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八十章 黃頭回紇的使節 文 / 時空寡頭koen

    崑崙山到祁連山附近作為河西回鶻的聚居地,南跨青海,北控居延海,在綿亙數千里之內,水草豐美,極適合於畜牧業的發展,有些地方借祁連山的冰雪之利也十分宜於農耕。為此遷徙到此地的回鶻人,大部分還從事畜牧生活,也有一部分人轉變為農業居民,進行農業生產。回鶻文字對北方、西北地區一些民族文字的創造產生了直接影響,元代的蒙古文是根據回鶻文字母創造的,一直使用至21世紀。而清朝**哈赤頒行的滿文,則又是根據蒙古文創造的。

    回鶻各支盡佔東西亞歐陸路交通要道上的咽喉之地,逐漸成為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他們無論戰亂年月,還是和平時期,足跡西到波斯、印度,東到陝西、河南、山東,特別是當時的政治中心汴京、燕京和遼的上京臨潢府等地。回鶻人用馬匹、百疊布、褐、斜褐、貂鼠皮、野馬皮、ru香、珠、玉、琥珀、瑪瑙、硇砂、鑌鐵兵器等等各類貨物,從五代各朝和宋、遼、金的zhengfu換取到大量的銅錢、白銀和絹、帛、絲、茶等物,大大豐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為此,各地還建置了回鶻商人的聚居之地。

    曾經的回鶻帝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接受中原王朝冊封的合法王族世系已經斷絕在西夏的李元昊手中。五十多年後,穿越眾安排的一幕大戲開始上演了。

    地廣人稀,國力衰弱的西域諸國最頭痛就是遼國和夏國的勒索了。

    自從大宋帝國名義上收編所有吐蕃部族之後,夾居在西夏和宋屬吐蕃之間的黃頭回紇就鬱悶了。早些年投靠青唐的角廝羅,角廝羅被大宋收編了,西夏一直都是死敵,吐蕃諸部都是一盤被大宋帝國收買的散沙。西北的高昌回鶻,也就是西州回鶻也是國力衰弱難以保護自己不受西夏和遼國等東部強鄰和西部喀喇汗國的劫掠。悲催的黃頭回紇不得不向大宋帝國這個唯一大度的鄰國輸誠。

    早在吐蕃宣佈與大宋帝國合併的時候黃頭回紇就有歸順之意,但是很多猶豫不決的權貴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畏懼西夏這個最近的強鄰和宗主國,始終無法下定決心投靠大宋帝國。

    當大宋帝國戰勝夏國,一改過去的擊潰戰和防守戰為主以及敗多勝少的情況,一口氣殲滅了數萬夏國黨項族精銳軍隊之後,黃頭回紇馬上就派出了一個高規格的投誠使節團隊到汴京輸誠,請求內附成為藩屬或與吐蕃一樣名義上合併。

    實際上黃頭回紇僅僅只是一個大一點的部落聯合體,並非統一的國家政權。夾在西夏、高昌回鶻、吐蕃諸部之間混口飯吃的黃頭回紇十分艱難,總人口還不到20萬的遊牧部落聯盟不可能發展壯大。只能選擇依附於某一個大國的必然命運就像無數弱小的民族一樣淒慘。

    五十多年前,被李元昊滅國的慘痛經歷和弱小不堪的實力讓這只不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不礙大局的回鶻汗國的後裔深知抱粗腿的必要性。可是早已被喀喇汗滅掉的于闐早些年對大宋帝國的進貢和交好不是也沒換來大宋帝國的保護嗎?十分矛盾的使節不得不在路上理順自己的目的和思想。

    穿越眾早就安排好的商隊和派駐黃頭回紇的代表陪同使節一起回汴京請求內附,希望獲得和吐蕃諸部一樣的待遇。在不斷的暗示和套話之後,穿越眾知道了這批回鶻後裔的底線。他們可以比貧窮和人力緊缺的吐蕃諸部提供更多的僕從軍和貢品,還可以放棄更多的自主權與利益交換宋帝國的保護和駐軍。

    接到電報通知的穿越眾在三個月後才真正見到命運悲慘的這只裕固族的祖先派遣的使節。典型的回鶻族特使頂著畏兀兒人特有的深棕色卷髮,滿身充斥著濃郁的回鶻貴族氣息。大鬍子、肥胖的身軀、繁複的織金長袍、藍色的眼仁、高鼻樑、白皮膚等等顯著的特徵都顯示出這個使節的身份和家世。

    在使節走後,穿越眾開始商議將借助黃頭回紇這一支最弱的回鶻後裔的名頭順理成章的接受整個回鶻帝國的遺產。這個使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棋子。通過交流,穿越眾越看越覺得這個名為藥羅葛仁順的王族後裔應該是當年被李元昊消滅的甘州回鶻王室直系後裔非常有利用價值。

    如果將這個有一定實力的貴族扶植成黃頭回紇中最大勢力就能將勢力插到整個西域中,不論是夾擊西夏還是佈局西北都是一個很好的棋子。通過一套科學的分析,這個仁順的思想很適合當棋子,有膽量又沒野心,有壯大族群的願望,又沒有賣國求榮的毫無節操。這些評估信息在穿越眾眼裡就是一個很好的大禮。

    在將黃頭回鶻的禮單看過之後,穿越眾就將一份新的禮單交給仁順,這份禮單和以前不同的地方就是除了傳統的西域特產之外,追加了一份適合西域生產的新特產,那就是棉花。大量削減其他的禮物份額,增加棉花的份額到30%以上,重點突出棉花是當地的特產。

    在仁順前去汴京之前,財大氣粗的穿越眾就在鞏縣和他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不光要求控制整個西域的商業和手工業,還要求仁順在借助力量收復祖先輸掉的瓜州沙州等故地之後將祁連山沿線的貿易壟斷權交給穿越眾處置。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各個方面全盤控制黃頭回紇的一份《西域條約》就出爐了。

    政治上,仁順和回鶻政權必須承認對中原王朝的附屬地位,經濟上接受穿越眾的全民干涉和統制經濟模式,軍事上類似美韓之間的關係,文化上接受穿越眾的全面漢化教育援助、宗教上全面抵制伊斯蘭教的入侵,恢復佛教的國教地位,大量的從各個領域插入穿越眾的親信和下屬人員成為掌握權力的官員和高層一部分,就像當年日本人對張作霖的要求一樣,所有實權和關鍵部門的一把手都是日本監理人員和顧問。

    這個條約已簽訂,仁順就拿到了一筆超過百萬貫的無償援助,和一筆300萬貫的無息貸款,這些錢都被他拿來購買穿越眾內部流通的票證和軍火了。票證是為了購買暴利的奢侈品謀取更大了利益和交好大宋帝國的權貴,軍火就是為了自保和回去後著手收復黃頭回紇東北的瓜州和沙州等故地。

    雙贏的結果讓唯一吃虧的夏國在後面的五年內不光要承受穿越眾傾銷帶來的失血的痛苦,還要承受西北國土不斷喪失的危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