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六十章 家家鍋裡有隻雞 文 / 時空寡頭koen

    雞蛋是用來幹嘛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絕大部分人會說是用來吃的。在李基親自設定的考試中面試、筆試和口試中都有這個問題,但是讓李基滿意的出彩答案少之又少。

    唯一一個說出亮點的學生就是擔任辰基投資集團總經理的劉吉,他說出了李基都意料之外的答案。他說雞蛋就是用來孵化小雞的,小雞長大後再生雞蛋孵化更多的小雞;只要有人買的價格高於養雞的花銷就能遠遠不斷的生利賺錢,如果能夠盈利比養雞人的開支更多就可以養更多的雞,讓整個家族甚至鄉鎮都靠養雞發財。

    這個答案讓那些最多回答煮來吃,或者孵化小雞賣更高價錢的答案弱爆了。很多商人世家出身的子弟都沒有意識到雞蛋這種東西能夠成為原始資本,都沒有將一絲一毫的資本看做改變命運的機會,因此李基和穿越眾非常看重這個劉吉。每天開小灶自然讓劉吉提前結業拿到書院頒發的證書,之後就順理成章的進入辰基集團的投資評估團隊一步步高陞到集團總裁的高位。

    而劉吉也在進入辰基集團後實現了他的諾言和抱負,利用手中的資金和技術幫助家族和鄉親建立了第一個大型養殖業基地。永興軍路虢州的老家因此富裕起來,西京附近開闢的玉米基地為周邊很多州府的養殖基地提供飼料和粗糧用於催肥和降低成本。在劉吉族親的帶動下,原本貧困的虢州一下子出現了五十多個大型養殖基地和八個畜禽批發中心。重點放在養牛和養雞業上的戰略也及時的調整為全面開花,各地的合作社基本都開始了大動作,上馬超越辰基資本金十倍規模的大貸款。海量的辰基集團信用被轉化成資金用於發放貸款給下屬合作社的農戶改造生產。

    各地都掀起了建設養殖基地的熱潮,因地制宜的發展畜禽養殖、水產養殖和特種養殖業。劉吉的一個親屬在得到貸款後自己動腦筋修建了一個還算可以的溫室用來生產反季節蔬菜和需要積溫的亞熱帶花卉發了大財。一時間原本就貴的出奇的平板玻璃又漲價了50%。

    李基在到專供高端市場的辰基品牌養殖基地參觀的時候和劉蛟等宅男品嚐了基地出產的高級牛肉。

    李基笑著調侃「老孫創辦的這家品牌一下子就讓大宋帝國的品味從封建**社會提高到後壟斷資本主義時代了。一份五兩的良種牛裡脊肉就要價三十元,都可以買一畝田出產的白米了。你說這是一般的高價商品嗎,這簡直就是專為斗富顯擺的騷包量身定做準備的花錢機會嘛。特級的牛肉入口即化,要價五十到一百元,每天限量出售3000斤,要供應十個分佈在五京和五大路級都市品牌店,還不能預約和訂購,要吃還要上店面親自品嚐。你說孫昌不是沒吃過這種高級料理嗎,他是怎麼知道這些手段的?」

    「我們都沒吃過高級天價料理,孫昌前一段時間看過那本營銷心理學,加上他道聽途說的一些前世經驗,應該不難複製出這些花花腸子吧?」

    「我們算是平衡了,沒有網絡就是我們唯一和後世的區別了。一應電器都在豪宅裡使用,吃的是特供食品,喝的是千年原漿老酒,穿的是最高級的面料量身定做的手工衣物,坐的是萬金難買的豪華加長馬車,看的是國寶級珍本手稿,用的是窮極物力打造的實驗室和研究儀器,聽我們授課的都是未來的億萬富豪和政治寡頭,還有什麼不能滿足呢?唯一不能滿足的就是改變民族命運的奢望了。為了滿足這個奢望我們走到了今天,付出了多少艱辛和代價。」吳祈示意自己吃飽了,制止了夾菜的劉蛟。

    「你怎麼一吃飽就感懷起來,亳州的藥材基地不是還沒有建好嗎?這麼這麼早就回來了?」

    「我的心肝還沒有到手,那些水磨工夫才能建好的基地慌什麼?去年畢業的第一批急救醫護士在各地的反響很好,救治的急性炎症和需要大手術的病人超過五萬人了。但是把我們生產的所有抗生素和消炎中成藥消耗一空,庫房都見底了。在不搞定那個抗生素生產線,我怕那些醫護士平息不了病患的抗議啊,藥物短缺這不是自己砸招牌嗎?」

    「你就別說這些漂亮話了,有心思救急不如花在救窮上。沒有肉吃的貧民肯定是亞健康的。環境不衛生,維生素、蛋白質不足引起的夜盲症、早衰、免疫力低下才是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嘛。前段時間的國民死亡率報告你不是看了嘛。南方的血吸蟲和寄生蟲是致死率最高的原因。北方多是免疫力低下導致的內科感染,不論是消化內科還是呼吸內科都是高致死xing的嘛。可避免這些的不是用藥去治療然後坐等復發,而是改善環境以根除病源嘛。你不要太花精力在救人上,多花點精力在保健和衛生宣傳上才是正理。一個人能救多少人?

    扁鵲都說他大哥醫術最好,二哥差些,他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他還說過『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彌補得好,當然是聲名鵲起,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所以你要投身保健而不是手術啊!頓頓有肉吃,營養均衡的人一般是很少得病的。我看抗生素是夠用的,以後讓你手下的大夫減半用,配合中成藥用。不然病菌太快形成耐藥性我可沒辦法回天。擴產加速是不可能的,只能按計劃來。我最多只能保證擴張生產線不會在計劃好的速度上減速。」

    「就是啊!老闆說的有道理啊!美國胡佛總統說要讓美國人家家鍋裡有兩隻家家開上小汽車才算中產階級嘛。沒有衣食溫飽怎麼實現我們以後的資本爆炸。」

    「兩隻雞就算,飼料不夠,一隻雞就夠了,多配點豬肉或者魚肉,另外那隻雞就流著下蛋,給孩子補充營養吧!」李基開玩笑到。

    「你這是要搞國民蛋白質攝入翻倍計劃嗎?沒有牛奶就上肉?我都快笑死了,別說你要免費啊?」吳祈都懶得說李基了。

    「我們三步走的傳統你沒忘吧?第一步實現我們直接面對的利益關聯家族都擁有充足的營養和溫飽,這一步已經實現了,第二部擴展到他們的親友和家族,這一步正在進行中,第三部就是全面實現帝國民眾所有人的溫飽,做到人人有肉吃,基本消滅營養不良嘛。而且免費的僅僅是代替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生早餐午餐牛奶的豆漿。這筆錢我們還是免不了的,而且我相信你也出得起吧!」

    「難道你上次說江東肉價要跌就是因為我們在江北四個縣設立養殖基地的原因?飼料不是還沒到位嗎?從關中運玉米去那裡運費怕受不了啊!」

    「不要緊,我用的是返回江東的返程空漕糧船,運費很低的。很多江東大地主都怕我們開發北方和中原的土地,只要五京的糧食都能在我們高產農田的就近供應下滿足的話,他們就要失去最大的財源了。我們主要還只用粗糧換細糧的買賣。生產玉米、蕃薯和高產的雜糧供應飼料產業和養殖業,換取有發言權的大地主階層的繼續銷售細糧給五京來支持我們,就算他們不願意,不論是不是口不對心,這種用威脅他們財路的方法也不會持續多長時間了。肉食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從來都是不足的。我們很清楚中國人在吃上的能量和熱情。」

    「那你說的棉價上漲是怎麼回事?」

    「那就是下一步關係到產業升級的大動作了。你不是建立特種藥材基地嘛,同樣的方子,生藥買的價錢貴還是加工成丸劑賣得貴啊。我不就是指望通過發展深加工來容納勞動力維持糧價嘛。要是糧價隨供求波動我們還賺個屁?在豐收的時候囤積,在歉收的時候拋售才賺多少?我不通過人為的控制需求就要控制供給。分工和分流勞動力,搞產業升級才能減少農業勞動力供給,壓制過快增長的糧食。供過於求太多,我們也會虧本啊。

    要控制供給就要多管齊下,減少種糧的土地要靠經濟作物的漲價,減少種糧的勞動力要靠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分流。要控制需求也一樣,多釀酒、多養豬、多生孩子多出口。我相信只要忍受開始幾年的虧損和盈虧持平,等到我們規模上去之後就可以坐收暴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