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旗

正文 第十七章 將門虎子 文 / 楚禹

    準確的說,讓郭太監感到不可思議的那群人並不是從永嘉堡的軍驛走出來,而是從永嘉堡的百戶所走出來。(永嘉所隸萬全右衛,乃永嘉堡百戶所在,故人稱永嘉所)

    百戶一官原是蒙人軍制,又稱百夫長,元末農民大起義時,紅巾軍韓林兒的大宋政權,徐壽輝的天完政權、陳友諒的漢政權都亦設此官職,大明太祖高皇帝建國後,因與紅巾軍一脈相承,這百戶、千戶之職自然也沿襲了下來。

    百戶所一般隸屬於千戶所,長官稱百戶,秩正六品,下轄二總旗、十小旗,兵額一百二十人。如周雲義這洗馬林堡左墩哨的什長,其實便是小旗官,這什長只是他在軍中擔任的職務差遣,而非官名。用後世陸軍軍官體系定義的話,周雲義這個小旗什長其實就是佩帶少尉軍銜的排長。

    正從百戶所走出來的那群人也注意到了陸清一行,起先都沒有在意,但等看到為首的郭太監時,那群人的領頭者臉上同樣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陸清正奇怪郭太監幹嘛死盯著人家看,可沒等他出口詢問,郭太監就跟著了魔似的,一下就衝到了那群人面前,然後指著領頭那個身穿灰色儒袍,頭紮網巾的中年男人厲聲喝問道:「施泰,你不在京中伺候郕王殿下,怎的跑到宣府來了,你可知私通邊鎮是要殺頭的!」

    那施泰做夢也沒有想到竟會在此地碰上郭敬,郭敬又一上來就給他扣了個殺頭的罪名,頓時嚇得愣在那裡,半響,方才醒悟過來,慌忙解釋道:「郭郭公公,咱家可不是私通邊鎮,咱咱家是奉了郕王殿下吩咐給杭娘娘家送壽禮的。」因為緊張,話說得結結巴巴,額頭也滲出了汗來。

    郕王殿下?

    聽了那施泰的話,陸清臉色一變,下意識的朝前走了兩步仔細打量起那幫人來,這才發現,那叫施泰的中年男人和郭敬一樣,也是個面白無鬚的太監,而他身後那幫隨從,除了四個孔武有力的護衛,其餘三人看著也似是淨過身的太監。

    郕王殿下便是當今正統皇帝朱祁鎮的親弟弟朱祁鈺,也是將在一個月後取代其兄成為大明皇帝的景泰帝,史書稱之為明代宗。

    私通邊鎮,結交內侍不但是朝廷武百官的大忌,更是藩王的大忌,郕王朱祁鈺做為一個沒有就藩的親王,倘若他的內侍真被人扣上私通邊鎮的罪名,那他這親王便成了眾矢之的,意圖不軌的污水是怎麼也洗不清的。

    好在施泰並不是來私通宣府邊將,替郕王做些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而確實是來給郕王新納的側妃杭敏家送壽禮的,因此在起初的緊張後馬上鎮定下來,胸口也升騰起一股無名怒火來,莫名其妙被人如此嚇唬,換誰都受不住。但他早年是從內官監奉御選派到郕王府,而郭敬當年恰恰是內官監少監,故而冷不丁見到這昔日上司,心中還是畏懼的,雖然憋著氣一肚子火,可望著郭敬那滿是狐疑的臉卻也不敢開口再說些什麼。

    跟在施泰身後的三個太監都是他在郕王府新收的徒弟,這會見師傅被一個跟乞丐似的糟老頭嚇住,都是不平,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太監忍不住尖聲道:「郭公公,你可不能血口噴人,我師傅可是奉了監國殿下之命辦差,可不是什麼私通邊鎮,你可不能信口開河,把這屎盆子往我師傅頭上扣!」

    監國殿下?

    大明何時多出來個監國殿下,郭太監一愣,旋即想到出征前宮中發來的急遞上似乎有提過皇爺決定御駕親征時,指定弟弟郕王代為監國。

    就在這麼愣神的功夫,眾人身後的永嘉百戶所裡卻有人「咦」了一聲,然後走出一頭戴烏紗、穿盤補服的中年男子,他那身補服紅得亮眼,卻是繡著獅子的大紅緋袍。

    大明武官員服飾顏色相同,所繡補子卻是不同,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所謂衣冠禽.獸也。不過時人對這「衣冠禽.獸」卻是羨慕得緊,一點貶義也沒有,概衣冠能為禽.獸者,皆是官也!

    一身獅子紅袍的中年男人出現在眾人眼前後,那氣場頓時便壓住在場的任何一人,饒是郭太監這身份比其還要尊貴的鎮守太監也及不上,沒辦法,誰讓他身上的大紅緋袍早就污穢不堪,整個人狼狽不堪呢。

    那中年男人出來後,頭一眼掃向施泰,見對方竟然還沒有走,不禁有些疑惑,再一眼掃向郭太監時,卻也是驚訝無比。驚訝過後,臉上瞬間浮現笑容,笑容滿面的上前道:「郭公公,什麼風把您老從大同吹到咱宣府來了?您老這身打扮又是?」

    郭太監也沒想到竟然在這種場合下撞見楊家人,也是大為尷尬,訕訕道:「楊大人,半年不見,你卻是越發威風了,呵呵,卻不知楊帥身體安好?」

    見郭太監避過自己不答,中年男人更是奇怪,嘴裡隨口道:「家父身體好著呢,也常念叨郭公公你,更惦記您老府上珍藏的御酒呢。」

    「哈哈,楊帥如此有心,趕明咱家無論如何也要派人送幾壇給他,省得他老惦記著,這被人惦記可不是好事噢」

    郭太監打著哈哈,注意到姓楊的眼珠子在自己身上直轉,恨不得地上有道縫鑽進去。

    聽到現在,陸清總算是弄明白這中年男人到底是誰了,原來此人竟然就是宣府大帥楊洪的長子——萬全都司指揮使楊俊!

    所謂都司,指的是都指揮使司。大明建國後,廢除蒙元的行省制度,改由承宣佈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都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軍事,並稱「三司」。

    都指揮使司秩正二品,下設衛指揮使司、千戶所、百戶所,每衛有兵5600人,分前、後、左、中、右五個千戶所,平時負責管理所轄衛所,為一地最高軍事將領,隸屬五軍都督府,並直接聽命於兵部。

    宣府鎮下轄三

    衛一都司,三衛指的是開平衛、龍門衛、保安衛,一都司指的則是萬全都司,這萬全都司又轄萬全左衛、萬全右衛。因宣大不設府、州、縣,故由都司衛所兼理民政,稱為實土衛所。

    父親楊洪是官拜都督,位居一品,坐鎮宣府的大帥,兒子年紀輕輕就掌萬全都司,也真正的算是將門虎子了。這楊俊掌萬全都司又沒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對他指手劃腳,因而平日裡自然是春風得意,威風無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