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藥師片言增疑竇 馬行空長話啟妙計 文 / 東窗剪燭

    劉循和黃藥師寒暄了一陣,問起了關於赤松道藏圖的事情。「這赤松道藏圖關乎一宗寶藏的事情,莫非真有其事嗎?」

    「據我所知,赤松道藏圖不僅關乎寶藏,還關乎這片大陸的來歷,具體的情況,只有發掘出寶藏才知道了」,黃藥師道。

    「竟然有這種事,赤松道藏圖竟關係到這片大陸的來歷。黃藥師是前輩高手,按理說不會信口開河。這麼說來,自己的猜測多半是對的,自己穿越過來的這個世界,應該不是歷史上的東漢末年,到底是個什麼世界,只有找到赤松道藏才能揭曉了」,劉循暗道。

    與黃藥師的這一戰,劉循獲益不少,他留黃藥師在水鏡山莊小住了幾天,彼此切磋武功,都有所收益。

    對於歐陽哲,劉循也不留情,直接廢了他的武功,然後把他趕走。

    劉循心中很明白,像歐陽哲這種人,平生仇家遍佈天下。

    現在他沒有武功,只要消息一傳開,他的仇家就會找上門來,到時他的下場肯定淒慘無比,這比直接殺了他更痛快。

    黃藥師對劉循的武功稱道不已,他是孫尚香的外公,也就以長輩自居,對劉循說話之時,不知不覺中就有些老氣橫秋了。

    「循兒哪,在道勁境界就有如此功力的,你算是絕無僅有了,從此以後,你在整個天下都可以橫著走了。不過,你以後碰著那些不世出的老怪物,還得當心,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外公教訓得是,這天下武功高強之士,所在多有,劉循不敢自傲」,劉循謙虛地道。

    黃藥師與劉循促膝長談,講論武功,劉循的武學見識大有長進,彈指神通這項功夫,他從孫尚香處學來,本來只會點皮毛。

    經黃藥師親自指點後,劉循的彈指神通功夫已是爐火純青了。

    他功力深厚,正所謂一理通百理通,學什麼武功都是得心應手。

    黃藥師與劉循一起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到處雲遊去了。

    劉循想到前段時間劉備利用廢帝搞風搞雨,心頭不快,現在武功大成,就有了到豫州一行的想法。

    大喬聽說劉循要到豫州,有些放心不下,勸道:「循弟,此去豫州,要不要多帶幾個手下,以防不測。」

    劉循道:「不妨事,有時候,人多了反而礙事。我這次去豫州,主要是刺殺廢帝劉辯,人多了反而容易暴露。」

    「諸葛亮詭計多端,循弟要小心」,小喬道。

    「連歐陽哲都不是我的對手,區區一個諸葛亮,我豈會放在心上」,劉循毫不在意地道。

    「諸葛亮的武功,恐怕已不在歐陽哲之下。他的老婆黃月英也不是普通的女人,循哥可得小心」,孫尚香也道。

    「我會小心的,我也有些奇怪,像黃月英那種女人,怎麼會甘心嫁給劉備,這劉備、諸葛亮和黃月英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到要看一看。」劉循道。

    幾個女人又叮囑了一番,劉循才辭別她們上路,望豫州行來。

    天師道豫州分舵,早就接到了劉循的命令,知道劉循會來豫州。

    一到豫州,天師道豫州分舵的人就聯繫上了劉循,把他帶往分舵。

    「學生馬行空,參見院長大人」,分舵主是個二十歲上下的青年,看起來很是精神,一見劉循,馬上屈膝問安。

    「馬舵主,免禮」,劉循擺了擺手,對這個馬行空很是滿意。

    東窗剪燭書院的傑出弟子們,被劉循派往大漢王朝的各個角落,現在都開花結果了。

    「馬舵主,我天師道如今在豫州地面,發展得還好吧?」劉循道。

    「回院長大人的話,本教在豫州發展還比較順利。目前已經有教眾上萬人了,教眾中還有一些豫州軍隊的士兵。」

    「那就好,本教在豫州地面沒遇到什麼麻煩吧?」

    「諸葛亮一直在打壓本教教眾,上個月才抄了本教的一處據點,處死了幾個弟兄」,馬行空道。

    「諸葛亮不是個省油的燈,以後要小心防範」,劉循道。

    「學生明白,本教平時聯絡比較隱秘,諸葛亮在民間的勢力不小,竟被他連抄了本教好幾處據點,這人實是本教的大敵」,馬行空道。

    「諸葛亮能如此準確地掌握本教的一些行動,跟黃家的勢力有很大的關係。哼,等本將軍統一了天下,定要把黃家的勢力連根拔去」,劉循暗忖道。

    「我此次來豫州,主要是為了劉辯而來,你給我提供一下劉辯的住處和他身邊守衛的情況,我有用處」,劉循言歸正傳道。

    「這個容易,院長大人稍候片刻,學生即刻叫人前去打聽」,馬行空不敢怠慢,立馬道。

    「好,我這就在此靜候佳音」,劉循道。

    馬行空立即叫來手下教眾,做了一番吩咐,手下自去打聽劉辯的情況去了。

    劉循趁這個時間,問了一下天師道豫州分舵的情況。

    馬行空對答如流,從與他的對話中,劉循瞭解到了不少豫州的第一手資料。

    很多東西都是劉循以前

    不知道的,特別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據馬行空回報,二人已是勢同水火。

    劉循敏感地注意到了這一條消息的價值,說不定這條消息可以利用。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非常緊張,你這消息確切嗎?」劉循道。

    「院長大人容稟,這是學生千辛萬苦打聽來的,據說劉備和諸葛亮已經到了要相互火並的地步。只是,目前諸葛亮的實力,已經隱隱然和劉備分庭抗禮,劉備沒有必勝的把握,這才隱忍不發」,馬行空道。

    「竟然是這樣,如果能挑動劉備和諸葛亮二人火並,又好過刺殺一個劉辯了」,劉循聞言大喜過望。

    「劉備的兒子劉禪出世了,這事直接引發了劉備和諸葛亮的矛盾。以前,劉備為了傳宗接代,對黃月英和諸葛亮的事情裝做不知道。現在,劉備要做劉禪的父親,諸葛亮就成了他的絆腳石了」,馬行空分析起問題來,頭頭是道,不愧是東窗剪燭書院培養出來的佼佼者。

    「我倒是有一個主意,劉備並非不想動諸葛亮,不過是鑒於諸葛亮的勢力較大,有些投鼠忌器而已。咱們不妨幫劉備一個忙,幫他對付諸葛亮,挑起二人的內鬥」,劉循道。

    「這是卞莊刺虎之計,讓他們鬥個兩敗俱傷,咱們好坐收漁人之利。」

    「院長此計大妙,學生在劉備身邊安插有內線,不妨讓內線試探一下劉備的想法,再對症下藥」,馬行空不愧是個幹才,思路清晰,分析問題極有條理。

    劉循對馬行空的應對很是滿意,當初派這個青年人來豫州發展天師道,如今看來,算是找對人了。

    馬行空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來了,手裡拿著一份詳細的資料,關於劉備、諸葛亮和劉辯住處的地圖,以及兵力分佈情況等等,應有盡有。

    劉循仔細地翻看了一下資料,對於如何刺殺劉辯已是心中有數。

    天黑之後,劉循換上一身夜行裝,黑巾蒙面,直奔劉辯的住處而去。

    一路上有不少兵馬巡查,劉循仗著輕功高妙,很多時候都從房頂一躍而過,如同鴻飛杳杳,蹤跡全無,順利地躲過了那些兵馬。

    按著白天的地形圖上的指示,劉循很快就找到了劉備、諸葛亮和劉辯的住所。

    三人的住處是挨著的,下面都有重兵把守,劉循從房頂向下望去,見院中明晃晃的燈籠晃來晃去,防備極為森嚴。

    正想直奔劉辯的房間,劉循偷眼一瞥,無意中發現劉備房間的屋簷上倒掛著一個人。

    「好高明的輕功,看此人的情形,多半是在偷窺劉備屋中的情況。什麼人如此大膽,竟敢來偷窺劉備的情況」,劉循暗想。

    想到居然有人躲在劉備的屋簷上偷窺,劉循興奮不已。

    暫時按下刺殺劉辯的想法,劉循展開輕功,躡手躡腳地跟了過去。

    伏在屋頂的人正在全神貫注地偷看屋中的情形,哪裡料到自己的一切全然落入了劉循的眼中。

    劉循悄然揭開屋頂的一片瓦,藉著燈光,看見劉備和一個美貌如花的妙齡女子正在爭吵。

    那個妙齡女子生得唇紅齒白,與大喬比起來毫不遜色,只是氣質中有一種冰冷的意味在裡面,整個人就如一座冰雕。

    女人的懷中正抱著一個嬰兒,女人一邊哄著嬰兒,一邊與劉備拌嘴。

    「看來這個女人就是傳聞中的黃月英了,果然有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諸葛亮竟然把她送給劉備當老婆,真不知這小子怎麼想的」,劉循暗忖道。

    果然,劉備的話,馬上證實了劉循的猜測。

    「黃月英,你讓我兒取名為劉禪,莫非真以為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劉備拉長了臉,冷冷地道。

    「你不是一直想當皇帝嗎?孩兒取名為禪,以後正好讓那個劉辯把皇位禪讓於你」,黃月英鳳眼含煞,直視劉備,並不懼怕他。

    「哼,只怕是你想我把一切禪讓給諸葛亮吧?這孩子到底是誰的,你我心裡都清楚」,見沒有外人在場,劉備說話也就沒有了顧忌。

    「不錯,這是我和諸葛亮的孩兒,那又怎樣?你不過一個織履販席之輩,能有今天,還不是全靠諸葛亮之力?」黃月英反唇相譏。

    「你那話兒自己不爭氣,天上掉下來個便宜兒子,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黃月英忽然抬起頭來,冷冷地向屋頂望了一眼。

    這一剎那,劉循胸口有了一種奇特的反應。

    那個地方,正是巫神之鑰嵌入的位置。

    彷彿冥冥之中有什麼東西指引著劉循,一時半會兒,他也想不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