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和朝廷談判 文 / 中原布衣

    第二天一大早,孟安和花如玉率領一千護民軍殺到了永城。結果發現劉寶已經把御營騎軍撤回了淮北。孟安問過寇成,得知解圍全賴小將王綱,不由很感興趣。

    見到王綱之後,老孟安感慨地說道,「天下間英才何其多也。我一直認為我那個孫兒邦傑乃是天生將才,今日見了王綱,才知天生的將才何止我孫兒一人。」

    孟安見永城百姓傷亡了上千人,當即大怒,直接親率上千護民軍殺入了淮北。小將王綱直接被孟安任命為副先鋒官。先鋒官當然是猛女花如玉。

    殺到淮北,卻發現劉寶已與張俊的七千步軍合為一營。急切之間,無法攻破。王綱率騎軍突了三次,皆被強弓硬弩射回,根本靠不近營地。

    孟安笑道,「王綱,你小子急什麼呢。咱們就守在這兒。等岳團練使大軍折返,再一鼓作氣滅了這支御營軍。」

    王綱眨了眨眼睛,突然問道,「孟大爺,這可是御營軍啊。如果我們全滅了,會不會讓建康的萬歲爺暴怒呢?」

    孟安呸了一聲,堅決地說,「他暴怒個屁。老子才不怕他。一個孱頭!你小子放心,你殺敵只有功,沒有罪。我們來的時候,雖然不知來襲永城的是御營大軍,但黃知府早有叮囑,他說哪怕來的是天王老子,也要幹掉他們。再說就算黃知府怕皇帝,岳團練使可不怕。張俊這個御營統制估計要被我們留在淮北了。」

    孟安和張俊對峙了兩天。其間張俊也派騎軍挑戰,卻被孟安擊敗。畢竟一千多御營騎軍在兵力上已不佔絕對優勢,再加上護民軍有孟安花如玉王綱三員驍將,御營騎軍奈何不了護民軍。想派步兵圍攻,孟安的騎軍卻又極為靈便,根本不和御營步軍硬拚。

    等到張俊想撤軍回建康府時,岳飛已經從徐州旋風般殺了過來。一萬多護民大軍直接圍住了張俊的大營。張俊見勢不妙,當即一面命令士兵死守營地,一面派人潛出大營,赴建康求援。

    如果按照岳飛的意思,和別人可以談,惟獨和這個張俊沒得談。因為此人太過貪婪,讓他活著,只會讓更多的老百姓遭殃。但離開徐州時,李八少特意叮囑過岳飛,只要張俊沒對應天造成太大危害,能不殺此人,還是不殺為好。一旦殺了張俊,那麼護民軍就等於和趙構撕破了臉皮,接下來別說抗金,估計只能苦心應付朝廷的攻擊了。

    包圍住張俊之後,岳飛並沒有發動攻擊。御營大軍雖然裝備好,守衛嚴密,但岳飛如果真想滅了張俊,一萬多大軍傾巢而上,還是可以達到目的。只不過那樣一來,護民軍傷亡必重。但不滅張俊,岳飛的內心卻又有一股莫名的恨意。

    這時候,黃縱帶著智浹岳翻來到了淮北,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岳翻哭道,「哥,母親失蹤了。」

    「什麼?」岳飛這次真的被嚇了一跳。母親怎麼可能失蹤呢?「翻子,母親不是應該呆在霍銳的山寨裡嗎?怎麼可能失蹤呢?」

    原來智浹和岳翻在開封見過宗澤之後,因為杜充從中作梗,始終沒法把護民軍納到宗澤麾下。智浹也不再強求,領著岳翻離了開封,從馬固渡過黃河,到太行山去找霍銳。

    此時千里太行山上不知豎起了多少義旗,建立了多少山寨。相州開德等地早已成了空城,因為鄉民大多削木為兵,上山自保了。

    智浹岳翻一路行來,頗多波折。因為屢屢有不睜眼的小毛賊下山打劫。幸虧岳無敵在相州一地威名甚盛,每當遇到毛賊時,智浹岳翻二人總是先禮後兵,如果說了岳飛大名,毛賊退去,那就諸事好說。如果毛賊不知進退,二人就殺出一條血路。

    幸虧太行山像樣的寨子還都賣岳無敵一個薄面,要不然智浹岳翻估計走不到太行山深處,就會成了不知哪個山寨的俘虜。

    當岳翻領著智浹走到二龍山霍銳山寨的時候,卻發現山寨上的旗號換了姓氏。應該寫有霍字的旗幟早已不知去向,取而代之的卻是一個「牛」字,一個「董」字。

    岳翻脾氣火爆,當即在山寨外破口大罵。結果從山寨當中馳出一匹快馬,馬上一條大漢,手持大刀,只一合就把岳翻手中刀擊飛。如果不是智浹大師相救,岳翻估計就交代了。

    智浹岳翻只能逃出山寨。後來四方打聽,方知霍銳山寨在半個月前被兩條大漢聯手攻破,霍銳失蹤。智浹勸住還想潛上二龍山報仇雪恨的岳翻,二人快馬加鞭,趕回應天。然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淮北。

    岳飛咬著牙問道,「智浹大師,可知那兩個攻破霍銳山寨的賊寇名字?」

    智浹尚未來得及回答,岳翻就搶著說道,「大哥,那個擊敗我的叫董先。是二龍山的二頭領。大頭領叫牛皋,我們沒見到此人。」

    「哦。」岳飛倒是大大的意外了一番。他從岳效飛的記憶裡得知,牛皋董先都是自己麾下最得力的愛將。沒想到兩個傢伙不但沒有投靠自己,反而還把霍銳的山寨攻破了。如果母親真有什麼不測,自己肯定不會放過這二個夯貨。

    智浹見岳飛發愣,以為岳飛太過傷心,連忙勸道,「岳團練使不必傷心。我和岳翻也曾在二龍山附近打聽過牛皋董先行跡,倒也算是光明磊落的好漢。我想岳太夫人應該不會有事的。岳團練使,現在最要緊的是趕緊解決了張俊這伙軍馬,然後再去太行山不遲。我這次去太行山發現太行山至少有數十萬義兵,如果可以整合他們,就算沒有朝廷幫助,我們護民軍也和金軍有一戰之力。」

    黃縱也在旁勸道,「鵬舉,智浹大師此言有禮。據智浹大師說,金人已在河北大舉調兵,大舉進攻就在眼前。我們必須全力對付金人,不能再和朝廷為敵了。」

    岳飛想了一下,方才說道,「人無傷虎心,虎有害人意。就算我們護民軍不想和朝廷為敵,朝廷也

    會與我們為敵。」

    黃縱笑道,「來的路上,我已和智浹大師商議妥當,就以張俊這八千御營前軍為質,我們逼著朝廷談判。鵬舉莫小看這八千御營軍,這可都是皇帝的嫡系人馬。如今江南戰火四起,民亂如沸,韓世忠劉光世苗溥等人疲於奔命。皇帝絕對承受不住御營前軍全軍覆沒的代價。」

    岳飛皺著眉頭思考了好一陣,終於同意了黃縱智浹的建議。反正自己也把張俊派出求援的人放了出去,如果張俊大軍真如黃縱所說的那麼重要,估計過不了幾天,朝廷就會派人來淮北。

    反正這邊的事必須要速戰速決了。中秋將至,金**軍即將南下,自己不能把上萬護民軍放在淮北。如果朝廷不派人過來,那就索性滅了張俊。哪怕朝廷再派大軍前來,憑自己對朝中諸將的瞭解,派別的將軍過來,張憲足以吞之,派韓世忠過來,張憲也足以拒之。

    但是很明顯,黃縱揣摩透了御營前軍在趙構心中的重要性。僅僅過了六天,朝廷就派了御史左丞趙鼎前來,親自和護民軍談判。

    趙鼎來到淮北之後,面對岳飛等人,不卑不亢。趙鼎首先提出要先看看御營前軍,再議其他。岳飛同意了趙鼎的要求。

    趙鼎此人雖為官,卻是鐵骨錚錚。並且不畏戰。他對亂軍亂民向來深惡痛絕。如果按他的意見,直接再派大軍剿了護民軍就是。但趙構卻受不了御營前軍覆沒的損失,親自點將,命趙鼎前來談判。他之所以提出先看看御營前軍,其實是想看看御營前軍是否還有一戰之力。如果可戰,那就再和護民軍大戰一場。但是當他來到張俊大營時,才明白岳飛為何同意他入營。

    此時的御營前軍哪裡還有一點皇帝親軍的威風,很多士兵走路都彎著腰,明顯是腹中空空。原來張俊大軍糧草已盡,很多士兵已經餓得拿不動兵器。

    張俊得知皇帝派趙鼎前來,連忙迎出大帳,當即跪倒見禮,口中說道,「趙中丞救我。」

    趙鼎皺了皺眉頭,他對張俊一向沒有好感。認為張俊這樣貪婪的軍頭只會逼反天下百姓。但畢竟同朝為官,所以只能捏著鼻子上前扶起張俊,口中笑道,「佰英何出此言?我觀佰英氣色良好,毫無性命之虞啊。」

    張俊臉色一紅,原來軍士這幾天雖然每天一餐,張俊諸將佐可是一日三餐,毫無短缺,所以臉色紅潤,毫無大軍被圍的狼狽。

    張俊也顧不得趙鼎言中譏笑之意,把趙鼎迎進中軍帳,打問朝廷打算。

    趙鼎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佰英,你也算是沙場宿將,屢立戰功,怎麼這次如此大意,竟被一群民團圍住。萬歲視你如干城,你這個干城這次可是讓萬歲失望了。」

    張俊羞愧地道,「中丞大人切莫小看這護民軍。不是俊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以護民軍之戰力,就算和金人漢兒軍相比,也不會差多少。我御營三日前糧草已盡,如果趙中丞不能讓護民軍讓開一條路,八千御營健兒即將餓斃於此了。」

    趙鼎見張俊竟對護民軍畏懼如斯,不禁更是失望。奈何皇帝早有嚴令,必須救出張俊。張俊可是擁立趙構在應天即位的大功臣。為了日後同朝為官好相見,趙鼎也不再為難張俊。再說張俊此時處境如此狼狽,也沒有投降的打算。就憑這一點,張俊也不得不救。

    趙鼎當即說道,「佰英且在營中靜待,我且去護民軍中走一趟。」

    趙鼎來到護民軍中,稍稍打量一下軍容,當即心中震驚萬分。他感覺自己看見的不是民團,而是朝廷最精銳的大軍。人人披甲,精弓硬弩,長槍短刀,各有層次,營寨堅如鐵石。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士兵眼中透露的都是一種自信。面對自己這個朝廷御使,既無畏懼之色,也無崇敬之情,好像自己只是一個平常的過路人一樣。

    反而當岳飛領著黃縱等人出來迎接趙鼎時,護民軍士兵望向岳飛的眼神瞬間狂熱起來。趙鼎暗暗想道,此人既善打仗,又能得軍心,實在不可小視。

    但是當岳飛等人拜見趙鼎的時候,竟然只是抱拳行禮,並無一個下跪,又讓趙鼎忍不住惱怒。趙鼎望著岳飛,冷聲道,「岳鵬舉,我也曾聽聞你在宗留守麾下呆過一段時日,難道宗留守沒教你朝廷禮節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