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昌平伯 文 / 楚禹

    宮裡出來的人通常要比旁人敏感得多,葛全能從一個大字不識的小太監一躍而為宣府鎮守中官,除了聰明外,這鼻子更是敏感的驚人,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又什麼事能說,什麼事不能說。若是連這點本事也沒有,他葛全也就活該掃一輩子地,因此看到施泰和楊俊一塊從寺裡出來時,出於對這兩人身份的敏感,他那刻心都差點駭得跳出來。

    施泰是什麼人?那是郕王府的管事太監!

    郕王又是什麼人?那是那今天子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未就藩的親王、爾今在京師留守的監國殿下!

    楊俊又是什麼人?那是五軍都督府後軍左都督,掛鎮朔將軍印,充宣府總兵官楊洪的親兒子,同時也是大明宣府鎮萬全都司的都指揮使,朝廷正二品的武官大員!

    現在,親王府的管事太監和邊鎮將帥的兒子一起出現在寺廟中,是一塊來上香禮佛的,還是一起來捐香油錢的?

    呸,咱家就是傻子也知道這事不簡單,他們幹什麼,又想幹什麼?

    葛全越想越驚,他不相信寺裡的楊洪會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正和郕王府的管事太監在一起,他更不相信施泰和楊家人會是偶然相遇在這立化寺。

    若是楊洪完全知道這事,也完全知道施泰的身份,那他躲在這立化寺見施泰,為的是什麼?

    葛全不敢去想,也不願去想,這水不僅太深,而且還是一潭禍水,隱隱指向親藩勾結邊鎮這等大逆之事,饒是葛全膽再大,他也不敢趟這混水,他只想離這禍水遠遠得,越遠越好!

    葛全很想知道楊洪和施泰在寺裡都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可這事卻不是他能打探的,沒辦法,誰讓他這幾年在宣府如同傀儡般,連個自家的親信人都沒有,如今陡然碰上這等要命的事情,連個合用的人手也沒有,也該他倒霉。

    如今他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要麼裝作沒看見楊俊和施泰在一塊,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提,把這事永遠爛肚子裡帶進棺材裡;二是馬上回去向宮裡發去密奏,也不添油加醋,只想自己看到的事情報上去就行。

    選擇前者是有很大風險的,萬一這事被旁人密報了上去,不管施泰和楊家人密會立化寺所圖為何,親藩和邊將勾結的大罪肯定跑不掉,他葛全知情不報,斷然不會有他好果子吃,就是興安再怎麼器重他,力保他,他也別想獨善其身,能在宣府鎮守這任上再做下去。事情不嚴重,他或許還能在宮裡二十四監謀個差事,繼續當他的葛太監,事情若是嚴重,恐怕腦袋就得搬家。

    選擇後者卻是什麼風險也沒有,照直說說行,至於宮中怎麼看這件事,就和他葛全沒關係了。監視邊鎮將帥本就是他鎮守太監的職責,他只要盡到本份,把看到的報上去就行,便是真出了什麼事情,任誰也怪不到他葛全頭上。

    便是郕王知道他葛全打他的小報告又能如何?等皇上大軍班師,他這監國便要就藩,一個成年的親王總不能一輩子呆在京城不走吧,等就了藩,他一個藩王難不成還能找他皇帝家奴的麻煩不成!

    在轎子裡想來想去,葛全終是拿定主意,一回去就把這事密奏上去,而且這密奏還不能讓那請來的師爺知道,更不能讓他執筆,得讓內書堂來的親信小太監執筆,免得事有不機給漏了出去。要知道這宣府可是他楊洪的地盤,若是知道自個這個安穩了幾年的鎮守太監突然暗中給他使壞,依他楊家的勢力,還能有他葛公公的好嗎!

    葛全那邊前腳剛走,這邊楊俊和施泰也都看到了那頂往東去的小轎,楊俊看著那頂轎子有點眼熟,卻一時想不起是哪家府上的,便揮手召來守侯在外的親兵隊長,問他:「剛才那是什麼人?」

    「回大爺話,剛才是鎮守葛公公的轎子。」

    這親兵隊長是他楊家的家丁出身,對楊俊向來都是稱呼大爺的,而對楊信和楊能則是「二爺」和「三爺」。

    葛全?

    楊俊恍然大悟,難怪看著眼熟,原來是葛太監的轎子,聽說葛太監是這立化寺的常客,一月總要來上幾趟,聽人說,他是為了求菩薩讓他重新長出那活計來,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卻真是叫人笑掉大牙了。不過葛太監怎麼連寺門也沒進就走了?

    楊俊心下奇怪,問那親兵隊長,對方卻也搖頭不知。

    走就走了吧,反正自個現在也是見不得光的,越少人知道他回了宣化越好,免得叫人給參上去,楊俊這麼想著,便笑著回頭招呼施泰,卻見施泰一臉擔憂的望著葛全遠去的轎子,道:「楊指揮,葛公公會不會是瞧著咱家,這才走的?」

    「嗯?」

    施泰這麼一說,楊俊也打了個突,但隨即不在乎的笑了聲:「無妨,我父子還不把他葛太監放在眼裡,諒他也不敢嚼什麼爛舌根子,這宣府可沒他葛全什麼事。」

    聞言,施泰忙也放下心思,笑道:「咱家行得正,不過是來寺中上香與楊指揮偶遇罷了,不怕他葛全嚼什麼舌頭根子。成,菩薩也都拜過了,那咱家這就告辭,楊指揮放心,楊帥的事情就包在咱家王爺身上了!」

    聽了這話,楊俊忙滿臉堆笑,拱手作輯道:「有勞公公了,我父親這個昌平伯可就拜託郕王殿下了!」

    「楊帥為國效忠四十年,戰功赫赫,早就應該封爵了,楊指揮放心,我家王爺如今代天子監國,封爵之事不過小事,只要我家王爺向皇上請封,皇上便無不允之理。」施泰不敢受楊俊的全禮,側身避了。

    「來人啊,替我送施公公!」

    楊俊笑著便將幾張銀票塞到了施泰手中,施泰掃了眼,發現都

    是一萬兩一張,臉上的笑容更是燦爛。

    當下,就有楊府的親兵上前護送施泰出城,待人走後,楊俊的笑容瞬間逝去,一臉陰沉的走向立化寺的後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