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文姬使洛陽 貂嬋現芳蹤 文 / 東窗剪燭

    初夏的洛陽是坦露的,火熱的,一如匈奴使者蔡姬的衣著一樣,透著火一樣的熱情,與盛夏相比,少了幾分酷熱,多了一些誘人的風情。

    蔡姬身材高挑,雪白的皮膚透出一點緋紅,穿了一件胡衫,緊緊束著身體,領口開得極低,這件衣服把她凹凸有致的誘人曲線勾勒得淋漓盡致。

    特別是胸前那一對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的水蜜*桃一樣誘人卻遠比水蜜*桃更惑人心神的東西,撐得薄薄的胡衫脹鼓鼓的,顯出一種異域風情。

    蔡姬一雙水波盈盈的美眸盯著劉循,略略欠身施了一禮,從劉循這個角度看過去,胸前那一片圓潤堅挺更加一覽無餘。

    只有背上的那把胡笳提醒劉循,這不是紅袖招的頭牌鶯鶯小姐,而是漢末大人蔡邕的女兒,以一曲《胡笳十八拍》名動天下的才女蔡姬。

    「看來傳言不確切啊,聽說姬小姐嫁入胡地,遠離故土,做胡笳十八拍抒懷,如今看來,姬小姐在胡地生活得很不錯嘛」,劉循看了一眼蔡姬,大發感慨。

    在他的心中,實在無法把那個才氣縱橫,端莊秀麗的蔡姬與眼前風流浪蕩,媚態盡露的女子聯繫起來。

    也許,真實的蔡姬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只是自己先入為主,以為《胡笳十八拍》那樣悲愴詞賦的作者必然是高貴典,氣度雍容的。

    「小女子初離故鄉時,的確是心中悲痛,心念故國。不過,後來冒頓單于很重用我,單于更對我寵愛有加,我也就習慣了」,蔡姬露皓齒,啟朱唇,聲音中帶著一絲撒嬌似的幽怨。

    「想來你們單于大人已經收到我的書信了,我的要求,不用再重複一遍了吧」,劉循寒暄了幾句,直接步入正題。

    「小女子這次來,正是為了貂嬋之事來的」,蔡姬「撲哧」一笑道,「最初黑尼姑是想把貂嬋許給我們單于大人,可惜我們單于大人有了我這個大美人,尋常的庸脂俗粉哪裡還會放在眼裡。」

    「更何況,又接到了大將軍你的書信,我們單于大人是幹大事的人,豈能因為一個女子而起刀兵?貂嬋至始至終,根本就沒有進入咱們的大草原」,蔡姬侃侃而談道。

    呂布一直站在劉循的旁邊,注意聆聽二人的對話,當下冷不住插嘴道:「那麼,貂嬋到底在哪裡?我們憑什麼相信你說的話?」

    「我蔡姬雖是一介女流之輩,也懂得什麼叫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我怎麼會容許貂嬋進入大草原?」

    「再說了,以劉大將軍遍佈天下的耳目,如果貂嬋當真在我們大草原,又怎麼會查不到她的下落?」

    這女人牙尖嘴利,還不是個容易對付的角色。

    「據我們單于的消息,貂嬋可是黑尼姑一派的佼佼者,最善於蠱惑人心,以我們單于的聰明,又豈會讓這樣一個女人來左左自己?」

    「不為美色所動,看來你們單于其志不在小啊,這樣的人,我還真想見識見識」,劉循聽了蔡姬一席話,對匈奴左帳王庭的單于產生了一絲好奇,直覺地感到這是一個英雄。

    聽了劉循的這一番話,蔡姬的一個隨從眉毛一挑,顯然心中有所觸動。

    不過,他隨即神色如常,裝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劉循的注意力都在蔡姬的身上,也就沒有注意到僕人的表情。

    否則,以劉循觀察入微的洞察力,定能從僕人表情的變化中看出點什麼。

    「我們單于要是聽到大將軍這句話,一定是會把你引為知己,把酒言歡,一醉方休」,蔡姬笑盈盈地道。

    「到底是你家單于厲害,還是我厲害些?」劉循半真半假地道,一面注意觀察蔡姬的表情。

    「大將軍是中原大地上的猛虎,我家單于則是大草原上的雄鷹。猛虎是地上的王者,雄鷹是天上的霸主,兩者沒有交集,也就無法相比」,蔡姬沒有正面回答劉循的問話,卻既巧妙地捧了劉循,也自高了一下單于的身份。

    看來左賬王庭派這個女人出使洛陽,實在是有知人之明。

    「好一張利嘴,有朝一日,我倒真想會一會你家那只雄鷹」,劉循半真半假地道,說這話時卻是霸氣流露,顯出了王者風範。

    「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蔡姬面對劉循有意無意的挑釁,仍是不慍不火,一句話看似客氣,其實綿裡藏針,隱含了針鋒相對之意。

    「我家單于這次派我來,還要向劉大將軍轉達一句話」,蔡姬凝視著劉循道。

    「什麼話?」劉循問道。

    「我家單于說,據我們得到的消息,黑尼姑可能會在近期把貂嬋許給中原的一位諸侯,想以此挑起諸侯之間的戰爭,達到渾水摸魚的目的。」

    「哦,哪一位諸侯?」劉循饒有興致地道,「哪一位諸侯如此大膽,敢公然跟我劉循做對?」

    「現在還不好說,以大將軍遍佈天下的耳目,應該不難查明。」

    「其實這話,你原本可以不必告訴我的,看來你家單于也怕我劉循發兵打他。」

    「我家單于告訴劉大將軍貂嬋消息的目的,只是想和大將軍交個朋友而已。我們草原上的人,朋友來了有好久,豺狼來了有獵刀」,蔡姬有理有節地道。

    「姬小姐好像忘了自己是大漢的子民了,怎麼把自己完全當成了異族人了」,劉循調侃道。

    「嫁雞隨雞,嫁

    狗了隨狗,也是大漢女子的傳統」,蔡姬答道。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可惜姬小姐比在下早生了幾年,真是平生憾事啊」,劉循假裝感歎,故意把頭探前了一些,這樣那對白生生的玩意兒就更加顯眼,只差沒有伸手去捏了。

    「小女子蒲柳之質,豈能入得了劉大將軍的法眼?讓大將軍見笑了」,蔡姬橫了劉循一眼,語氣中不無自嘲。

    「久仰姬小姐琴技超群,一曲《胡笳十八拍》名動天下,不知劉循是否有這個福氣聆聽仙音?」

    「劉大將軍不嫌小女子的琴技醜陋,小女子自當獻醜一曲,請劉大將軍指教一二。」

    蔡姬調好胡笳,一雙圓潤的玉手輕攏慢捻抹復挑,琴聲飄揚之時,她輕啟檀口,中中依依呀呀地唱了起來。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離亂,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雁南征兮欲寄邊心,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好曲,此曲只應天上有,有間難得幾回聞」,劉循撫掌大笑「賦是好賦,姬姑娘的琴技歌喉也是一絕,不愧是我大漢的才女呀。」

    「姬倒是更願意大將軍把我看做是一個胡地女子?」

    「為何?你歌中不是滿懷幽怨嗎?乾脆我出錢,向單于把你贖回來如何?」劉循半開玩笑道。

    「胡地民風純樸,單于不但對我百般寵愛,更把我倚為柱石,如此恩遇,我寧願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胡女,不願再歸中原了」,蔡姬吐露心扉道。

    其實劉循何嘗不知,他不過故意試探而已。

    「看來,將來我要是和匈奴交戰,這個蔡姬倒是有些礙手礙腳呀」。

    「此女不但才華橫溢,心思機敏,更身有武功,剛才彈胡笳的動作顯示,她的武功還不弱。她那個隨從,神光內斂,看起來也是個高手」,劉循暗忖道。

    「此曲彈起來像滾滾的波濤,如同噴發著熔岩的活火山,雖然此女極力壓抑隱藏,也還是露出一些馬腳,她像是會魔教失傳已久的音波功。」

    「魔教的音波功可是一大奇功,當年泰山大會上魔教聖女藍色妖姬曾經一曲腸斷萬千英雄,留下千古絕響」。

    「這女子姿色不俗,才情更是足以與三曹七子並列,可惜了,就是年齡太大了,雖說駐顏有術,我劉某總不成找個大嬸吧。這樣的女人是敵非友,實是有些可惜。」

    劉循又與蔡姬談了一會兒,很是佩服她的采和見識,最後,雙方才依依惜別。

    蔡姬離開了劉循府上,無人之處,她的隨從道:「這個劉循,表面上看起來有些貪花好色,骨子裡卻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啊。」

    「王爺明鑒,劉循不是個等閒之輩,咱們這次賣他個人情,他是蓋世英雄,以後知恩圖報,或許不會和咱們刀兵相見。」

    原來此人並非蔡姬的隨從,而是左賬王庭的單于,也是蔡姬的丈夫。

    「此人既是英雄,應該不會為一點小恩小惠所迷惑,還是得警惕一些好。」

    「單于大人難道沒有發覺,此人天生重情,是個至情至性之人。這樣的人,可為美人放棄江山,和一般的梟雄之輩比起來,始終差了一點狠勁,只要抓住了他的弱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的。」

    「夫人明察秋毫,小王佩服得五體投地」,單于豎起大拇指道。

    「世人只知我是左賢王,哪知我已掌握了左賬王庭,是真正的單于」,摸了一下蔡姬的秀髮,左賢王感歎道。

    得知了貂嬋的消息,劉循指示手下風影,務必弄清貂嬋的真實動向。

    飛鴿傳書一道道發出,劉循自言自語道:「是時候啟用袁瑩瑩這格枚棋子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