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勢吞天下

正文 第四章 漢中張魯犯葭萌 益州張任識英才 文 / 東窗剪燭

    「老夫以為,大公子今天的舉動,雖然事出有因,但未免有些魯莽,按理應當嚴懲」,顏嚴說到這裡,抬起眼皮,看了一下眾人。

    「顏嚴匹夫,看你平日裡還算正經,結果卻是個是非不明的小人,我王累要和你劃地絕交」,王累憤憤地想,正想開口斥責這個見風使舵的小人。

    顏嚴話鋒一轉,「但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漢中張魯虎視益州已久,冀州袁紹,荊州劉表,長安董卓,無一不是心腹之患。正是用人之際,大公子的武技境界雖然不高,竟然能越階而戰,實是練武的奇才。假以時日,必是我益州的棟樑之才,實在不可太過責罰,不如外放邊關,一則歷練,去其戾氣,二則將功贖罪,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一席話說得王累喜笑顏開,「這個顏希伯,這張嘴可比蘇秦在世,張儀重生,我差點錯怪他了。」

    「希伯兄言之有理,過幾天我就差人送他去邊關。但願這小子爭氣才好,希望邊關的風霜能讓他成熟一些」,劉璋正嫌劉循每天在眼前晃悠有些礙眼,顏嚴這個建議,讓他大喜過望,當下轉向其他官武將,「各位認為顏希伯這個建議如何?」

    「我贊成,主公這個決定英明」,王累當即道,得到這種結果,是他最想要的。他倒不是結黨營私,完全是站在維護劉璋的角度,不想陷主公於不義。

    「據我的觀察,公子不但是習武的奇材,更是不可多得的將才。送公子到邊關歷練,等於為我益州多築了一道屏障」,張任平日不多言,言必驚人,這一下立即語驚四座。

    「哦,張將軍何出此言?」劉璋有些驚奇道,張任的本事他還是知道幾分的,不說別的,單比武藝,整個益州勝過張任的絕對不超過三個。張任既然這樣說,必然有幾分道理。

    「末將這樣說,也只是憑道理分析。據我所知,在氣勁境界就能戰勝實勁境的,在我大漢除大公子外絕無僅有。呂奉先號稱大漢第一武道高手,也不過是同境界中無敵而已,絕不能像大公子這樣越階而戰還能全勝」,張任侃侃而談,「大公子的軍事預見能力,更是非同一般,據末將的觀察,張魯軍隊極有可能在近期犯境,甚至很可能已經兵臨城下。」

    「張任,你可知胡言亂語,動搖人心是什麼罪?這種話都是能夠亂說的嗎?若張魯的軍隊近日不來犯境,你難逃死罪!」趙韙厲聲喝道,他在軍中的地位高於張任,但才能卻有所不及,偏生這個張任極具傲骨,不能為他所用,所以趙韙早有除掉張任之心。

    「如果張任所言有誤,趙將軍可斬我的首級。主公,時不我待,還請早做準備,應付來犯之敵。」張任毫無懼色,最後一句話卻是對劉璋說的,勸他早做應對。

    「這個,張將軍,你這玩笑開得有點過了,我就當你是救大公子心切,一時說錯了話,不再追究。這種話切不可再說了,到此為止吧」,劉璋昏暗,還有點惜才之心,才好意勸誡張任不可胡說八道。否則就算劉璋有心保他,動搖人心,謊報軍情,那是死罪一條,法不容情,連劉璋也無力救他。

    「主公,我這是經過幾個月來觀察,分析的結果,絕不是心血來潮。本來,我還不敢完全確定,這次聽大公子一說,我才恍然大悟,請主公千萬早做準備。」張任叩頭道。

    「這……」,劉璋也有些慌神了,他本是個沒有主意的人。張任說得言之鑿鑿,他心裡已有幾分信了。

    曹操曾經說袁紹好謀無斷,說明袁紹至少還有些謀略,只是決斷方面少了些智慧而已。這劉璋根本是個謀略都沒有的人,才在很多時候被趙韙操縱。若非有王累、黃權、顏嚴、張任等一批忠直之士的保衛,他這個益州牧的地位早就不保了。

    「張任將軍,軍中無戲言,你可願意立下軍令狀。如果張魯軍不來犯境,就把你斬首」,趙韙正想藉機除掉張任,當即設套給他鑽。

    「張任願意立下軍令狀,只求主公早做準備,不要誤了大事」,張任淒然一笑,這事兒他也只有一半把握,不知為何,聽了劉循的話後,就鬼死神差的信了,也許就是為將者直覺吧。

    「好,既如此,紙筆侍候」,趙韙巴不得張任有此一說,正好藉機除去劉璋的左右手。

    「且慢,老夫也願意與張任將軍一起,立下軍令狀。只不知,若張魯軍果真來犯,趙將軍不信忠言,貽誤軍機,是否也按律當斬呢?」顏嚴質問趙韙,聲色俱厲,弄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顏嚴心中比張任還要沒有底,只是他與張任一向交好,眼看多年至交被趙韙設計陷害,心中不憤,這才挺身而出。

    「顏嚴匹夫,你問這話是何意?就算張魯軍真的犯境,老夫有何責任?你既然甘願同張任一起立下軍令狀,那好,我就成全你們,左右,還不快拿紙筆來?」趙韙厲聲喝道,他可不願把自己套進去,卻想把顏嚴和張任二人套死。

    「這……,一句戲言而已,何必當真?立軍令狀的事,到此為止,不准再提,誰提就是跟我過不去,定不輕饒」,劉璋本來昏暗,這下竟突然福至心靈,他想到了一種可能,「如果張任和顏嚴真被處死,這個姓趙的無人制衡,萬一他日對我不利……」。

    劉璋的表現正應了一句,愚者千慮,必有一得,蠢人偶爾也有聰明一次的時候。

    想不到關鍵時候劉璋會來這麼一出,趙韙還待再說,劉璋一改平日懦弱之態,強硬的道:「不必多言,趙韙,速派人打探張魯軍隊的動向,隨時來報。如有貽誤,軍法處置。」

    「末將遵命,這就去辦」,趙韙驚出一身冷汗,「這個蠢貨怎麼今天像變了個人似的,這到底是怎麼

    一回事?」

    其實劉璋這個蠢材,哪裡懂什麼軍事。他只不過是當了多年的州牧,多少懂幾分制衡之道。

    見趙韙日漸坐大,他雖然昏暗,最近也聽到了一些關於趙韙的傳聞。趙韙的驕橫跋扈讓他有些不安,顏嚴、張任二人和趙韙的矛盾,讓他產生了用顏嚴和張任來制約趙韙的想法。這不過是生物的一種本能而已。

    世事就是這樣奇妙,往往風雲變幻,人所難測。

    趙韙接到劉璋的命令,正準備轉身前去佈置,「報——」,一匹快馬疾馳而來,一騎滾鞍下馬,老遠看到劉璋,立即單膝跪地,叩頭道:「主公,大——事——不——好,漢中張魯,突然起兵三萬,星夜來犯,前鋒已經抵達葭萌關了。」

    來人說完,立時倒地氣絕,劉璋這才看清,這個斥侯的胸口插了一支羽箭,能騎馬跑這麼遠前來報信,實在是個忠義之士。

    「來人,厚葬,賞黃金二十兩給他的家人」,劉璋有些感動,當即發佈命令。

    「張任將軍,料敵機先,雖古之名將不過如此,從今以後,我要好生重用你」,劉璋感歎道,「我準備讓你帶兵前去迎戰張魯,你有把握嗎?」

    「主公厚愛,末將感知遇之恩,就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張任以頭頓地,「不過,末將想向主公要一個人,有此人輔佑,退敵的把握更大。」

    「哦,你想要誰?」劉璋的興致一下子被勾了起來,「只要是我益州軍民,無論是誰,你都可以要去。」

    「這個人現在還被主公關在土牢裡,沒有主公發話,末將可沒法把他帶走」,張任懇切地道。

    「你是說循兒,你要他幹嗎?莫非他真是你口中的蓋世奇才?」劉璋奇道。

    「主公英明,大公子實是百年難遇的將才,有他輔佐,不愁敵兵不退。」

    「有這麼厲害?」

    「絕對錯不了!主公請想,擁有雷屬性真氣的人,古來絕無僅有,以氣勁境界越階戰勝實勁境界,就連我朝戰力第一的呂奉先也無法辦到,這不是奇才是什麼?更不用說天雷擊體,大難不死,料敵未動之時,雖古之名將,也難以辦到。主公不要猶豫了,請立即下令把大公子放出,並任命為我的副將,隨我出征吧!」

    劉璋也有些後悔,「張任將軍,你說,我這些年待循兒是否有些苛刻,才導致他前些年的胡作非為?他真有大才嗎?」

    「主公,玉不琢不成器。也許少年時的磨難,正是砥勵大公子成就偉業的基石。下令吧,救兵如救火,不可再猶豫了。」

    「好,事已至此,我也不再猶豫了,來人,傳我口令,速去把大公子放出,並帶來見我。」劉璋咬了咬嘴唇,終於下定決心,釋放劉循。

    「不好了,張將軍,有人意圖謀害大公子,王貴正在拚死保衛大公子,再晚些就來不及了。」一人如飛一般奔來,正是先前張任派去保護劉循之人。

    「什麼?何人如此大膽,竟然敢謀殺我兒,當真不把我劉璋放在眼裡了嗎?」劉璋勃然大怒,這一氣非同小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