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五十章 劉循聯合孫策 甘寧大破張允 文 / 東窗剪燭

    甄陽維和劉循一番接觸之後,收穫不小,不但為家族生意打開了局面,還讓對方對自己妹子有了印象,當即起身告辭。

    這段時間,除了關注天下大勢外,一有空閒,劉循就往趙雲和呂綺玲兩大美人身邊蹭。

    呂綺玲倒還罷了,早就把自己當成劉循的人了,被他揩油不在話下。

    趙雲自從上次被劉循看了,又和他肌膚相親後,對劉循的感情也在迅速升溫。

    二人切磋武藝,早就不再比試槍法,變成了比試拳法了。

    其實說是比試拳法,也不恰當。

    因為某人借切磋之名,老在人家趙大美人身上磨磨蹭蹭,明顯的有不良企圖。

    趙雲也不點破,二人也就一直就這樣玩著暖昧。

    直到有一天,劉循乾脆趁比賽之機,把趙大美人攬進懷裡,大嘴印上了對方的香唇。

    二人越走越近,趙雲私下裡早就不再叫「主公」,改口叫「循哥」了。

    「趙兄」的稱呼,早就被拋到了爪窪國,人前直呼其名,人後則叫「芸兒」。

    劉循甚至想過公開趙雲是女孩兒的真相,誰知趙雲卻不願意,也就只好做罷。

    和甄家的生意合作得比較愉快,甄陽維和劉循接觸時,往往有意無意地誇獎自己的妹妹,劉循也就順水推舟,順便稱讚一番,反正他已打定主意,自己將來可是要做皇帝的,多幾個美人充實一下後宮也不是壞事。

    這幾日,風影來報,孫策用陸遜之計,襲破了江夏,孫策和劉表激戰正酣。

    「天助我也,劉表這個混蛋,竟然膽敢和劉備勾結,公然承認劉辯那個廢物為皇帝」,劉循興奮地道,「正好趁此時機,聯合孫策,瓜分荊州。」

    府中,一眾武官員商議如何趁劉表和孫策交戰之際,消滅劉表。

    「主公,咱們不如趁劉表和孫策打個兩敗俱傷之際,再襲擊劉表」,賈詡道。

    「和兄,你倒是說說,為何要趁雙方兩敗俱傷再出手?」

    「詡認為,這時咱們去打劉表,難保孫策和劉表不捐棄前嫌,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咱們」。

    「和兄這話有些道理,不過,雙方交戰,塵埃落定之後,咱們再去打得勝的一方,對方士氣正旺,怕也不容易取勝」,劉循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統以為,咱們何不派一舌辯之士,前去江東,面見孫策,表示咱們願意和他聯合,共同瓜分荊州」,龐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只是,上次咱們派人遊說孫策共同夾擊劉表,結果咱們失約,害得孫策中了劉表的埋伏,這次又去聯合,孫策會同意嗎?」劉循有點不自信。

    「去試一試又有何妨?」

    「孫策是幹大事的人,應該會不計前嫌。如果他還記著仇恨,不願合作,咱們乾脆幫著劉表打他」,龐統語出驚人。

    「不錯,這個主意很好」,劉循也是個膽大妄為之人,龐統的建議正是投其所好。

    「這事兒派張松前去,再合適不過」,劉循知人善任,對張松的口才向來佩服。

    張松做為劉循的使者,再次來到了孫策營中。

    目前孫策正在江夏,在大營之中,接待了張松。

    「劉循小兒,上次約我一同進攻劉表,結果他背信棄義,害我損兵折將,這次派閣下來,該不是又來耍我的吧」,小霸王孫策的語氣咄咄逼人。

    「孫將軍這樣想,實是錯怪我主了」,張松鎮定自如地說道。

    「哦,我如何錯怪他了?」孫策奇道,他想看張松如何自圓其說。

    「上次的事,來時,主公已對我說了,讓我向孫將軍代致歉意」,張松一揖道,「那次主公原本準備出兵,結果卻被張魯偷襲葭萌關,不得已之下,主公才取消了進攻劉表的計劃。」

    「由於傳信不便,沒能及時通知孫將軍,張松這裡謝罪」,張松再次一揖陪罪。

    「你這麼說,倒也有幾分道理。說吧,劉循這次派你來,是幹什麼來的?」孫策的火氣有些消了,卻語氣還是有些不善。

    面對孫策的質問,張松道:「主公深感上次失約,對不起將軍,這次聽說將軍攻打荊州,特地前來相助。」

    「劉循有這麼好心?」

    「無利不起早,劉循有何條件?」

    「我家主公對荊州並無任何企圖,只求事成之後,將軍奉獻帝為天下共主,共討逆賊劉備」,張松正色道。

    孫策沉思了一會兒,似在考慮張松的建議。

    「好吧,但願劉益州這次,言而有信,不要再次出爾反爾才好」,孫策一咬嘴唇,沉聲道。

    「好,祝咱們的合作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張松伸出手掌,與孫策相擊,慶祝結盟成功。

    張松不辱使命,自回洛陽向劉循交差。

    啟程之時,張松飛鴿傳書,報知劉循結盟成功。

    劉循及時飛鴿傳書,讓甘寧率益州水師,順長江東下,進攻荊

    州。

    同時留下張遼、徐晃和賈詡一起守洛陽,自率大軍,帶著龐統、趙雲、典韋等人殺奔荊州而來。

    劉循帶著趙雲、顏嚴率輕騎一萬先行,龐統率四萬大軍,押著糧草輜重,緊隨其後。

    「主公,劉循小兒奸狡異常,為何輕信他的話」,周瑜道。

    「劉循奸滑,我豈能不知?不過,他助我取荊州,只要打下荊州,咱們就擁有了半壁江山,怕劉循何來?」孫策自有打算。

    「話雖如此,劉循奸詐不可不防,別要咱們辛苦征戰,到頭來反為別人做了嫁衣」,周瑜較為老成。

    「公瑾的話,孫策牢記在心,機不可失,咱們就加緊攻打荊州。劉循調兵遣將,還有一段時間,咱們爭取在他之前,拿下荊州」,孫策目光如刀,恨恨地道。

    「到時,劉循想來撿現成的便宜,咱們就給他來個伏擊,讓他偷雞不成,倒蝕把米」,周瑜很快領會了孫策的意圖。

    二人默契已久,相視一笑,彼此都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了希望。

    甘寧接到劉循飛鴿傳書後,他的水師第一時間出川,襲擊荊州水師。

    劉表接到報告,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益州水師會來得如此迅速。

    十萬火急!

    急叫蔡瑁、張允火速分兵迎敵。

    此時蔡瑁、張允也是焦頭爛額,因為東吳的水師在凌統的率領下著著進逼,和荊州水師打得難解難分,實在是很難分身。

    即使如此,蔡瑁也分出一隊水師,由張允率領,前去迎擊甘寧的水師。

    在蔡瑁的心目中,還是以東吳水師為大敵,因為益州水師一向聲名不顯。

    東吳的水師可是長期在長江上弄潮,經過千百次的鏊戰之後練出來的精銳之師。

    他這樣想,犯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

    益州水師以前的確不強,那是在劉璋當州牧的時候。

    自從劉循當上了益州牧,任命甘寧為水師提督,招幕了一干錦帆賊充實進水師隊伍的時候,情況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張允碰上甘寧,是他一生的噩夢,他水師名將的聲名,從此毀掉了。

    以一幫水上強盜為骨幹的益州水師,打起仗來靈活多變,在張允看來,他們根本就不講章法,亂打一氣,偏偏又極為有效。

    荊州水師正面迎敵,益州的水師卻是大船正面出擊的同時,無數的艨艟小艦蜂湧而出,大批水軍跳入水中,潛入江底,鑿穿荊州水師的大船。

    這是典型的水上強盜搶劫商船時的手法。

    甘寧本人更是親冒矢石,站在船頭上指揮益州水師猛攻,看到主將都悍不畏死,極大地刺激了益州水師的士氣。

    張允站在高大的樓船上,看到無數的大船被擊沉,荊州水軍哭爹喊娘,淒慘無比。

    甘寧的船乘風破浪,所向無敵,接近張允的大船後,他踴身一躍,跳了過去。

    人未落地,大刀揮出,一片血雨,幾聲慘叫,攔截的士兵當場斃命。

    見主將如此神勇,益州水師人人爭先,個個向前,紛紛跳上張允的大船。

    張允挺槍來刺甘寧,他也是荊州名將,赫赫有名的水師將領。

    只可惜,他碰到的是水上雄獅,他這只水中蒼狼,原本也有著一份屬於他的驕傲。

    當狼碰上獅子,注定了是狼的悲劇。

    甘寧長刀霍霍,全是進手招數,每一招只要一掃著對手,輕則筋斷骨折,重則立時身亡。

    打起精神,張允奮力接戰。

    十餘招後,甘寧已摸清了對手的路數,長刀一引,把張允的槍隔在身外,合身一撲,一頭撞向張允的胸前。

    張允不提防對方這種拚命的打法,一不留神,被撞翻在地。

    甘寧揮拳便打,完全是市井潑皮的打法,全無名家風範。

    張允完全被對方打蒙了,一時找不著東南西北。

    一頓拳打腳踢之後,甘寧方才起身,喝道:「把這廝給我綁了。」

    手下的水軍一擁而上,七手八腳,把張允綁了個結實。

    張允大船上的荊州水師,被甘寧的水軍殺得七零八落,剩下的眼見不是路,紛紛投降。

    這一仗,益州水師大獲全勝,張允的水師全軍覆沒。

    甘寧從此名動天下,甘寧的大名,將傳遍東漢的各個角落,在東漢各大諸侯的心中泛起漣漪。

    這當中,固然有益州水師今非昔比,勢不可擋的原因,蔡瑁誤判形勢,輕敵也是很大的因素。

    甘寧哈哈大笑,信鴿發出,捷報傳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