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六十七章 80%的財政盈餘 文 / 時空寡頭koen

    「元佑五年上半年的財政數據到手了,我們初步算出來的數字是收入5080萬貫,折合辰基錢2.5億,支出6285萬貫,折合辰基錢3.1億,赤字1205萬貫,折合辰基錢6000萬,赤字率20%。這個數字是不是讓各位大吃一驚啊?」劉欣揚了揚手中的統計數據文件夾。

    「怎麼回事?怎麼比正常的歷史要多出這麼多?元祐五年的歲入歷史數據不是應該只有1億貫嗎?怎麼等秋收就達到一半了?」王能疑惑道。

    「廢話,就是我們扇翅膀太快,交稅太積極,直接間接導致稅收增加比歷史更快,所以規模比正常情況要多出15%。但是赤字的增加絕對和我們有直接關係,光出售大量的玻璃給皇家和吃皇糧的各個衙門裝修,就讓財政預算增加了五百萬貫。至於出售水泥和鋼材給各大軍事防禦機構所得的花銷已經編入國防公債的表裡,這裡沒有體現出來。」

    「我說老劉,你的會計師事務所都開始接受三司的定向審計委培了。怎麼還沒拿到過去皇家消費項目的開支清單呢?太皇太后一年花費的就不止400萬貫?她一個人吃金穿銀也不可能用這麼多啊?你這個表讓我怎麼定價啊?後期如果太皇太后還要羊胎素,你叫我白給我可受不了。」

    「400萬貫還算少的,你別不服。知道皇帝每年郊遊和祭祀各一次需要花費多少嗎?最高1200萬貫!太皇太后花費的根本不多,這其中還包括**的部分開支和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等內命婦對外命婦的賞賜。這個皇室開支佔據財政支出的比例比後世用於三公開支的比列要低得多。皇室開支加上養官的帝國行政開支也不過僅僅佔到總數的三成,軍費才是最大的部分。按照禁軍每個人每年50貫計算,80萬禁軍就要4000萬貫,加上地方的50萬到60萬廂兵,一個算每年20貫到30貫也要1000萬到1800萬貫,加上軍火和軍事設施維護等等開支,軍費7000萬貫打不住啊。1億貫的歲入也才剛剛好,實現財政收支平衡的奢望很容易被天災**打破。黃河一改道就要加稅,遼國還算老實,夏國經常騷擾邊境,一旦開打就要赤字。」劉欣把帝國開支大頭算給在座的穿越眾聽。

    「我們幫助發行的國債簡直就是救了大宋帝國三司主政官員的老命,劉欣啊,你手底下的人有沒有經常接受三司官員的宴請啊?」李基問到。

    「肯定啊,我手下很多會計都是編外三司人員,每天幾乎就是大宴小宴不斷,一看到那些眼睛放光的三司官員就頭皮發麻舌頭打結。我們銷金窟旗下的各大酒樓每天接待他們的收入都趕得上四分之一的營業額了。很多下屬都申請調離崗位啊,自從你發明宴會海攻勢之後,大大小小的官員幾乎一半的休息時間都泡在我們的地盤上,不光提高我們賺錢和收集情報的效率,也坑苦了我們的公關和審計等方面的手下啊。小張都被查出得了酒精肝了,這可是第一例哦!高度蒸餾酒80%都被我們公關部門和情報部門的自己人消費掉了。」

    「這是正常的,你也不想想最好的食材和菜式向來都是最有消費力的人最先消費的嘛,我們國家最有消費力的人永遠都是皇族和高官,不像西方,可能是貴族和富商。中國私款再大能大過公款嗎?赤字的問題很好解決,我們多幫zhengfu發點債就行了,我們要盡快幫助大宋帝國zhengfu建立更高效的聚斂機器,公債系統、流轉稅系統、殖民地系統、海關係統、專賣系統、保險基金系統等等都是大宋帝國連連赤字不堪重負的財政急需的先進系統。只要印鈔權掌握在我們手中,以上的系統都是我們的提款機。老劉,你先搞一個財政盈餘8000萬貫的三年財政規劃方案出來送給呂大方呂相公,重點就放在國債和稅制改革上面。我相信你可以完美的搞出一份三年內讓大宋帝國財政盈餘2億貫的方案,但是那樣沒有必要,低調一點好吧,別像上次一樣搞出那份建設全球期貨系統的笑話,太早暴露我們的遠期規劃會給自己找麻煩的。」

    「計劃我有現成的,不過陳冠先和王能他們兩個能同意嗎?80%的財政盈餘是集中到三年後表現出來,還是分開在三年積累出來8000萬貫?」

    「分開在三年吧!你就堅持一個原則,讓大宋帝國財政部門的三司官員想用錢用不出去就行了!」

    「怎麼可能有想花錢花不出去的情況?那些官員隨便提出一個治理黃河或者封禪泰山的計劃就能花掉5000萬貫!」

    「這就要你培養的審計部門的得意門生出力了。你認為太皇太后能夠在全面瞭解每一筆錢動向的前提下容忍貪腐和浪費嗎?多餘的錢和財政盈餘是要送進內藏庫的。內藏庫名義上是戰略儲備和為收復燕雲的積蓄,誰不知道那是皇帝的內帑?誰會容忍手下的辦事員動自家的金庫和將要進入自家金庫的錢?要送錢進去容易,要從裡面拿錢出來就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