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八十一章 準備戰爭 文 / 魯東道夫

    1894年6月6日,節氣:芒種。

    北洋衙門二堂,李鴻章雙手撐開一份剛剛出版的《國聞報》,只覺的那四張四開糙紙有千斤之重,一生歷練出來的沉穩心智,竟而難以自持的被撼動,沉鬱的臉色,好似孕育著一場即將爆發的暴風雨!

    下邊或坐或站的,全都是他最為器重的幕僚、心腹。一個個低頭屏息,大氣都不敢喘一口,靜待著他的雷霆之怒,噴薄而出!

    半晌,李鴻章蒼老的聲音劃破快要憋死人的壓抑氣氛,帶著一絲疲憊和自嘲:「好哇!想不到老夫一輩子自負聰明,到今日,卻被那區區蕞爾小邦給耍了個底兒朝天,老臉全都丟進爪哇海裡去了!偏偏又是叫一個在老夫這裡呆不下去的小子給捅出來。這一巴掌,扇的很夠勁!」

    下邊沒有任何一人敢接話,誰都聽得出,中堂大人這是已經怒氣沖頂,積累到了極點,越發沒有電閃雷鳴的狂暴,卻一字一字,都好似刀子般狠狠的戳在他們這些股肱幕僚的心頭上!

    主辱臣死,這個道理不只是適用於皇帝。他們都是得李鴻章提拔才有了今天,中堂大人被如此的羞辱,是他們的失職造成的,沒有開口喝罵,卻要比指著鼻子罵娘還有令他們難受!

    李鴻章輕輕一抖報紙,接著道:「老夫不打算懷疑這上邊兒說得是真是假,現在只想知道,倘若真如報上所說,日本志在與我開戰,英國又故意袖手旁觀,要根據戰果選擇支持哪一方。那麼,除了開戰,當真再無退路?」

    他抬起老眼,徐徐看過在場眾人的臉龐。他最信任的洋秘書、前美國駐天津副領事畢德格(前有誤,改之)清了清嗓子,坦率的道:「中堂大人,就我們對強國之間的策略理解來看,報上說得情況,有極大可能會出現。」

    李鴻章沒有點評,把目光又看向德璀琳。德國人眼睛微微一瞇,也點了點頭道:「這恐怕是真的。雖然英國與日本的協定還沒有簽下來,該談的卻都已經談完,結果不會有太大改變。您知道,英國需要一個東方的支點來牽動俄國,控制法國和美國的擴張,合作的對象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行動力。就最近兩個月的表現來說,大清帝國明顯要拖沓許多。」

    「不過,我們贏的機會還是很大的。就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來說,清國要強於日本。只要這一場戰爭打贏,日本的經濟會崩潰,他們在倫敦發行的債券會變成壓垮他們的債務。大英帝國別無選擇之下,仍舊要支持我們。」

    漢納根不失時機的提出判斷。他剛剛從歐洲回來沒多久,對那邊的情況瞭解的更多一些。

    洋幕僚們的理解和論調大體都差不多,但無一例外,都不看好李鴻章此前執行的政策。尤其他妄想著列強會繼續靜觀其變,不偏不倚,自己只要玩弄權術,就能讓日本不戰而退,這在崇尚叢林法則的國際爭端中,純粹是找死的做法。

    本國幕僚們辦事可以,上升到國際要務,就不免欠缺一些,不過勝在他們的路子廣,尤其對爾虞我詐的內部傾軋鬥爭有相當的經驗。

    張佩綸輕咳一聲,插話進來:「傅相!想必此刻宮中也已看到報紙,加之民間清議早已被煽動,鼓噪開戰之聲必然不絕。設若我等猶豫不決,恐落人口實,反而不美。以在下愚見,不若將派往朝鮮之兵,盡快增添,並令水師沿途警惕為要!否則,真如報上所說,日人已經整兵完成,伺機而動,一招暴起發難,則朝鮮局勢必危!不可不察!」

    「就怕消息不確實!我等興師動眾過去,發現日人竟無開戰之意,豈不貽笑大方?」

    李鴻章真是猶豫,他太自負了,絕對相信自己的判斷不會有錯。日本人一直在他面前表現出小意諂媚的姿態,每一步都再三解釋並無它意,便是此番大鳥圭介帶人前往朝鮮,也不過20警察一條八重山艦而已,即便如報上所說,另有三百水手,面對聶士成第一批910人精兵,又能如何?

    再說了,人家不也解釋說,去那些人是為了護僑,打仗怎麼夠用!

    日本那邊,汪鳳藻的確切消息一直沒有發來,李經方一個勁的「日本威脅論」早已讓他麻木不爽,紛紛擾擾,一時竟難以決斷。

    但潛意識裡,李鴻章卻不得不提醒自己,以往的看法可能真的錯了!

    這一期的《國聞報》,猶如一顆千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結結實實的轟在無數仍舊沉浸在天朝上國迷夢中的國人頭頂上,因為威力太強,一時間,竟讓無數人為之失語!

    在頭版頭條中,赫然是一副不甚清晰的照片,旁邊用觸目驚心的大字寫著:「戰爭迫近!日本成立戰時大本營!」

    照片的下方,詳細羅列了以倭皇睦仁為首,新上任之海軍司令部部長樺山資紀、海軍大臣西鄉從道、樞密院議長山縣有朋、陸軍大臣大山巖、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團團圍坐的御前會議陣容。

    其後則是整個大本營機構成員的詳細名單和職位,新成立之聯合艦隊的編成,所有艦艇的名字和分工,當前整編的六個師團等等。

    章將大本營成立之根源、目的,行動之方陣策略,對日本海陸兩軍的指揮,日本國內鼓噪開戰的輿論導向,英國的縱容和暗中支持,全部羅列細緻。更重點突出了,日本公然否認清國對朝鮮的宗藩關係,聲稱「帝國政府從未承認朝鮮國為中國屬邦」,又明確要遵照《天津公約》出兵,清國允許與否,根本毫無意義!

    倘若這還不夠說服力,那麼在二版連載的《大國崛起之日本篇》中,特別用整整四版的篇幅,圖並茂的詳述了日本自開國以來,繼倒幕、維新、強兵、興業、開化、憲法,直到如今的擴張!其明確脫亞入歐,一次次的征韓、侵台、霸佔琉球、得寸進尺,設立「主權線」、「利益線」,擬定《與清朝鬥爭方策》、提出《討

    討伐清國策案》,並在1892年完成一切準備工作!

    其後,針對定遠、鎮遠兩艦專門定制的三景艦,倭皇睦仁節衣縮食,號召國民一起捐款,不惜派出成千上萬的**到南洋、美國、清國賣-淫,去歐洲發行戰爭債券,集資打造更加先進之戰艦,其參謀次長川上操六都親自出馬,從朝鮮釜山、仁川、漢城到中國的煙台、天津、南京、上海,做廣泛而細緻的調查,出動大批間諜摸清軍事情報。

    一切的一切,都在等待一個最佳的機會,挑起戰爭,一舉擊敗清國,獲得英國支持,繼而強勢崛起為亞洲第一強國!

    日本維新以來,軍事、工業、教育、法制,各個方面,全方位的對清國超越,種種此前旁人都沒法看到的潛在勢力,觸目驚心的數字,讓每一個看到的人,都給震驚的頭皮發麻,無言以對!

    兩相對照,不是傻瓜都能得出清晰的結論。相較之下,李鴻章一廂情願的和平,或者列強的調停,全都成了笑話一般!明明對方的刀子都已經遞出來,這邊還在傻乎乎的被其臉上的虛偽笑容迷惑,也就無怪李鴻章覺得好似被狠狠抽了一耳光!

    這一巴掌,抽的太響亮,清廷上下,無數大臣,民間無數的人俊才,一時全都不知所措。他們寧願認為這是《國聞報》在譁眾取寵,誇大其詞,但前面一個多月的鋪墊打下的名聲,讓他們不由自主的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皇宮中,光緒皇帝氣的渾身戰慄,抖擻著報紙問翁同龢:「翁師傅,你說,這都是真的?李鴻章就這麼讓日本人耍的團團轉?大清國上上下下那麼多人,就沒有一個看清楚他們的狼子野心?我不信!」

    翁同龢很樂意看到李鴻章倒霉,落井下石的事兒他一點也不介意去做,凝重的點頭:「皇上,李少荃向來目無餘子,自認辦洋務外交無出其右者,疏忽大意在所難免。當務之急,還是要提醒他不要行差踏錯!他個人丟臉子事小,倘若兵勢不利,損了皇上和天朝的體面,攪亂了太后的聖壽,罪莫大焉!」

    「哼!我就不信,區區一個小國,能打得過咱們大清朝!告訴李鴻章,這一次絕對不能失敗!」

    光緒性子急躁,剛剛名義上親政,正要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又有翁同龢這幫子嘴炮清流的攛掇,急吼吼的就上了套。

    頤和園那邊,光緒主張開戰的話頭傳到慈禧耳朵裡,她淡淡的說:「那就讓李鴻章看著辦吧!養著那麼些個大船兵馬的,不能光吃餉不幹事兒吧?」

    李蓮英很快就把意思給傳到了李鴻章的面前,李再三猶豫的心思,登時就定下來,勒令聶士成和葉志超加緊運兵,快速赴朝。不過他心裡頭,還是盼望著,最好不要打起來。

    「不打?怎麼可能!我費勁巴拉把事情推動到這份上,就等著你們大打出手呢!」

    楊浩乘著一艘蒸汽炮艇,遠遠綴著從塘沽開往朝鮮的「圖南號」,披荊斬浪,奔行在大海上!ps:多謝書友書友141028093616317打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