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急變驟起 文 / 楚禹

    獨石、赤城、龍門分屬開平、保安、龍門三衛,地處宣府東、北兩個方向,亦為屏障宣府本鎮的三道防線,若此三堡有失,則開平、保安、龍門三衛門戶大開,瓦剌軍長趨直入越過邊牆後向西可攻宣府本鎮,向南則可直接攻打懷來、居庸關,進而威脅京師。

    太宗皇帝當年設邊宣大,立開平、保安、龍門三衛指揮使司後,於獨石堡、赤城堡、龍門堡分設千戶所,又令三衛於龍門至獨石及黑峪口的五百五十餘里地內,凡隘口通車騎者以百戶守之,通樵牧者以甲士十人守之,如此大費苦心,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構建邊牆防線,為的就是能夠確保宣府這個京師的西北門戶能夠不失。

    如果說宋失幽燕而國弱,那明失宣府則必亡國,有如此認識,自然不難理解太宗皇帝為何會如此重視宣府邊牆的防禦了。

    二弟楊能帶來的消息讓楊俊感到驚慌,他從萬全右衛過來時,阿剌還在邊牆外遊蕩,既不進攻,也不後撤,顯是打得觀望風聲的打算,加之阿剌所部人馬不多,故根本不認為阿剌會吃了豹子膽敢來攻打宣府,可現在對方不僅來了,且一出手就直指獨石、赤城、龍門三堡,這哪裡還是觀望風聲想佔便宜,而分明是下了血本要將宣府連根拔起啊!

    三堡無論哪處失守,宣府都要為之動搖,眼下御駕就在懷來往宣府來的路上,這個節骨眼上要是被阿剌破了邊,後果可不堪設想,很難想像興沖沖前來親征瓦剌的皇帝在聽到宣府失邊的消息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不愧是楊洪的兒子,在意識到三堡失守的後果後,楊俊立即上前拉住楊能,急聲問他:「父親除命我援救獨石外,可另有安排?」

    「父親除讓大哥去救獨石外,已經讓開平衛都指揮趙玫前往守備獨石,龍門衛指揮夏忠率本部前往守備龍門,又令署保安都指揮魯宣率部守備龍門千戶所,另外還讓我和三弟同守馬營,父親則與鎮守葛公公坐鎮宣府統籌全局。」

    楊能一氣說完之後,從親兵手中接過一皮囊,「嘟嘟」的就往口中灌水,一眾隨他前來的親兵也是人人累得前喘後吁,顯是這一路趕得甚急,根本顧不得歇腳。

    「趙、夏、魯三位指揮都是父親的老部下,也都是跟韃子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有他們在,阿剌想要打破三堡可沒這麼容易。再有我率部援救獨石,你和三弟駐守馬營,那便是萬無一失了,事不宜遲,我這就去點兵前往獨石增援趙將軍,你找到三弟後也不要耽擱,馬上趕到馬營,眼下御駕就要到我宣府,這個時候可不能出差子,要是出了事,我楊家這一門可就」

    可就什麼,楊俊沒有明說,楊能卻是理會得了,忙點頭道:「大哥放心,我這就去找三弟,有我兄弟二人在,馬營就絕不會有失,倒是大哥那邊卻須小心,父親說阿剌同時攻打三堡不過是虛張聲勢,赤城和龍門皆是重堡,阿剌手中缺乏攻城器械,人馬又少,根本不可能拿得下,他的真正目標是守備薄弱的獨石,此舉不過是迷惑我們,好讓我們分兵防禦,使他有機可趁。」

    「阿剌鼠輩耳,若不是也先在西邊打破了陽和口,他哪裡來的膽子敢來攻打我們宣府,此輩色厲內荏,沒什麼好怕的。」

    說到這裡,楊俊突然想起什麼,猛的轉身看向那兩個來報信的急遞使,大聲喝問道:「你方才說什麼?」

    那使者被楊俊這一喝給嚇了一跳,慌忙再次稟道:「稟都司大人,大同急報,瓦剌大軍已破陽和關口,大同總督西寧侯宋瑛、武進伯朱冕戰死,都督同知石亨和鎮守太監郭敬下落不明,四萬大軍皆沒!」

    說完,抬首去看都司,卻發現都司大人的視線已經落到不遠處一個滿身污穢不堪的白髮老頭身上,然後就見都司大人揚起右手朝一眾親兵下令道:「拿下這二人!」

    一眾親兵聞令忙哄然應是,衝上前去不由分說便將陸清和郭太監圍了起來。

    急變驟起,陸清和郭太監來不及有任何反抗就已被眾親兵按倒在地,這會就算他們反抗也是無濟於事的,雙拳尚且難敵四手,況一個是都快入土的老頭,一個是拳腳功夫不怎麼厲害的親軍小校呢。

    郭太監身子被楊俊的親兵按住,臉也被死死貼在地面上,羞怒之下,破口罵道:「姓楊的,咱家和你沒完!你等著,咱家絕不與你善罷干休!」

    陸清卻沒有郭太監的羞怒之感,也沒有郭太監這種身陷囹圄卻仍嘴硬的本事,當那使者說出大同兵敗,石亨和郭敬下落不明時,他就知道楊俊不可能再放他們走了,換作是他,同樣也不會放這個「下落不明」的大同鎮守太監走,因為此刻你郭敬應該出現的地方不是宣府鎮萬全右衛的永嘉所,而是因大軍慘敗而人心惶惶的大同!

    沒有羞怒,卻不代表他就此認命,他也不能認命,十幾萬條人命在等著他救,大明的皇帝在等著他救,他不能被抓!

    陸清用力叫喊起來:「楊大人,我是錦衣衛,我是天子親軍,你不能拿我,你不能拿我!」

    近乎絕望的聲音帶有幾分咆哮,可是楊俊卻根本不為所動,他冷冷的看了眼怒目正對於他的陸清,笑了起來:「本官連鎮守中官都敢拿,況你這小小校尉,你道你搬出錦衣衛這張大皮就真能唬得了本官嗎!先前放你走,只因本官並不知你等底細,現在,本官如何能放你們走!郭敬,你身為大同鎮守中官,卻不思報效皇命,竟然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哼,這一回神仙也救不了你了,你就等著被皇上下旨凌遲處死吧!」

    楊能在旁邊聽得糊塗,忍不住低聲問楊俊:「大哥,郭太監怎麼跑咱們這來了,那個錦衣衛又是怎麼回事?」

    楊俊一邊示意親兵將自己的座騎牽過來,一邊對楊能道:「此事回頭再與你說,軍情緊急,我這就回去點兵趕往獨石,你也不要耽擱,稍作歇息之後馬上去找三弟。」

    &nb

    sp;

    楊能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什麼。

    楊俊翻身上馬之後,護衛的親兵隊長看了眼被按在地上的陸、郭二人,上前請示道:「大人,如何處置他們?」

    楊俊一勒馬韁,頭也不回道:「將人捆了帶上。」隨後兩腿一勒,揚手就是一鞭,「駕」,身下那匹青蔥色的蒙古駿馬霎間便撒蹄向前疾奔而去

    作者語:明代長城通稱邊牆。

    另請喜歡本書的讀者能夠在翻閱之餘順手收藏一下本書,這個收藏對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支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數據,謝謝。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