渾分別請上主位,自己才「爬」上了岳樂右手的客位。見岳樂和噶達渾微笑著示意貝勒玄燁可以「主審」了,弘毅也不再托讓。

    「別科托夫,雖然你這次戴罪立功,供述了斯捷潘諾夫的種種罪狀,但你也是罪孽深重,輕易不可解脫。你可知道?」弘毅冷冷說道。上次在位育宮和福臨、岳樂商議羅剎降兵的處置,弘毅就提出要為我所用的建議:既然費了好半天勁兒才一窩端了,假使輕易釋放,得不償失。況且六千人馬圍困一個小小的四百多人的呼瑪爾城,竟然真是耗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可見這群匪軍也是極有戰鬥力的,並非烏合之眾。如果能在其中物色一兩個堪用之人,特別是善於火器使用的,那可就是求之不得了。畢竟沙爾虎達雖然善戰,卻每次都要有求於朝鮮的鳥槍兵,這讓包括福臨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些憋屈。而這種人才,自然首選兩個匪首,而且側重於「二號匪首」。

    跪在下面聽俄語通事複述之後,別科托夫急忙頻頻磕頭:「尊貴的大人,我也是迫於生計、被逼無奈才走上這條路的。那沙皇……哦,不不,那莫斯科的大公他早已覬覦偉大的博格達皇帝、天子沙皇的廣袤土地和豐沛物產,一批又一批的派遣遠征軍,以經商貿易或者探險考察的名義,深入阿穆爾河……哦不,是黑龍江流域為非作歹,作為一個小小的隊長,我也是敢怒不敢言呀!還請大人們看在仁慈的聖母瑪利亞的面子上,饒恕我吧!」

    「饒恕你?哼哼,那要看你有多大的用處了!」弘毅這一句話,可全然不似當日在午門之外的義正言辭,頗有些市井小人的蠅營狗苟,讓岳樂和噶達渾都微微皺了皺眉頭,可又說不出什麼不妥。兩國交鋒,如果一味學那宋襄公,只怕會落

    落得一個「蠢豬」的該死下場了。

    「我,我有用處呀!尊敬的皇子殿下,我熟悉羅剎國在遠東地區的所有堡壘據點,我知道他們每個據點的人員數量、火力配備,我可以引領博格達大軍去消滅他們!我,我還會修理火槍,打的也是很準的;我……我還會……」別科托夫使勁搜刮自己的長處,如果座位上那個小傢伙不喊停,他甚至最後都會說自己十分擅長和俄羅斯妓女**!

    「你會修理槍械?」弘毅聽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及時打斷了別科托夫的絮絮叨叨。這個別科托夫如此表現也是弘毅心中有數的。那日岳樂進了牢房,弄清楚匪首的官職大小,就直奔別科托夫而來,一句「首惡必辦」,就嚇得這個探險小隊長屁滾尿流,忙不迭供出了他們現如今的最高長官斯捷潘諾夫,還有歷任匪首的斑斑劣跡。岳樂趁熱打鐵,說了一句「華夏中國,地大物博、人傑地靈、應有盡有」之後,這小子立即明白了,說自己願意皈依華夏,效命朝廷!而且還當場對著他的那位聖母瑪利亞發下了毒誓。

    「啊?是的!殿下!我精於此道!」這時候弘毅就是說你會造飛機嗎?估計他也會說「我精於此道」!但事實上,這個別科托夫的確沒有撒謊。作為一名聖彼得堡的資深混混,他接觸燧發手槍的時間確實比較早,為了能在和情敵決鬥的時候佔有先機,他對自己的手銃可謂瞭如指掌,也的確做達到了「彈無虛發」的程度。

    「尚書大人,明安達禮說此役的確是吃了一些羅剎人火槍的虧,看來果有此事了。可否請您將此人帶回兵部,校驗一下他所言虛實?」弘毅示意同事這句不必翻譯,轉向噶達渾。

    「貝勒爺,下臣這就去辦!」噶達渾說外,就要將別科托夫押回兵部大牢。

    「大人且慢!」弘毅攔住了噶達渾,繼續對別科托夫說道:「你知道什麼是天主的安排嗎?」

    這下子可把別科托夫嚇壞了,終於點到了他最最敬仰的天主,急忙手劃十字,不斷稱頌聖母瑪利亞。

    「本貝勒爺會讓你知道,天命不可違,你們的那個什麼沙皇,現在就成了上帝的棄兒了!」

    「偉大的天主的使者,聖母瑪利亞作證,別克列夫誓死效忠於您,效忠於天主的使者!」作為一名虔誠的東正教徒,面對兩歲不到的天主的使者,別科托夫發下了毒誓。

    「你可願意入我大清旗籍,做我的奴僕?」弘毅惡狠狠問道。

    「我願意!我尊貴的主人!」

    於是,在安郡王岳樂的府上,不久就多了一個高鼻子黃頭髮的洋人奴才,這是多羅貝勒玄燁「寄養」在此處的……

    貝勒朝冠:頂金龍二層,飾東珠七,上銜紅寶石。夏朝冠前綴捨林,飾東珠三。後綴金花,飾東珠二。吉服冠、端罩皆與郡王同。

    貝勒補服:色用石青,前後繡四爪正蟒各一團,朝服通繡四爪蟒,蟒袍亦如之,均不得用金黃色,餘隨所用。朝珠絛用石青色。餘同郡王。朝帶色用金黃,金銜玉方版四,每具飾東珠二。佩絛皆石青色,吉服帶色用金黃,版飾惟宜。佩絛亦皆石青色。崇德元年,定貝勒冠頂三層,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六。前捨林,綴東珠二。後金花,綴東珠一。帶用金鑲玉版四片,嵌寶石四。順治九年,定冠頂共嵌東珠七,捨林、金花各增嵌東珠一。帶四片,每片嵌東珠二。服用四爪兩團龍補及蟒緞、妝緞。

    貝勒明轎一,暖轎一。自貝勒以上,用輿夫八人。紅蓋,紅幨,紅幃。餘如郡王。

    清朝宗室貴族的等級制度,自和碩親王以下、輔國公以上,共6個等級的貴族統稱「入八分公」;與之相區別的,有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一至三等鎮國將軍、一至三等輔國將軍、一至三等奉國將軍、奉恩將軍等六級爵位,則統稱「不入八分公」。「入八分」與「不入八分」的「八分」是指八種待遇的標準。「不入八分」者不能享受這八種待遇。八種待遇是:朱輪(紅車輪);紫韁(乘馬用的韁繩);寶石頂(一品用珊瑚頂,寶石頂在珊瑚頂之上);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馬坐褥;門釘(府門上的釘)。

    岳樂襲郡王爵並改號「安」後,府亦稱為安郡王府,就連府所在胡同的地名也稱為「四王柵欄」(岳樂為清太祖**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第四子,故俗稱「四王」,柵欄是之置於胡同口用於防盜的攔擋物,日啟夜閉)。

    蠢豬者,偉大領袖毛~主~席對宋襄公的批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