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二四二章 你造反,我支持! 文 / 魯東道夫

    孫大炮在京津一帶轉悠,楊浩其實是知道的。

    他更清楚的是,這兩位不但到處調研民情,近距離觀察清廷上下的官員軍政,私底下他們還跟楊浩一樣,弄了不少非法出版物。

    楊浩是用《國聞報》和大量的小報、刊物互為表裡,一點一點的蠶食滿清的輿論市場,推動民眾逐步增加對滿清統治的懷疑和牴觸。最終,他們將成為滿清掘墓人的中堅力量,但又不至於愣頭愣腦的亂搞,弄出污七八糟的麻煩來,反而給袁世凱之流的野心家給利用了。

    孫大炮他們則不然。在給李鴻章上書失敗,並且連人的面兒都沒見上。兩人是徹底死了漸進變革的心,哪怕這半年看了不少楊浩「發表」的章,依舊不改初衷。私底下,他們也弄了不少的非法小報,開始鼓噪民間推翻滿清締造合眾政府。

    只不過眼下的情勢,北方民眾根本沒有那個動力去推翻滿清,他們的宣傳得到反饋並不太多,還被李鴻章的大力清剿下損失了一些外圍乘員。

    楊浩原以為這倆人已經去到上海乘船往日本了,沒想到居然來到自己的門上!

    周建鎬卻不知道「孫大炮」的諢號何來,只等楊浩來回的踱步數次,斷然一揮手:「見!」便馬上去著手安排。

    幾分鐘後,楊浩在會客室見到時年二十八歲、風華正茂的先總理、國父先生。

    雙方一照面,孫陸兩人抱拳當頭一躬到底:「後進孫、陸皓東拜見華聲先生!」

    把楊浩唬的趕緊上前架住兩人胳膊:「萬萬不可如此!您二位乃是響噹噹的大仁大義,楊浩當不得如此大禮。」

    他心裡頭那個汗啊,您孫先生日後可是要掛在牆上供億萬人頂禮膜拜的國父啊,**先驅,民國之締造者。陸皓東,那也是最早的**先烈,楊浩何德何能敢承受?

    孫、陸皓東兩人卻似乎出自一片真心,試了兩下無法拗得過楊浩的兩膀子力氣,只好站直身子,誠摯的道:「想不到我二人一點薄名,也得以聞于先生之耳,不勝榮幸之至!」

    楊浩哈哈大笑:「讓清廷都記掛在心的『四大寇』可不是無名小卒。當今之世敢於明目張膽準備推翻滿清的,大概也就是你們幾位。」

    孫陸兩人一愣,隨後哈哈大笑起來。

    能把話說到這份上,說明對他們的瞭解不是一般的清楚。另外也是沒有掩飾其本意的意思,雙方算是開誠佈公的坦誠相見了。

    分賓主落座,楊浩心中又猜測,面上卻不動聲色的問道:「兩位此番前來,不知有什麼需要楊浩幫忙的?若是為了**之事,我自當略盡綿薄之力。不管怎麼說,當今之世能夠看清天下危局,敢於投身其中戮力奮鬥的,都是同志,理應相互幫扶。」

    他先把立場擺明了,讓兩人不必繞彎子說話,省的浪費時間。

    如此單刀直入,明顯的孫和陸皓東沒有思想準備。兩人交換下眼色,陸皓東提問道:「既然先生如此坦白,我等也不饒舌。此番前來,卻有一事不明要當面請教。」

    楊浩攤手:「請說。」

    陸皓東道:「從先生種種舉動看來,分明已經明瞭今日中國之困局根由,也多方籌措,從武各方面啟發民眾,更率先垂范,不惜冒險親臨前線。但數月以來,收效似乎甚微。先生當知,只要中國一日有滿清盤踞於人民頭上,便一日不可實現明振興。既如此,何如直接舉兵**,將其推翻,一舉締造開明之中華盛世呢?」

    楊浩聽得心頭微微一顫,果然不愧是**先驅啊,這話說的一點都不留情面,尖銳直接,正中問題的核心要害。

    不過之前已經通過歷史資料瞭解過他們這一人群的種種思想,楊浩也有充分準備,當下呵呵笑道:「照你們的意思,直接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造反,推翻滿清就好,不必如此大費周章。是不是?」

    孫、陸皓東齊齊點頭:「沒錯。以今日之危局,如先生所言,全世界都在動盪革新之中,中國若不及時跟上,必將淪為列強瓜分之肥肉。循序漸進已不可行,唯有強力打破數千年之僵化體制,方有一線生機。先生看的清楚,何故卻行動如此之遲緩?」

    孫更進一步陳述:「今日,中國之人民被愚弄已久,遲鈍冷漠不知世界將有天翻地覆之變。唯有給他們以前所未有之刺痛,深切體會到列強欺凌壓搾之痛苦,方能覺醒並振奮而起。先生卻屢屢在清廷傾頹之際施以援手,讓其總能看到一絲希望,這豈不是與您之主張背道而馳嗎?」

    楊浩問:「你們是覺得,我不應該幫著滿清抗擊日寇,而應該坐看他們大敗虧輸,讓全天下人民看清楚他們的腐朽無能之嘴臉?」

    兩人點頭。陸皓東道:「正是。以我們看來,中國之人民並非不想反抗滿清的野蠻統治。兩百五十年來,各種抗爭也從未間斷過。只是如今在李鴻章等諸多英才漢官的維持下,無可奈何而已。一旦看穿了他們的無能,必可趁機揭竿而起,則推翻滿清,驅除韃虜之大業,必可一舉成功。」

    楊浩聽得頻頻點頭,對此也表示贊同。

    滿清入主中原以來,打著各種旗號的反清復明、推翻滿清起義不勝枚舉,但終究都沒有成功。要說中國人甘願默默的接受滿清的統治,那是不對的。

    不過對兩人的樂觀判斷,他不敢苟同,直言問道:「就算我們遽然起事,趁滿清無暇顧及之時革故鼎新,把他們推翻。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他們垮台了,誰來接茬統治這個國家?」

    「這個……。」

    兩人齊齊一愣,有點不確定的道:「當然是有識之

    士組建的政府,來取代腐朽沒落的滿清皇室。」

    楊浩步步緊逼:「你們所說的有識之士,無非是看到局勢不好,及時轉換陣營投靠過來的官員士紳。對不對?其實認真看來,他們跟太平天國禍亂大半個國家時,那些牆頭草隨風倒的舊有統治勢力,有什麼分別?」

    兩人語塞了。

    聰明睿智如孫,其實也沒有過於深入的考慮個這個問題。之前他們反覆討論的,都是如何把滿清給推翻了,或者在他們想來,只要滿清的統治垮台,剩下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有個如同西方國家一般的政府,就能讓整個國家舊貌換新顏。

    說起來,很幼稚。

    楊浩也不指望他們想清楚,自顧自的說下去:「在我看來,現在的中國,真正掌握統治力量的其實不是滿清。他們不過是幾百萬被圈養起來的肥豬蛆蟲而已。真正說了算的,是李鴻章、張之洞、翁同龢這些舊化思想武裝起來的人階層。他們控制了從朝堂到州縣的統治決策,並與腐朽頑固的鄉紳宗族勢力,構成覆蓋整個國家密不透風的統治力量。」

    「**的目標,不應單純的推翻滿清統治,那並不困難。真正的麻煩在於,如徹底的摧毀舊人體系的控制。把被壓制在底層的數以億計民眾啟發覺醒,自動自覺的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國家,從而實現全民族的解放與振興。這才能說得上是**成功。」

    兩人震撼的瞪大眼睛,一時間呼吸都為之停頓。

    「這……這才是真正的**嗎?」

    兩人忽然發現,他們之前的一系列想法,比起楊浩的思路深度和廣度,差了佈置一個數量級。

    他們的做法,充其量只能算是變革。楊浩的說法,才是真的**。

    變革,是漸進式的。**,是要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世界,其力度與激烈程度,有天壤之別!

    其實孫和陸皓東他們,也想**,所謂的給李鴻章上書,表面上的變革提議,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要知道這幾年,他們「四大寇」和同道中人,多少次的商議中,已經看透了滿清的本質,指望他們做出改變,等於是要他們的命,動搖他們的統治根基。

    但終究他們身在其中,沒有想得那麼遠,那麼深,那麼膽大包天!

    以楊浩的說法,那幾乎是與整個天下為敵啊!不要說有動作了,只需要把這想法表露出來,立即就能引起鋪天蓋地的圍追堵截,全力撲殺!

    孫深深吸一口氣:「既然您看的如此清楚,目標有如此的遠大。卻為何又在商業上扶持諸多舊式力量,在軍事上為他們阻截強敵呢?直接放手讓他們與列強的拚殺中充分暴露弱點,繼而借勢一舉摧毀,不是更好?」

    楊浩心中哂笑,無論孫大炮多麼的英明,他始終還沒有脫離資產階級**的範疇。更加過分一點說,他其實也有著傳統人的毛病,那就是根本沒把下層民眾的疾苦當回事!

    在舊式人的思維中,國家是他們的國家,與下層民眾裡的農工商其實沒什麼關係。只要他們在,他們佔據了統治階層,上頭誰來當皇帝元首,採取何種政治體制,其實是無所謂的。因為他們就代表了正朔,他們才有話語權。

    這也導致了,當他們那種**成功之後,掌權的依然是那一個數千年流傳下來的階級,他們幹的

    事情,與滿清當皇帝還是漢人當皇帝,沒什麼兩樣。

    那樣的國家,根本算不得真正經過了**。

    楊浩卻是從小到大被各種造反教育出來的,三代人經歷的不同時代,怎麼做,階級鬥爭,中國**的各種問題,那都是經過考試的,跟這時代的先驅先烈們,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他知道這幫人的**,終究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他們從出發點就搞錯了,方式更是錯誤。

    因此,他直言不諱:「喚醒國民,可以有各種方式,我決不能容忍任何一個外族勢力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擄掠!我們國民的性命是寶貴的,就算他們沒有覺醒,那也是我們做的還不夠而已。改變他們思想是我們的責任,外人想來肆意妄為,我決不允許!」

    「可是,那會給他們許多的錯覺,以為滿清的統治還有救。豈不是要為**的工作,平添許多的波折和障礙?」

    孫不以為然。他覺得,**這事兒本來就是先進者積極前行,跟不上來的人,那一定會被淘汰掉。並且**也不可能一點鮮血不流,必要的犧牲是允許出現,更能夠容許。

    楊浩太清楚他的一系列作風,淡淡的笑道:「我的理念就是如此。我寧可多走些彎路,也絕不會讓無辜者為此徒增傷亡。兩位若是有自己的想法,打算採取任何的行動,我都會支持。要錢要槍,都能提供。」r1152

    varwosoadconfig={cid:"23130",aid:"1036"};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