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孔明搶廢帝 賈詡破曹操 文 / 東窗剪燭

    「軍師的意思是?」劉備小心地問道。

    他這個人有個優點,就是懂得尊重諸葛亮,一切唯這位大軍師馬首是瞻。

    「咱們假意在關前搦戰,暗中卻兵分兩路,一路由主公親自率領,前去襲擊洛陽,爭取把獻帝取到手中。」

    「另一路由雲長率領,抄小路襲擊孟津,只要把廢帝劉辯取到手中就行,不可戀戰。」

    「軍師好計,如果能取得漢獻帝,當然是好事。實在無法,退而求其次,把廢帝劉辯取到手中,也能另立朝廷,和劉循分廷抗禮」,劉備終於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

    當夜,趁著夜色的掩護,劉備自領一隊軍馬,抄小路偷襲洛陽去了。

    關羽帶著另一隊人馬,悄悄前往孟津,去取廢帝劉辯。

    劉循此時還蒙在鼓裡,與龐統慶獲大獲全勝,奪回了滎陽,渾不知已墮入諸葛亮的算計中。

    次日,諸葛亮遣張飛出馬,向劉循討戰。

    「劉循小兒,認得燕人張翼德麼?」

    張飛騎一匹黑馬,相貌粗豪,生得黑不溜湫,聲音如雷,使一柄丈八蛇矛,指名向劉循挑戰。

    只是此時的張飛,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正是黑中透青,青中顯紫,本來就生得難看,這下更顯得古怪。

    看來昨晚的飛石砸得張飛實在是夠嗆。

    「閹人?看你儀表堂堂,竟然不能人道。聽說你原來是個殺豬的,莫非是殺豬失了手,措手把自己那話兒給割掉了」,劉循嘲諷道。

    「姓劉的,你欺人太甚,我跟你拚了」,張飛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躍馬揚矛,對著劉循衝了過來。

    劉循毫不示弱,胯下閃電逐日駒一夾,舞起捨我其誰槍,來戰張飛。

    這一下槍矛並舉,雙方各自展開看家本領,在關下廝殺起來。

    劉循的勢吞天下槍法是左慈所授,槍出如神龍戲水,出手不凡。

    張飛的矛法名叫「百鳥朝鳳矛」,也是師出名門,一旦展開,如八方風雨飄灑,矛矛指向對手的要害。

    酣鬥片刻,雙方難分軒轅。

    諸葛亮鳴金收兵,龐統見對方陣形整齊,刀槍林立,也只好暫時罷戰。

    次日,張飛又來關下討戰,最後雙方不分勝負,諸葛亮又收兵回營。

    劉循欲追,對方亂箭射來,只得回到關上。

    一連三日,都是如此。

    龐統立時心生疑惑。

    「不好,咱們中了諸葛亮的聲東擊西之計了」,龐統畢竟是個有料的軍師,馬上反應了過來。

    「軍師的意思是,諸葛亮在這兒拖著咱們的大隊人馬,暗中派人襲擊咱們後方去了」,劉循也不是笨人,立時回過神來。

    「我擔心諸葛亮在這兒與咱們耗著,暗中卻派人到洛陽去取獻帝。此事不可不防」,龐統道。

    「諸葛亮向來詭計多端,此事極有可能。這樣好了,我馬上飛鴿傳書,叫留守洛陽的呂綺玲和顏嚴加強防備。同時,派張遼和高順回援洛陽」,劉循道。

    「如此,最好不過。諸葛亮自以為得計,這分兵之計雖好,卻是分散了辦量,咱們正好集中兵力擊破他的兵馬」,龐統冷笑道。

    暫時放下劉循這頭不表。

    賈詡在汜水關與曹操對峙,正處於膠著狀態。

    部下建議賈詡開關出擊,賈詡笑了笑道:「曹操本人極善用兵,更有郭嘉相助,現在出擊不是時候。」

    「咱們只要拒住關隘,不與對方交戰,同時防止對方分兵偷襲,用不了多久,曹操的兵馬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連日來攻打汜水關,都無功而返,反而折了不少兵馬,眼看糧草就要接濟不上,心中漸漸焦躁起來。

    「主公,看來這個賈詡深諳兵法,與其在這個地方和他耗著,不如分兵前去偷襲洛陽,劫持獻帝」,郭嘉獻策道。

    「好,今晚就趁著夜色,讓夏侯惇領兵繞過汜水關,前去偷襲洛陽」,曹操道。

    當天入夜時分,夏侯惇悄悄領著一支兵馬,往洛陽方向進發。

    哪知道賈詡早就防到了這招,早就派了無數探子,化妝成樵夫,守在各個必經之地的路口。

    夏候惇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他大軍一動,早就有孔明燈升上空中,報告了大軍的方位。

    賈詡接到報告,叫來徐晃,「曹操想派軍偷過關口,你馬上領軍出城,埋伏在他大軍必經之地,迎頭痛擊。」

    這幾天,徐晃被賈詡嚴禁出戰,沒有仗打,肚子裡憋了一股邪火沒處發,聽說有仗打,心中高興之極。

    徐晃當即領命,前去埋伏。

    汜水關外有一山,名叫桃花山,每到春天,這裡桃花盛開,風景迷人。

    夏候惇帶著大軍,往洛陽方向進發,桃花山是必經之地。

    徐晃率軍埋伏在桃花山上,靜等夏候惇兵馬的到來。

    />

    眼看夏候惇的兵馬進入了包圍圈,徐晃等到夏侯惇的先鋒人馬過去之後,才一聲令下,揮軍殺出,把夏侯惇的軍隊截成兩段,首尾不能相顧。

    夏侯惇的兵馬被殺了大半,一不留神,他的左眼中了一箭,血流如注。

    夏侯惇很是悍勇,大叫一聲:「父母精血,不可棄也。」

    拔出那支箭,把眼珠和血吞進了肚子裡。

    想要回頭,歸路已被截斷。

    還好,隊伍中有當地的嚮導,指引夏侯惇一路向前,殺奔洛陽。

    少數敗兵逃回曹營,向曹操報告了經過。

    郭嘉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計策天衣無縫,對方竟然好像事先知道一般,對賈詡不禁有了幾分佩服。

    他哪裡知道,劉循軍隊已掌握了用孔明燈在夜間傳訊之法。

    先進的傳訊方法,再加上賈詡料敵機先,才造成了郭嘉計策失效。

    一計不成,郭嘉又生一計。

    「主公,如今攻破汜水關不知何年何月,咱們不如暗中退兵,與劉備合兵一處,打劉循一個措手不及」,郭嘉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好吧,今夜三更,等敵軍熟睡之後,大軍後撤」,無奈之下,曹操接受了賈詡的建議。

    第二天一早,賈詡醒來,登上城樓,發現敵軍已人去營空。

    「不好,曹操多半是打不下汜水關,移兵到滎陽去了,龐統那邊可就危險了」,賈詡稍一思量,馬上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

    留下一將守城,賈詡的大隊人馬立即開往滎陽,追擊曹操的軍隊。

    只是曹操的軍隊已經走遠,不知是否追得上。

    「但願能在滎陽失陷之前,趕到滎陽,才不致誤了主公的大事」,賈詡心中念叨,一路不住催大軍前行。

    話分兩頭。

    劉備率軍偷襲洛陽,劉循已通知顏嚴和呂綺玲早做準備。

    信鴿傳訊的速度,遠遠超出劉備的想像,他大軍的行蹤,始終在顏嚴的掌握之中。

    劉備的大軍還未到洛陽,就遭到了顏嚴兵馬的伏擊,被打得狼狽逃竄。

    正逃走間,遇到張遼前來接應的軍隊,又攔住大殺一陣。

    劉備在陣中左衝右突,血染戰袍。

    絕望之際,一彪軍馬殺到,卻是夏侯惇的殘兵。

    雙方合兵一處,夏侯惇救了劉備,急忙奔逃。

    這次卻往孟津方向而來。

    關羽率一軍往孟津方向前去,一路上倒是很少阻攔。

    偶爾遇到一路散兵,哪裡是關羽的敵手?

    劉辯一個廢帝,當初董卓廢了他之後,就把他扔在了孟津,後來幾經周折,根本就沒人理這個廢帝。

    只有少數兵馬看管著劉辯。

    劉循當了武威大將軍之後,也沒把劉辯當回事。

    很快關羽就劫持了劉辯,正遇到劉備率敗兵前來,雙方挾持了劉辯就走。

    夏侯惇還不知道廢帝劉辯這檔子事,跟著劉備、關羽一起,且戰且走,慢慢地退到了滎陽關外。

    這個時候的滎陽關,正經歷了一場大戰。

    原來,龐統識破了諸葛亮分兵的計謀之後,和劉循計劃一番之後,輪番猛攻。

    趙雲的箭傷原本不重,上了金創藥後,將息了幾天,已經基本沒有大礙。

    趙雲和典韋兩員猛將,加上王楷工兵營的擲石車一陣猛攻,硬生生地攻破了諸葛亮的防禦。

    劉循軍隊人多勢眾,諸葛亮雖會用兵,奈何手下的兵太少,哪裡是劉循大軍的對手。

    這一番猛攻,殺得諸葛亮的軍隊血流成河,死傷慘重。

    張飛雖然勇猛,又哪裡敵得過趙雲、典韋和劉循三人的聯手。

    這種情形下,就算呂布沒死,親自前來,遇上劉循三人聯手,也只有奔逃的份兒。

    諸葛亮總算是頂級謀士,臨危不亂,把弓箭手集中起來斷後。

    在張飛的保護下,率大軍徐徐後撤。

    曹操的軍馬適時到來,劉循收軍回城。

    沒多久,關羽、劉備和夏侯惇的軍隊也到了。

    再後來,張遼、顏嚴,呂綺玲的兵馬陸續追到。

    第二天,賈詡的兵馬也來到了關下,就在城外紮營,和劉循的軍隊互相呼應。

    曹操和劉備的兵馬則離城半里紮營,雙方約定,第二天一早,同時對劉循的軍隊發起進攻。

    這一戰雖然折兵不少,但是曹操和劉備聯軍,還是完全可以和劉循一戰。

    上次和劉循一戰,曹操損失了張遼、高順、典韋、夏侯淵和於禁等將。

    這次夏侯惇的兵馬折損大半不說,夏侯惇還

    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曹操對劉循恨得牙癢癢的。

    要知道,曹操本姓夏侯,與夏侯惇有兄弟之誼。

    只是後來被人過繼給了宦官曹騰,才改為姓曹的。

    這下夏侯惇受了重傷,等於是傷了曹操的手足,他如何不恨。

    當下召集營中的軍醫給夏侯惇治傷,一面與郭嘉商量如何報仇雪恨。

    按照頭天的約定,曹操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卻發現劉備的軍隊早就不知去向。

    原來諸葛亮眼見劉循勢大,一時難以攻克滎陽關,廢帝劉辯又已到手,怕曹操知道後來搶奪,建議劉備連夜拔營回豫州去了。

    「劉備這個大耳賊,卑鄙下流,竟然獨自逃走了」,曹操頓足大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