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158章 戰略重心的轉移 文 / 時空寡頭koen

    「我們的世仇宿敵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曾經入侵過我們的北方少數民族和政權都基本失去了進攻中原的可能性,日本、高麗、遼、金成了半殖民地,吐蕃成了自治區,剛剛接壤的高昌是戰略層面的盟友,未來的上帝之鞭蒙古人也任由我們驅策,我們陸地上的國境線基本沒有問題了。」汪新宇得意的說到自己最大的功勞。

    「那麼問題就在海洋上的那些蕞爾小國身上了?」白佳反問道。

    「我們這麼多人,有一大半都是征途在星辰大海的宅男,學習蒙古人去征服沒有多少難度的陸地實在沒有激情,現在又不是18世紀那個列強在七海爭鋒、怒海爭霸的時代,那些人口不過千萬,產值不過數億辰基錢的小國和18世紀的諸多列強相比都弱爆了,怎麼可能會對我們的民族生存產生威脅?」孫昌問道。

    「現在不會,不表示以後不會,未來徹底杜絕這種可能,就要搶先統一世界。百年後,小冰期也許就會開始,我們至少必須得到熱帶的土地。不論是未來應對數億數十億的人口吃喝問題還是工業發展的上下游制約瓶頸問題,我們都要走向海洋和走出東亞。」李飛早就當膩了航海學院的校長,渴望出海打劫那些海盜了。

    「以前的十年是自我尋求安全和積累資源的時期,我們已經做的很好了。未來的十年就是我們走出去的時期,是時候開展我們提前數百年進行人口爆炸計劃和殖民全球計劃了。」趙守忠表示要轉型。

    「南宋以前,漢族的分佈一直都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為什麼漢族始終無法在北緯30°以南形成和黃河沖積扇地區一樣的人口密度呢?為什麼在南宋時經濟中心和人口都轉移到蘇杭一帶卻始終無法均勻的保持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口密度呢?

    答案就是瘟疫和寄生蟲。這些東西都是那些後世的膏腴之地如今還處於荒涼的沼澤或森林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在1949年建國以後才基本消滅了血吸蟲病,單單這1種寄生蟲就至少減少了1億人的出現機會,造成了4億人早死或早夭,可見江淮線以南的生存成本是遠遠高於黃河流域的。現在的江南,人口分佈極不平均,簡直可以和後世上海和可可西裡的人口密度差異相比了。蘇杭、成都府一帶的人口幾乎已經達到農業社會可以容納的上限了,和這些人口爆表地區相比,後世的兩湖平原和珠江平原等糧倉幾乎就是和漢代沒什麼區別的荒澤。福建地區的沿海懸崖上都可以開墾出梯田,兩湖平原竟然沒多少人煙!這種極端的分佈不是由於戰爭或者政策,單純的就是因為自然環境的惡劣,現在的全人類還沒有一個民族達到可以克服這種環境威脅的技術水平。」吳祈一針見血的指出原因。

    「國之大事無非祭祀和戰爭,這是奴隸制社會的統治階級價值觀。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千年的統治階級思想。但是光靠對內宣傳和戰爭擴張給『百姓』獲得精神安慰和實際上的財富——土地來維持統治合法xing的做法在秦朝以後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秦朝以後,漢族的擴張就基本因為環境的阻礙和技術的限制停止了。跛了腿的統治階級陷入了土地兼併王朝更替的怪圈無法自拔。

    而現代國家呢?統治合法xing的來源是什麼?無非是統治階級絕對的暴力優勢或外部勢力平衡建立起來的境內穩定秩序和和平環境、統治階級絕對的經濟優勢或外部勢力平衡建立起來的產業秩序和發展環境兩點。精神宣傳領域的宗教和文化上的秩序和發達程度僅僅只是決定這個國家的民族dulixing和文明特異性,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財政或者說我們的戰略重點就是掌握決定產業秩序和推動發展環境的力量,有了這個,暴力優勢也能順利到手。

    而產業秩序我們基本已經可以決定了,就差推動環境發展了。

    產業秩序決定民眾的就業和飯碗,你拿捏住了飯碗只能讓人口服,讓他滿意才能讓他心服。」李基總結道。

    「你說了半天,就是要搞讓人心服的軟硬件建設嘛!這就是你的拿手好戲啊。養老、醫療、教育才是收買人心的王道啊。老吳搞了十年才培養出800個博士級別的外科醫師,擔任200多家醫院的主治醫師,委培和函授的外科研究生起碼一個師,但是這些人相對於一億人口的大宋帝國根本不可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辯證治療難度高,經驗不夠的會害人,赤腳醫生加保健宣傳才是廣大亞非拉人民治病的希望。

    老吳在醫療事業上的工作可以說已經達到完美了,你老劉身為地下財政部長,建設集團內部的養老和保障工作都非議多多,一天到晚都有內部監察部門的舉報,說你手底下的人貪污受賄,挪用員工養老金和保險金的事,你有什麼話說?」汪新宇將不發言的劉欣拉進來。

    「不知道別瞎說,我挪用?還不是boss一天到晚的想搞大工程,資金周轉不靈才出的問題。錢都在賬上,我一分都沒有捅進腰包。」劉欣爭辯道。

    「好了,不要歪樓,繼續討論!是不是先開發兩湖平原。」看到自己小金庫有被捅出來的危險趕緊打掩護道。

    「我們就推一把吧,反正過不了百年,江南的土地遲早要開發,只要圍湖造田和開墾紅土丘陵不太過分,不會出現石漠化和太嚴重的土壤酸化,我就不反對。」孫昌表態支持。

    「錢我們有的是,就怕土地升值太快,讓那些剛剛學會證券投機的傢伙太瘋狂,吹出的土地泡沫太誇張,反而會抑制開發。」

    「那就先做好配套,把家裡打掃乾淨在迎接客人。消滅寄生蟲和瘟疫的大任就給吳祈和孫昌的團隊。整治河道、填平沼澤、消滅害蟲的工作可以分包給農墾公司和水利建設公司,我們只要結果驗收合格,就不怕耽誤工作進度。」

    「老李,你又開始挖坑讓我們填啊!這次還真讓你當甩手掌櫃了。」趙守忠調侃道。

    「我不挖坑誰挖?老闆就是要挖坑,不會挖,和挖了不會交給下屬填的都不算好老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