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岳飛之血戰中原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阿彌陀佛教 文 / 中原布衣

    滅了這股流寇,吉倩抬頭看看太陽,發現快到半下午了。

    五百騎軍,帶著剿滅這幫流寇的收穫,二百多匹好馬,還有上千自願跟過來的流民,準備先去匯合徐慶岳翻的二千步兵,然後回應天府城。

    就在回城的路上,他們接到了徐慶親兵送來的消息。

    這親兵是徐慶的遠房兄弟,名叫徐捨,打起仗來很勇敢。此時的徐捨卻一臉驚恐,好像見到了什麼可怕的事情。他結結巴巴地告訴吉倩,木蘭寨有難!

    徐慶岳翻己經先帶兩千步兵前去解圍了。讓吉倩剿滅流寇之後,也要率五百騎軍速速前往。

    敵勢浩大,二千步兵恐怕抵擋不住。

    吉倩有點不敢相信地看著徐捨,開口問道,「圍攻木蘭寨的有多少流寇?憑咱們那兩千步兵,對付上萬流寇不成問題。怎麼岳翻徐慶還沒信心給木蘭寨解圍?你小子平時說話挺利索,今天怎麼成結巴了?」

    親兵一臉恐懼地說道,「吉將軍,你不知道圍攻木蘭寨的那幫子流民有多恐怖,全都紅布裹頭,喊著阿彌陀佛往上衝。我家徐將軍一看那場面,就說那些不是流民,全是阿彌陀佛教的教徒。趕緊讓我回來通知將軍,還要回城告訴岳團小練使。」

    吉倩一聽圍攻木蘭寨的竟然是阿彌陀佛教的教徒,頓時臉色也變了。

    阿彌陀佛教,聽名字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宗教,但說起阿彌陀佛教的另一個名字,摩尼教,估計大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數年前摩尼教主方臘聚眾造反,連下江南十餘州縣。方臘自號聖公,創政權,建元永樂。朝廷派精銳的西軍南下鎮壓,才算止住了方臘的攻勢。直到西軍裨將韓世忠,率百餘人潛行山間,突襲阿彌陀佛教勝地幫源洞,生擒方臘,才算結束了這場叛亂。

    方臘之亂,為時四年,卻把整個錦繡江南給毀了。這支口口聲聲為解救天下百姓而起兵的方家軍所到之處,干的全是焚燬州縣,裹脅百姓,**婦女的偉大事業。

    聖公造反,可不是為了天下百姓。他要打造一個萬世不移的方氏王朝。

    在阿彌陀佛教的組織架構裡,底層信徒頭裹紅巾,連武器都不讓擁有,配備,打起仗來要麼提著隨手抄來的木棒,要麼就用自己的牙齒和拳頭,為方臘教主獻身。自紅巾而上,還有六個等級。方家的人位於最高等級,和後世聞名宇宙的白頭山血統有的一比。皇帝方臘,太子方傑,國相方肥,大將方七兒,幾乎所有的重要職位都被姓方的把持在手裡。

    為了讓被他們愚弄的信徒百姓永遠沒有分辯力,永遠追隨方家子孫,他們肯定不會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焚燬圖書,殺光所有讀書人。

    其實方臘的制國方略很簡單,二個字可以概括,一個字是殺。殺讀書人,殺不肯加入阿彌陀佛教的民眾,殺所有的富戶,然後把他們的財產充公。當然,這個公不包括底層信徒。

    還有一個字,就是燒。攻一屋,燒一屋,攻一街,燒一街,攻一鎮,燒一鎮,攻一縣,燒一縣,攻一州,燒一州。阿彌陀佛教所到之處,就是一片廢墟。活下來的民眾一無所有,只能同樣加入阿彌陀佛教,為方家江山無私奉獻終身。

    聖公方臘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鬥爭策略不行。當然也是因為**得太早。剛剛拿下江南半壁,方臘就迫不及待地稱帝,建後宮,玩女人,縱情聲色,焉能不敗!

    如果先把整個江山打下來,等坐穩了江山再搞這事,天下被洗腦的教徒就算被餓死,不也照樣三呼萬歲嗎?

    方臘失敗之後,在朝廷的嚴厲打擊下,阿彌陀佛教的傳播變得更加詭秘。以至很多人認為他們已經不成氣候了。其實他們的勢力遠遠大過人們的想像。這個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宗教到了南宋,因為摩尼教和阿彌陀佛教的名聲已臭,他們會選用一個新的名字:明教。

    當然,吉倩一聽阿彌陀佛教臉色就變,是因為吉倩早已見識過他們的厲害。

    吉倩二年前還在太行山做山大王時,有一個四五十歲的頭陀到吉倩山寨,勸吉倩加入阿彌陀佛教,共濟天下蒼生。吉倩一向不喜歡這些頭陀道士,認為他們只會裝神弄鬼。二人話不投機,就動起手來。吉倩嘲笑那頭陀裝神弄鬼。

    結果吉倩竟然不是那年過半百頭陀的對手。如果不是馬小六機靈,一見吉倩落下風,就和十幾個手下用弓箭對準頭陀,讓頭陀不敢妄下殺手,估計吉倩當時就被那個頭陀廢掉了。

    跟岳飛從軍以來,吉倩也和岳飛切磋過拳腳功夫,結果他驚訝地發現,就連猛如岳飛者,單論拳腳功夫,也只是勝出那個頭陀少許。

    吉倩一直以為阿彌陀佛教的主要勢力限於長江以南,中原一帶,也就是幾個頭陀那樣的人在裝神弄鬼。現在看來,阿彌陀佛教的人早就滲透到中原了。

    既然是阿彌陀佛教的信徒在圍攻木蘭寨,那就不能等閒視之了。吉倩問了徐捨,得知圍攻木蘭寨的阿彌陀佛教信徒足有上萬人,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些低級信徒最是悍不畏死,如果人數懸殊,再精銳的部隊也會被他們用人海戰術幹掉。看來不光岳翻徐慶那二千步兵佔不了便宜,自己這五百騎軍去了,恐怕也討不了好。

    想到這裡,吉倩習慣性地搔了一下頭,然後喊過親兵馬小六,讓他和徐捨一起快馬加鞭趕往應天府,告訴岳飛阿彌陀佛教的事情,讓岳飛來做定奪。

    「馬小六,你們兩個要在天黑之前見到岳大哥。我現在就去木蘭寨,看看徐慶岳翻那兩個小子怎麼樣了。」

    吉倩騎軍所在的位置正好處在應天府和木蘭寨的中間。離

    應天府和木蘭寨一樣遠。當馬小六和徐慶的那個親兵騎馬衝進應天府城,估計吉倩的馬軍也已經到了木蘭寨。

    馬小六在中軍帳見到岳飛的時候,已經到了晚飯時間。天就快黑了。

    岳飛正和張憲王貴岳亨,還有來找岳飛的代知府黃縱在一起商量什麼事情。看到馬小六和徐慶親兵臉色惶急地闖進來,趕緊問二人怎麼回事。

    一聽有上萬阿彌陀佛教信徒正在圍攻木蘭寨,屋子裡幾個人的臉色都變了。

    如果只是木蘭寨被圍攻的消息,岳飛等人也不會臉色大變。可是剛才他們討論的也是阿彌陀佛教的事。

    作為剛上任的知府,黃縱深知應天府的安定不取決於應天百姓,而取決於那幾萬留在這裡的幾萬流民。所以,黃縱幾乎每天都會穿便裝到安頓流民的十幾個地方走訪。

    今天他發現有兩個地方的流民很奇怪,幾乎所有精壯流民全都裹上了紅頭巾。黃縱不露聲色地觀察了一會兒,又發現幾個流民首領的鞋子上都繡著一朵白蓮花。

    出了那兩個地方之後,黃縱立即喊上十幾個衙役到應天府最熱鬧的十幾條大街上轉悠,結果又在來往的人群裡發現許多頭裹紅巾的精壯漢子。

    黃縱挑了幾個精幹衙役跟著他指定的幾個漢子,看看他們晚上落腳何處,然後自己匆匆忙忙來見岳飛。

    按黃縱的推算,那兩個流民點應該是阿彌陀佛教的窩點,鞋子上繡白蓮花的絕對是阿彌陀佛教的頭目,至於那些頭裹紅巾的漢子應該就是老牌信徒。他們之所以散出一部分在應天府大街上轉悠,估計是在觀察應天府的守備力量,尋找下手的機會。

    岳飛贊同黃縱的這個推論。在馬小六闖進來之前,岳飛剛剛決定今晚就派吉倩他們的二千多老卒去端阿彌陀佛教的這兩個窩點。

    乘這些教徒尚未起事,一舉拿下他們,以免剛剛恢復秩序驚魂初定的應天府再被他們搞亂。岳飛對阿彌陀佛教沒一點好感。無論是師父周侗,還是師兄周義,都把阿彌陀佛看成生在大宋身上的一個毒瘤。

    周義在方臘起事時,曾經和一幫朋友潛入江南,親眼目睹了方臘軍殺人放火的高明。所以對阿彌陀佛教深惡痛絕。甚至要超過他厭惡的趙宋朝廷。

    師兄周義,論馬上功夫不及岳飛,但要論拳腳功夫,絕對是岳飛一眾同門的大師兄。行走江湖十餘年,搏下了一個鐵拳大俠的威名。

    康王在相州招兵時,特意派人到周家招攬周義。周義卻對康王的招攬不屑一顧,提劍出門,離了相州。沒有人知道周義在什麼地方。不過此刻岳飛特別想念周義,因為平日和周義說話時,就可以看出周義對阿彌陀佛教很熟悉。

    如果周義在這裡,對付阿彌陀佛教就會輕鬆很多。

    不過,岳飛一向不是那種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的人。既然周義不在,那就讓自己來對付阿彌陀佛教。一聽徐捨說至少有上萬阿彌陀佛教信徒正在圍攻數十里外的木蘭寨,岳飛眼前一亮,大聲說道,「我明白了。」

    知府黃縱一拍巴掌,同樣大聲說道,「我也明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