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劉循克陽襄 龐統圍宛城 文 / 東窗剪燭

    陽襄城,是不大不小的一座城池。

    由此城到宛城,已沒有幾里地了。

    劉循大軍要攻克宛城,此城是必經之地。大軍到時,早有士兵報知守將劉克爽。

    劉克爽領軍出城,趙雲出馬挑戰,戰未三合,一槍刺中對方心窩,當即殞命。

    餘下的兵馬見不是路,呼喇喇一聲喊,竟然棄城而逃。

    劉循搖了搖頭,很是失望。

    自領大軍征戰以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這種軍隊,簡直不堪一擊。

    其實這也難怪,張繡本人雖能征善戰,卻不會用人,此城的守將劉克爽就是一個無能之輩。

    「士元兄,你帶一支軍馬繼續前去攻打宛城,我就在此處等候張繡到來」,劉循對龐統道。

    「主公小心,張繡可是少有的勇將,武藝出類拔萃,不可輕敵」,龐統臨行再三叮囑道。

    「有勞軍師關照,軍師此取宛城,事關大局,只要宛城一克,張繡不戰自亂」,劉循道。

    「主公言之有理,統此次前去,定要取得宛城來歸」,龐統信心十足道。

    「軍師豪情,劉循靜候佳音」,劉循朗聲長笑,很是豪邁。

    龐統辭別劉循,帶著趙雲,前去取宛城去了。

    天色漸暗,殘陽如血,風涼如水,陽襄城籠罩在一片悲涼的氣氛中。

    「報告將軍,陽襄城被劉循大軍佔領,劉循大軍在城下一字擺開,靜待將軍到來。」

    「這個劉循,竟然大搖大擺地擺開陣勢,如此招搖,是吃定了本將軍嗎?」張繡有些憤怒了。

    「全速前進,與劉循決一死戰。」

    少頃,張繡大軍到了陽襄城下,與劉循對峙。

    張繡騎一匹五花馬,外罩一件血色披風,鐵甲珵亮,使一把渾鐵如意槍。

    夜風吹得張繡的披風獵獵作響,張繡傲然而立,浩浩然如憑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好一個神槍張繡!

    張繡迎風而立,隱隱然有睥睨群小,勢吞萬里如虎的氣概。

    「好一條漢子」,劉循暗讚了一聲,高聲叫道,「來者可是宛城張繡,在下劉循,這廂有禮了。」

    劉循一拱手,一付求賢若渴之態。

    「劉循鼠輩,為何趁我不在之時,犯我邊境」,張繡怒叫道,「這就是你的禮嗎?」

    「張繡將軍,你這話就不對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何來犯你邊界之說?」

    「更何況,張將軍背叛大漢,不遵獻帝在先。我劉循不才,忝為皇上賜封的武威大將軍,奉旨討伐不臣,正是上順天心,下應民意。」

    「張將軍若還知道忠義二字,就該下馬就縛,負荊請罪」,劉循搖唇鼓舌,句句扣著君臣大義,說得張繡啞口無言。

    良久,張繡方喝道:「胡說八道,我不與你辯論,咱們槍法上見真章,放馬過來吧。」

    「好,這才是神槍張繡」,劉循嘴上說話,手上絲毫不緩,一夾紫電逐日駒,掄捨我其誰槍,來搶張繡。

    「來得好」,張繡大喝一聲,手中渾鐵如意槍一甩,迎著劉循就刺。

    二人槍來槍往,互不相讓,鬥到分際,外人只見槍勢如虹,雷光閃閃,哪裡知道誰勝誰負。

    張繡的百川歸海槍,也是當世一絕,使得性發時,千百條槍影橫掃而出,捲起萬丈狂瀾,每一道都有千鈞之力。

    「好一個百川歸海槍!」

    劉循讚了一聲,全力展開勢吞天下槍,這一路槍法使用到疾處,氣勢漸漸散發了出來。

    他只覺得渾身熱血鼎沸,整個人散發出滔天殺機,鋪天蓋地的槍影,暴捲而出,電光霍霍,雷電真氣順著雙槍相交之際攻入張繡的經脈。

    饒是張繡內力深厚,也是難受之極。

    二人本身的武道境界,原在伯仲之間。

    偏生上天不公,劉循得自左慈的勢吞天下槍法,融天下槍法精華於一爐,比起張繡的百川歸海槍要略高一籌。

    如果僅僅如此,倒也罷了。

    劉循的雷光真氣,竟帶有一絲天雷之力,把張繡的真氣克制得死死的。

    此消彼長之下,張繡漸落下風。

    偏生這個張繡硬是有股蠻勁,死戰不退,劉循要想短時間內勝他,還真得費一番手腳。

    靈機一動,劉循大喝道:「宛城已失,你們早就沒有退路了,還不投降,更待何時。」

    這話如一聲驚雷,在張繡軍中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此處離宛城已不太遠,不知不覺間,金烏西墜,玉兔東昇,宛城方向戰馬廝鳴,人聲鼎沸,火把形成了一條長龍,在夜空中格外奪目。

    張繡軍隊士兵的心中惦記著老巢的安危,氣勢開始洩了。

    bsp;劉循抓住時機,撇了張繡,指揮大軍掩殺過去。

    張繡無心戀戰,自己領一彪人馬斷後,大軍向宛城進發。

    劉循大軍趁勢掩殺,一時間,張繡軍隊人仰馬翻,屍橫遍野。

    劉循軍隊士氣正旺,個個如狼似虎,如決堤的大江,洶湧澎湃,所過之處,一片狼籍。

    一追一逃間,過不多時,雙方的軍隊都來到了宛城城樓下。

    龐統已指揮大軍將宛城團團圍住,四面攻打。

    不提防張繡大軍突然殺到,龐統倉促佈陣迎敵已來不及。

    被張繡率軍衝開一條血路,殺到了城邊。

    城中守將見張繡到來,大喜過望,忙不迭地放下吊橋,放張繡入城。

    張繡進入城中,堅守不出。

    這宛城很是堅固,雖不敢說固若金湯,短時間內要想攻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龐統見強攻不行,晚上叫士兵偷挖地道,準備偷入城中。

    誰知張繡手下一個叫金銘的謀士聽見城下響動,提醒張繡做了準備。

    結果張繡在城內橫著挖了壕溝,鑽進城裡的軍隊,剛一露頭,即遭到了埋伏,損失慘重,不得已之下,退了回來。

    張繡咐咐手下把地道堵死,絕了龐統想通過地道進城的念頭。

    見掘地道的方法不行,龐統叫人連夜造了許多雲梯,準備強攻。

    城中軍民齊心,死守城池,爬上城樓的少數劉循士兵,遭到了頑強的狙擊,最後都死在了城樓上。

    更多的攻城士兵,根本沒能爬上城樓,就被一陣箭雨給射了下來。

    龐統一時無計可施,只得下令把宛城四面圍困,作持久攻打的打算。

    一連幾日,劉循軍馬攻城受挫。

    不過,張繡的日子更不好過。

    城池被圍,軍民無法出城,日常生活補給出現了困難。

    龐統還叫人在宛城周圍築了幾個高的土堡,讓弓弩手在土堡上對準城樓上射箭。

    土堡高於城樓,張繡的軍馬不方便直接攻擊,土堡中的弓箭手卻可以居高臨下對城樓進行射擊。

    張繡暗自叫苦,這樣下去,宛城最多支持三個月,就要被攻破。

    手下謀士金銘獻計道:「將軍先前曾經出兵幫助過劉表,現在將軍有難,可以派人出城,向劉表求救。」

    「如今城池被劉循圍得水洩不通,如何出城?」張繡苦笑道。

    「將軍可挑一個敵人鬆懈的時機,假意派人從西門突圍,把敵人的主力吸引過去之後,突然從東門殺出,把使者送出宛城。」

    「這是聲東擊西之法,可以一試」,張繡道。

    第二天,趁劉循軍隊全力攻打的間隙,張繡突然派將領假扮自己,從西門殺出。

    劉循見狀,立即準備親自前往西門迎敵。

    龐統卻道:「依我之見,西門這個張繡多半是假,敵軍被我圍困多日,糧草漸漸接濟不上,多半想突圍出城去搬救兵。」

    「但在我大軍圍困之下,敵軍知道突圍不易,多半會假裝從西門出城。等把咱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之後,暗地裡,卻會從東門突然湧出。」

    「既然這樣,我就將計就計,我大張旗鼓地到西門去攔截,故意把東門的軍馬撤走一些到西門,暗中卻把趙雲留在東門,專門對付張繡」,劉循略一思忖道。

    「主公的辦法深合兵法,那張繡只知主公武藝高強,卻不知趙將軍的武藝也不弱,如此來,正好中計」,龐統哈哈一笑,「只要張繡被擒,宛城唾手可得。」

    當下劉循親自帶人到西門迎擊敵軍,張繡在城樓上看得真切,劉循此舉,正中他的下懷。

    張繡見到東門防守空虛,親自帶兵護送使者眾東門殺出。

    剛一下吊橋,一將領軍截斷歸路,哂道:「張繡逆賊,你的計策,全在我主掌握之中,你這時獻城投降,我主公必會網開一面,饒你不死。不然,叫你死無全屍。」

    張繡這時已知道上了劉循的當,卻自恃武藝高強,蜀軍中只忌憚劉循一人。

    挺槍直取來將,哼道:「賊將通名,神槍張繡手下,不殺庸庸之輩。」

    那將領眉毛一軒,不屑道:「居然自稱神槍,井底之蛙,不知天空浩大,知道常山趙子龍嗎?」

    「什麼,你是趙雲?」張繡吃了一驚,趙雲的名頭,很是響亮,他可是知道的。

    他自問武藝高強,一般的武將,根本不放在眼內,卻知道很難強過趙雲,更不用說,敵方還有一個武藝不在自己之下的劉循。

    張繡知道今天難以討得了好了。

    趙雲再不打話,揮槍便刺,直取對方要害。

    所謂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趙雲甫一出手,張繡就知道被他纏上之後,極難走脫。

    想通

    此節後,張繡虛晃一槍,回身便走。

    既然決定了要突圍出去,又有誰能留得下神槍張繡。

    渾鐵如意槍起處,三軍擋者立斃,被張繡率軍殺出一條血路,落荒而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