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賈詡二斗郭嘉 劉循初逢曹操 文 / 東窗剪燭

    話分兩頭。

    劉循率大軍往洛陽進發,賈詡忽道:「不好,趙雲可能會被算計。」劉循一驚:「怎麼,可有補救之法?」

    「補救的方法雖有,恐怕來不及了」,賈詡頓足道,「咱們可能低估了曹操。」

    「和兄但說無妨」,劉循道,「我有辦法馬上聯繫到趙雲,比八百里加急還快。」

    「那就好辦」,賈詡道,「主公請想,郭汜和楊奉都是反覆無常的人,他們難保在情勢不利的情況下投降曹操,到時,趙雲就有腹背受敵的危險。」

    「嗯,此事倒也不可不防」,劉循道。

    「楊奉的副將張旭,素有忠義之心,與我私交甚厚。我現在就修書一封,如果楊奉和郭汜真要弄鬼,趙雲可以聯合張旭,將計就計,先發制人」,賈詡道。

    「既如此,和兄就趕緊寫信好了,救兵如救火,可拖延不得」,劉循心急火燎地道。

    賈詡當即把給張旭的信寫好,又給趙雲寫了一封信,叫他依計行事。

    然後把信交給劉循,看他如何處置。

    劉循雙手一拍,左右馬上送上來一個鴿籠。

    把信縛在信鴿的腿上,信鴿振翅高飛,轉眼即逝。

    「好辦法,難為主公竟能想出這種傳信之法,曹操失敗,簡直是天意」,賈詡馬上看出了這種傳信方法的價值所在。

    洛陽城外,楊奉正在佈置晚間舉火為號,準備與曹軍同時攻擊趙雲。楊奉軍中隱藏的風影已接到劉循的指示,暗中聯繫到了張旭。

    見到賈詡的書信,張旭心頭馬上有了主意,當下秘密來見趙雲,告訴了他楊奉的陰謀。

    「好賊子,居然敢算計我,我這就去楊奉營中,殺了這個匹夫」,趙雲怒道。

    張旭阻止道:「趙將軍息怒,我倒有一計,可以兵不血刃,拿下楊奉。」

    「是何計謀?」趙雲忙請教道。

    「我先去暗中聯絡忠於我的將領,然後勸說楊奉,請趙將軍過來商議軍國大事,假意擒拿趙將軍,暗地裡卻假傳獻帝旨意,把楊奉拿下。將軍看這條計策可好?」張旭道。

    「妙計,就這樣定了」,趙雲拍手道,「事不宜遲,你這就去準備,到時咱們裡應外合,拿下楊奉。」

    張旭立即去見楊奉,遊說道:「將軍何不假意請趙雲過來商議軍事,我在賬中伏下兵馬,一鼓擒拿,豈不是好。」

    楊奉道:「只怕趙雲勇猛,擒拿不成,反受其害。」

    張旭道:「將軍多慮了,趙雲雖然勇猛,他孤身一人來咱們營中,終究雙拳難敵四手。如今楊將軍就這樣投到曹操那邊,無尺寸之功,終究難被重視,如果拿到了趙雲,正好做為給曹公的見面禮。」

    楊奉沉思片刻,決然道:「既如此,你馬上召集勇士,埋伏在帳下,我這就讓人去叫趙雲前來商議軍機。」

    接到楊奉的邀請,趙雲叫來副將泠苞,做好了佈置,也不帶親隨,直接投楊奉的大營而來。

    楊奉見趙雲不帶新兵,大喜望外,熱情地把他迎進帳中,突然一聲大喝,「拿下」,左右埋伏的刀斧手一躍而起,把楊奉按倒在地。

    「不長眼的東西,你們拿錯人了」,楊奉罵道。

    「拿的就是你,逆賊楊奉,你食漢祿,受皇恩,不思報效朝廷,反而先勾結郭汜,後投降曹操,圖謀不軌。我奉天子詔令,拿下逆賊楊奉,餘黨不究」,張旭宣旨道。

    「張旭,你這個吃裡扒外的東西,背主之賊,不得好死」,楊奉破口大罵。

    楊奉的死黨想要反抗,被趙雲一劍一個,了卻了性命。

    餘者見勢不妙,都不敢輕舉妄動。

    泠苞的大軍在側,鎮住了楊奉的大軍,就這樣,楊奉營中的兵權,被張旭奪了過來。

    「張將軍,今日多虧了你啊」,趙雲道。

    「趙將軍休如此說,洛陽常年戰亂,洛陽百姓盼望明主已久。劉益州是大漢宗室,又素來愛民如子,張旭早就想投明主了」,張旭道。

    「張將軍有此想法,洛陽百姓之福啊」,趙雲道,「接下來,咱們就靜等曹操到來,他要舉火為號,咱們就舉火為號」。

    「不錯,曹操想要襲擊咱們,咱們就給他來個反襲」,張旭道。

    入夜之後,夜深人靜之時,張旭營中舉起了火把,曹操大軍悄無聲息地殺出,想一舉殲滅益州軍隊。

    夏侯惇一馬當先,殺奔趙雲營中,只見營中黑漆漆的,幾個哨兵模樣的人影站在營外。

    一槍搠倒一個人影,卻發覺只是一個稻草人穿著士兵的衣服。

    情知中計,夏侯惇連呼:「快撤,這是一座空營。」

    為時已晚,趙雲和張旭二路伏兵齊出,士兵鼓噪之聲驚天動地。

    無數的火把亮起,火光中,趙雲白馬銀槍,獅盔獸帶,率軍來回衝殺,所向披靡。

    夏侯惇奮勇向前,來戰趙雲,無奈兵敗如山倒,制止不住潰逃之勢。戰不三合,夏侯惇拔馬便

    逃。

    趙雲的照夜獅子馬腳力極快,轉眼追上,一槍刺出,正中夏侯惇的屁股。

    一陣鑽心的疼痛,夏侯惇顯些跌下馬來。

    只好忍住疼痛,縱馬狂奔。

    曹操的後軍被敗退下來的大軍一衝,只好後撤,趙雲和張旭合兵一處,乘勢追擊,斬殺曹軍無數。

    曹軍正奔逃間,迎面來了一隊軍馬,火光中,一個大大的「張」字旗幟迎風飄揚。

    曹操喜道:「遠來了,穩住陣腳,準備反擊」。

    郭嘉忽道:「主公小心,這些人是益州的兵馬,看來張遼已變節了」。

    虧得郭嘉及時提醒,曹操忙道:「準備迎敵。」

    「張遼,老夫待你不薄,為何背叛我?」曹操揮鞭指著張遼,問道。

    張遼面有慚色,遲遲不答。

    身後閃出一將,「曹賊,廢話少說,拿命來」,縱馬舞斧,直奔曹操。

    曹操回馬便走,身後轉出許儲,躍馬揚刀,敵住徐晃。

    許儲的武道境界在道勁中期,徐晃在道勁初期,本來許儲的武藝略高於徐晃。

    可惜此時曹操大軍正在敗逃之中,士兵不敢戀戰,沒戰幾何,許儲身邊的軍士已所剩無己。

    情知再戰下去,一旦陷入重圍,凶險無比,又擔心曹操安危,許儲只得回馬退走。

    曹操大軍未逃多遠,一聲炮響,一支軍馬攔住去路,為首一將,正是蜀中老將顏嚴。

    顏嚴截住曹軍,大殺一陣,曹操不敢戀戰,丟下無數的馬匹軍器,奪路衝出,落荒而逃。

    正逃間,喊聲再起,前方一軍攔住去路,為首一將,錦袍金甲,胯下閃電逐日駒,手中捨我其誰槍,不是劉循,還能是誰?

    曹操見到對方的旗號上有一個斗大的「劉」字,已猜到了幾分,還是忍不住問道:「對面可是益州牧劉循?」

    「勢吞天下乃我輩,捨我其誰是劉循!」劉循長吟道。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曹操蔑笑道。

    「承蒙謬讚,對面可是姓曹名操字孟德,宦官之後,小名叫阿瞞的奸雄?」劉循調笑道。

    「你——,小人得志,休要猖狂」,曹操一指劉循,氣得都有些說不出話來了,對方的話也太損人了。

    劉循少年得志,撫掌大笑,「曹阿瞞,想不到初次見面,會是這種場合,倒也有趣。」

    曹操回顧身後,「誰為我擒下劉循?重重有賞?」

    「典韋願為主公分憂,姓劉的,認得典韋嗎?可敢放馬過來,單獨一戰」,典韋高叫道。

    「吾乃漢室宗親,豈識草莽匹夫?」劉循輕笑一聲,長槍一指,身後的大軍一擁而上。

    既然可以群毆,他可沒有單打獨鬥的興趣。

    劉循所率大軍是益州的主力,戰力又比徐晃等人的軍隊高了一籌,曹操大軍疲憊之下,哪裡敵得過益州的虎狼之師。

    曹操留下典韋、夏侯淵等幾員虎將墊後,再次奪路逃走。

    劉循和三員大將一起,圍著典韋一起廝殺。

    這時的劉循玄功已達虛勁境的後期,離道勁境界只有一步了。

    由於他的勢吞天下槍法和雷光真氣都是一絕,雖說單打獨鬥,仍然戰不過典韋,不過七八十招之內,典韋也休想奈何劉循。

    典韋心中暗自叫苦,「這小子明明是個高手,偏偏一點都沒有高手的覺悟,硬是和幾個人一起圍攻自己。」

    展開兩枝短戟,抖擻精神,走馬燈般和劉循等幾將廝殺起來。

    身逢絕境,典韋的潛力發揮了出來,運戟如風,以一敵四,竟然不落下風。

    不過明眼人一看便知,像他這種打法,很快就會力竭。

    可惜的是,典韋還是低估了某人的無恥。

    以四對一還不算,劉循的弟子王梆子帶一眾親兵殺散典韋周圍的兵丁後,和三個步兵一起沖典韋圍了過來。

    這三個步兵,一個是盾牌手,負責抵擋對手的進攻,一個是長槍手,遠遠地攻擊對方,迫使對方無法下馬,另一個手持雙短刀,專攻下三路,砍對方將領的腿腳和馬腿。

    這幾個步兵都是親兵中的佼佼者,這是上次和趙雲交戰,險些身亡之後,劉循想出來的損招。

    王梆子力大無比,單論力氣,不在典韋之下。

    「開天斬」,王梆子大叫一聲,大斧直奔典韋而來,好不容易化去劉循等三將的攻擊,硬接了一斧,只覺著手處很是沉重。

    「攔腰斬」,又一斧斬向典韋的腰間,斧長戟短,典韋很是吃虧,偏生劉循及時一槍刺向典韋的面門,另三個將領也一刺左脅,一刺右肩,一刺後背。

    使雙短刀的看出有機可趁,抱著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的心理,一刀砍向典韋坐騎的後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