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298章 古鎮重遊 文 / 納心

    1

    回到故鄉的魯思霞一直寄居在梅成客棧裡.

    出於對瑞蕙瑞萱的感恩,梅成和梅香總想為魯思霞做點什麼。但魯思霞卻什麼都沒讓他們做,只是自己出錢,讓梅成去宜城買回來一個「話匣子」,讓梅霞去「梅萱齋」買些「房四寶」。

    「話匣子」花了200多法幣,相當於『臨江園』半年的利潤,梅成心疼得直哆嗦;相比而言,還是梅霞開明的多,說姑爺想聽聽戲散散心,花多少錢都沒關係。更讓她高興的是,她去「梅萱齋」說是少東家要買「房四寶」,掌櫃的立刻親自挑選了最好的宣紙、湖筆等,不僅親自送上門來,分不取,還奉上了500大洋,說是「梅萱齋」這些年的利是。

    魯思霞只收下了房四寶,500大洋分未要。

    每天對著魯思霞生活很有規律。儘管每天來探望他的鄉親很多,但魯思霞卻很少出門。早早起來在客棧院中練拳,白天除了接待來看望他的鄉親,就是在房子裡潑墨畫畫,或者邊聽「話匣子」,邊面對著窗外的雷江愣愣出神。幾次「話匣子」,卻不聽什麼熱鬧戲,卻老是聽什麼「國共雙方代表正式簽訂停戰協定、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來華「調處」、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五項協議/中國成立國防部日本戰犯軍事法庭」等新聞,尤其是晚上,「話匣子」裡還會蹦出讓人聽不懂的洋話。

    儘管梅香不知道魯思霞心中想些什麼,但魯思霞義兄和姑爺的雙重身份讓梅香非常尊重,她把對梅霞的思念,全部傾注在魯思霞身上,每天想著法子為他做好吃的,無微不至地關心著魯思霞。但魯思霞卻總是心事重重,每天難見笑容,不知道想些什麼。

    246年的春節來得較早。

    從臘月初八開始,梅香就裡裡外外忙了起來。45年一年,雷江風調雨順,晚稻獲得了大豐收。又沒有日寇掠奪,加上美援麵粉大批量進入中國,沿江南京、蕪湖、宜城和武漢等大城市全部被這些廉價的洋面充斥,雷江的糧食因此出奇的便宜。

    聰明輕快的梅香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她從小在梅家長大,耳濡目染,自然有一肚子經商之道。她乘機大量收購糯米,按照瑞蕙當年手把手交給她的方法,釀造當地的甜白酒。

    甜白酒以純正糯米為原料,釀製時,首先將糯米蒸煮成飯,盛在淘籮內,用雷江水淋涼。再將搗碎的酒藥均勻地拌入飯料,並將飯料倒入酒缸壓平,在中間挖一小潭,然後把酒缸加蓋密封,四周用稻草焐實保溫。若缸中心的小潭已積滿酒漿,說明飯料已充分發酵,即可以涼開水倒入缸中,再封好缸蓋,用稻草圍護。一星期後,揭開缸蓋,撈出酒糟,甜白酒便釀成了。

    所釀之酒是乳白色,味既有白酒的醇厚,又含葡萄酒的香甜,老少婦孺皆宜。因其是用白面為媒,白水為血,白米為肉,故稱「三白酒」。

    儘管雷江被日寇收刮荼毒得很厲害,但沒有了刺刀的陰影,沒有了亡國奴的屈辱,這個春節雷江顯得格外喜慶。自然,在除夕之夜,劫後餘生的百姓喝一頓團圓飯喝一頓慶功酒,自然不可少,因此,「臨江園」的三白酒大受歡迎。

    為了幫助梅香推銷,魯思霞也親自幫忙,在四四方方的紅紙上,用毛筆工楷寫了無數的「臨江園」的「三白酒」,由梅成貼在酒罈上,成為了雷江和周邊地區的暢銷貨。

    除夕當天,前來「臨江園」的三白酒已經告罄,梅成看著滿滿一抽屜的法幣和銀元眉開眼笑,一早就去宜城,要給梅香扯上幾套好衣料,再置辦點年貨。

    「梅香,陪我出去走走吧!」忙了整整一個臘月,梅香也難得清靜,正忙著準備年夜飯。聽魯思霞這麼一說,連忙放下手中活計,和魯思霞一起走出「臨江園」。

    3除夕的雷江,所有的鋪面都已打烊,所有的人家都已關門,門上貼滿了紅紅的對聯,整個街上難得見人影。這也是魯思霞挑這個時候出來的原因。

    雷江的街巷全是由青石板鋪成,已被歲月打磨得凹凸不平,一場小雪未完全融化,青石板路濕漉漉的,兩側是殘缺的雕花牆壁和斑駁的油漆木板門,透著淡淡的隱忍和儒,顯得內斂而安靜。

    老街大都沿河,街與河之間也是房子,每隔一段,總有一個河埠連通河道,方便居民坐船時上下和洗滌。寒江中,古鎮隨斑斕的光影、水影還有未消的雪影悠悠晃動,水面上,綠苔斑駁的古橋如水浮蓮般生長,以最平和的姿態承接著歸來遊子起起落落的腳步和心情。魯思霞走得小心翼翼,不僅僅因為雪後地滑,而是他的腳步正踩著古鎮歲月的留痕,這裡留下他和他家人太多的印記,誰能料到不會驚動某個過去的細節,觸及某個回憶的痛處呢?

    不知不覺中,魯思霞來到一所大宅子門口。這就是他曾經的家:魯宅。

    原來的照壁和厚重的青岡木板大門都不見了,以及記憶中的馬頭牆、磚木石雕、高脊飛簷都不見蹤跡。

    整個魯宅,被分割成無數的小房子、面前是一扇縫隙極大的杉木門,門口一叢薔薇頑強生長在土裡,一把舊拖把掛在門前,十來級石階伸入水中。透過門縫可以看出,裡面房屋瓦縫裡長出一些不死草,天井的溝沿裡,永遠都爬著綠茸茸的青苔,完全是普通的古鎮人家臨水的院子、祖祖輩輩生活著的老屋。豪華的魯宅,由一個華貴貴婦蛻變成無數個樸素的村姑。

    一股若有若無的清香從牆內穿出來。混合著清冷的空氣,更顯得沁人心脾。魯思霞熟悉這個香味,那是種植的魯府上和梅府後花園的臘梅。儘管原來繁華的魯府和梅府都已人去樓破,但臘梅還是原來一樣,傲雪凌霜,在最艱難的時空中,靜靜開了又落落了又開,堅韌頑強,生生不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