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案迷蹤

正文 第265章 脫離部隊 文 / 納心

    1

    然而,孫裡仁將軍的預言,只對了一半∼特勒斯因此篇報導名聲大震.因其所問問題刁鑽,善於抓住採訪人漏洞窮追不捨,成為西方世界當時最炙手可熱的記者,直到七年後∼瑞士日內瓦。中朝代表團和「聯合**」代表團正在進行朝鮮戰爭停戰談判。談判休息期間,特勒斯離開採訪席,直奔中國代表團,在一片詫異的眼光中,與中國代表團團長熱烈握手。

    還沒等中國代表團轉身,特勒斯突然高叫:「哎呀!我怎麼這麼糊塗,竟然與戰爭狂人握手!」然後舉起右手,掏出手帕擦了擦。當特勒斯洋洋得意,以為自己再出風頭時,中國代表團團長反應更快,立即也掏出手帕擦手,並故作哀歎道:「與新聞流氓握手,只怕再也擦不乾淨了!」然後鄙夷地當特勒斯的面將手帕扔進了痰盂,所有的鏡頭都記錄下了這一幕。對於特勒斯的刁鑽跋扈,所有新聞記者都心存怨恨,但鑒於他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銷量號召力,又不能不屈服。特勒斯此次愚蠢行為,在場的新聞同行如獲至寶,紛紛發專報並登載在第二天世界各大新聞報紙的顯目位置。罩在特勒斯頭頂上的那些光環頃刻破滅,在新聞界被當作笑柄。他的後台老闆覺得特勒斯失去了價值,也無情地將他一腳開,特勒斯從此一蹶不振,終日與烈酒和毒品為伴,最後在貧病交加中悲慘死去。

    特勒斯估計腸子都悔青了,他忘了此次的對手,不是涉世不深的中國青年軍官魯雪華,而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和豐富外交經驗的新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

    但第二件事情孫裡仁將軍可能沒想到:一些報紙關於他活埋日軍戰俘的神話,幾十年來卻一直流傳著,而且愈演繹愈神奇,活埋日軍戰俘從最初的1200人上漲到3萬多人!孫裡仁將軍被國內媒體渲染成了復仇之神。被日本媒體則描述成了殺人惡魔。

    但孫立人卻對此處之泰然,毫不被謠言所動。無論是如日中天身處將位,還是身陷囹圄軟禁在家,當所有人向他求證那段歷史真相時,將軍都只是淡然一笑,不置可否。

    2魯雪華吃住都在孫裡仁的官邸裡。這裡處於新一軍駐地核心位置,戒備森嚴。

    每天三餐,都有專門勤務兵將飯菜放到桌子上,然後轉身離開,半小時後,勤務兵準時過來收走剩飯菜。孫裡仁治軍甚嚴,所有的人都奉命行事,沒人敢多打聽什麼。

    在忐忑不安中,三天過去了。

    第四天一早,孫裡仁拿來了幾疊報紙,放在魯雪華眼前,「你看看吧!」

    魯雪華拿起報紙一看,都是英美主流媒體。在報紙顯著位置,幾乎千篇一律,大幅標題寫著:「緬北戰俘營日軍戰俘**陰謀敗露」,小標題是「8名為首分子經特別軍事法庭審理被依法處決。」報道還揭露了這幾名首要分子在中國戰場犯下的戰爭罪和反人類罪行,魯雪華交出的照片以及崔英詩的筆錄,還有搜查出來石頭、剪刀等照片,作為不可辯駁的鐵證。隨同時被刊登出來。

    不約而同,在這些報紙不顯眼處,還有一處簡短報道:「涉嫌私自處決日本戰俘的新一軍魯姓軍官在押解過程中墜崖身亡」。同時還附有一張屍體照片。儘管照片很模糊,但魯雪華還能辨別出,那是崔英詩的遺體。

    看到魯雪華一臉的茫然,孫裡仁感歎道:「史迪威將軍不僅懂軍事,而且深諳外交和政治。他將你提供的照片和筆錄放到主要媒體上,並且說明是經過審判處決,這麼做,不僅堵住了特勒斯的洶洶之口,更讓日本政府和軍部在世界輿論面前理屈詞窮,無話可說;同時有移花接木,讓你安然脫身,真是煞廢苦心!

    「軍座!那我下一步該怎麼辦?」魯雪華問道。

    「雪華,你,則要離開新一軍、離開部隊了!」孫裡仁戀戀不捨地說,「不然的話,史迪威導演的這場『金蟬脫殼』就要穿幫,那時候,不僅你自身難保,恐怕還要牽連一大批人!」

    「軍座!您知道,我在雷江的父母、妻子、姨娘,甚至管家都全部罹難,可以說,我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是舉目無親,孤零一人。我是懷著血海深仇投奔**的,早已經將部隊當成了自己的家,如果離開部隊,離開新一軍,離開您,我還能去哪?」魯雪華泣不成聲,痛苦萬分。

    孫裡仁輕輕拍著魯雪華的肩膀,鐵血虎將此時竟然萬分柔情:「雪華!我又何曾捨得你離開!我一句話我一直沒告訴你,當年你父親冒著危險,慷慨支援**大量急需的糧秣,使我們上萬敵後將士渡過難關,當時我問他有什麼要求,他只是說,如果魯家有危難,懇請**能出手相救,收留魯家唯一獨苗,也就是你!我以軍人的榮譽向你父親保證,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定會找到並妥善照顧你,為魯家留下香火。這也是你入伍後,我屢屢不希望你以身涉險的關鍵原因。」

    魯雪華抬起淚眼,直到今天,他才完全明白,孫裡仁對他的特別眷顧的原因,原來竟是他父親的功德。

    「雪華,其實你在這個世上還有一個親人,那就是你在中大的老師梅光迪,現在他在貴陽華夏大學任校長。我和他在美國留學時就是至交,我這裡有一封信,你到時候帶給他,他會為你安排好一切。」孫裡仁說道。

    魯雪華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孫裡仁繼續說道:「雪華,我早已說過,部隊不是適合你發展的土壤,從教也許是你最好的歸宿」。

    說完,他遞過來一個厚厚的信封,魯雪華打開一看,裡面是厚厚的一疊美鈔!

    「軍座!救命知恩已經無法報答,更不能拿您的錢∼」魯雪華堅辭不要。

    「這些錢不是我的!其中一筆500美金,是你『墜崖』死去的『撫恤費』;而其他3000美金,則分別是李讓梨、劉仁軌和『小四川』的烈士撫恤金,說也奇怪,他們三人,竟然不

    約而同,將烈士撫恤金受益人寫著你的名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