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276章 上兵伐謀 文 / 納心

    1

    衛立煌苦笑笑:「迪生兄!俊如作為軍人,只是盡職盡責,不苟且偷生而已!最多,也只能算比別人稍稍清醒一點:日本對我國覬覦已久,唐朝白龍江戰役慘敗後,日本就改弦易章,開始派『遣唐使』,認真吸收中華先進化,日本現在屠殺中**民的軍刀,就是從『唐刀』發展而來,這麼多年來,對我國經濟、交通和軍事等硬實力和政治、化等軟實力可謂瞭如指掌,而我們,對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全面實力、尤其是化軟實力卻知之甚少.對自己四分五裂、風雨飄搖的國情並沒充分認識,不思改革創新,發憤圖強,卻大搞什麼『新生活運動』,還沉浸在歌舞昇平的幻夢之中。」

    梅教授頷首贊同:「俊如兄不愧是軍人,快人快語,一針見血!」

    衛立煌繼續說道:「兵聖孫子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中日之戰,完全是不對稱之戰,勝敗豈能靠一兩個將領能左右?報紙上宣傳的**大捷,很多只能算是慘勝。我們是用弟兄們的漂櫓的鮮血和如山的屍骨,換取了這些慘烈的勝利。迪生兄,只有真正走上戰場,你才理解《義勇軍進行曲》那句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真實含義!」

    說到這裡,衛立煌語氣低緩,表情沉重。

    梅教授也一臉肅然。

    此時的魯思霞,心緒早已飛到幕府山下,密支那車站,弟兄們血肉橫飛的一幕幕似乎浮現在眼前。

    作為**首屈一指的高級將領,衛立煌一言九鼎,故而平時寡語慎言。今天在老朋友面前,難得放鬆,於是暢所欲言:「抗戰全面爆發之初,當時協助國民政府的德**事顧問估計,中國海軍在一星期之內就失去戰力,中國的空軍可以支持一個多月,中國的陸軍最多可以維持六個月,而中國的軍火後勤生產、儲備量,也最多能夠支持六個月的戰爭耗損。因此日本叫囂的『三月亡華』論調,並非日本強硬派軍方的一廂情願,而是有科學分析、實際數據來支持的專家共識。中國能堅持到如今,已經極其不易了。」

    「雖然敝人只是一介書生,但『匹夫不忘國憂』,也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平日裡敝人與國府軍政要人也一些往來,對這場戰爭,也是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極為樂觀,認為中國有盟國幫助,會很快取勝;有的極為悲觀,認為中國必敗,可能會亡國滅種,賓四老弟(錢穆)甚至突擊編寫了《國史大綱》,以此保存中華明火種,為以後復國打算∼今日俊如兄能屈駕來寒舍,正想聽聽你這位副司令對時局的高見!」梅教授眼中充滿期待。

    2衛立煌沒有接著梅光迪的話題往下說,而是將眼睛轉向魯思霞:「迪生兄!你身旁的這位∼」

    梅光迪心領神會:「俊如兄放心!他既是我學生,又是我助手,還是你我同鄉,有話但講無妨!」經過「特訓班」那樣嚴酷的考驗,又在緬北戰火中洗禮,梅光迪對魯思霞十二分放心。

    衛立煌輕輕呷了一口香茶,然後侃侃而談:「兵聖孫子說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惜的是,作為孫子的後人,我們沒有繼承祖先的軍事智慧,並讓我們的對手研究得深入透徹,並靈活運用,使得我們處處受制餘人。

    先從『伐謀』角度來看:在中日兩國正式全面開戰時,日本全面現代化已經有半世紀以上的基礎,日本帝國在當時是全球最強的陸軍與海軍國之一,它又擁有堪稱世界一流水準的工業基礎,能夠大量生產及自己研發先進的陸海空軍武器,並且實現了標準化、系列化,形成了日本武器特色,首先從軍備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強國。

    而反觀中國,現代化的工業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現,國內連主要地區的道路交通,都沒有完成,除了陸軍使用的輕兵器與彈藥勉強可以自行生產,陸軍重武器與海、空軍的主要作戰裝備,還是全靠進口,不但經常是有錢買不到貨,而且最多也只能買到別國淘汰的二手貨而已。

    其次,從軍隊動員體制來說,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總體戰爭體制,全國最為優秀的年輕人,都以參軍為榮,軍隊體制完整,軍官與士兵的訓練與素質都有很高的水準;而中國飽經軍閥割據的戰亂,國民普遍看輕軍人地位,當兵是走投無路的暫時選擇,一有另外的機會,還是離開部隊,軍官的素質也是一樣的低落,根本沒有現代化科技的常識,不會運用現代化的作戰方式。

    僅此兩項,日軍的戰鬥力,單以陸軍野戰師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國最精銳的陸軍德械師與日軍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對日軍需要五比一,至於晉綏軍、川軍、西北軍等地方雜牌軍,甚至是八比一,才能達到戰力平衡。如果加上日軍擁有絕對的制海權、制空權,還不顧國際道義,使用細菌、毒氣等禁止武器,日軍更是佔到絕對的優勢。」

    梅教授頻頻點頭。經歷過第三次長沙會戰和緬北會展的魯思霞更有切身感受。

    「最後一點,日本不遺餘力,在我國培養了一大批親日勢力和日本特務。並且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極盡挑唆、離間和恐嚇之術,讓各方勢力互不信任,彼此內鬥,恐日懼日,最終不得不依附於日本。這就是日本全力推行的『以華制華』策略;並不斷蠶食我國國土,加緊移民,逐步消化,達到『以戰制戰』的目的」。

    梅教授點頭稱是:「這一點已經明確無疑。汪精衛和他的南京政府、溥儀和他的偽滿洲國,就是這陰謀的最好註釋。」

    魯思霞心想:「如果不是總統秘書都被鬼子策反,倩雪怎麼會經歷那麼慘烈的磨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