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教訓老閹奴 文 / 弘毅知難

    原來,今天是順治十二年的六月初四,節氣正好是小暑。此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福臨聽剛剛身體復原就被自己叫回來重新執事的吳良輔說,這小暑,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天貺節」,「貺」的意思是賜贈,即天賜之節。傳說宋代的皇帝這一天要向臣屬賜「冰」和「炒麵」。民間還有叫法作「曬衣節」,人們在這天要把衣服和書籍拿出來晾曬,謂之「曬龍袍」,據說此日晾曬後,可以避免被蟲蛀。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是因為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反正名堂說法一大堆,對於入關不久的滿族皇帝,可謂受益匪淺。正好十三衙門來報,說是皇上的正牌寢宮乾清宮就要竣工,主體建築早已完工,就剩下內部裝潢了,幾件事情一下來,福臨的興致極高,又受了關於小暑節氣種種說法的啟發,就啟奏皇太后,請她老人家出宮,去煤山登高一望。皇太后聽了皇帝的說法,是要請老人家出外走走、去去濕氣,也就欣然應允,並要求帶上兩個皇孫同往。

    弘毅和福全隨著聖駕出玄武門,逕直登上了煤山,一路上,福全大呼小叫看得不亦樂乎,而弘毅則沉穩了許多。這倒不是故意,原來順治年間,後世「景山公園」裡的那些建築群還沒有成型,一路上倒是有些荒涼,看的弘毅有些意興闌珊而已。好處是登山的話,路線選擇都差不多,又讓弘毅禁不住回憶自己和小艾遊覽景山公園的情景來。

    一行人在吳良輔的引領下,沿著煤山東路逶迤而上,自然是先到了前明崇禎皇帝上吊的地方。自從有了上次和同安王鄭芝龍共同祭拜崇禎的事情之後,福臨到了這裡也是再次憑弔一番。在那棵大槐樹下,福臨突發奇想,下旨立即將這棵無辜的大樹加上鎖鏈,名之曰「罪槐」,以慰民心。弘毅看著歷史在自己面前「重複」,也是感慨良久,進而從自己的小轎子上下來,也是有模有樣祭拜了一番。

    之後,一行人來到了其時煤山上僅存的建築「壽皇殿」前,吳良輔稟報皇太后和皇上說,這就是煤山最高處了。兩人正要下來觀賞一番,弘毅卻說:「那裡不是更高嗎?」大伙順著小玄燁所指方向,發現西南不遠處確實是有一處山頭,比壽皇殿的位置更高些。

    「是呀,為什麼不去那邊登高一望呢?」福臨也是不解,問領路的吳良輔。

    「回主子的話,此處所在就是這煤山現有規制的最高之處了,那前明的皇帝們,也都是在這裡御覽宮城。西邊那山包雖然地勢高一些,確實沒有什麼講頭的……」吳良輔小心作答。

    「難道這裡就有講頭嗎?」弘毅不等皇帝說話,就接過話茬。對吳良輔,現在是趁熱打鐵,繼續滅一滅他的威風才好!皇太后在一旁也是默不作聲,等著瞧小孫子的表演。

    「回二爺的話,這壽皇殿乃是前明皇帝大行之後停靈之所……」吳良輔本來是想用明朝皇帝停靈一說來驗證這處所在的規制極高,連皇帝死了也要在這裡暫時安放,可見這是宮城外十分重要的地方了。可惜的是,他恰恰說了弘毅最想聽到他說的東西!

    「大膽,前明皇帝停靈?一個失政於天下的故明皇朝,他們的那些個皇帝大多是些玩物喪志的廢物,皇阿瑪雖然數次祭拜崇禎,乃是因為他雖亡國,卻有些志氣,最後也自縊於天下,但求死身而保全姓,也算是可悲可歎、可憐可敬了。但你今天,卻要我皇瑪瑪和皇阿瑪也要來學那些無能的明朝皇帝不成?」弘毅不得不佩服自己落井下石的本領是越來越高了。

    「奴才不敢,奴才萬死!」吳良輔作為老狐狸,現在真是學乖了,見勢不妙,就是跪倒謝罪,不再囉嗦了。

    「算了,這裡的確不是什麼御覽宮城的地界,皇帝呀,哀家看玄燁說的也沒錯,那處山包不高,離這裡也不遠,似乎還是中軸之上,登高一望如何?」皇太后滿意的看了看玄燁和福全,打了個圓場。

    「兒臣也是這麼想的。」福臨發現今天老娘沒有藉故再算計吳良輔一番,趕緊應和。弘毅找茬的目的只是為了繼續在吳良輔身上施壓,而不是趕盡殺絕,自然也是不再多言。

    到了煤山的最高處,皇太后和皇帝安坐在早有小太監一路小跑背上來的御座之中,俯瞰下去,宮城景色一覽無餘。諾大的宮城方方正正的擺在眼前,宮殿樓台的規制也是清晰非常。

    皇太后一邊一個孫兒,不時的指指點點,讓他們去辨認何處是什麼所在。福全出宮的次數屈指可數,根本就是一頭霧水,而同樣難得出宮的弘毅則回答的準確無誤,又是讓眾人吃驚不小。福臨對小玄燁的回答偶爾有拿不準的地方,就回頭去問吳良輔,每次也是得到肯定的答覆,說二爺所言無誤!這吳良輔現在對皇二子可是加了十二萬分的小心了,別說這小子辨認的十分準確,就是真有個偏差,他現在也是絕對不敢在皇太后面前就指出小皇子的錯誤了。

    「皇瑪瑪,為什麼叫煤山?這裡沒有煤!」福全進入語言敏感期後,對什麼問題都有可能提問了。

    「福全呀,皇瑪瑪也要問問這些前明的老人才行了呢!皇帝知道嗎?」皇太后故意點了吳良輔的將。

    「朕還真是有所不知,吳良輔,仔細回話!」福臨無奈。

    「庶!回皇太后和大阿哥的話,這座山原本不叫煤山,據說此山元代就有了,叫『青山』來著,於其上建有延春閣。前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將挖掘宮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積在『青山』上,以破壞元朝的『國運風水』,就把延春閣基址牢牢壓在山下了,從而形成現有的五座山峰,稱「萬歲山」。也就是從那時起就在這裡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又稱『煤山良輔說完,偷眼看皇太后和皇帝,特別是那小祖宗玄燁,發覺幾個人都是頻

    頻頻點頭,心下大寬,悄悄抹了一把腦門上的汗水……

    說完了閒話,御駕終於開始觀望起宮城,只見宮殿巍峨、氣派非凡,特別是一站在弘毅指出的中軸線之上,自玄武門起,欽安殿、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再到保和、中和、太和三大殿,這在福臨手中重新崛起的中軸線主要建築,金碧輝煌、無與倫比,極大地滿足了福臨「天下共主」的自豪。

    「好啊!吳良輔,你看朕的宮城,比那前明的宮城如何?」福臨忘了要雪藏自己的老奴才的心思,一高興還是讓吳良輔上前回奏。

    「回主子,大清的宮城可比明朝的宮城強了一萬倍!」

    「比前明的強?」福臨來了興致。

    「豈止是強呀主子,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吳良輔見拍到了點上,也有些飄飄然。

    「皇阿瑪,既然不可同日而語,為什麼都叫宮城?」不能指望福全了,弘毅再次親自出手。

    「哈哈,二阿哥說的有道理,那這兩個宮城,又如何區別呢?」福臨心情好,就想聽聽這歷來有大智慧的二兒子有什麼主意。

    「兒臣年幼,還要吳公公教我!」有些事,你躲是躲不掉的!

    「奴才不敢!」吳良輔以不變應萬變。明擺著玩不過,咱還躲不起呀!

    「既然吳公公謙虛,那本阿哥就在皇阿瑪面前賣弄一番了,吳公公,說的不對的地方,你來填補!」弘毅也不再逼迫,轉而面相福臨,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好啊,二阿哥,你就詳細說說,皇阿瑪也好考較一下范承謨這些日子教給你的學問!」福臨轉身回了御座,準備好好聽聽。

    「兒臣遵旨!」弘毅語氣淡然,卻忘了自己週歲多一點的身軀,配合這種神情,著實是有趣極了,引得皇太后差點笑出聲來,在她心裡,能不能講出個所以然倒是其次了。

    「皇阿瑪,這宮城,前明也稱紫城,取『三垣』中的紫微垣,其中北極星又叫北辰,是天的中心,為天帝之星,而北斗七星則為天帝車駕。這組恆星是『運乎中央、臨制四方』的天帝所居,又稱其為『紫宮』。皇阿瑪是天帝之子,天子在人間的皇宮應天象而建,所以紫城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格局,與天帝相類。」

    這番言論福林不知聽了多少遍,但這次是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發自肺腑,自然是受用非常,也就頻頻點頭。

    「但皇阿瑪,我大清入關,上承天意,下安民心,自是那氣數已盡的前明所不能比擬,因而,這宮城正名也應該順天意安民心。兒臣斗膽,請皇阿瑪給宮城正名!」弘毅恭恭敬敬跪倒啟奏。

    「哈哈,好!今日朕陪皇太后登高,御覽宮城,正好開一先河!不過,宮城正名可事關重大,玄燁,你可有主意?」福臨輕輕扶起弘毅,滿眼笑意的問道。

    「兒臣以為,可在『紫城』二字之間,再加一個『禁毅胸有成竹的樣子。

    「禁字?為何?」

    「皇宮自古又叫『大內』,是禁地,而紫禁城,自有宮禁森嚴之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上一言,九鼎至尊,帝王未言,不可亂語,此皆為禁!」弘毅不適時宜的瞧了一眼吳良輔,嚇得這老奴趕緊悄悄後退半步,低頭不語。

    「好啊,皇帝,你的二阿哥說得如何?堪用否?」皇太后對前面什麼天帝、紫城之類的不慎感冒,但是聽到最後,終於來了興趣,也說到了她的心裡去了,於是連忙促成此事。

    「好,吳良輔,傳朕旨意,自今日始,京師宮城正名為紫禁城,這煤山名字也是太俗,既然今日皇太后登高御景,也一併改為景山,西華門外南台為瀛台!」福臨說道。

    「景者,高大也。《詩?殷武》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再者,皇瑪瑪和皇阿瑪今日至此『御景』。而且,這皇家紫禁城,足以為萬民景仰了。那南台三面臨水,襯以亭台樓閣,恰似海中仙島瀛台!兒臣祝賀皇瑪瑪、皇阿瑪!」玄燁背著小手振振有詞,再一次得到了福臨的讚賞,也讓所有隨駕侍奉之人齊齊跪倒、高呼萬歲。

    從景山返回紫禁城的路上,皇太后一直將玄燁抱在懷中,一路上,皇太后只問了一句話:「二阿哥為什麼要對付吳良輔呀?」她得到的回答也只有簡單的一句:「閹奴之患,在主不在奴!」

    皇太后聽了先是一驚,繼而點了點頭,再也沒有言語……

    過了幾日,順治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福臨突然下旨,命工部鑄立十三衙門鐵牌,再次強調閹寺中「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托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牌,世世遵守。」……

    正史有記載。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手機用戶.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