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第一日不落帝國

正文 第四十七章 土地與人口(一) 文 / 時空寡頭koen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還是要仔細的瞭解基層的狀況才能對變法蓋棺定論。汪新宇,你把前段時間收集的情況做個報告。」李基和起稀泥,轉移了話題。

    「首先我們要瞭解現在帝國的背景,我們現在已經成為了一股足以改變帝國未來的勢力,但是大的背景還不是我們這支算不上大鵬鳥的小蝴蝶能改變的。

    在廣大的農村和陸地邊境地區,原始的落後的少數民族聚集區仍然處於刀耕火種的石器時代或者更打擊我們的采獵文明木器時代。雖然人口相對於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江南的太湖平原和江淮地區這些精華的人煙稠密之地幾乎為零。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地區正是我們未來大力發展的地區,因為這些地區人煙少,宗族力量弱,保守勢力基本不能深入和應對我們強大的傾銷和滲透,加上資源豐富、低價低廉。簡直就是我們未來的龍興之地啊。

    要知道越窮的地方的人改變和接受習慣的能力就越強。我們推進大地產和農業革命在人煙稠密的傳統地區很難,但是在少邊窮地區很有潛力,而且輕鬆的很。比方說夔州路和荊湖北路的交界地區的黔州和辰州低價土地簡直就是白送都沒人要。後世的國土比大宋帝國多三倍,耕地面積曾經達到20億畝的海量,是我們統計的7.2億畝的近三倍。但是耕地分佈範圍還是在大宋帝國內部為主,這多出來十幾億畝土地就是那些沒有開發的少邊窮地區和東北平原。就算打折再打折,境內未開發的土地也有三億畝以上。按照現有的生產力起碼可以養活5000萬人口,如果按照我們的農業生產力,18億畝養活14億人算,養活1億人口很輕鬆。

    至於人口密度、耕地面積、農業生產力等指標更是具有明顯的西不如東、北不如南的局面。東南的福建路人口稠密到每座山頭都被開墾為梯田。西北的秦鳳路簡直就是荒無人煙的大荒原。令人不爽的還是土地生產力『過低』讓我們的計劃基本無法推進。

    原本計劃利用傾銷來衝擊全國的農村,但是我們的土地還是太少,就算我們的平均生產力是現有最高的太湖流域高產田的畝產三石的五倍,也不可能以全國百分之一的耕地來衝擊舊的佔有土地99%小農經濟體系吧。我們要想實現目標起碼要讓我們佔地的百分比提高到5%,我們的產量佔到25%以上才能正真實現衝擊舊有體系的目標。

    至於利用協商式的統購包銷合同高於市價在糧食上市時收購,在青黃不接時低於市價銷售等等辦法雖然是抄襲,但是沒有官方背景實難開展。這種搶地方豪強和高利貸飯碗的事阻力太大。我們培訓的很多走鄉串村的代理人基本只能在城市周邊轉轉,難以深入邊緣鄉村。雖然我們傾銷的貨物在農村極有吸引力,收購價也很公道,但是被豪強堵在城裡基本見不到村民啊!」

    「我是說怎麼最近生產的針線和農村需求量很大的農藥都脫銷了,是不是那些代理人為了完成指標都圖方便賣給那些激an商劣紳,然後他們再加價略低於市價賣給村民了。」劉欣馬上想起自己查賬時發現的不對勁的地方。

    「是啊,就是因為那些代理人無依無靠,本來是為了好控制,沒想到沒有本鄉本土勢力支持的那些小商戶爛泥扶不上牆。就算我們通過賒銷、無息和低息貸款、技術扶持、廣告策劃和衙門公關等等手段給與最大的支持,他們還是無法打進農村市場,就現在20%的城鎮人口的市場才多大,遠遠滿足不了我們的產能啊。」錢進恨鐵不成鋼的直搖頭。

    「我們現在終於體會到1840年之前英國人對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大清帝國國內市場的感覺了。不過這不要緊,我們可以從最容易下手的地方攻入那些地主的防線。我們要想敲開那扇緊閉的大門就要拿出讓主人心動的貨物和他們最想要東西。他們最想要的東西就是土地,我們正好有開發土地的技術的資源,我們可以輕易的把他們的土地產值提高三倍以上,這就是我們的殺手鑭。凡是敢於封鎖我們的地主都要付出他們破產的代價。如果敲不開門就學習後世經驗,直接通過種種手段打爛那扇門不久行了?」李基拿出一份土地資源分佈圖和計劃書。

    「要是我們掌握足夠的耕地和糧食,傾銷和打壓地價就可以讓他們的負債多於資產,從而讓他們不得不為了避免破產而和我們合作。只要我們用各種商品和金融服務吸乾他們的存款和窖藏現金,讓他們負債來分期付款購買奢侈品級別的大量牛馬、馬車、現代別墅式豪宅、高級消費場所的大量貨品,等等手段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讓他們負債激增。通過傾銷和移民,讓糧食和土地供過於求,糧價勞動力大量降低之後他們的資產自然會縮水到負債以下。只要貸款稍微卡一下就會勒死他們,不怕他們不乖乖合作。」

    「是啊,沒有知道,至少是現在沒有人知道分期付款可以讓一個人或一個家族變窮的效率。這種創新可以說是人類進入全民負債時代的最大推動器啊。我們現在只能對那些不聽話的地主未來的命運表示遺憾和同情了。」趙守忠感歎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