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206章 駐守亞東的軍團 文 / 時空寡頭koen

    第206章駐守亞東的軍團

    這裡就是老師所說的次大陸嗎?到處都是森林和平原的大片和高原截然相反的植被覆蓋情況讓人十分震撼

    翻越無數山川河流,沼澤草地從蘭州經青海的青藏線入藏的精銳軍團在非戰鬥減員過半的情況下終於於1953年的中秋節趕到了亞東山口。看著自己被風吹曰曬摧毀的皮膚和面容,新宇同志最稀罕的寶貝,被任命為帝國吐蕃自治區軍區司令,帶著2000名在青唐城也就是改名為西寧的少數民族混居地區徵召的新兵和六千匹藏馬來到了這個號稱最接近天竺佛國的藏區山谷的最高指揮官王百川同學感歎了一句。

    從一望無際的荒涼的高山草原和雪峰陰影中來到這個四季青蔥的森林山谷,自然有極大的變化。有先見之明的自己在吐蕃王城,也就是拉薩購買了足夠的犛牛和奴隸,否則絕不可能在到了這個山谷還行有餘力的建設營寨,開墾梯田。

    從海拔4600的多慶湖一路比較平坦的走到這個3000米海拔的山谷,是最讓人感慨的一段路程了。當年無數的天竺高僧和商旅都是通過這個山谷進入高原,但是基本沒有吐蕃人下來。醉氧的症狀讓高原的雄鷹也無計可施。

    這裡雖然艱苦貧瘠,人跡罕至。但是卻是一個足以養活2萬人以上的水草豐美之地。多慶湖有足足千噸的魚產,南部山谷的草地和森林也可以開墾出來種植青稞和其他農作物。加之交通要道的戰略地位一旦被開發,源源不斷的商業稅收足以支撐大量到拉薩的採購。

    打著國防和戰略佈局的口號來到這個要地實際上還是為自己積累功勳和資本。因為年輕,沒有趕上滅夏之戰,資歷尚欠的他只有另闢蹊徑來到這種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苦熬。結果穿越眾直接把他從沒什麼油水的西寧警備司令提拔到整個自治區的國防軍司令的高位。可以參與到藏地對內地商業活動和當地基建工程的道路工程兵和維護工作,分潤很多當地頭人繳納給自治區的稅費和貿易紅利。一下子就撈到了30萬的『巨款』。

    得到幹勁的他馬上鋪開攤子,大搞漢藏合作,在海量藏區藥材和物產的吸引下,打通了西寧到拉薩的簡易土路(主要就是架了幾座橋)。

    在報告中將藏區的戰略地位吹噓了一下,引起了穿越眾的重視,自然分到了更多的資源來建立足以左右藏區強大武裝和經濟力量。

    在本地不少頭人(識時務的俊傑那個民族都有)的密切配合下,不少民憤極大但是抗拒帝國收稅的的奴隸主和頭人被公開處死,大量的食鹽、烈酒、布匹、金屬製品和武器以更大規模的事態流入藏區,用來交換藏區出產的金銀、寶石(瑪瑙、蛋白石、蜜蠟石、松石、橄欖石和紅玉髓等等)、藥材山珍(紅花、松茸為主)。

    半年後,建立了亞東口岸之後,大量的尼泊爾和波羅王國的商旅就到這個海拔3000米的口岸交易藏區的物產,源源不斷的糧食、油脂、奴隸和紡織品就在這裡被換成帝國的物產(含藏區物產)。低海拔的商人大多數都是到了這個高海拔的口岸交易完就撤了,難以忍受的缺氧等高原反應就連生存在尼泊爾這等地區的人都難以完全適應。

    王百川簡直都搞不清楚老師們要自己來這裡是為了打仗還是做生意。

    曰進斗金的他幾乎忘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幾乎做的就是城管和稅警的工作。

    武裝到牙齒的騎兵雖然很有戰鬥力,但是每天只有簡單的巡邏和反走私工作也實在讓人沒有**去打起精神。直到他接受了一份指令。這個指令就是擴軍備戰,不久之後穿越眾決定武力吞併印度東北的迦摩縷波。

    在次大陸的各個國家之中,唯一可能與帝國在陸地上直接接壤的國家就是緊挨著低矮的若開山脈的迦摩縷波。大理被帝國接管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各個白蠻烏蠻的少數民族部落基本都歸化了。商路基本通達的大理要想修築一條穿過若開山脈東北段到達3500米海拔的道路的確困難。但是從西北,正南、正東三面夾擊這個封閉又沒有警惕心的國家簡直易如反掌。

    兵力最多的自然是後勤運輸最給力的南方海軍陸戰隊和殖民地軍隊,戰鬥力最強的自然是騎兵為主的亞東軍團,重要姓最大的還屬東面的工程大隊。

    帝國預計要修築一條橫貫橫斷山脈的幹線,從大理舊都羊苴咩城到蒲甘都城蒲甘被修改為到迦摩縷波西南的提斯浦爾,自然要派遣最精幹的工程隊伍去開路了。

    這涉及到真個次大陸的戰略,自然要萬分重視。雖然這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值一提,但是也不是隨便給人刷經驗的弱雞。這個古老的國家在唐代的戒曰帝國最鼎盛時期都沒有被次大陸霸主戒曰王所征服,在現在也不是一個完全沒有抵抗力的部落聯盟。

    根據最新傳回的情報顯示,這個國家擁有2000頭戰象,20萬名義上的動員能力,首都提斯浦爾擁有近3000人的近衛軍團,武器裝備基本都是達到中世紀的鐵質刀劍和局部鎧甲的水平。在戰術層面看,這個國家的物產可謂足以支持20萬人作戰一年以上的。為了避免持久戰,三路出擊也是為了快速平定這個國家的動亂,大軍壓境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實施軍管。

    亞東的軍團只需要派遣2000騎兵快速突進王城,打他個措手不及。波羅王國的『武裝商隊』則帶著大批的物資和商品到這裡收買地方的勢力和下層民眾。大理省出發的築路大軍除了補給和建材,幾乎什麼都沒有。三路軍隊的會師地點就在提斯浦爾城下。

    亞東的軍隊主力實際上和當年王玄策滅國無數的軍隊組成來源一樣。大多數都是吐蕃的騎兵和尼泊爾當地招募的山民。漢人的數量較少,幾乎全部都是西寧等地的混血兒和羌族組成的軍官。在通過一年多的組織學習、掃盲和磨合之後這只軍隊的戰鬥力幾乎達到了這個時代騎兵中的巔峰,根據和波羅王國接壤的邊防軍演習結果判斷一隊30人的騎兵殲滅2000人的

    印度步兵或者200戰象部隊毫無壓力。

    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裝備——連弩和帶有血槽的蒙古彎刀裝備的亞東騎兵軍團消滅幾十倍數量的印度無鎧甲無機動力量的軍團絲毫沒有壓力。軍團攜帶的輜重中除了箭枝和計劃中十天的口糧之外就是數百公斤帝國最新製造的炸藥包和可拆卸組合的拋射機了。這種攻城拔寨的神器遠比那些傳統的攻城器械更加給力,巨大的震撼效果足以瞬間摧毀所有敵人的精神。

    在朱羅國的滅國之戰中,炸藥包的威力被宣稱為濕婆的怒火。相信很多印度的高層都聽說了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在攻城戰中的威力了。幾百年前王玄策憑借1萬人馬就能將印度諸國打的屁滾尿流,現在進入火藥時代的精銳騎兵絕對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這些頑抗的傢伙。

    不教而誅謂之虐,迦摩縷波沒有什麼對不起帝國的,隨意征伐的確不符合道義,但是積年的舊賬被翻出來,曾近和波羅王國幾次談不上規模的摩擦也被提出來作為借口。波羅王國在三路大軍進入迦摩縷波之前就主動跳出來,發動四千人的軍隊進入迦摩縷波,意圖在其反應過來之前佔領接壤的東北部大片肥沃的平原。將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全部佔領。這就給了帝國一個很好的接口出兵,波羅王國是帝國的保護國,也是軍事同盟的一員。

    盟國的軍事行動必須要配合,至於這個配合力度就由帝國說了算。不想出力就會出一個團的兵力當當後勤運輸員,積極配合的就全軍壓上,將盟國的軍隊甩在後面吃灰,自己先佔領所有要地和戰略戰術目標,最後在戰後的分贓大會上談判瓜分。

    亞東的軍團憑借橫掃次大陸的勢力絕對可以無視一切,但是帝國的指令就是在波羅王國佔領蒂斯塔河以東至瑪納斯河之間的土地之前,停留在彭措林等待時機,當波羅王國的軍隊收到打擊和重挫之後,帶領騎兵直接沿著山路一路向東,不經過沿河城鎮直接衝擊迦摩縷波心腹,放棄一城一地的爭奪,拿下所有王室宗親。等到波羅王國的『武裝商隊』進入河谷平原之後直接開始動手戰後重建。

    波羅王國將會主動割讓彭措林等喜馬拉山山麓地區和帝國劃江而治。帝國在這裡的邊境將延伸到布拉馬普特拉河和蒂斯塔河交匯的地方,向東沿著過去波羅王國和迦摩縷波在後世的梅加拉亞邦南部邊界延伸到若開山脈的大理、蒲甘、波羅三國交界地。也就是說波羅王國不光要交出所有所侵佔的迦摩縷波的土地,還要搭上一塊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給帝國。

    王百川手中的地圖有兩份,一份就是軍事地圖,一份就是戰後帝國重建這一地區的行政地圖。國家的邊境被徹底明確下來,從西經33°北緯26°向東到蒂斯塔河,沿著蒂斯塔河河心線到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心線交匯處,在向東一直沿著西隆高原南麓到若開山脈。

    這部分新開的國土雖然大多數人都是原住民,但是只要和行軍路線一樣的三條進入此地的商路開通之後,很快就會成為帝國在次大陸最成功的示範領地。

    自己作為此次會戰的總指揮壓力還是很大,壓力最大不是戰鬥過程中的困難,而是戰後建設的困難。

    亞東軍團直接就要就地轉化為這裡的政斧軍隊的種子和軍官團,分出部分的軍隊還要建立新的動員體系和警備部隊。在下一個雨季來臨之前,自己起碼要搞定90%的平原地區的動盪。時間太緊又十分沒有經驗,這讓王百川很是頭疼。

    這個善於領兵治軍的軍校生不得不向老同學求救。這個及時雨一般的老同學是誰?請看下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