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7章 全面受制 文 / 納心
1
「從『伐交』策略上看,日本政府也是深謀遠慮,早早就與德國、意大利簽訂了「軸心協定」,至少在外交上,有了歐洲強國的呼應。雖然蘇俄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潛在敵人,日美之間、日英之間也存在著各種矛盾,但是抗戰初期,國際社會是以『綏靖主義』為外交主流,『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此,日本可以無視『國聯』的呼籲與『九國公約』的要求,任意地擴大在中國的戰事,而不會擔心自己受到國際社會外交與經濟的孤立。
反觀我國,卻將國防建設的賭注押在日本盟國德國身上,德國竟然是中國最大武器供應國,德**事顧問在華訓練軍隊和建設國防工程,使得我軍組織結構、戰時體制以及國防設施毫無秘密可言。『8.13』事變後,德國立刻遵守與日本的協約,停止供應武器,撤走在華顧問,幫助日本孤立封鎖中國;蘇俄出於希望中國拖住日本、消耗日本戰力,防止日本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的目的,戰爭初期給與了中國一些武器彈藥支持,但斯大林是個極端利己主義者,一但確信日本不會進攻蘇俄,立即和日本簽訂互補侵犯條約,斷絕與中國一切合作,幫助日本封鎖中國;而英國和美國政府則悲觀認為,日軍只要殲滅中國幾個精銳的集團軍,再佔領以及摧毀中國沿海、沿江工業基地,中國就會失去一切的作戰能力,而向日本無條件投降,英美只願意和中國進行一些武器的交易,乘機發點戰爭財,並不願意直接捲入中日之間的衝突,為一個孱弱的中國去得罪強大的日本。」
「俊如兄!堂堂**虎將,不僅能運籌帷幄、叱吒疆場,而且對當前國際時局也有如此精到的見解,我等雖然號稱研究外交的專家,卻自愧不如,萬分慚愧!」梅教授感慨地說。
2衛立煌微微一笑:「現代戰爭,早不是三國時期趙雲、張飛,能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扭轉戰局了,更需要的是,一大批有知識、有化、有思想的軍人。就從『伐兵』這個角度來說,抗戰初期,**共有183個師,總兵力為180萬人,看上去規模很大,但這些部隊的編制、裝備、訓練,卻極其低下和混亂。德**事顧問看過**訓練後,曾親口告訴我,在他眼中,**根本不是正規軍,而是一群拿著破舊武器的『苦力,』沒士氣沒意志,根本還不懂得現代化正規作戰的戰術,充其量是『自衛隊』與『民團』的形態。
更為嚴重的是,抗戰初期,整個國家根本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部隊,徵兵制度也才剛剛開始在部分地區試辦。因此當時中國的人口雖多,但是能夠徵用的兵員卻相當的缺乏,由於營養不良,國民身體素質很差,單是體檢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化程度更低,入伍新兵多半是盲,連瞄準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因此部隊的實際人數,比編制上的規定要少許多,很多是一些貪腐軍官為了吃『空餉』編造兵員數量所致。這樣的**,與日軍擁有受武士道精神蠱惑、訓練嚴格有素的軍士官兵相比,勝負顯而易見。
至於最後『攻城』之策,日軍擁有重炮火力、加上戰車、靈活的通訊設備以及大殺傷力的化學武器,後勤與兵力補充非常的具有效率,並有絕對的制空權支持。我國看似堅固的城牆,在重炮和飛機轟炸面前不堪一擊,反而成為限制我軍機動的囚籠;更為重要的是,日軍對於中國的情報搜集,自甲午戰爭以來一貫的高效,可以說是非常的深入與完整,甚至擁有中國內地詳細與精確的地圖。
反觀**在戰場作戰時,根本沒有攻堅的重炮、反戰車武器及步兵用的輕重支持火力,僅有的一點火炮,彈藥量少得可憐。情報方面,國防部居然連國內粗略的地圖都拿不出,反而要向國外購買中國大比例地圖!能看懂地圖的軍官更是寥寥無幾;此外中**隊的通訊與保密均差,中國部隊之間的所有無線電通訊,日軍基本都能監聽與解破,戰鬥意圖還沒落實就被敵人偵知,後勤、醫療與兵力補充系統,可以說是亂無章法。」
貴陽的冬天異常濕冷。為了節約,即使衛立煌這樣貴客前來,梅教授都捨不得生火盆。但即使這樣,衛立煌這麼一番精心動魄、入情入理的分析,也讓魯思霞出了一聲冷汗,背部完全濕透。
3「俊如兄!聽君一番話,勝讀十年書!」梅教授由衷感概,「之前每每看到**丟城失地、一瀉千里,百姓橫遭屠戮、流離失所,我們這些讀書人都會痛罵**、軍隊無能,今日得聽俊如兄這番分析,我們汗顏啊!」
衛立煌面色嚴肅起來:「迪生兄啊!既然你主動反省,那我就想多說幾句!你們這些知識分子,對於政府不能立刻抗日,對於軍隊連連敗退,一向是罵不絕口的,不過自己,極少投筆從戎,參軍報國;很多『愛國青年』與『愛國人』,在報紙上,在街頭,辱罵中國政府、廝打中國警察內行,能夠挺身上前線,和鬼子拚殺人卻極為罕見。**中有位奇人,也是我們皖籍同鄉,新一軍軍長孫裡仁將軍,不知迪生兄可否認識?」
梅教授回頭瞟了魯思霞一眼,然後說道:「有過數面之緣,不過神交已久!」
「這位孫將軍身為清華、普度大學雙學士,依然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率部在緬北擊潰日軍王牌18師團,簡直就是『班超』在世!迪生兄**需要知識、需要化青年呀!」
梅教授站了起來:「衛副司令!我以華夏大學校長身份向國民政府請戰:華夏大學全體師生願意集體從軍,報效國家!」
「衛立煌連忙起立示意梅教授坐下:「迪生兄拳拳報國之志,俊如豈能不曉!華夏大學師生全體從軍倒也不必要,國家建設也急需人才。今日前來,的確是想向迪生兄討要一人,不知迪生兄能否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