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仲謀牛刀小試 公瑾深藏若虛 文 / 東窗剪燭

    來人是個青年,身材高大挺拔,眼珠泛著藍色,偶爾精光暴閃,卻不是修習玄功所致,這人竟然天生不怒自威。

    這也罷了,難得的是,此人的頭髮竟然是萬中無一的紫色,顯得卓而不群。

    想起眾人口中的孫權相貌,劉循道:「這個莫非是仲謀兄弟。」

    「正是,閣下就是劉循大將軍了,幸會」,孫權道。

    「一家人不用客氣,叫妹夫就行了」,孫尚香道,「循哥,雖然你的年紀比二哥略大一些,你也得叫一聲二哥。」

    「香妹說得極是,二哥,你不在書院讀書,怎麼下山來了」,劉循問道。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院沉悶,早就想下山走走,順便看一下母親、大哥、大嫂和小妹」,孫權答道。

    「權兒,你這個妹夫可不簡單啊,韜武略,樣樣精通,以後你得多和他親近親近,學點本領」,吳國太看著孫權,愛憐地道。

    「母親說得是,我以後肯定會多向妹夫請教」,孫權道。

    「好久沒看到你師傅張昭,他沒和你一同過來嗎?」孫策問道。

    「屬下感謝主公的關心,老胳膊老腿兒的,腳程不如年輕人快了,請恕來遲」,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

    「子布,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我這個二弟夠頑劣的,讓你費心了」,孫策道。

    「主公說哪裡話來,這些不過是屬下的本份。何況這個弟子聰明過人,早就已青出於藍,屬下已經教無可教了」,張昭道。

    劉循打量了一下最後進來的這個老頭兒,年約六旬,卻是精神矍鑠,一雙眼睛流露出睿智的光芒,「這老頭兒胸中有丘壑,不簡單啊。」

    「早就聽說江東有張昭,武有周瑜,這張昭可不是等閒之輩啊。」

    「恕老朽眼拙,這位就是劉循大將軍吧?」張昭道。

    「張子布好眼力,劉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劉循拱了拱手。

    「劉大將軍客氣了,張昭一個風燭殘年的老朽而已,大將軍謬讚了」,張昭客套道。

    這邊正和張昭等人寒暄,不一會兒,周瑜也到了。

    「公瑾,你怎麼來了?」孫策問道。

    「聽說香香郡主練功出了點岔子,沒什麼問題吧?」

    「沒問題,有循哥在,一切都搞掂了」,孫尚香大大咧咧地道,「過幾天,就是我的大婚了,周瑜,你可得準備一份大禮啊。」

    「郡主要出閣了,不知誰有這種福氣呀?」周瑜問道。

    「還能有誰,循哥唄」。

    孫尚香一席話,讓周瑜心中很不是滋味。

    知道娶小喬無望後,周瑜原本還存了點想法,希望能娶到孫尚香,這下希望又破滅了。

    心頭不舒服,周瑜還得微笑著給孫尚香道賀:「恭喜郡主,擇得了一個好郎君。」

    偏偏小喬又上前扯住道:「周瑜哥哥,我和香香的好日子是同一天,你得準備雙份賀禮喲。」

    「那是一定的」,周瑜點頭道,本來應該屬於他的美人變成了別人的,偏偏他還得前去道賀,心裡的不爽可以想見。

    這一切,都被冷眼旁觀的孫權看在眼裡。

    孫權當即道:「老師,聽說陸家二小姐陸絳雪風華絕代,已經到了出閣的年紀,不知可真?」

    張昭見問,忙回答道:「據我所知,陸家二小姐陸絳雪不但美貌無雙,而且知書識禮,溫婉嫻淑。仲謀如果有意,我倒是願做這個大媒。」

    孫權道:「老師誤會了,我是想公瑾也老大不小了,英雄配美人,想替他們撮合一下。」

    周瑜正在尷尬,孫權這樣一說,正好給他解了圍,此事無論成與不成,他都非承孫權的情不可。

    劉循見狀,也不由得暗暗佩服,「這孫權於權謀之術上,完全是得心應手,不愧是一代雄主的材料。」

    孫策見孫權竟能想到這事,他原本覺得有些愧對周瑜,孫權此舉,正好給了周瑜一些補償。

    孫策一時也為自己有一個能幹的弟弟感到高興。

    正想誇獎孫權幾句,親兵來報:「魯肅來訪。」

    「子敬來了,快請」,孫策忙道。

    劉循是熟知魯肅這個人的,他當年只有兩囤糧的時候,就借了一囤糧給周瑜。

    此人疏財仗義,謀略深遠,按時間推算,這人不應在此時出現。

    看來因為自己的出現,很多事情都亂套了。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把魯肅寫得一無是處,實際上此人有大才,曾預見到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更單刀赴會,憑三寸不爛之舌,逼劉備集團不得不把荊襄三郡割讓給東吳。

    可以說,《三國演義》一書中,寫得最不公正的就是這個魯肅了。

    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出現在了劉循的面前,此人相貌堂堂,儒生打扮,太陽穴略微凹陷,那是內功精深的表現。

    &nbs

    p;

    「看來此人不但胸有甲兵,還是個儒將,一個鮮為人知的武功高手」,劉循暗自點頭。

    「子敬,你該不會也是來看郡主的吧?」周瑜道,他和魯肅是至交好友,很是隨便。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公瑾也。我的目的,應該和諸位相同」,魯肅哈哈一笑,上前見禮,「魯肅見過國太,主公。」

    「魯叔叔,過幾天我就要大婚了,你準備送我什麼好東西呀?」孫尚香撒嬌道。

    「郡主這聲叔叔,魯肅可不敢當。這事兒來得突然,魯肅還沒有心理準備,不知郡馬是誰?」魯肅問道。

    「郡馬就在這裡,都說你聰明絕頂,不妨猜上一猜」,孫尚香刁難道。

    魯肅的目光掠過眾人的臉,最後停留在劉循的臉上。

    「這位想來就是劉循大將軍了,郡主口中的郡馬,想來也是大將軍了,魯肅愚鈍,不知猜中沒有?」魯肅道。

    「魯肅不愧是江東英傑,劉循佩服」,劉循道。

    他是真心佩服,自己不過是仗著是穿越者的身份,而且奇遇不斷,才有今天的成就。

    魯肅有今日可完全是靠他自己,這讓他不得不佩服。

    聽在魯肅的耳中,劉循的話卻成了謙遜之詞。

    「哪裡,劉大將軍才是當今人傑,和大將軍比起來,肅不過是螢燭之比皓月,豈可同日而語」,魯肅深自謙抑。

    「螢燭的光芒雖弱,卻是自己發的光。月亮再光芒萬丈,不過是反射太陽的光輝而已」,劉循暗道,這話卻只能爛在心裡,不便宣之於口了。

    「魯兄的武功,恐怕離道勁境界只差一步了吧。魯兄武全才,在各大諸侯賬下,這種人才也是少見的」,劉循真心道。

    「如果劉某所料不差,魯兄的武功,應該出自荊州百花觀吧」,劉循接著道。

    「劉大將軍好眼力,只不知你是如何得知在下的師承來歷的,尚請見告」,魯肅道。

    「我是從魯兄走路的姿勢和你太陽穴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出來的,天下武功,練到高深處,都是太陽穴高高鼓起,只有荊州百花觀的武功,練到一定程度,太陽穴反而略凹。」

    「看來魯兄的得意武功,應該是百花錯拳和奇門**刀了。」

    「大將軍武學淵博,讓人歎為觀止」,魯肅感歎道。

    「不知大將軍可知在下的武功出自何門何派」,周瑜忽然道。

    「請周都督使一路拳腳,或者一路劍法也行」,劉循道。

    「劉兄僅憑魯肅走路的姿態和他的太陽穴的情況,就能查知他的武功家數,為何要在下使一路武功」,周瑜質問道,他對劉循,可是十二分的反感。

    「都督有所不知,魯兄的武功出自百花觀,百花觀的武功向來獨樹一幟,所以我能僅憑他太陽穴的情狀和他走路的姿態就能查知他的武功家數。但天下的武學千千萬萬,實是浩如煙海,豈能一一知曉?」

    「原來如此,那麼,在下就獻醜了」,周瑜道,「請劉兄指教一二。」

    周瑜拉開架式,緩緩地打了一套掌法。

    「咦,這是我的洛英神劍掌,原來,周瑜你居然是我桃花島的傳人。不對,桃花島的武功一向單傳,除了我母親之外,師祖根本就沒有另收傳人,你的武功從何處學來」,孫尚香驚叫了起來。

    以劉循和吳國太的眼力,卻知道周瑜這套掌法似是而非,多半是孫尚香練武的時候,在旁邊偷學的,而且殘缺不全,很多招式都不太對。

    不過,招式雖說似是而非,對這掌法的精髓,有些地方,卻是領悟得比孫尚香還要深刻。

    由此足見周瑜武功高明,而且悟性極高。

    劉循皺了一下眉頭,心想:「你這般搞法,並未使出本門的武功家數,我如何能查知你的門派來歷。」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劉循暗自哼了一聲,「任你奸似鬼,也要喝哥哥的洗澡水。想要瞞過哥哥,你也太小看哥了。」

    劉循展開鳳舞九天身法,倏地轉到了周瑜的身後,倚天劍陡地出鞘,一道森寒的劍意,襲自周瑜的身後。

    這下變生肘腋,以劉循的身手武功,在事先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就算是孫策和吳國太想出手相救,也來不及了。

    眼看,周瑜這個一代奇才,江東的水軍大都督,如果再不使出本門武功,還一味地以別派武功進行忽悠,就會命喪在劉循的劍下。

    這正是:醋海生波,周瑜考情敵;爾虞我詐,劉循試都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